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普通外科急性胰腺炎、幽门梗阻、肠梗阻、胃肠穿孔术后、直肠癌、胆道疾病等疾病造成的腹胀、上腹部持续性胀痛,必须采取持续胃肠减压术。吸出胃内气体和胃内容物,减轻腹胀,改善胃肠壁血液循环,解除或缓解肠梗阻所致的症状。并且通过对胃肠减压吸出物的判断,可观察病情变化和协助诊断。但临床上常因患者对胃肠减压存在恐惧心理,插管长度不够以及胃肠减压等引流不畅,影响胃肠减压效果,这就需要心理干预,在心理干预过程中,医护人员要利用自己的言语、态度、行为充分营造出乐观、积极的氛围,使患者感觉到亲切、舒适、安全和信任,这有利于缓解患者不健康的情绪,促使其心理状态逐渐融入医护人员营造的积极氛围,从而达到预期的干预效果。

  • 标签: 心理干预 持续胃肠减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突发事件创伤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心理持续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突发事件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行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心理状态均得以显著改善。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接受心理持续干预的观察组患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评分(36.69±3.82)分<(47.15±4.22)分相对更低,而患者的自我心理弹性评分(39.61±3.72)分>(34.04±2.68)分及其对于护理的满意程度(93.62%>76.60%)相对更高(P<0.05)。结论突发事件创伤患者治疗恢复期间的心理持续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绪和精神状态,有效克服创伤后应激障碍,进而修复其身心健康,促进其良好恢复。

  • 标签: 突发事件 心理创伤 心理持续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持续心理干预预防产后心绪不良的效果。方法撷取本院收治的70例产妇,撷取时间是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分组原则以抽签法为主,分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持续心理干预。比较两组EPDS评分、SAS评分、生活质量。结果与对照组EPDS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的SAS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较低,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比较,观察组的较高,优势突出,P<0.05。结论持续心理干预可有效的缓解产妇产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改善了产妇的生活质量,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心理干预 产后 心绪不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干预持续骨牵引老年患者疼痛的影响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2月间于我院行下肢骨牵引骨折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心理干预组38例、常规护理对照组38例,对干预组进行积极的心理辅导,观察其对术后疼痛控制的影响。结果干预组在焦虑程度、抑郁程度、疼痛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积极的心理干预护理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对老年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心理干预 疼痛 骨折 骨牵引 老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行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障碍及康复进程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06~2021.06的50例人员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25名人员为一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心理护理。结果:对比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化疗期持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持续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 化疗期 心理障碍 康复进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化疗期患者行持续心理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障碍及康复进程的影响分析。方法:选取2020.06~2021.06的50例人员作为此次的观察目标,按照均分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及观察两组,25名人员为一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持续心理护理。结果:对比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明显较高,差异显著,(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乳腺癌患者化疗期持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提升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持续心理护理 乳腺癌患者 化疗期 心理障碍 康复进程
  • 简介:摘要多数患者术前会产生复杂的心理状态,引起的原因主要有焦虑、疼痛、忧郁、依赖等,有效实施心理干预对患者康复有很大帮助。本文综述几种常用的心理干预方法,有认知疗法、松驰疗法、情绪干预、行为干预、语言暗示干预、家庭干预、视听干预、建立良好医患关系、信息支持疗法等。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肛肠手术患者焦虑心理的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肛肠手术的132例患者,使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在一般护理措施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状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并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之后,研究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实施肛肠手术的患者在一般护理方法基础上进行心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其焦虑心理,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肛肠手术 焦虑心理 作用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研究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持续心理干预与生活干预,对患者心衰症状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 100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计算机随机均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持续心理干预和生活控制,对比两组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压及心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心衰改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高血压 心力衰竭 持续干预 心理干预 生活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持续植物状态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将7例持续植物状态患者资料进行观察整理。结果7例患者无一例因护理不当并发感染或褥疮而死亡。结论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基础护理,做好康复护理。通过精心而细致周到的护理,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持续植物状态 护理干预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持续心理护理对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共选择 2018年 6月份至 2019年 12月份期间在我院治疗的心力衰竭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上患者根据随机原则分为观察组( n=47)和对照组( n=47)。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给予持续心理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干预后的主要心功能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等评分,均相当, 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症状改善、体力限制、社会限制、情绪控制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持续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持续心理护理 心力衰竭患者 心功能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心理干预心理健康教育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教育理念应很好地渗透于日常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我保护、自我疏导的意识,对学生身心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本文以心理干预心理教学中的应用为研究为题,助力于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有效解决和应对。

  • 标签: 心理干预 心理教学 策略
  • 简介:摘要 : 随着社会的不断 发展 ,传统的 护理学功能制及 护理模式转向 生物心理 -社会医学护理模式,使得 护理内涵扩大 ,从而对 护理工作面带来 新的挑战。如今 护理理念 以患者 为中心 ,对花 手术病人予以 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对 术前的不利因素予以缓解甚至消除 ,从而能够有助 手术顺利进行 ,降低 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并且对 手术治疗效果予以提高 ,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手术病人 心理 护理干预 不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一学校存在网瘾的青少年40例,时间为2019.1~2020.1月之间,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模式前后的心理焦躁和恐惧情况。结果: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前,对照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状况评分之间没有较大的差异,(P>0.05);在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躁、恐惧等心理评分有显著的降低,且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较大差异,(P<0.05)。结论:对存在网瘾的青少年进行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能够有效的降低青少年的恐惧、焦躁等心理状况,说明心理危机干预心理护理具有非常显著的效果。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危机干预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的心理状态,积极进行心理干预,促进康复。方法对129例脑梗死患者进行相对应的心理干预。结果清除患者心理障碍,使其配合治疗和护理,达到预期效果。结论及时掌握脑梗死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有效心理干预后,心理康复有效率达98%

  • 标签: 脑梗死 心理特点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青少年时期是人类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阶段,青少年有着较强的可塑性与创造力,但青少年缺少社会经验,也很容易受到复杂环境的影响,从而造成青少年心理健康无法良性发展。基于此,本文将简要分析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状况及相关问题,并通过心理干预策略来维护青少年心理健康,使青少年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 标签: 青少年 心理健康 心理干预
  • 简介:众所周知,石油销售和储存企业是高危行业,也是经常发生事故的行业。在形形色色的事故发生后,如何做好事故后的心理干预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研究的问题。由于发生事故的分类不同,对人产生的心理影响也不同,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事故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防止创伤后应激障碍。现根据石油企业容易发生的几种事故将人员的“临床症状”以及应采取的干预措施浅析如下:

  • 标签: 事故 心理干预措施 石油企业 石油销售 临床症状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