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对盐酸片进行理化性质测定,为处方工艺研究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对盐酸的性状、引湿性、晶型和结晶水等进行考察,并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原料在不同pH值下溶解度。结果 盐酸为黄色结晶性粉末,在热水中溶解,在水或乙醇中微溶;盐酸略有引湿性;盐酸为含结晶水晶体结构;所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强,线性范围广,测试出盐酸溶解度为pH依赖型,在pH1.2~pH3.0范围内溶解度增加趋势明显,在pH3.0~pH8.0范围内溶解度变化趋于平缓。结论 本研究结果可为盐酸片处方设计及工艺研究提供试验依据。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处方前研究 结晶水 溶解度
  • 简介:摘要:盐酸片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其抗菌谱广,临床上用于治疗消化道感染引起的腹泻,是治疗腹泻的传统用药,属于国家基本药物。本文通过对盐酸片的基本信息、国内外上市情况及参比制剂信息的梳理,在处方工艺、质量标准进行对比,探讨了该制剂在仿制过程中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为国内开展该品种的质量与疗效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 标签: 盐酸小檗碱片 国内外现状比较 一致性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兔眼部局部应用溶液的安全性及其对兔眼角膜上皮修复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日本大耳白兔92只,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一般情况组(32只兔,64只眼)和角膜损伤组(60只兔,60只眼)。一般情况组再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个组,每组8只兔(16只眼),根据给予去离子水或0.5、1.0、1.5 mg/ml溶液,分为一般情况对照组及一般情况A、B、C组;双眼给药,每只眼先单次给药,观察72 h后再连续4周多次给药。角膜损伤组兔右眼制作角膜上皮损伤模型后,根据给予去离子水或0.5、1.0、1.5 mg/ml溶液,分为角膜损伤对照组及角膜损伤A、B、C组,每组15只兔(15只眼),连续给药1周。一般情况组兔进行行为学观察,并应用Draize眼刺激性评分系统,对兔角膜、结膜、虹膜受累的面积、程度和反应进行评分,测量不同时间眼压,视网膜电图(ERG)检测b波振幅。角膜损伤组兔于角膜缺损后1、2、3、4、5、6、7 d观察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情况。所有兔停药后进行角膜组织病理学观察。兔泪液pH值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Draize眼刺激性评分采用秩和检验,眼压、视网膜电图b波振幅及角膜上皮损伤面积和修复时间的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及SNK-q检验。结果单次给药和多次给药后一般情况组兔均无明显异常行为。一般情况对照及A、B、C组在多次给药1、2、4周时Draize眼刺激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中一般情况C组的Draize眼刺激评分分别为7(0,12)、6(0,10)、6(0,16)分(χ2=1.640,0.265,1.963,1.381;P>0.05)。一般情况对照及A、B、C组在多次给药前后不同时间的眼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65,0.292,0.015,0.041;P>0.05)。在多次给药前及给药后2、4周一般情况对照组的b波振幅分别为(127.75±17.12)、(129.18±15.83)、(128.81±13.58)μV,一般情况A组为(130.68±18.75)、(131.38±16.96)、(130.62±12.18)μV,一般情况B组为(128.00±16.74)、(128.44±16.64)、(129.06±16.16)μV,一般情况C组为(131.81±19.37)、(132.13±18.36)、(129.94±12.60)μV,各组在给药前后不同时间b波振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037,0.011,0.017,0.702;P>0.05)。一般情况对照组与一般情况A、B、C组角膜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角膜损伤各组在不同时间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有统计学意义(F=5.316,25.864,127.613;P<0.05),角膜损伤对照组与角膜损伤A、B、C组之间两两比较,角膜损伤C组的角膜上皮缺损面积明显大于其他3个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q=5.153,10.313,6.976;P<0.05)。角膜损伤对照及A、B、C组的修复愈合时间为(83.0±1.85)、(82.9±2.07)、(83.7±2.09)和(101.6±2.20)h,角膜损伤C组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时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1.437,P=0.000),角膜损伤对照组及角膜损伤A、B组之间比较,角膜上皮缺损修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813,P=0.450);修复结束后,角膜损伤组之间角膜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结论兔眼局部应用溶液较安全,兔眼眼表未见明显的毒性反应,对视网膜未见明显影响。1.5 mg/ml浓度溶液可延迟兔眼角膜上皮缺损修复,但对修复后的角膜组织结构的完整性无影响。(中华眼科杂志,2020,56:131-137)

  • 标签: 小檗碱 眼药水 投药,眼
  • 简介:摘要 目的:建立盐酸有关物质检查的分析方法,并对中国药典分析方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方法:采用反向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有关物质。色谱柱为 Waters XTerra C18柱 (4.6×250 mm, 5 µm);流动相为 0.05mol/L磷酸二氢钾 (用磷酸调节 pH值至 2.8)和乙腈 (78:22, V/V);检测波长为 345 nm;柱温为 25 ℃;进样量为 10 µl;流速为 1.0 ml/min。结果:在该色谱条件下,盐酸主峰与 7个杂质峰的分离度均大于 1.5, 2个已知杂质 (盐酸药根和盐酸巴马汀 )的定量限分别为 2.5 ng和 4.9 ng,检测限分别为 0.1 ng和 0.2 ng;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100.0%和 102.7%;与盐酸的相对校正因子分别为 1.06和 1.05;在 0.5~20 μ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0.999)。重复性、中间精密度的 RSD值均小于 2.0%且耐用性符合要求。结论:该方法专属性强,准确度高,适用于盐酸的有关物质检测。

  • 标签: 盐酸小檗碱 有关物质 杂质来源 高效液相色谱法
  • 作者: 常遇晴 梅旭 侯永恒 宋健平 吕芳丽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2020年第06期
  • 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青蒿研究中心 510405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寄生虫学教研室,广州 510080;中山大学热带病防治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080;广东省媒介生物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州 510080
  • 简介:摘要寄生虫病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健康问题,给贫困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目前用于治疗原虫病和蠕虫病的药物存在一定缺陷,亟待研发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最早从黄连的根茎中提取获得,是一类重要的抗炎药物。的衍生物通过修饰的结构位点获得,除了具有抗菌和抗微生物活性以外,及其衍生物还具有显著的抗寄生虫活性。本文概括了及其衍生物抗原虫(利什曼原虫、锥虫、刚地弓形虫、恶性疟原虫和柔嫩艾美尔球虫)和蠕虫(曼氏血吸虫、日本血吸虫、细粒棘球绦虫和犬弓首蛔虫)感染的作用,以期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参考。

  • 标签: 小檗碱 原虫 蠕虫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治疗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26只Sprague-Dawley大鼠(120~160 g)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对照组(n = 8)、模型组(n = 10)和治疗组(n = 8)。对照组大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及治疗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第12周,处死模型组2只大鼠,确认造模成功。随后治疗组大鼠给予150 mg·kg-1·d-1灌胃4周,对照组及模型组给予相同剂量等渗盐水灌胃。第16周处死大鼠。HE染色观察大鼠小肠黏膜上皮绒毛变化;苏丹黑B染色观察肝脏脂肪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小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16S rDNA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测量大鼠粪便中大肠杆菌、拟杆菌及普拉梭菌的数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内毒素(0.288±0.04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1.07±0.1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0.192±0.049,0.94±0.07)(P < 0.05),干预可显著降低内毒素(0.213±0.025)和TNF-α水平(0.93±0.07)(P < 0.05)。模型组大鼠肠黏膜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0.05±0.012)明显低于对照组(0.166±0.014),对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有促进作用(0.055±0.00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同时,与模型组(7.29±0.47)相比,对照组(9.49±0.59)拟杆菌数量降低,治疗组拟杆菌的数量增加(9.77±0.87);与对照组(5.42±0.63,9.49±0.59)相比,模型组大肠杆菌(6.92±0.77)、普拉梭菌(8.70±0.62)数量增加,干预减少了大肠杆菌(6.34±0.71)、普拉梭菌(9.77±0.87)的数量(P < 0.05)。结论有效地保护了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的肠屏障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对肠道菌群的调节。

  • 标签: 小檗碱 脂肪肝,非酒精性 内毒素血症 粪便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随访研究干预早期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采用医学研究对比法,筛查我院门诊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早期 2型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 60例,随机分为单纯干预组(常规组)和干预组(干预组),随访 3月后观察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及其药物不良反应结果。结果:干预组血糖控制效果 96.67%( 29/30)明显高于常规组血糖控制效果 80.00%( 24/30),不良反应 3.33%( 1/30)明显低于常规组的 20.00%( 6/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干预早期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防治效果确切,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作为中药在预防和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实施。

  • 标签: 小檗碱干预 早期 2型糖尿病 糖尿病前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A431裸鼠移植瘤的体积、重量、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探索抑制cSCC的可能机制。方法培养A431细胞,于20只裸鼠背部皮下注射A431细胞悬液建立cSCC移植瘤裸鼠模型。接种第15天,将荷瘤裸鼠随机平均分为4组:低、中、高剂量组裸鼠腹腔分别注射10、20、25 mg/kg溶液,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氯化钠溶液,每日1次,连续给药35 d。分别于给药前、给药第7、14、21、28、35天检测移植瘤体积。实验结束后,处死裸鼠并随即剥离瘤块称重,计算肿瘤生长抑制率。移植瘤行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测Ki67表达水平,TUNNEL染色检测移植瘤组织中凋亡细胞数,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caspase-3和Ezrin mRNA和蛋白的表达。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各组与对照组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随剂量升高和作用时间延长,肿瘤生长曲线逐渐变平缓,各组肿瘤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其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作用最明显。低、中、高剂量组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31.05%、66.68%、76.49%,瘤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t = 4.07、6.33、7.26,均P < 0.01)。移植瘤组织病理检查显示,随剂量的增加,肿瘤细胞坏死程度和范围增加。免疫组化显示,随剂量的增加,Ki67阳性细胞逐渐减少。此外,低、中、高剂量组Ki67阳性细胞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而凋亡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 0.01)。4组Bax、Bcl-2、caspase-3、Ezrin mRNA及蛋白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1)。其中,低、中、高剂量组Bcl-2 mRNA的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中、高剂量组Bcl-2蛋白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高剂量组Bax mRNA及中、高剂量组caspase-3 mRNA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或< 0.01),而低、中、高剂量组Bax、caspase-3蛋白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仅高剂量组Ezrin 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 < 0.01),而低、中、高剂量组Ezr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 < 0.01)。结论可抑制cSCC-A431裸鼠移植瘤细胞的增殖并促进凋亡,从而一定程度抑制cSCC-A431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其机制可能与上调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下调Bcl-2、Ezrin的表达有关。

  • 标签: 癌,鳞状细胞 小檗碱 疾病模型,动物 细胞凋亡 A431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盐酸联合表柔比星、顺铂对晚期子宫内膜癌(EC)的抗肿瘤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收治的120例晚期EC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静脉滴注表柔比星、顺铂注射液,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口服盐酸治疗,21 d/周期,共6周期。统计并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血清肿瘤标志物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1年死亡率。结果两组临床疗效等级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489,P=0.042),且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3.33%(38/60),高于对照组的45.00%(27/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2,P=0.044)。治疗后试验组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癌胚抗原(CEA)水平分别为(30.01±6.05)U/ml、(40.38±7.61)U/ml、(16.85±3.08)ng/ml,对照组分别为(45.83±6.91)U/ml、(48.89±8.05)U/ml、(20.20±4.18)ng/ml,均较本组内治疗前降低,且治疗后试验组血清CA125、CA19-9、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3.343,P<0.001;t=5.951,P<0.001;t=4.998,P<0.001)。治疗期间试验组肝功能异常、肾功能异常、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恶心/呕吐、腹泻、口腔黏膜炎发生率及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8.33%(5/60)、5.00%(3/60)、6.67%(4/60)、6.67%(4/60)、8.33%(5/60)、1.67%(1/60)、3.33%(2/60)、40.00%(24/60),对照组分别为6.67%(4/60)、3.33%(2/60)、8.33%(5/60)、6.67%(4/60)、8.33%(5/60)、0(0/60)、1.67%(1/60)、35.00%(21/6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000,P=1.000;χ2=0.134,P=0.714;χ2=0.109,P=0.741;P=1.000;χ2=0.000,P=1.000;χ2=0.320,P=0.572)。随访1年,对照组死亡率为8.33%(5/60),试验组死亡率为5.00%(3/6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4,P=0.714)。结论盐酸联合表柔比星、顺铂治疗晚期EC疗效显著,可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子宫内膜肿瘤 盐酸小檗碱 肿瘤标志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甘海胃康胶囊中橙皮苷和盐酸含量。方法以Sepax Bio-C18(250 mm×4.6 mm,5 μm)为色谱柱,以甲醇-0.1%磷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280 nm,流速1.0 ml/min,柱温35 ℃。结果橙皮苷和盐酸分别在0.049 75~0.497 50 μg、0.035 42~0.354 2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1.000 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8.52%、97.57%,RSD分别为1.20%、1.04%。结论本试验建立的方法简单、方便、稳定、准确,可同时测定甘海胃康胶囊中橙皮苷和盐酸含量。

  • 标签: 橙皮苷 盐酸小檗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甘海胃康胶囊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转录组测序(RNA-seq)分析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基因组表达谱的影响,研究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抑菌机制。方法基础研究。本研究使用标准菌株USA300,该菌株为中科院上海药物所蓝乐夫课题组2019年所赠送。用1/2最低抑菌浓度(MIC)(64 mg/L)和1/8MIC(16 mg/L)浓度的处理和无处理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USA300,分析USA300差异基因表达情况。将差异基因筛选条件设为:P值<0.05,且差异倍数>2。采用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测序结果发现,高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共有754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上调基因主要为lukD、lukE、ssaA等,下调基因主要为lukF-PV、lukS-PV、clfA、splB~splF、sspA等;低浓度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仅有19个差异基因表达,其中上调基因为speG、scpB、rpsQ等,下调基因为betA、bccT等。结论本研究USA300转录组基因表达情况,了解经作用后差异基因表达情况,推测主要通过调控细菌细胞壁水解功能、白细胞毒素及其他毒力因子的表达发挥对MRSA的抑菌作用。

  • 标签: 小檗碱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序列分析 RNA 基因表达谱
  • 作者: 刘冲 杨旭 沈娜 邸研博 刘璇 陈强 何峰 李焕明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20年第01期
  • 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麻醉科,300140;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300140 ,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学系,300222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中心实验室,300140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中医科,300140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天津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学院,南开大学附属第四中心医院心内科,300140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BBR)对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半影区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的影响。方法72只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高脂饮食和链尿佐菌素注射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数字抽签随机将糖尿病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大鼠+BBR治疗组(BBR组)、糖尿病大鼠大脑中动脉栓塞(MCAO)模型组(MCAO组)、糖尿病大鼠MCAO+BBR治疗组(MCAO+BBR组),纳入研究每组6只。治疗组在术前48 h、24 h和术后6 h经胃灌注给予相应剂量药物。采用线拴法制备大鼠MCAO模型,进行神经缺损评分,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IL)-1β的表达;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葡萄糖调控蛋白78(GRP78)的mRNA表达;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胰腺内质网激酶(PERK)、磷酸化PERK(p-PERK)、核因子(NF)-κB p65表达情况。结果在脑缺血半影区,缺血2 h再灌注24 h后,MCAO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83±0.41)分,高于MCAO+BBR组大鼠(1.67±0.52)分(P<0.05),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和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亦增高(P<0.05)。BBR治疗亦可降低脑缺血再灌注半影区促炎因子(TNF-α和IL-1β)和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蛋白(GRP78、PERK和NF-κB p65)的表达水平。结论BBR可通过抑制内质网应激相关炎症通路降低2型糖尿病大鼠局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小檗碱 炎症 糖尿病,2型 脑缺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1例55岁男性肝复杂泡型包虫病患者有痛风病史4年余,入院等待远程会诊结果和准备接受择期右半肝切除术时,出现双足肿胀、皮温高等症状。实验室检查示尿酸530 μmol/L,风湿因子阴性,考虑痛风急性发作。给予秋水仙0.5 mg口服、3次/d。首次服药后约10 h,患者出现尿失禁。考虑尿失禁可能与秋水仙有关,立即停用该药。停药24 h后尿失禁症状消失。患者自行再次服用秋水仙后尿失禁症状复现,再次停用该药后未再出现尿失禁。

  • 标签: 秋水仙碱 抗痛风药 尿失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suppressor of cytokine signaling, SOCS1)在(berberine, BBR)抑制胶质细胞激活中的作用。方法联合应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和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激活N9胶质细胞模拟神经炎症。将细胞分为对照组、模拟神经炎症组(10 ng/ml LPS+10 U/ml IFN-γ)、BBR处理组(1 μmol/L BBR+LPS/IFN-γ)、SOCS1-siRNA处理组(SOCS1-siRNA+BBR+LPS/IFN-γ)和乱序-siRNA处理组(SC-siRNA+BBR+LPS/IFN-γ)。孵育24 h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细胞培养液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 IL-6)表达水平,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 iNOS)和核因子κB(nuclei factor-κB, NF-κB)蛋白表达水平,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细胞形态和iNOS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IFN-γ可显著增高培养基内TNF-α和IL-6含量,上调iNOS和NF-κB表达水平(P均<0.05),并增大小胶质细胞体积。1 μmol/L BBR可显著抑制胶质细胞TNF-α和IL-6释放量,降低iNOS和NF-κB表达水平(P均<0.05),并改善细胞形态。SOCS1-siRNA能显著逆转BBR对胶质细胞激活的抑制作用(P均<0.05)。结论BBR可能通过SOCS1分子介导抑制LPS和IFN-γ对胶质细胞的激活。

  • 标签: 小檗碱 小胶质细胞 脂多糖类 干扰素-γ 炎症 细胞因子信号转导抑制蛋白1 细胞因子类 消炎药
  • 简介:摘要: 以某乙烯工程化学水装置液管线焊口处开裂为案例,通过脆的腐蚀机理和发生条件,分析了该装置管道发生脆的原因,并提出了碳钢液管道预防脆失效的措施和对策。

  • 标签: 碱脆 腐蚀 分析 对策
  • 简介:摘 要: 本文介绍了 利用 硫酸盐还原菌将芒硝( 硫酸钠) 转化为纯碱( 碳酸钠) 的方法及意义。 通过回顾纯碱制造的历史及现状, 指出了 化学制存在的问题, 通过介绍硫酸盐还原菌的研究及应用, 阐述了 利用 硫酸盐还原菌将芒硝转化为纯碱的原理及方法。 理论分析表明,利用 硫酸盐还原菌将芒硝转化为纯碱是完全可行的, 当然, 实际结果需要实验验证。

  • 标签: 硫酸钠 碳酸钠 硫酸盐还原菌 生物化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烧伤是临床上复杂而难以治愈的眼化学伤,其病理机制复杂、并发症较多且预后不佳。烧伤后角膜新生血管的形成会导致角膜反复炎症反应、透明性丧失,从而损害视力、破坏眼前节相关免疫赦免状态造成角膜移植排斥等后果。因此抑制角膜新生血管的发生发展一直是眼科比较棘手的难题。

  • 标签: 碱烧伤 角膜新生血管 免疫机制
  • 简介:摘要:焦油常减压不加精馏工艺很可能引发腐蚀问题,严重影响环境。本文将对焦油精馏工艺机理进行分析,研究精馏工艺的改进方法,探究改进后工艺的应用效果,以期提升企业的经济利益、社会效益。

  • 标签: 精馏加工 焦油 减压不加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