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1例气管别针异物误诊为食管异物的病例。患儿男,8个月25 d,主诉误咽别针12 h入院,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正位片诊断为食管异物。在急诊全身麻醉气管插管下行食管镜检查,未见异物。术中床旁胸部X线正侧位片显示异物位于气管,已被气管插管推到隆突附近。后在硬性支气管镜下将异物别针取出。术前详细询问病史,对阳性异物常规行胸部X线正侧位片检查,可以减少误诊发生。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患者男性,67岁,主诉"右上腹痛并进行性加重1 d"急症收住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普通外科。腹部CT示:胆囊增大壁厚,周围脂肪密度高,内可见多发结石影,未见异物影,胆囊三角结构模糊,胆总管扩张,内可见多发结石影,结石最大直径约1 cm,嵌顿于十二指肠乳头处。患者先行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胆管取石,留置内镜鼻胆管引流管引流胆汁。术后2 d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将胆囊由胆囊床分离的过程中发现细管状异物连接胆囊和胆囊床。遂行中转开腹探查,发现胆囊异物为1根4 cm的牙签样物体,大部分位于胆囊内,尖端由胆囊床刺入肝Ⅴ段,深约1 cm。取出异物。术后患者恢复顺利,术后7 d出院。

  • 标签: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2例罕见且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的U型尖锐金属食管异物的病例,均于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术取出异物,但均出现气管食管瘘,处理后恢复正常;2例患儿随访1年均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存留的眼内金属异物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眼科医院2017年1月至2019年11月长期存留的眼内金属异物7例(7只眼)的临床资料。记录异物存留时间,异物大小、位置、并发症、最佳矫正视力和视网膜情况。结果7例均行玻璃体切除术及晶状体手术并眼内异物摘出术。术后随访3个月以上,视网膜均平伏,末次随访视力提高3眼,视力不变4眼,无视力下降者。异物存留时间为2个月~20年,平均为(7.66±9.12)年。异物均较小,多位于眼底周边部。并发症包括外伤性白内障者7例,继发性青光眼者2例和葡萄膜炎者1例。结论长期存留眼内金属异物位于眼底周边部者无视网膜脱离,易于漏诊。眼外伤患者均应进行X线检查,最好是CT检查,以免漏诊。

  • 标签: 眼异物,金属性,长期存留 摘出术,异物,眼内 并发症 漏诊
  • 简介:摘要:中能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航天炉粉煤气化工艺自2008年始运以来,通过不断的技术改造和创新,装置运行的安全稳定经济性在不断提高,但仍存在一些影响装置稳定运行的因素,尤其是粉煤管线进异物断流导致装置停车的问题,影响着航天炉装置经济性优势的充分发挥。

  • 标签: 中能化工 航天炉 粉煤气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消化道锐性异物穿过胃窦导致肝脏异物的临床报道较少。本文2例锐性异物穿过胃窦导致肝脏异物的患者,均完善上腹部增强CT后明确诊断,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快速康复出院。腹部CT对于肝脏异物的诊断及了解异物情况非常必要,腹腔镜微创手术有利于患者的快速康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大型眼内异物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眼内异物580例(580只眼)中大型异物62例(62只眼)的临床资料。随访6个月~2年。观察大型眼内异物的临床特征,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本研究中大型异物(长≥10 mm或宽≥4 mm或厚≥3 mm)占同期眼内异物的10.69%(62/580)。男58例,女4例。年龄范围1~62岁,平均(39.7±11.7)岁。其中磁性异物41例(66.13%)。在工作场所受伤者最多,共45例(72.58%)。一期行眼内容摘除术者2例,其余60例均行二期眼内异物摘出联合玻璃体切除、晶状体摘出及硅油填充等手术。术后最终取出硅油并保存眼球者37例(59.68%),未取出硅油者20例(32.26%),三期行眼内容摘除术者3例(4.84%)。最终视力:无光感者8例,光感~手动者19例,数指~0.04者11例,0.05~0.25者22例,≥0.3者2例,总体视力(logMAR)优于术前(t=7.703, P=0.000)。最终视力与术前视力有相关性(r=0.516, P=0.000)。异物长度与最终视力无相关性(r=-0.227,P=0.096),异物宽度和伤口长度均与最终视力有相关性(r=0.375, 0.453;P=0.003,0.000)。按有无虹膜脱出/嵌顿、晶状体脱出、后极部视网膜伤口、视网膜坏死及视网膜脱出分别分组,具有相应伤情组的最终视力较无相应伤情组差(P<0.05)。结论大型眼内异物的预后与术前视力、异物宽度、伤口长度及视网膜损伤程度有关。

  • 标签: 眼异物 玻璃体切除术 危险因素 预后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静脉 麻醉胃镜治疗上消化道异物的价值 。 方法: 选取我院于 2018 年 3 月至 2019 年 3 月期间接治的 80 例上 消化道异物 患者为此次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研究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胃镜治疗,研究组则施行静脉麻醉胃镜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比较两组患者异物取出时间和取出成功率。 结果: 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异物取出时间要短于对照组 ( P <0.05 ) ,研究组患者异物取出成功率要高于对照组 ( P <0.05 ) ,两组之间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对上消化道异物患者施行静脉麻醉胃镜治疗,其治疗效果较为显著,可有效缩短异物取出时间,能提高异物取出成功率,该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静脉麻醉胃镜 上消化道异物 治疗效果
  • 作者: 张永侠 祁继霞 陈立伟 赵建东 韩明鲲 李剑挥 李新建 纵亮 武文明 王嘉陵 黄德亮 刘明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10-11
  • 出处:《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0年第05期
  • 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潍坊医学院临床医学院,山东省潍坊市 2610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三亚 57201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学部 国家耳鼻咽喉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聋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聋病防治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5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海南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海南省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食管异物合并严重并发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4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23例合并食管穿孔、颈胸部感染等严重并发症的食管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1例、女12例,年龄2~87岁,病程2~11 d。术前CT扫描评估异物位置、食管损伤及周围炎症情况,其中异物位于第一狭窄16例、第二狭窄4例、第三狭窄1例及第四狭窄2例,合并食管穿孔23例、食管周围炎17例、食管周围脓肿3例、颈部脓肿2例、纵隔脓肿1例。23例中,行经硬性食管镜异物取出术17例、颈侧切开探查异物取出术5例、开胸探查异物取出术1例,围手术期配合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措施治疗。术后根据Stooler分级标准评价食管损伤后食管狭窄程度。结果本组23例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手术及围手术期综合治疗,均顺利拔除鼻饲管,行颈侧切开和开胸探查的患者均顺利拔除伤口引流管,均痊愈出院。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并发颈段食管狭窄Ⅱ级,行食管扩张治疗后恢复正常。患者出院后随访3~5个月,23例均正常进食普通饮食,标准食管狭窄程度Stooler分级均为0级。结论伴有严重并发症的食管异物应依据异物嵌顿部位及患者临床表现采取不同的手术方法取出异物,同时给予围手术期胃肠减压、抗感染、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措施,多学科联合施救是挽救患者生命的重要举措。

  • 标签: 异物 食管 食管穿孔 纵隔脓肿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目的在于上消化道异物的病患者在急诊胃镜医治过程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实验开始之前,科室收集了在 2018年 2月至 2019年 5月期间急诊科接收诊治的 130例上消化道异物的病患者,为了更加合理的分析护理干预的临床影响效果,本医院将以上 130例病患者随机的分成两组进行对比,对于常规干预组之中的患者采取传统化的常规流程进行急诊胃镜医治,对于实验急诊胃镜医治分组当中的患者,采取急诊胃镜医治方式以及护理干预,实行结束之后统计实验数据,分析急诊胃镜医治效果,探究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统计的实验数据显示,在急诊胃镜医治流程当中在实施护理干预之后,实验组的患者其急诊胃镜医治有效概率高达 90.77%,而常规干预组的患者在实施普通急救策略之后急诊胃镜医治有效概率仅为 69.23%,本篇文章所有的实验数据经过检验之后皆具备统计学意义。讨论:现如今,护理干预已经被逐渐应用到当前急诊科中,急诊胃镜医治手段对于患者的上消化道异物医治效果比较良好,对于上消化道异物的病患者,使用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急诊胃镜医治效果。

  • 标签: 急诊胃镜 护理干预 上消化道异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27例儿童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特点,探讨其治疗方法,为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临床处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湖南省儿童医院头颈外科2013年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27例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患儿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表现、年龄、纽扣式电池嵌顿时间、食管黏膜损伤情况、治疗方法、误诊原因及预后。结果27例均在急诊全身麻醉下行硬质食管镜检查+异物取出术,27例患儿中食管黏膜轻度烧伤4例,黏膜明显烧伤23例。21例痊愈,3例术后出现食管气管瘘,其中2例经胃造瘘及留置空肠管等对症支持治疗6个月,自行愈合,1例经上述保守治疗6个月无效,行手术修补痊愈;2例术后出现食管狭窄,经食管扩张痊愈;1例出现食管穿孔并大出血,家长放弃抢救死亡。结论儿童纽扣式电池食管异物是高危异物,通过X线可快速诊断,尽早手术取出异物是治疗的关键,术后需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法,密切观察和积极对症支持治疗,定期随访,减少食道狭窄、穿孔、食管气管瘘、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异物 食管 纽扣式电池 儿童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了1例颈部短期内迁徙性异物的患者,患者主因误吞鱼骨后吞咽痛伴吞咽异物感4 h就诊,入院当日喉镜下检查及食管镜探查均未发现异物。次日患者述吞咽痛、吞咽异物感基本消失,复查食管薄层CT提示:颈部左侧C5~C6水平见一粗线状高密度影,遂于全麻下行左颈侧切开+颈部异物取出术,取出一长约3.0 cm条状双尖头鱼刺。术后患者顺利出院,随访2个月无异常。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国中原地区上消化道异物的发病特点及相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5年3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上消化道异物患者570例,回顾性分析其异物种类、嵌顿部位、相关并发症、选用器械及取出方法等相关资料。结果570例患者中,男323例,女247例,平均年龄47岁。枣核是最常见的异物(24.2%,138/570),其中以食管最为常见(73.2%,417/570)。自异物嵌顿到就诊时间为6 h~30 d,平均住院率为62.3%(339/570)。主要的临床症状为胸骨后疼痛,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58.1%,331/570)。2例患者因食管穿孔行手术治疗取出异物,其中1例因治疗无效死亡。结论内镜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异物取出方法,临床工作中应提供快速内镜干预,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异物 上消化道 胃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消化道多枚磁性异物引起消化道穿孔等严重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提高儿科医师及家长对儿童误吞多枚磁性异物危害性的认识。方法收集2013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诊治的消化道多枚磁性异物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就诊时间、是否有消化道症状、磁性异物种类及数目、并发症表现、干预方式、住院天数及预后,并将其分为有并发症组及无并发症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儿童误吞多枚磁性异物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误吞多枚磁性异物患儿31例,其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10岁,其中<3岁9例(29.03%),≥3岁22例(70.97%)。就诊时间平均1 d(95%CI:0.8~3.0 d)。有消化道症状17例(54.84%),磁性异物主要为巴克球磁珠(80.65%)。磁性异物数量2~37枚,中位数6枚(95%CI:5~8枚)。无并发症组18例;有并发症组13例,其中12例表现为消化道穿孔(1例伴胆道梗阻合并局限性胆总管穿孔、梗阻性黄疸及胰腺炎),1例表现胃横结肠瘘。胃镜+外科手术4例,单纯外科手术10例,均取出异物,住院6~15 d;单纯胃镜治疗14例,住院1~2 d,其中胃镜取出异物9例,自行排出5例,排出时间为2~3 d。观察治疗3例,均2~3 d自行排出。31例患儿随访至今均无异常。就诊时间(OR=1.347,95%CI:1.059~1.714)及有无消化道症状(OR=20.990,95%CI:3.593~122.626)是儿童误吞多枚磁性异物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误吞多枚磁性异物的患儿以3岁以上男童多见,误吞后易出现肠穿孔、肠梗阻及肠瘘等并发症。如有消化道症状,需积极行外科手术干预。早期干预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磁铁 消化道异物 并发症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