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小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方法 选择 2013年 6月至 2014年 6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 76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200 ,每天 3次;观察组吸入二丙酸倍氯米松气雾剂 100 加氨茶碱 0.05-0.1g,每天 3次。比较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率。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 73.68%,高于对照组的 60.52%;其不良反应率为 13.2%;较对照组的 39.5%有明显下降,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P< 0.05)。结论 小剂吸入糖皮质激素结合小剂氨茶碱治疗轻中度哮喘的疗效较好,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 ]糖皮质激素 氨茶碱 轻中度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剖宫产孕妇血流动力学和麻醉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82例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1例。研究组孕妇术中采用小剂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正常剂量盐酸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比较两组血流动力学指标麻醉质量。结果研究组孕妇血氧饱和度和平均动脉压高于对照组。心率低于对照组。麻醉开始时间早于对照组,麻醉时间和麻醉平面固定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盐酸罗哌卡因腰麻硬膜外麻醉能减少血流动力学变化,提高麻醉质量,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孕妇 血流动力学 麻醉质量 盐酸罗哌卡因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剂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对小儿重症肺炎治疗的效果。方法本文选择的所有研究对象来自我院在2017年3月到2018年10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选择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法将所有患儿分为A组和B组,每组患儿平均为36例,A组患儿配合常规治疗方法治疗,B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之上选择小剂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儿治疗以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为55.56%(20/36),B组患儿为94.44%(34/3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A组患儿合并呼吸道感染为58.33%(21/36),B组患儿为36.11%(13/36),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组患儿治疗以后肺功能(PEF、FEV1、FEV1/FVC)改善情况优于A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小剂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能够提升患儿治疗有效率,而且降低感染的发生率,可更好的改善肺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小儿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疗法联合小剂抗精神病药治疗躯体化障碍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躯体化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小剂抗精神病药利培酮联合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及心理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以及心理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HAMD17减分率、SCL-90量表评分、有效率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联合小剂抗精神病药治疗躯体化障碍效果良好。

  • 标签: 小剂量抗精神病药 心理疗法 躯体化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小剂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 10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试验对象,采用数据库随机分组式,各 50例,分别进行常规治疗、小剂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 3.24±0.84) d、心率恢复正常时间( 1.74±0.59) d、呼吸平稳时间( 2.23±0.57) d、肺部啰音改善时间( 4.68±1.48) d、总有效率( 94.00%)均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对肺炎小儿实施小剂多巴胺联合多巴酚丁胺治疗效果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多巴胺 多巴酚丁胺 重症肺炎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38岁。因“发热、咽痛1d”于2018年4月5日入院。患者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月余,口服甲巯咪唑片(赛治)10mgqd,入院前3d改为7.5mgqd,期间未监测血常规、肝肾功能。1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体温最高达39.8℃,畏寒、寒战,伴咽痛,食欲减退。

  • 标签: 甲巯咪唑 粒细胞缺乏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重症肺炎患儿治疗中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以及小剂多巴胺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本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诊治的76例小儿重症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以及小剂多巴胺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97.37%,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9.47%,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儿的不良反应率为5.26%,对照组为7.89%,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重症肺炎治疗中联合应用多巴酚丁胺、酚妥拉明以及小剂多巴胺可取得满意疗效,有助于提升患儿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小儿重症肺炎 多巴酚丁胺 酚妥拉明 多巴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7月收治的剖宫产产妇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均采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用布比卡因麻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使用小剂舒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麻醉效果。结果(1)在给药10分钟及30分钟时,观察组动脉压、心率较对照组更为稳定(P<0.05);(2)观察组0级寒颤84.4%显著优于对照组44.4%,(P<0.05);(3)观察组VAS视觉评分(2.0±0.5)分,对照组VAS视觉评分(5.0±0.6)分(P<0.05)。结论小剂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 舒芬太尼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剂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 2016( 2014年)年 9月— 2018年 9月期间收治的 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剂的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 体积变化情况、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少( P< 0.05),但组间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相比仍无明显差异( P> 0.05);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 0.05)。 结论:应用小剂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小剂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我院于2016(2014年)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10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剂量的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小剂的米非司酮进行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进行治疗前后的子宫肌瘤 体积变化情况、激素水平的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结果:进行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子宫肌瘤体积均明显减少(P<0.05),但组间的子宫肌瘤体积变化情况相比仍无明显差异(P>0.05);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应用小剂米非司酮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子宫肌瘤 米非司酮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口服小剂利尿剂预防肝硬化腹水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肝硬化腹水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均进行利尿、补充白蛋白、支持对症、保肝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腹水消退后停用利尿剂,观察组腹水消退后口服小剂螺内酯及氢氯噻嗪,比较两组患者肝硬化腹水复发情况及各项实验室生化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6、9、12个月肝硬化腹水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总胆红素、白蛋白、血钠、血钾等实验室各项生化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小剂利尿剂可有效预防肝硬化腹水的复发,临床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硬化腹水 复发 利尿剂
  • 简介:【摘要】目的: 探析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以小剂左甲状腺素治疗的有效性。 方法: 从我院择取 66 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 33 例患者行以安慰剂治疗,研究组 33 例患者行以小剂左甲状腺素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 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 P<0.05 ;治疗前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甲状腺结节体积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小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以小剂左甲状腺素治疗效果确切,可以使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得到改善,还可以缩小甲状腺结节体积,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左甲状腺素 良性甲状腺结节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小剂呋噻米雾化吸入对小儿肺炎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6年8月—2018年6月收治的110例小儿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另给予早期小剂呋噻米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较治疗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治疗3天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2.73%(P<0.05);治疗6天后,观察组治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27%(P<0.05);两组患者用药期间均没有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结论早期小剂呋噻米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小儿肺炎,可显著降低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 标签: 小儿肺炎 呋塞米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8 C反应蛋白 肿瘤坏死因子 心肌肌钙蛋白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以小剂左甲状腺素治疗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择取66例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33例患者行以安慰剂治疗,研究组33例患者行以小剂左甲状腺素治疗,对照分析两组临床效果。结果从临床总有效率上来看,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游离甲状腺素水平、甲状腺结节体积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研究组促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对照组,游离甲状腺素水平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结节体积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良性甲状腺结节患者行以小剂左甲状腺素治疗效果确切,可以使患者甲状腺素水平得到改善,还可以缩小甲状腺结节体积,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小剂量 左甲状腺素 良性甲状腺结节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剂依那普利对稳定性心衰患者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2019年8月间稳定性心衰患者32例,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给予马来酸依那普利,疗程为3个月。观察患者治疗前、后左心室超声多普勒各项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前、后LVESD、LVEDD、LVEF分别为37.87±5.56、54.37±5.34、34.27±4.26;25.55±4.34、36.12±3.25、65.63±3.34,经统计学比较(P<0.05),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小剂依那普利能够抑制稳定性心衰患者的心肌重塑,恢复其正常的左心室结构,提高射血分数,使用方法简单、效果明显,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剂量 依那普利 稳定性心衰 左心功能 心室重塑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小剂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到2017年8月入院治疗的心率失常患儿90例,采用奇偶法将其平均分为实验组(n=45)与对照组(n=45),对照组行阿托品治疗法,实验组行小剂胺碘酮维持治疗法,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心率失常临床治疗过程中,采用小剂胺碘酮维持治疗法,能够降低不良反应,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剂量胺碘酮 小儿心率失常 维持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