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胃癌的发病率仅次于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1]。好发于60~70岁,男女比例约为2∶1。东亚包括朝鲜、韩国、日本及中国是世界上胃癌的高发地区。我国每年新发现的胃癌患者约40万,占全世界胃癌发病总人数的42%,而且呈年轻化的趋势。近5年来,19~35岁的青年人胃癌发病率比30年前翻了一番。这可能与不合理的饮食如经常食用霉变的粮食、烧烤、烟熏及腌制食品、咸菜以及过多摄入食盐有关。腌制食品及咸菜中含有高浓度的硝酸盐,易被机体吸收,在胃内被细菌的还原酶转变成亚硝酸盐,再与胺结合成致癌的亚硝酸胺。其次还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遗传因素有关。幽门螺杆菌能促使硝酸盐转化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其分泌的毒素可能具有促癌作用。

  • 标签: 胃癌患者 影像诊断 幽门螺杆菌感染 癌发病率 亚硝酸盐 恶性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骨先天畸形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学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做出诊断。结论颅骨先天发育畸形(malformation)常伴脑发育畸形,故又称为颅脑先天畸形。其病因复杂,常为胚胎期颅骨发育不良、颅缝提早骨化封合或成骨发育障碍所致。颅脑发育畸形种类甚多。诊断时,应结合病史及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 标签: 颅骨先天畸形 影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蜡泪样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分析其影像学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结合文献,回顾性分析28例蜡泪样骨病的影像学表现,其中22例行X线检查,6例行CT检查,1例行SPECT-CT检查,2例行MRI检查。结果:28例中,单肢26例,双肢2例;单骨15例,同肢多骨11例,双肢多骨2例。X线表现:病变局限性于皮质内侧3例,弥漫性流注19例;骨皮质肥厚21例,骨髓腔变窄18例;跨关节生长11例;3例关节周围软组织出现团状不规则形钙化影。混合型15例,皮质外型4例,皮质内型3例。CT表现:骨皮质肥厚隆起、骨髓腔变窄,骨端松质骨或骨髓腔内团状高密度影,CT值约1000HU,边界清楚。SPECT-CT表现:腓骨病变区明显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跟骨病灶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核素浓聚。MRI表现:骨皮质增厚,骨髓腔狭窄,病灶呈长T1、短T2均匀或略混杂信号,与正常组织界限清楚,1例病灶周围软组织轻度水肿改变。结论:蜡泪样骨病具有特征性影像学表现,X线检查结合临床可作出明确诊断;CT和MRI有助于观察病灶的形态、密度及软组织情况;SPECT-CT为本病活跃性的判定提供了有力的参考依据。

  • 标签: 肢骨纹状肥大 放射摄影术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腹茧症的影像诊断,为临床确诊腹茧症提供一定的帮助。方法收集多例典型的腹茧症影像资料,总结特征性影像学表现。结果腹茧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本病的术前诊断十分困难,绝大多数病例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如机械性肠梗阻、慢性阑尾炎等,最终因手术及组织病理学而确诊。X线摄片及CT扫描对腹茧症的诊断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腹茧症 影像学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脉络丛肿瘤的影像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并依据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脉络丛乳头状瘤位于四脑室、侧脑室二角区内,CT呈稍高密度,MRIT1WI为等或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羽毛状边缘肿块有明显强化,可作定性诊断

  • 标签: 脉络丛肿瘤 影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节性硬化的影像学特征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临床确诊为结节性硬化患者的影像学资料,研究CT及MRI对结节性硬化的诊断特点。结果CT表现为脑室周围的高密度钙化结节,皮层及皮层下多发等、低密度结节,MRI表现为室管膜下结节,室壁呈波浪状改变,病灶呈等T1或长T1长T2表现。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呈混杂T1、T2表现。结论CT、MRI表现是结节性硬化确诊的主要依据,两者各有优势,将二者相互结合,各取所长,对明确诊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结节性硬化 影像学表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小肠位于胃肠道中段,介于胃与结肠之间,长约5~7m,迂曲而冗长,分为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是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小肠发生肿瘤与炎症的几率虽明显低于胃和结肠,但近二十年来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空、回肠位于胃肠道深部,传统的胃肠镜难以到达。近年来,胶囊内镜(capsulendoscopy)及双气囊电子内镜(double-balloonendoscopy)虽逐步应用于小肠病变的检查,但由于费用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且存在着诸多禁忌证,临床实用性和便利性还不够理想,目前尚未得到广泛开展。X线小肠钡剂造影、CT影像学检查仍然是临床医师检查小肠病变的主要工具。近年来,随着高场强MRI的出现及MRI快速成像技术的应用,MRI被逐渐应用于临床小肠病变的检查,在某些领域起到了较理想的效果[1-2]。现就上述三种影像学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作一概述。

  • 标签: 影像学检查 小肠病变 疾病诊断 MRI快速成像技术 ENDOSCOPY 双气囊电子内镜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临床观察CT影像的变化,提高正确判断早期脑梗死的概率。方法回顾并分析临床28例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对发病前后的CT影像进行对比,总结出早期脑梗死患者的CT影像特点。结果通过CT影像观察诊断发现,28例患者中出现异常特征的20例,占总数的71.4%;确诊为早期脑梗死的23例,占总数的82.14%。结论通过研究早期脑梗死CT影像的特点,得出其对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诊断有着重大价值。

  • 标签: 早期脑梗死 CT 诊断
  • 简介:犬膀胱破裂是膀胱壁发生裂伤,尿液和血液流入腹腔所引起的一种膀胱疾患。以排尿障碍、腹膜炎、尿毒症和休克为特征,容易与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相混淆,要综合临床症状、血常规及影像造影检查而做出确诊。笔者在临床中遇到6例单纯膀胱破裂病例,通过准确诊断与及时手术获得康复,现结合一典型病例报道如下。

  • 标签: 膀胱破裂 影像诊断 手术治疗 泌尿系统疾病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可侵及许多脏器,以肺部结核感染最为常见。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结核的必备手段,可判断肺结核的部位、范围、病变性质、病变进展、治疗反应、判定疗效的重要方法。

  • 标签: 肺结核 CT诊断 影像学
  • 简介:摘要阑尾炎作为一种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中急性阑尾炎所占的比例最多。临床上在诊断阑尾炎时,一般先采取临床病症判断,但也存在阑尾位置变异,并且疑似阑尾炎的患者,特别是发生在儿童、孕妇及老年患者中,其临床病理上的诊断就变得较为困难。对此,借助影像学就变得非常重要了,具体包含超声(US)、MRI、CT及钡剂灌肠X线检查等。本文将从阑尾炎影像学的一些重要的诊断研究做一分析。

  • 标签: 阑尾炎 儿童患者 影像学诊断 病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