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胸外科常规留置胸腔闭式引流管,其目的是排除胸腔内的积液、积气,恢复胸腔内负压,使肺复张,同时预防和治疗胸腔内感染。胸腔引流管的留置会引起各种并发症,如皮下气肿、疼痛、行动不便、胸腔内感染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而且随着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更加剧上述不适与危险。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影响引流管留置时间的相关因素,采取一系列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旨在减少留置时间,减轻患者痛苦,促进康复,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胸腔闭式引流管 留置引流管 护理干预 引流术后 胸腔内负压 胸腔引流管
  • 简介:摘要更换留置尿管引流袋是护理工作中常用的技术操作之一。但无论是教科书还是临床研究,对其更换时间尚无统一定论。本文对留置尿管引流袋更换时间进行探讨和综述,全面分析留置尿管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与留置时间引流袋材质以及使用季节的关系,以供广大护理工作者参考。

  • 标签: 留置尿管引流袋更换时间
  • 简介:目的探讨腹部损伤患者通过密闭式负压封闭治疗,引流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不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我科室收治的腹部损伤的患者共200例,根据引流袋更换时间的差异分为A(n=50),B(n=50),C(n=50),D(n=50)四组;A组患者引流袋及水封瓶更换频率为1次/d,B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3d,C组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次/周,D组患者至拔管前不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比较4组患者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和水封瓶瓶内细菌阳性率。结果D组患者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3组,且C组水封瓶和引流袋内细菌阳性率最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腹部损伤患者,每周进行水封瓶及引流袋更换,可有效降低患者感染机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部损伤,密闭式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水封瓶引流袋更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通过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0.3~2015.3进行脊柱手术中发生脑脊液漏的患者5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7例,对照组28例,所有患者静注抗生素,并口服乙酰唑胺,插入引流管进行引流,对照组根据脑脊液漏出量更换敷料,观察组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术后观察患者脑脊液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计算引流量和VAP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照组脑脊液消失时间为(17.2±1.7)d,切口愈合时间为(21.5±2.5)d,平均引流量为(125.2±20.5)ml,VAPS评分(8.0±0.2)分,并发症为7例,发生率为25.0%,其中有1例脑脊液漏持续时间大于一周,进行硬膜修补后愈合,2例脑脊液潴留,切除囊肿壁、硬膜修补后愈合;观察组脑脊液消失时间为(7.4±1.9)d,切口愈合时间为(12.4±2.7)d,平均引流量为(172.5±20.4)ml,VAPS评分(3.4±0.3)分,并发症为1例,发生率为3.7%,两组各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照有明显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疗效显著,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关键词重症颅脑外伤;脑出血;脑脊液漏;脑膜瘤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506-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选择性腹腔引流患者引流时间大于1 d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1月至2019年11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选择性放置腹腔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共纳入233例患者,其中男性147例,女性86例,中位年龄59.0(47.5,65.5)岁。根据术后引流时间分为引流时间1 d组65例和引流时间大于1 d组168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围手术期资料,分析引流时间大于1 d的危险因素。结果引流时间1 d组的引流时间1 d,引流时间大于1 d组的引流时间2~8 d。233例患者发生胆漏1例,发生腹腔出血14例,2~3 d后均自愈。233例选择性放置腹腔引流管的患者出院时均已痊愈。BMI≥28 kg/m2(OR=3.443,95%CI:1.411~8.405,P=0.007)、手术时间≥65 min(OR=2.570,95%CI:1.310~5.045,P=0.006)、胆囊壁厚度≥0.5 cm(OR=12.720,95%CI:1.350~5.478,P=0.005)、术后腹痛(OR=13.537,95%CI:1.685~108.748,P=0.014)和术后发热(OR=8.156,95%CI:1.035~64.249,P=0.046)是引流时间大于1 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BMI≥28 kg/m2、手术时间≥65 min、胆囊壁厚度≥0.5 cm、术后腹痛和发热的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选择性腹腔引流患者,临床医师应适当延长其引流时间,以确保医疗安全。

  • 标签: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 选择性腹腔引流 引流时间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8年3月期间收治的脊柱术后脑脊液漏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治疗,观察组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脊液漏消失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平均引流量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延长引流时间并间断夹闭引流管治疗脊柱术后脑脊液漏的应用效果显著,症状得到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延长引流时间 间断夹闭引流管 脊柱术后脑脊液漏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修改Graeb标准评分与脑室外引流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120例经脑室外引流治疗的脑室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按修改Graeb标准逐一评分并记录,并同时记录其达到拔管标准所需时间,将脑室外引流时间与修改Graeb标准脑室出血评分进行spearman秩相关检验。结果经检验,Rs=0.444,Rs值介于0.3至0.5之间,提示两者具有中等程度的正相关性,p=0.000,P<0.01,认为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修改Graeb评分数值越高则达到拔管要求所需要的脑室外引流时间相应越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 心外科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方法: 选取 2019 年 3 月至 2020 年 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心脏外科手术的 100 例 患者 进行研究,观察 患者术后护理的满意度 与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 观察 在100 例 心外科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中其中有 1 例不满意患者,术后回访时出现下肢缺血表现,所占比为 1.00% 。 患者护理满意度为 99.00% ; 使用 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中 不良发应率为 1.00% ,并且 100 例患者中未发现有局部渗液、出血、漏气和呕吐或是皮下气肿更严重并发症。 结论: 作为一名心脏外科护理人员,对于 心外科术后长时间留置引流管患者,要时刻观察记录引流液体的颜色、排量以及形状,还要注意患者术后出血情和感染情况,更要照顾到患者情绪,做好心理护理 。

  • 标签: 心脏外科 引流管 护理满意度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SD引流袋更换时间对压力性溃疡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5年1月在桂林市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2例压力性溃疡患者,将82例压力性溃疡患者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患者VSD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d,对照组患者VSD引流袋更换时间3d,并根据不同的干预方式进行研究对比,最终得出VSD引流更换时间对压力性溃疡治疗效果。结果VSD引流袋更换时间为1d和3d对患者治疗压力性溃疡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VSD引流袋的更换时间不会对压力性溃疡的治疗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只要不出现VSD引流袋脱落等情况就不需要频繁的更换引流袋,节省了护理过程中引流袋的使用。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引流袋 压力性溃疡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此次主要探究负压封闭引流术应用在烧伤整形治疗中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收治的70例烧伤整形患者展开研究,利用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参照组(行常规换药)与研究组(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疗效。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参照组,创面愈合时间、皮肤血运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均短于参照组,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术 烧伤整形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钻孔引流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最佳时间窗。方法将此次所收治的120例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照发病到手术时间顺序分组为甲乙丙丁四组。甲组<7h;乙组7~24h;丙组24~72h;丁组>72h。对这些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结果甲、乙、丙、丁四组治疗有效率和再出血率分别为86.67%(26/30)、26.67%(8/30);90.00%(27/30)、3.33%(1/30);63.33%(19/30)、3.33%(1/30);50.00%(15/30)、6.67%(2/30);治疗有效率甲乙组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P>0.05);甲乙两组与丙丁组比较(P<0.05);丙丁组比较(P>0.05)。再出血率甲组明显高于其他组(P<0.05)。结论临床上,在对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采用钻孔引流术治疗时,如果<7h治疗则会加大再出血风险,>24h治疗,则会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产生影响,因此最佳时间窗为7~24h。

  • 标签: 钻孔引流术 基底节区脑出血 最佳时间窗
  • 简介:目的比较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kneearthroplasty,TKA)后引流管夹闭时间对术后失血量及肢体肿胀的影响。方法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采用TKA治疗99例(99膝)膝关节退变性骨关节炎患者,其中男23例,女76例;平均年龄68.7岁(58~75岁)。根据夹闭引流时间不同,术前采用计算机随机分配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h组(引流管在切口缝合完夹闭2h,33例)、4h组(引流管在切口缝合完夹闭4h,33例)及不夹闭组(引流管在术后不夹闭,33例)。比较三组患者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患肢肿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及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三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4h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2h组和不夹闭组(P〈0.05),而2h组总失血量、术后引流量显著低于不夹闭组(P〈0.05)。三组患者隐性失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h组患肢肿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显著高于2h组和不夹闭组(P〈0.05),而2h组患肢肿胀发生率、皮下瘀斑发生率与不夹闭组相似(P〉0.05)。三组患者切口均获得一期愈合。结论相比引流管不夹闭,引流管夹闭2h及4h可显著减少术后总失血量及术后引流量,但不影响隐性出血。尽管引流管夹闭4h术后总失血量最少,但可显著增加患肢肿胀发生率及皮下瘀斑发生率。

  • 标签: 全膝关节置换 引流管 夹闭时间 失血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间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n=62),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对照组(n=31)和实验组(n=3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观察两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长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实验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引流管留置时间短于对照组,P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 引流管 留置时间
  • 简介:摘要胸腔闭式引流是胸心外科极为重要的临床治疗措施,广泛应用于临床,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可方便患者术后活动,同时提高治疗安全性,一定程度上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在保证护理安全基础上还可以减轻日常护理工作量.本文通过对近年来有关一次性胸腔闭式引流瓶的临床应用的发展及相关护理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以探讨合理科学的更换时间间隔,使护理工作更加高效合理.关键词胸腔引流;水封瓶;更换时间Researchprogressonthereplacementtimeofdisposablewater-sealedbottleincloseddrainageofpleuralcavity中图分类号R56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5302(2015)09-0772-01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治疗结果及愈合时间。方法 于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51名乳腺脓肿患者,分为比较组(27名)和治疗组(24名)。比较组行传统方法,治疗组行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法。将两种方法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并分析。结果 治疗组的各项临床指标相比于比较组更具有优势,比对差异明显(P

  • 标签: 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 乳腺脓肿 临床疗效 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密闭式腹腔引流引流最高处平切口引流、低于切口30厘米引流和低于切口60厘米的引流效果。方法将90例有腹腔引流管置入的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腹腔引流袋(体外连接装置)低于切口30厘米和60厘米的高度进行引流;观察组采用引流袋(体外连接装置)位置平切口引流,两组均为密闭式腹腔引流。观察两组引流效果和引流量的变化。结果观察组引流效果与对照组有同样的引流效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引流袋平切口引流,能够使腹腔内的积液正常引出,并且能够随身携带,促进患者早期活动,有利于患者术后的早期康复。

  • 标签: 腹腔引流 护理 引流 切口
  • 简介:在句子中宾语和补语都是句子的基本成分,它们的位置一般都在谓语后面。如果补语是由一般的形容词或副词充当时,我们较容易将它和宾语区分开来,但如果补语是由数量词,尤其是表示时间的数量词充当时,就易和宾语相混淆,较难区分。如:

  • 标签: 宾语时间 时间宾语 时间补语
  • 简介:摘要目的氨甲环酸局部应用对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术后失血量和引流时间的影响。方法2013年7月至2016年3月由笔者完成47例单侧SandersⅢ-Ⅳ型跟骨骨折病例资料,均行外侧扩大“L”型切口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40~65岁,22例术中局部浸泡质量浓度10g/L的氨甲环酸生理盐水溶液50ml(氨甲环酸组),25例术中局部应用生理盐水溶液50ml(空白组),观察术后引流量,引流时间,以及术前、术后FIB.PT.APTT变化情况结果氨甲环酸组平均引流量258.4±26.5ml,空白组平均引流量486.4±44.2ml,引流时间氨甲环酸组平均为1.2±0.3d,空白组3.1±1.2d,手术前后平均引流量及引流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及术后凝血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围手术期均未出现感染、皮瓣坏死、脂肪液化等手术相关并发症;无腹泻、恶心及呕吐等氨甲环酸不良反应。结论跟骨骨折术中局部浸泡氨甲环酸能减少术后失血量,缩短引流管放置时间,也不会增加相关并发症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

  • 标签: 跟骨骨折术后 氨甲环酸 手术后失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