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CEUS)对膀胱尿路上皮癌(BUC)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比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住院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8例膀胱病变患者(BUC 123例,良性病变15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二维超声、彩色多普勒超声、CEUS检查并绘制感兴趣区的时间-强度曲线(TIC),将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对比并分析其诊断效能。结果138例膀胱病变患者中单发病灶98例,多发病灶40例;二维超声检查发现单发病例95例,漏诊3例,CEUS均可显示;二维超声发现多发病例24例,漏诊16例,CEUS均可发现。CEUS对膀胱多发病灶的诊断敏感性高于二维超声(P<0.05)。BUC与良性病变在彩色血流分布强度以及CEUS表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UC多为少量至丰富血流信号,良性病变以少量至无血流信号为主,CEUS检查BUC 83.7%(103/123)为高增强,良性病变仅33.3%(5/15)表现为高增强。CEUS对BUC的诊断准确性、特异性、阴性预测值(89.9%,46.7%,53.8%)均显著高于二维超声(67.4%,13.3%,13.3%);BUC曲线下面积、上升斜率以及峰值强度大于良性病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均不是BU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CEUS能够明显提高膀胱多发病灶的诊断敏感性,可帮助提高对BUC诊断的准确性,但TIC的曲线下面积、上升斜率以及峰值强度均不是诊断BUC的独立危险因素。

  • 标签: 超声检查 超声造影 膀胱肿瘤 膀胱尿路上皮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结石成分分析的饮食干预对于预防尿路结石复发的效果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10月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泌尿系结石患者5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250例)和对照组(250例),收集观察组250例泌尿系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采用红外光谱自动分析系统进行结石成分分析。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根据结石成分分析结果给予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结石复发情况、生活质量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结石复发率低,复发时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结石成分分析 尿路结石 饮食干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在临床中合并尿路结石的复杂性尿路感染属于常见疾病,该病在发展的过程中对引起严重的感染性休克,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尿源性脓毒败血症,这种情况下,临床工作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在对患者进行抢救的过程中,其关键是需要对患者进行准确的诊断,对于抗菌药物的应用要合理的选择,同时对患者出现的并发症进行针对性的处理。本文主要分析了该病的诊断和治疗,以期为临床相关治疗方法的确定提供参考。

  • 标签: 尿路结石 复杂性尿路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管造影机在临床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放射介入检查与治疗的关键设备,能够应用到众多人体系统及脏器疾病检查中,不过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仍会由于种种因素影响,使得血管造影机出现故障问题,影响到了实际的应用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飞利浦FD20血管造影机的几个常见故障,提出针对性的维修方案,并提出几点日常养护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飞利浦FD20 血管造影机 故障维修
  • 作者: 刘鑫 廖利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刘鑫为山东大学与康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廖利民为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100068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上尿路动力学的研究朝着数字化、模拟化和无创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上尿路动力学的生理机制、临床应用以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起搏细胞被认为是上尿路蠕动发生的基础,但具体的启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尿路动力学技术研究灌注速率与压力的关系,Whitaker试验可作为可疑病例诊断的辅助检查。人工智能、三维重建等多学科融合可能是未来上尿路动力学研究的重点手段。

  • 标签: 上尿路动力学 起搏功能 肾盂内压 上尿路疾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护理配合的作用。方法:本次研究将在我院实施眼底荧光血管造影159例患者中展开,诊疗时间2021年11月—2022年5月,159例患者均接受护理配合,探讨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配合护理干预的作用效果。结果:159例患者在造影检查前均未接受镇痛药物,患者不良反应症状表现轻微,在休息过后或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已逐渐好转。结论:在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过程中通过结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痛苦,值得推荐。

  • 标签: 眼底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道超声造影在胆道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21年1-12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胆道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进行X线检查与胆道超声造影检查,对比两种检查方式的疾病检出率与漏诊、误诊率。结果:胆道超声造影对于胆道疾病的检出率为97.50%,显著高于X线的85.00%(P<0.05);同时胆道超声造影的漏诊、误诊率为2.50%,显著低于X线的15.00%(P<0.05)。结论:胆道超声造影在胆道疾病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同时具有较低的漏诊、误诊率,值得推广。

  • 标签: X线检查 胆道超声造影 胆道疾病
  • 简介:我国经济在飞速发展,人们的饮食结构逐渐改变,结石发病率随之提升。尿路结石属于泌尿系统常见疾病,根据有关统计表明:国内成人的尿路结石发生率大约为6.5%。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生活的逐渐改变,结石发生率越来越高。上尿路结石属于泌尿外科的常发疾病。据统计,上尿路结石的发病率为86%,发病率远高于下尿路。少数上尿路结石患者的早期症状不明显,一旦发生临床症状,则主要包括:肾绞痛、血尿、尿路感染、梗阻等,如果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则会引发腰腹绞痛以及血尿等情况,如果发生完全性梗阻,则会对肾功能造成损伤,严重感染则会引发休克。因此,有效治疗患者的重要性较高。临床中,采用传统手术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术中切口大,会明显延长住院时间,不利于术后康复。随着微创技术普遍应用于临床手术中,尿路结石患者主要通过经尿道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可以能够得到显著的临床疗效。但是,在实际治疗中,患者于术后会出现并发症,进而延长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1]。所以,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控制并发症发生率,改善预后。

  • 标签: 整体护理;尿路结石;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38例尿石症护理干预及临床护理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对我院泌尿外科诊断为尿石症的38例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使用计算机随机分组。 他们接受了定期护理和临床护理干预。 两种护理干预下护理效果的比较。结果研究组阳性率为94.7%,高于对照组的68.4%。研究组患者护理过程评分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尿路结石 护理干预 常规护理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尿路结石患者治疗中强化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4月-2021年5月治疗的80例尿路结石患者,按护理干预差异分组,分别进行常规干预和系统护理,研究主要了解患者病症治疗情况、分析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病症反复发作的为2例,占本组人数的5.00%,明显比常规组的15.00%低。研究组患者系统干预后疾病知识得分为(91.34±3.22)分、饮食知识得分为(92.04±3.15)分,均明显较高(p

  • 标签: 系统护理 尿路结石护理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