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发生在四川省的大地震牵动了亿万人民的心。社会各界都在关注他们,期望通过各种方式来帮助同胞们重建家园,重新过上正常的生活。地震不仅破坏了他们的家园,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创伤。

  • 标签: 心理重建 灾难 心理创伤 大地震 四川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据德国《世界报》近日报道,心理学家蒂莫西·杰伊研究证明,咒骂能让工作压力大的人感到轻松,还可以帮助病人缓解疼痛。根据辱骂学的理论,咒骂通常有助于重建人的心理平衡,是宣泄被压抑情绪的重要渠道。另一位心理学家莱因霍尔德·阿曼在描述咒骂的发泄机制时说,人一旦火冒三丈,就会变得亢奋,脏话和污辱性手势则能缓解人的激动情绪,降低人的攻击性。

  • 标签: 心理平衡 德国 心理学家 缓解疼痛 工作压力 攻击性
  • 简介: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灾区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痛.国内外的心理工作者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专业帮助,尽可能指导灾区人民走出悲痛、恢复信心。为灾区学生提供音乐心理治疗就成为我们音乐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地震发生后.我和几位老师很快成立了针对灾区学生心理重建的课题研究小组,为灾区学生提供音乐心理治疗.获得了一定的成效。在纪念汶川特大地震3周年之际.我们把它整理出来,以抚慰我们在地震中幸存下来并顽强生活着的同胞。

  • 标签: 音乐工作者 心理重建 灾区学生 汶川地震 力量 汶川特大地震
  • 简介: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汶川大地震不仅给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而且给人们的心理造成了极大的创伤。震灾后的心理问题一方面表现为恐惧、悲伤、焦虑等负性情绪反应,另一方面还包括不良的躯体症状与行为反应。按照一些基本的途径做好震灾后心理健康的重建工作,是当前最重要的一项社会性工作。在震灾后及时地总结经验,建立心理援助的制度化服务体系,是震灾后心理健康长期维护的基本保障。

  • 标签: 心理健康 震灾 心理重建 心理援助
  • 简介:雪灾、台风、地震……当这些灾难突如其来的时候,夺去的不仅是数万人的生命,还有那些幸存者的幸福。我们的孩子,有些在灾难中失去了亲人。变得郁郁寡欢,终日担惊受怕;有些在电视中看到了其他的孩子的惨状,也变得胆小怕黑,无法离开父母,担心灾难有一天会降临在自己身上。灾难虽然过去了,但孩子心里的那些烙印却不是那么轻易能够抹去的。那么,灾难过后,我们该如何关心孩子的心理问题,帮助孩子重建健康的心理呢?

  • 标签: 心理重建 灾难 孩子 人的生命 心理问题 幸存者
  • 简介:企业并购引起的震荡容易导致员工心理契约失衡,产生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从而引起并购整合的失败。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明确企业的发展目标与员工的角色定位,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在于及时加强沟通引导,建立组织中的信任关系;实施有效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念,实现并购双方的文化整合。

  • 标签: 人力资源 企业并购 心理契约
  • 简介:随着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拖欠国家助学贷款等失信行为的增多,解决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已提到了议事日程.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诚信问题的心理原因及重建诚信的方法,以达到帮助大学生重新树立诚实守信的纯洁形象的目的.

  • 标签: 大学生 诚信问题 心理原因 重建
  • 简介:【摘要】 随着疫情向好,生活逐渐恢复正常,学校陆续错峰开学,学生的心理重建迫在眉睫。针对隔离复学后学生面临的适应困难,结合初三学段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情况,笔者认为疫后学生心理重建要聚焦收心、安心和强心三大任务。

  • 标签: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初三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震灾后心理重建对什邡青少年心理恢复的影响。方法对2012年什邡某中学初中二年级23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与该市2008年运用相同问卷调查的98名学生所采集的结果进行前后对比分析。结果震后4年什邡青少年PTSD症状轻度和中重度异常的人数低于地震近期(P<0.05),20个比较条目中除了条目6(烦躁不安)和14(易激惹,好发脾气)的平均分值高于地震近期,其余18个条目震后4年的平均分值均低于地震近期,9个条目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地震灾后青少年心理问题恢复良好,针对地震灾后青少年的心理重建取得一定成绩,但是焦虑情绪普遍存在,所以仍需重视和加强对青少年的心理疏导。

  • 标签:
  • 简介:"5·12"汶川特大地震对灾区群众产生了重大的心理创伤。对汶川、北川等少数民族地区的灾区群众进行心理援助要考虑到民族文化的特点,并构建心理援助的长效机制。因此,本研究拟从社区的角度,将社区作为一个动态的生态系统,并结合民族学、社会学、管理学、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在社会文化的背景下,探索本土化的心理援助模式,为国内外灾后心理援助研究提供资料。

  • 标签: 文化心理学 灾后心理重建 社区援助 援助模式
  • 简介:摘要灾难带来的心理伤害深重而持久,灾后心理重建任重道远。由于本土干预力度薄弱、外来援助力量分散、缺乏有力的行政调节等实际情况影响了灾后心理重建工作。笔者提出通过形成援助共同体建立心理重建的长效机制,并对援助共同体的组成、运行机制、特点和支持体系进行了阐述。

  • 标签: 援助共同体 震后 心理重建 长效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960年5月25日的凌晨4点多,贡布、王富洲、屈银华登上珠穆朗玛峰,创造了世界登山史上从北坡登顶的伟大壮举,他们也是中国登山家首次登顶珠峰,他们成了那个时代中国的英雄。由于那次艰难而辉煌的攀登,他们的身上都留下了程度不同的残疾。后来,

  • 标签:
  • 简介:心理学起源于西方,可上溯至古希腊。1879年,德国的威廉·冯特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培养出一大批一流的心理学家,使心理学脱离哲学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对于我国来说,心理学是一门“引进”的学科,与发达国家心理学的总体发展水平相比,我国的心理学比较落后。因此,为更好地发展我国的心理学,有必要出版有关西方心理学史方面的书籍,让从事心理学及有关学科工作、研究的人了解西方心理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吸收、借鉴西方心理学中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一方面,用于指导我国心理学的研究,丰富我国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用于开展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在心理学的研究热点方面展开国际交流,从而更好地建设我国的心理学。

  • 标签: 历史 重建 总体发展水平 西方心理学史 研究成果 心理学发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妇科盆底重建术患者的术前及术后心理护理干预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期间在我院行妇科盆底重建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前、术后心理分析和护理,对比2组护理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恐惧焦虑状态、对疼痛程度的耐受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盆底重建术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心理分析和心理护理干预,提高患者配合度,有利于患者安全度过心理矛盾冲突期,确保手术成功,而且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改善生活质量。

  • 标签: 盆底重建 心理分析 护理干预
  • 简介:提取目击证人对犯罪嫌疑人的面孔记忆是一项困难的工作,由于证人在识记面孔时有多种影响因素,在提取和再认记忆时又会有各种认知因素的影响,导致面孔心理重建的失真。因此,从认知心理学和实验心理学的角度入手,分析影响心理重建的因素,并用最佳的手段提取记忆,可以使面孔重建的可靠性最大化。

  • 标签: 目击证人 面孔重建 面孔识别 认知脑电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老年抑郁症患者心理护理过程中应用认知重建技术所取得的效果。方法:在2018年7月~2020年7月期间医院收治的老年抑郁症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心理护理,研究组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加用认知重建技术,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患者负性心理均有所改善,且研究组优于对照组;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以P

  • 标签: 老年抑郁症 心理护理 认知重建技术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是高等教育的核心和标准,围绕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辅导员角色需要根据学生的现实需求不断变化和更新。德育心理契约侧重于学生对德育教师的期望,通过分析当前大学生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分析现存的角色冲突,重建新要求下的辅导员角色,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

  • 标签: 德育心理契约 高校辅导员 角色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