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diverticulum)是消化道的局部囊样膨出,有真性(全层膨出)和假性(仅有黏膜和黏膜下层膨出)两种,绝大多数向消化道腔外膨出,极少数向腔内膨出,称腔内。多个同时存在称为病(diverticulosis),有症状或并发症时称为症状性病或性疾病,需要治疗。目的浅谈小肠的诊断与鉴别。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鉴别。结论十二指肠诊断依赖于X线钡餐检查;Meckel诊断常不容易,大多为无意中发现。X线钡餐摄片常由于炎症和梗阻不易填满而不显影;空回肠X线钡剂造影是有效的诊断措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小肠急性穿孔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外科2002年12月到2011年3月收治的45例小儿小肠急性穿孔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中1例行保守治疗(4天后行剖腹探查),44例行手术治疗。治愈45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0例次。结论小儿小肠急性穿孔容易误诊漏诊,手术并发症多。手术是主要治疗方法,应严格掌握保守治疗的指征,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

  • 标签: 小儿 憩室穿孔 腹膜炎
  • 简介:摘要小肠的形成,并发症的临床特点,小肠气钡双重造影检查,内镜检查等都是其有效诊断方法之一,由于其临床表现容易与阑尾炎相混淆,对于腹痛病人不能用阑尾炎及其他常见病解释的应早期行相关检查,对于有严重症状者及时行外科治疗。

  • 标签: 憩室 小肠 阑尾炎 误诊
  • 简介:【摘要】肠梗阻作为一种严重的急腹症,临床上确诊较为容易,但小肠与肠梗阻同时存在时,临床上容易忽略小肠。目前小肠的诊断主要依靠X线及CT等影像学检查。但CT检查中小肠常发生漏诊。因此,如何通过CT影像学改变初步确诊小肠至关重要。本文报道1例以肠梗阻为表现的小肠病例。综合分析这些CT特征有助于准确诊断小肠合并肠梗阻,并为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小肠憩室 肠梗阻 CT
  • 简介:小肠可分为真性和假性两类.真性包含小肠壁的全层,常为单发;而假性则由黏膜和黏膜下层膨出构成,且常为多发性。小肠可无典型临床症状。较轻的并发症如炎症、肠功能紊乱等可引起轻微腹痛、慢性消化不良、巨红细胞性贫血、便秘或腹泻;严重并发症可发生梗阻、出血、穿孔,极少数可伴有结石或肿瘤等^[1]。

  • 标签: 憩室病 小肠壁 多发性 缺铁性贫血 巨红细胞性贫血 严重并发症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小肠分区检查法对儿童梅克尔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疑诊梅克尔出血患儿233例。7位培训合格的进修医师采用超声小肠分区检查法进行检查。可靠性评价组30例以 Kappa值对随机选取的2位医师进行小肠完整显示及肠管准确辨识一致性评价;真实性评价组203例以手术病理及临床诊断为金标准,以曲线下面积 (AUC)评价该方法诊断梅克尔出血的效能。结果:可靠性评价组小肠完整显示及肠管辨识一致性 Kappa值分别为00.760及0.880,提示该检查法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超声小肠分区检查法诊断梅克尔出血的AUC为0.970,灵敏度为97.6%,特异度为95.8%。结论:超声小肠分区检查法通过规范培训即可获得稳定、满意的梅克尔出血诊断效能,具备推广价值。

  • 标签: 超声小肠 分区检查法 儿童梅克尔憩室出血 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分析小肠的临床特点,探讨气囊辅助内镜(balloon-assistedenteroscopy,BAE)对于小肠的诊断价值及其对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纳入2006年12月—2014年7月空军总医院消化内科收治行BAE检查确诊的小肠53例,对患者一般情况、病变部位、临床表现、诊断情况、治疗方法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中,BAE确诊十二指肠水平部近空肠段8例(15.09%),Meckel29例(54.72%),其他空回肠16例(30.19%),多发5例,单发48例。临床表现中消化道出血发生率为86.79%(46/53),腹痛、腹泻发生率为26.42%(14/53),贫血发生率为88.68%(47/53)。30例行外科手术治疗。结论BAE对小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并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气囊辅助内镜 小肠憩室 回顾性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十二指肠是一种常见疾病,好发于十二指肠降部。60%~70%的十二指肠发生于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周围2~3cm处,称为十二指肠乳头旁。本研究回顾性分析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我中心采用切除术治疗3例十二指肠乳头旁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该手术方式的适应证和疗效。

  • 标签: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研究经腹腹腔镜下膀胱切除治疗膀胱的效果。方法 将于本院收治的膀胱患者中抽出 24例,将其以观察、对照形式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选择开放式性手术,观察组选择经腹腹腔镜下行膀胱切除,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对应值优,且 P<0.05。结论 针对膀胱患者经腹腔镜下进行病变区域切除,能有效减少其术中出血量及加快患者健康恢复速率,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腹腹腔镜下膀胱憩室切除 膀胱憩室 效果
  • 简介:康医生:我今年28岁,三年前剖宫产生下了儿子。最近一年多以来,月经总是淋漓不尽,有时要半个多月才能干净,很是苦恼。去医院检查,医生怀疑是子宫疤痕。请问,子宫疤痕有什么危害?如何治疗?

  • 标签: 子宫疤痕 憩室 治疗 医院检查 剖宫产 医生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疤痕的诊治方法。方法:总结了3例子宫疤痕的治疗经过和结果。结果:子宫疤痕切除术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疤痕反复出血的较好方法。结论:遏制高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的手术技能和精度,是将此并发症降到最低的主要手段。

  • 标签: 子宫疤痕憩室 治疗
  • 作者: 汪政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    430000)     【摘    要】    膀胱憩室分为真性膀胱憩室与假性膀胱憩室。前者发病是先天性的,多指膀胱逼尿肌发育不良所致,包括输尿管芽及未闭的脐尿管等;后者多为后天性,是指膀胱壁肌层的局限性薄弱、膀胱壁粘膜膨出形成。临床以后者较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但患者多分布在40-60岁之间。膀胱憩室临床症状多为分段排尿,合并感染时有膀胱刺激症,憩室内有结石或肿瘤时可产生血尿,现分享我院病例一例,汇报如下。  【
  • 简介:摘要目的对8例经手术后病理结果证实的膀胱的超声诊断分析。方法应用超声诊断仪对患者的下腹部进行检查,对适度充盈后的膀胱观察其大小,形态,膀胱壁厚度,连续性及内外有无异常回声,毗邻关系,排尿后动态观察膀胱及的情况。结果8例患者全为单发,伴膀胱结石为2例,全部位于侧方,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6例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全部病例后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结论膀胱壁的局限性囊贷状突起为膀胱。我们临床上所见到的大多为后天性的,均有不同程度的尿潴留,男性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前列腺肥大,有少数室内见结石,偶尔可见肿瘤。超声证实膀胱一是要显示口,二是要对比排尿前后的腔变化。膀胱还注意要与盆腔肿物及输尿管囊肿进行鉴别。

  • 标签: 膀胱憩室 超声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