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自加压齿具有自加压坚强固定、有限接触、记忆接骨以及生物相容性佳等特性,可运用于骨科各个领域,例如创伤、运动医学、小儿骨科、肿瘤、关节、脊柱等,临床上通过结合各种金属内固定物在骨盆骨折中进行多维度的坚强内固定,从而使患者术后可行早期功能活动,加快临床康复。

  • 标签: 弓齿钉骨盆骨折钛板
  • 简介:目的探讨形状记忆合金齿固定器单独或辅助固定不同类型骨盆骨折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不同类型骨盆骨折,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齿固定器单独或辅助固定,并跟踪随访,评定疗效并总结经验。结果43例患者获得8-15个月(平均11.3个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8周(平均6.3周)。按刘利民等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良率93%。结论采用形状记忆合金齿固定器单独或辅助固定骨盆骨折,是一种简单易行、固定牢固可靠、对不同类型骨盆骨折适应性好、疗效优良的治疗方法。更多还原

  • 标签: 骨盆骨折 骨折固定术 形状记忆合金 弓齿固定器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单开门小经口复位固定治疗寰椎前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11月—2015年11月,应用经口单开门小复位固定术治疗寰椎前后骨折患者13例,其中寰椎前弓1处骨折合并后1处骨折6例,寰椎前弓2处骨折合并后1处骨折3例,寰椎前弓1处骨折合并后2处骨折和寰椎前弓2处骨折合并后2处骨折各2例。记录手术前后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分级及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术后定期随访复查X线片、CT以评价寰椎骨折复位、骨折愈合和内固定情况以及寰枢椎的稳定性。结果13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未发生脊髓及椎动脉损伤。术前ASIA分级D级2例,E级11例,术后均为E级;VAS评分由术前的(6.2±1.8)分降低至术后的(2.0±0.8)分。随访3~24个月,X线片、CT复查示小固定良好、无松动,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寰枢椎失稳、脱位发生。结论经口单开门小复位固定是治疗寰椎前后骨折的有效方法,初步临床应用效果满意。

  • 标签: 寰椎 脊柱骨折 内固定器
  • 简介:目的分析比较应用二种内固定方式治疗胫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应用磁力导航髓内和锁定加压有限切开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共88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其中髓内组(A组)45例,锁定加压组(B组)43例。结果全部病例获随访,随访时间16—24月,平均20.5月。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B组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性愈合:B组骨性愈合时间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并发症:A组比B组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髓内组骨性愈合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多,出血量多及手术时间长,手术损伤大,锁定组骨性愈合时间长,术后并发症少,手术时间短及术中出血量少。对单处骨折可选择锁定组,对多处骨折选择髓内组。

  • 标签: 胫骨骨折 有限切口 髓内钉 锁定加压钛板
  • 简介:颧骨颧为颌面部骨折好发部位。颧骨颧骨折的骨块移位和缺损可致明显面部畸形,张口受限,咬合紊乱,复视及失明等功能障碍,如合并颅脑伤,重者危及生命。因而,颧骨颧骨折治疗目的是恢复其生理功能及面容美观。我院近年来采用微型坚固内固定术治疗颧骨颧骨折病例,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坚固内固定 微型钛板 颧骨颧弓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颌骨骨折患者颌间牵引联合微型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颌骨骨折患者7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牙弓夹板颌间结扎术治疗,观察组给予颌间牵引联合微型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疗效及各项功能等。结果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0.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2.9%,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开口功能、咀嚼功能、颌面部功能均比对照组明显改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给予颌骨骨折患者颌间牵引联合微型内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显著减少对牙周的影响,促进颞下颌关节功能恢复,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颌间牵引钉 微型钛板内固定 颌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微型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术治疗颌骨骨折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2月我院7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微型内固定联合牙弓夹板行颌间牵引术,研究组采用微型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牵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治疗优良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研究组治疗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内固定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效果确切,优于传统颌间牵引术-牙弓夹板治疗。

  • 标签: 颌骨骨折 牙弓夹板 颌间牵引 微型钛板 内固定
  • 简介:目的分析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小型或微型内固定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颌骨骨折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小型或微型内固定修复术,对照组采用微型内固定修复术,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55.0%(P〈0.05);2组患者术后伤口全部愈合拆线,并无感染。对照组有1例移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颌骨骨折患者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小型或微型内固定修复术治疗的效果理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颌骨骨折 颌间牵引钉 小型或微型钛板内固定修复
  • 简介:。铁钉铁板,铁板铁钉,铁钉,铁板。(满眼都是“”,看得眼睛都晕了!要注意啦.“”是个多音字!到底怎么读呢?仔细体会一下吧!)

  • 标签: 小学生 语文学习 阅读知识 课外阅读
  • 简介:下颌骨骨折是常见的颌面损伤,以往采用颌间结扎及颅颌牵引术治疗,但存在限制咀嚼功能,不能早期开口锻炼,恢复咬颌功能差等缺点.我们采用微型内固定术治疗下颌骨骨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下颌骨 骨折 微型钛板 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锁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8例(20足)闭合性跟骨关节内骨折患者采用切开复位锁定内固定治疗。结果本组术后18例全部获得随访。所有患者无内固定失败者,骨折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进行评价,优良率为85%。术后切口皮缘部分坏死1足,切口感染裂开1足,经换药后愈合;足跟疼痛2足,佩戴足跟垫后缓解;1足术后并发距下关节创伤性关节炎,距下关节内注射后缓解。结论锁定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骨折疗效可靠。

  • 标签: 锁定钛板 内固定 跟骨关节内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锁骨钩对锁骨远端骨折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16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锁骨钩切开复位内固定。结果随访10个月~36个月,结果参照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本组16例患者锁骨远端骨折完全愈合,肩关节功能优。结论锁骨钩是治疗锁骨远端骨折的理想方法。

  • 标签: 锁骨远端骨折 锁骨钩钛板 内固定术
  • 简介:目的分析应用AO微型内固定治疗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2004年10月至2006年10月,对手部掌、指骨骨折50例68处,行切开复位后AO微型内固定治疗。结果术后用石膏托外固定.时间为7~14d(平均8.5d)。X线骨折愈合时间为2~4周(平均3.0周)。重返工作岗位时间为5~11周(平均7.5周)。结论应用AO微型治疗手部骨折,固定牢固可以缩短术后外固定时间,缩短骨折愈合时间,使患者提早重返工作岗位。

  • 标签: 骨折内固定术 骨折愈合 AO微型钛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单纯微型坚固内固定与联合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时间区间为2019.6-2020.6,选取收治于我院的92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微型组与联合组,微型组46例。联合组46例,微型组采用微型治疗。联合组采用颌间牵引联合微型坚固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牙周相关指标(包含软垢指数、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包含疏松移位、吸收肿胀)。结果:对比微型组与联合组牙周指数,联合组均低于微型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微型组与联合组不良反应概率,联合组低于微型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微型坚固内固定与颌间牵引治疗颌骨骨折,患者牙周组织得以改善,同时减少发生不良反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以在临床上得到应用,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单纯微型钛板 坚固 内固定 颌间牵引钉 联合治疗 颌骨骨折 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