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强迫症是以无法控制的强迫思维和强迫动作为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对它发病机制的研究成为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在对强迫症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精神分析理论、人本主义理论、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关于强迫症的心理机制的观点,发现各个流派的观点存在分歧.有必要逐步走向整合。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机制 冲突与融合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于强迫症护理中联合使用心理护理干预对治疗效果及预后影响分析。方法:观察分析对象均为我院精神科室住院部收治的强迫症患者,共计82例,模拟电脑随机分组法,自拟红蓝双色记号数列分布均分82例,41例行传统精神科护理对策,41例行心理护理对策。结果:观察组经心理护理后,患者行为、思维评分显著低于参照组评分,预测值表意义(P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护理 护理效果 焦虑 强迫症状积分
  • 简介:摘要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担负着全院污染物品的清洗、消毒、包装及灭菌。在日常操作中会直接接触病原微生物以及病人的血液、体液等感染性物质,而暴露于职业危险中,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症或精神症,最常见的就是强迫症。通过有效的心理干预,可减轻其症状。

  • 标签: CSSD 工作人员 强迫症 干预
  • 简介:变态心理学(AbnormalPsycholgy)是心理科学中研究行为异常的一门分支科学。所谓变态心理,是指人的不符合常态的异常心理,不仅包括变异行为,也包括内心活动(内隐)。“所谓常态与变态只是相比较而存在,并且常常交织在一起;在常态心理活动中可能包含有变态的成分,而在变态的心理活动中也必有常态的成分”(张伯源、陈仲庚编著《变态心理学》。强迫症又称强迫性神经症(Obsessive-Compulsieneuosis),属于变态心

  • 标签: 强迫症 变态心理学 伤害犯罪 犯罪人 情绪体验 作案手段
  • 简介:为了治疗强迫症更有针对性,本文分析了强迫症产生的原因.发现强迫症的产生是因为观念或行为与某个事件产生了“粘连”,而且经过多次重复形成了一种习惯或“内隐化”联想.从而表现为一种无法控制的力量.所以不断地出现某种行为或观念。而符合形式逻辑规律的推理结论.可以在大脑中产生强烈的“内心确信”.这种“内心确信”的信念是具有较大力量的形式之一.足以对抗因“粘连”而产生的力量。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文提出了逻辑对抗的治疗方法。该法在尝试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治疗 心理障碍 治疗方法 心理咨询
  • 简介:【摘要】我们所了解的强迫症不仅存在于成年人身上,同时也存在于幼儿的身上,只是幼儿身上的强迫症和成年人身上的强迫症表现方式和表现形式不一样而已,家长要注意到孩子们身上的这种表现形式,并且为了让孩子们健康发展,家长必须用正确的方式方法,对孩子们进行心理疏导,缓解孩子们的身上的强迫症症状,让孩子能成为一个正常的孩子,不在纠结于小事情,让孩子们快快乐乐的长大。

  • 标签: 强迫症 幼儿 心理疏导
  • 简介:强迫一屈从型虚假供述是警察审讯室中出现较多的虚假供述类型,也是造成冤假错案的罪魁祸首.其产生与犯罪嫌疑人的服从、受暗示性和本能的生存需求紧密相关,但更多的是警察的强迫审讯策略所致.赋予犯罪嫌疑人审讯阶段辩护权并建立合理的讯问规则是减少审讯室中强迫——屈从型虚假供述的有效对策.

  • 标签: 强迫——屈从型 虚假供述 讯问规则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不知从何时起.我出门后都要再回头查看家的外门是否锁好.甚至再打开家门仔细查看一遍天然气、水管、窗户等是否关上。我怀疑自己患上了“强迫症”,于是到医院就医。

  • 标签: 强迫症 疗法 天然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心理干预疗法对强迫症患者的疗效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强迫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共有患者一百三十六例,并且对其进行了随机分组,观察组的患者给其进行了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心理护理,对照组的患者实施了常规护理,并且对两组患者患者护理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对比。结果对SCL-90量表、强迫症状量表(Y_BOCS)、Hami-Iton焦虑量表通过指标评分,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比对照组低。结论对于强迫症患者来讲,心理护理措施的实施能够帮助患者缓解消极情绪,更利于患者的身体早日康复。

  • 标签: 强迫症 行为治疗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强迫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符合国际精神疾病诊断标准ICD-10强迫症诊断标的患者40例,给予患者药物及心理治疗后,再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观察干预效果。结果对强迫症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后,患者强迫症状及与强迫症相关的症状均有显著缓解,总有效率为80%,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可以帮助患者缓解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减轻不良情绪对患者的影响,促进其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 简介:摘要这是一例因美容手术而导致的强迫性神经症案例。本文阐述了对求助者心理诊断和心理疏导的过程,采取了认知疗法。经过3个月12次的咨询和治疗,使求助者改变了原有的错误认知,建立起新的观念,能正确对待自我,自我接受、自我悦纳,达到了心理咨询的目标。半年后根据来访者的生活状态和本人的回访证明本咨询案例为是有效心理咨询。

  • 标签: 强廹性神经症 认知疗法 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强迫性神经症病人的心理特征、制定针对性心理护理。方法: 选取我院精神科收治166例强迫性神经症病患者为观察对象,病例筛查时间2019年3月至2020年12月,予以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估患者心理状况,以全国常规为参照,分析心理特征,结果: 强迫性神经症病患者阳性均分、躯体功能、人际关系、强迫、焦虑、敌对、抑郁、精神病性等维度评分均高于全国常模,差异显著(P

  • 标签: 强迫性神经症病 心理特征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强迫症患者应采取的心理护理以及行为干预措施。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5年5月收治的63例强迫症患者进行护理,随机分组,实验组39例选择综合护理,对照组24例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改善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得到94.87%的护理有效率,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有效率为79.17%,实验组患者得到显著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接受心理护理和行为干预等综合护理,能够使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得到改善,有助于身体得到早日恢复,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强迫症 心理护理 行为干预
  • 简介:强迫症指反复出现某些行为或想法,使人感到焦虑和痛苦,这种观念或冲动来源于自我,但违反自己的意愿,虽极力抵抗,但无法控制。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二者强烈冲突使患者焦虑和痛苦是强迫症的主要特点。本研究主要报告笔者应用认知心理干预技术帮助1名研究生解决强迫症的心理辅导过程。来访者经过14次心理辅导,强迫思维和强迫行为全部消失,能够正常地学习和生活。希望本研究能够为从事学校心理咨询的人员提供一些技术、方法上的借鉴。

  • 标签: 心理干预 强迫症 研究生 心理辅导 强迫行为 强迫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