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开窗开窗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接受肝囊肿治疗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开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开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也低于对照组,且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对照组为5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且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开窗治疗肝囊肿均有改善作用,但是腹腔镜开窗疗效更为显著,且并发症少,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腔镜开窗术 开腹开窗术 肝囊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窗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进修医院就诊的78例肝囊肿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腹腔镜开窗,n=39)和对照组(开窗,n=39)。对比两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疼痛评分、并发症和复发率。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和疼痛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7.69%(3/39)和复发率2.56%(1/39),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0.26%(4/39)和复发率5.13%(2/3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治疗肝囊肿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肝囊肿 腹腔镜开窗术 开腹开窗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窗治疗非寄生虫性肝囊肿的疗效及优缺点。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直径大于5cm的56例肝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开窗26例,开窗30例,对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囊肿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差异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功能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囊肿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开窗引流开窗比较具有手术时间短、中出血量少、功能恢复时间较快且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开窗术 非寄生虫性肝囊肿 对照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开胆囊切除的手术时机、方式、并发症。方法对本院1083例病人手术时机的把握,切口、手术的选择及中、术后并发症的产生、防治进行分析。结果1082例病人痊愈,1例死亡,但有切口感染、胆漏、胆道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对开胆囊切除仍应加以重视,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并发症 开腹胆囊切除术 病人 手术时机 痊愈 切口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4年3月在我院诊治的48例急性阑尾炎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常规给予抗生素治疗,均痊愈出院;无腹腔内出血、粘连性肠梗阻、肠瘘等并发症发生。结论急性阑尾炎变化多样,一经确诊应立即行手术治疗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阑尾切除治疗急性阑尾炎疗效满意且安全可靠,可做为治疗急性阑尾炎的首选式。

  • 标签: 阑尾炎 开腹阑尾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腹腔镜手术过程中转行手术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自2016年1月到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377例临床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研究。结果377例临床患者中,有19例患者中转行手术,中转率为5.03%。19例患者中转手术的原因,有3例是因为盆腔粘连,宫角妊娠2例,器械障碍1例,3例是因为没有预计的恶性肿瘤,有3例是因为止血困难,有2例是因为外科疾患,有5例是因为脏器损伤。从数据可以看出,中转率的患者当中进行子宫手术的患者要比进行附件手术的患者高,具备明显的差异性。

  • 标签: 妇科腹腔镜术 开腹术
  • 简介:目的探讨开胆囊切除术后护理及并发症的防范措施。方法对372例胆囊切除患者术前心理护理、胃肠道准备,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预防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72例均痊愈出院,无医源性胆道损伤、出血、胆漏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准确把握胆囊切除的适应证、充分做好术前准备,术后精心护理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手术后并发症 临床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脾切除的手术操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4年2月—2017年12月之间收治的15例患者。结果本组收治的15例脾切除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88.34±4.51)min,平均术后出血量(167.54±20.79)ml,平均禁食时间(67.34±5.23)h,平均住院时间(13.61±0.84)d。结论严格执行脾切除操作,熟练掌握相应技术,有助于良好的手术质量与预后。

  • 标签: 脾切除术 手术
  • 简介:摘要胆囊切除是目前治疗胆囊结石的主要手段,但临床中很多胆囊切除术后出现并发症如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胆道损伤、出血等,特殊是中小型医院发病率相对较高,为更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本文回顾分析我院1997年-2008年施行各种胆囊切除手术187例,在手术治疗中8例出现并发症,现就自己体会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胆囊切除 并发症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胆总管探查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到2013年1月收治的30例胆总管探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死亡病例,术后留置引流管24~72h。手术时间121.1±13.6min、中出血量218.3±14.2mL、切口长度5.1±0.6cm、排气时间8.6±1.3h、肠鸣音恢复时间4.3±0.8h、住院时间15.2±1.1d。结论随着内镜及腔镜的临床广泛应用和技术的日趋成熟,胆总管探查的式逐渐被微创手术取代,但目前技术条件下,胆总管探查仍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 标签: 开腹 胆总管 探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肝癌患者当中,接受常规切除射频消融术后的护理指标不同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收治的36例接受切除治疗的肝癌患者为参照组,再选择相同时间段内36例接受射频消融治疗肝癌患者为研究组,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相同模式护理,对其出现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参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明显意义(P<0.05)。结论对于肝癌患者的治疗,射频消融效果较好,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该方案值得应用。

  • 标签: 肝癌 不良反应 开腹射频消融术 开腹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与肝囊肿开窗引流治疗肝囊肿的临床疗效以及肝功能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 2018年 4月 ~2019年 4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肝囊肿患者 80例,将其按照简单随机法分成对照组、观察组,一组 40例。对照组 40例患者给予肝囊肿开窗引流,观察组给予腹腔镜肝囊肿手术,对比手术情况、肝功能恢复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放置引流时间、镇痛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 P值< 0.05。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恢复时间早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比较: P< 0.05。结论:腹腔镜手术治疗肝囊肿能够明显减低患者的创伤性,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肝功能,促使患者尽量康复。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手术 肝囊肿 临床疗效 肝功能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放置腹腔引流的必要性,提高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13年6月行单纯胆囊切除178例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发生切口感染7例,引流口感染3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肺部感染5例,无腹腔出血、胆漏、腹腔残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单纯胆囊切除术后不必常规放置腹腔引流。单纯胆囊切除术后是否放置腹腔引流,国内外多有争论。肯定者认为不置引流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早期翻身、提前下床活动、促进肠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等;否定者认为不置引流如果术后发生胆漏、出血、感染等后果严重。我院2007年1月—2013年6月行单纯胆囊切除178例,术后不常规放置引流,效果满意。所以,胆囊切除绝大多数病例不置引流都是安全的,但应严格掌握指针,因地制宜,灵活把握。

  • 标签: 胆囊切除 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出现中低体温的原因,然后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患者,分别设为对照组(n=55)和观察组(n=61),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护理,观察组增加专门的保温措施,比较两组患者的体温指标。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中体温偏离值为(2.42±0.23)℃,观察组为(0.66±0.07)℃,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者的低体温发生率为67.74%(42/62),观察组为30.65%(19/62),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术出现中低体温与麻醉作用、患者自身、冷稀释作用、开放腹腔等有关,护理人员应针对性采取保温措施,做好对患者的保暖,以减少甚至避免低体温的出现。

  • 标签: 开腹手术 术中低体温 原因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阴式与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应用以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某医院收治的48例子宫肌瘤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每组各2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临床中采用阴式子宫肌瘤剔除进行病症治疗应用,对照组患者临床中采用常规的子宫肌瘤剔除进行病症治疗应用,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对比,观察组患者手术过程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的长短上没有太大差异。其中,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23%,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约为7%。结论阴式子宫肌瘤剔除进行子宫肌瘤患者病症治疗应用,不仅手术微创性效果比较好,且术后并发症相对较少,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应用价值意义。

  • 标签: 子宫肌瘤 开腹剔除手术 阴式剔除手术 临床应用 作用效果 对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胆囊切除的临床护理情况,旨在找出临床护理最佳方法,促进胆囊结石患者病情痊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15例,把15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8例,主要进行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7例,主要进行常规临床护理。结果经过两组临床护理,在患者临床护理有效情况上,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患者后期并发症发生率上,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患者日常生活质量改善情况上,观察组也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胆囊结石患者来说,在胆囊切除手术实施的同时,加强系统化的临床护理干预是十分必要的,不仅可以提升患者手术治疗有效率,还能明显提升患者日常生活质量。

  • 标签: 15例 开腹胆囊切除术 胆囊结石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开胆囊切除并发胆瘘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2月到2014年11月间17例胆囊切除并发胆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患者经过治疗后均得到痊愈。结论密切观察,早期诊断和尽早正确处理是提高胆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尽早康复的保证,临床意义深远。

  • 标签: 开腹胆囊切除术 并发胆瘘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开窗技术治疗近肾主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7月南京大学附属鼓楼医院血管外科应用开窗支架技术治疗的18例近肾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近肾主动脉瘤患者均采用开窗/分支支架技术进行腔内修复治疗,中内脏动脉重建技术成功率为100%,无Ⅰ型内漏,3例Ⅱ型内漏,1例Ⅲ型内漏;无围期死亡病例,无二次手术干预病例;手术时间为(188.6±60.1 )min,住院天数为(7.7±5.4 )d。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2.5(1,24)个月,靶血管通畅率为100%;3例Ⅱ型内漏均消失,1例Ⅲ型内漏的动脉瘤直径未见明显变化。结论开窗支架技术治疗近肾主动脉瘤是安全、有效的。

  • 标签: 腔内修复术 近肾腹主动脉瘤 开窗支架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