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非结石性尿路梗阻应用CT尿路造影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经病理结果证实为非结石性尿路梗阻患者50例为对象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全部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CT尿路造影检查、B超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等。观察比较3种方法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显影满意重建时间与肾积水程度具有相关性。经CT尿路造影检查60例患者的疾病检出率与B超检查、静脉尿路造影检查等相比均显著较高,且P<0.05。结论非结石性尿路梗阻应用CT尿路造影的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较高,且可为患者的疾病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可靠依据,因此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CT尿路造影 非结石性尿路梗阻 临床诊断
  • 简介:膀胱癌(carcinomaofurinarybladder,CUB)是最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1],是世界第九大恶性疾病,第十三大癌症死亡原因[2],全球每年新发病例38万,年死亡病例15万[3].根治性膀胱全切尿流改道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金标准,回肠代膀胱术(Bricker术)和输尿管皮肤造口术是目前临床常见的尿流改道术.由于该手术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排尿方式,术后患者需要终身使用和佩戴尿路造口袋,造口护理不当易导致尿液外漏、造口周围皮炎、泌尿系感染等问题,甚至导致肾功能损坏等严重后果.

  • 标签: 尿路造口 护理现状 生殖系统恶性肿瘤 输尿管皮肤造口术 Bricker术 浸润性膀胱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防膀胱灌注化疗对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术后膀胱癌发生的作用。方法对我院自2007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3例上尿路尿路上皮癌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行患侧肾输尿管全长及膀胱袖状切除,自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35例UTUC术后未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9例,输尿管癌16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4例。Ta、T1、T2、T3期分别为4、11、15、5例;G111例、G2及G324例。自2012年1月后有48例UTUC术后采用膀胱灌注化疗,肾盂癌18例,输尿管癌30例,尿脱落细胞阳性19例,Ta、T1、T2、T3分别为6、15、20、7例,G117例、G2及G331例,分析膀胱灌注化疗对两组病人术后发生膀胱癌的影响。结果本组研究83例均获得随访,未灌注组有11例(31.4%)膀胱癌复发,灌注有6例(12.5%)膀胱癌复发,未灌注组明显高于灌注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脱落细胞阳性未灌注组有9例膀胱癌复发,灌注组有5例。T分期未灌注组T2期6例膀胱癌复发,T3期5例;灌注组T2期3例膀胱癌复发,T3期3例。肿瘤细胞分级未灌注组G2及G3共11例发生膀胱癌,灌注组G2及G3共6例。上述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术前尿脱落细胞阳、G2、G3及T2期以上的UTUC根治术后即刻开始为期2个月共8次膀胱灌注化疗能够有效降低膀胱癌的发生率。

  • 标签: 上尿路尿路上皮癌 膀胱灌注化疗 膀胱癌复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眼底荧光造影检查的护理方法及意义。方法收治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患者178例,做好造影前的准备,造影中的配合,及造影后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为造影检查术正常实施创造有利条件。结果本组患者在正确的护理配合下均顺利的完成眼底荧光造影检查,未发生一例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全面正确及时的护理配合可预防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并可使检查获得最佳效果。

  • 标签: 眼底 荧光血管造影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别对冠心病患者患者进行冠脉造影和冠脉CT血管造影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对护理过程中的干预要点以及临床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对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这一期间内收治的患者随机抽取出56例患者,把他们当成本次研究的研究目标,根据患者的例数将小组进行划分,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28)。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护理方法进行干预,观察组患者以对照组患者为基础,外加心理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造影质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前者的配合度更高,图像质量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获得的图像质量更好,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冠脉造影以及冠脉CT血管造影时,可以取得优良的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以及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冠脉造影 冠脉CT血管造影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下,人们已然逐渐摈弃了以前仅着眼于简单温饱问题的观念,而是追求更高水平、高质量的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这就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方面提出更为严格的要求。经济水平的提升虽然对各领域都带来了发展机遇,但也导致越来越多的人被疾病缠身,各种不同的病例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日常生活。如对于脑卒患者而言,虽然各学者与相关医院都提高了重视程度,且对其合理恢复措施进行深入研究,但据调查发现,在脑卒恢复期中的患者仍然存在尿频、尿急、夜尿等现象,对患者生活造成明显不便,这就要求必须加强对恢复期中的尿路康复进行严格观察,才能进一步保障患者的正常生活。本论文正是基于此背景,主要以脑卒恢复期中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参阅法、逻辑分析法对脑卒恢复期患者的尿路症状以及易患因素进行分析,为下文奠定理论基础,随后进一步分析患者的尿路康复管理观察。由于笔者经验不是太足,旨在为读者提供浅要观点,望可提出针对性意见或建议以便于及时更正。

  • 标签: 脑卒 恢复期 尿路康复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本院采取随机的原则选取来我院进行治疗的患有尿路感染的患者52例(2015年9月—2017年9月),随后采取随机抽签的方法进行分组,将其命名为三金片治疗组与复方石韦片治疗组,每组各26例。其中三金片治疗组患者采取三金片药物进行治疗,而复方石韦片治疗组患者则采取复方石韦片药物进行治疗,随后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复方石韦片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显著优于三金片治疗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石韦片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治愈疾病,值得进一步推广与使用。

  • 标签: 复方石韦片 尿路感染 临床观察
  • 简介:很多人都喜欢追逐“神奇食物”,蔓越莓就是颇具号召力的一种。蔓越莓果、蔓越莓干、蔓越莓汁、蔓越莓胶囊……让人眼花缭乱。传说中蔓越莓的功效也很丰富,尤其是“预防妇科疾病”,对时尚女性们极具吸引力。

  • 标签: 女性尿路感染 蔓越莓汁 预防 妇科疾病 吸引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在临床经股动脉全脑血管造影术过程中的护理方式,并总结其经验。 方法 选取 2014 年 3 月至 2016 年 12 月期间在本院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检查的患者 126 例,使用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平均分成 63 例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在接受全脑血管造影术过程中均开展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模式的护理,而观察组则是开展针对性的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水平。 结果 观察组中护理后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 P<0.05 )。 结论 在全脑血管造影术过程中对患者实施全程护理干预手段能够获得良好的效果,有利于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标签: 股动脉穿刺 全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不同类型肾肿瘤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和灰阶超声造影检查,对超声造影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经病理结果显示,81例肾肿瘤或肿瘤样病变患者中,恶性34例,良性47例;超声诊断的敏感性、准确性和阴性预测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能够明确显示有无肾肿瘤的存在,对鉴别肾肿瘤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超声造影 肾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基于造影图像序列的血管减影增强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图像中大部分非血管结构、成像噪声以及不同结构运动所造成的运动伪影,对实现血管结构识别,提高血管的对比度,并对后续血管结构的分析和医生对疾病的诊疗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该技术可减少对病人的造影剂注射量,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基于单视角血管造影图像序列,从血管造影图像减影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基于图像配准和基于层分解的两类减影方法出发,介绍了每个关键步骤的发展现状。同时对血管减影技术的难点进行分析,并对减影增强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予以展望。

  • 标签: 冠脉造影图像序列 减影 增强 图像配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研究分析患者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术后的影响以及相应的应用效果。方法对对照组的患者按照常规传统的护理模式来进行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使用优质术后护理干预。结果经治疗及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经过比较两者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P<0.05)。结论对患者实施高效科学的术后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程度以及提高医者对患者病情的风险控制,并在患者中取得了明显良好的效果,这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全脑血管造影 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并发症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小肠肿瘤性病变的诊断中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的价值。方法择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小肠病变患者49例,所有患者均择期接受手术治疗,术前分别予以患者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与CT小肠造影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为标准,观察两种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49例疑似小肠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证实36例为小肠肿瘤性病变,包括间质瘤11例,小肠腺癌14例,淋巴瘤9例,脂肪瘤2例;病灶位置主要包括18例空肠,12例回肠,6例十二指肠。MR检查诊断灵敏度、特异性及准确度与CT检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检查小肠肿瘤性病变采用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和CT小肠造影均有较高应用价值,前者创伤更小,在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中更为适用。

  • 标签: 小肠肿瘤性病变 多模态MR小肠口服造影法 CT小肠造影
  • 简介: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低场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与临床应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5年 12月- 2017年 11月来我院磁共振室接受检查的 20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输尿管结石 10例,输尿管肿瘤 2例,肾结核 2例,肾癌 1例,膀胱癌 2例。尿路梗阻病例中, MRU对尿路梗阻部位、梗阻段以上尿路积水均显示清晰。阴性 2例,可清楚显示肾盂肾盏,部分小肾盏杯口状改变欠清晰,输尿管断续充盈。

  • 标签: 低场磁共振 尿路成像技术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