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带状疱疹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2年3月~2013年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32例头部带状疱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其进行基础护理、疼痛、皮肤以及心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护理后32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对32例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及综合护理后,患者治愈18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9%。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水疱及疼痛护理等方法,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头部 带状疱疹 护理方法
  • 简介:报告头部先天性皮肤缺损1例。患儿,男,出生4小时。出生后发现头顶指甲大小头皮缺损。皮肤科情况:头顶部见一处圆形头皮缺损,无头发,大小约2cm×2cm,中央凹陷,深度约0.3cm,基底肉红色,无活动性出血,无渗液。诊断:头部先天性皮肤缺损。

  • 标签: 皮肤缺损 先天性
  • 简介:随着跆拳道新规则对有效击中头部的得分不断增加,运动员在比赛中重点击打的部位从腹部转移到头部;因此加强对头部的防守就显得尤为重要。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吴静钰的表现除了给我们留下的别具一格的下劈击头印象外就是她那非常独特的防守头部的方法。本文主要通过采用录像观察法和文献法对其在伦敦奥运会上的四场比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吴静钰防守最为突出的特点在于将跆拳道的格挡技术与中国的太极拳精髓有机的结合最大限度的发挥出了格挡的威力,成功实现防守功效。

  • 标签: 新规则 吴静钰 头部的防守 太极拳精髓
  • 简介:目的:观察艾灸配合头部穴位按摩法镇静安神作用的疗效。方法:将18例失眠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例。治疗纽以艾灸配合头部穴位按摩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仅对患者进行头部穴位按摩治疗,1次/日,7天为一个疗程,两个疗程后统计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为77.8%,两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显著(P〈O.05),显示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时照组。结论:艾灸配合头部穴位按摩法镇静安神作用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睡眠状况。

  • 标签: 艾灸 头部穴位按摩 镇静安神 疗效
  • 简介:利用人体头部生物力学模型研究了行人与车辆前端碰撞时头部损伤.结果表明,在同一目标点进行碰撞时,由于颅骨碰撞位置不同,产生的颅骨损伤也不同,当碰撞位置为额骨和颞骨时存在骨折风险;对于颅脑损伤,随着碰撞位置不同,存在不同脑挫裂伤及脑振荡风险;与EEVC头部碰撞模型对比头部合成加速度曲线趋势一致,发动机罩外板变形接近,HIC15值随着碰撞位置不同,存在较大差异.

  • 标签: 汽车安全 行人保护 损伤生物力学 颅骨损伤 颅脑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行为在群发事件中颅脑外伤后引发精神障碍病例中的作用)。方法对1例头部刀伤术后并发精神障碍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患者外伤基本痊愈,精神症状好转。结论及时发现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的早期症状,配合医生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行人性化护理,多关心和理解患者,在心理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头部刀伤 精神异常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观察与护理。方法从我科收治的重度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的病人中选取34例进行观察,仔细观察病人病情的变化,并采取机械通气治疗,维持循环功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并加强基础护理等措施,结果经治疗和护理后此组病人32例救治成功,2例死亡。结论必须加强对颅脑外伤合并胸外伤病人的有效观察和护理,并减少辅助通气的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 标签: 颅脑外伤 机械通气 护理 人工气道 胸外伤 ARD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锥颅抽吸引流术后头部引流管的护理方法。方法随机抽取我科68例脑出血锥颅抽吸引流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护理研究。结论术后引流管的正确观察与护理,是保持引流通畅,降低污染,减少并发症的关键,是提高锥颅血肿引流成功率的有力保障。

  • 标签: 脑出血 锥颅抽吸引流术后 引流管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头部亚低温治疗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74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给予头部亚低温治疗72h。对两组患儿分别进行神经学评分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定(NBNA)。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12h、24h、48h和72h神经学评分呈现下降趋势,并且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生后7d、14d和28dNBNA评分呈现升高趋势,并且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部亚低温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神经功能恢复。

  • 标签: 头部亚低温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疗效
  • 简介:外伤性头痛,即由外伤引起的头痛,是很常见的一种头痛类型。头部受到外力(摔、打、撞、砍、刺)作用,导致头皮软组织、颅骨及颅内脑组织损伤而引起的头部疼痛症状,称为外伤性头痛。外伤性头痛不能预防,只要头部受伤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头痛。

  • 标签: 外伤性头痛 外伤生 脑组织损伤 疼痛症状 头痛类 头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胃外伤的治疗方法与体会。方法对2013年1月~10月我院收治的14例胃外伤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4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而治愈,无1例死亡,效果良好。结论胃外伤常有合并伤,外科手术是主要的治疗方式,以修补术为主,注意处理合并伤及并发症。

  • 标签: 胃外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外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4月到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骨科外伤病人进行分组,观察组50人,对照组50人。对观察组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工作,对照组则不进行此项工作。对观察组随时记录、分析其发生的心理反应,并做好工作调整。结果观察组中有48人情绪稳定,只有2例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心理护理效率为96%;对照组有20例情绪正常,30例尚存在情绪激动的现象,心理恢复效率为40%。讨论许多骨科外伤病人都因为突如其来的伤害,在生理、心理上产生了剧痛,给自己的顺利恢复带来了极大的阻碍。但是经过正确的心理护理工作的实施,医护人员通过适时调整病人的情绪,会帮助他们走出心理困境,性格变得开朗,进而提高病人对手术的依从性。

  • 标签: 骨科外伤病人 心理护理 情绪
  • 简介:摘要本文对330例门诊换药室手外伤的换药护理进行分析总结,根据其手外伤损伤的程度、损伤部位和组织结构的具体情况,给予针对性换药护理。提出了在手外伤换药中使用的新方法,深入探讨了手外伤换药过程中心理护理、包扎技巧、手部固定以及手功能锻炼的方法和重要性,从而缩短换药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

  • 标签: 手外伤 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重型胸外伤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1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25例重型胸外伤患者,在临床救治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观察救治成功率,对比分析干预前后患者情绪状态的差异性。结果经过救治后22例患者伤情好转,2例患者转上级医院治疗,1例患者死亡,救治成功率为88.00%。经过优质护理干预后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型胸外伤患者救治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患者情绪状态,提高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型胸外伤 优质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正畸拔除上颌单侧中切牙矫治模式的可行性及临床治疗的要点.方法从40例切牙外伤正畸病例中,选出患者19例.其中安氏Ⅰ类错(牙合)10例,安氏Ⅱ类错(牙合)7例,安氏Ⅲ类错(牙合)2例;男16例,女3例,平均年龄14.5岁,均存在牙量与骨量不调需拔牙矫治病例.所有患者采取拔除外伤中切牙及其它三个象限第一前磨牙模式进行矫治.矫治后对临床资料做回顾性的研究,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19例患者均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矫治后拔牙间隙关闭,前牙覆(牙合)覆盖正常,中线基本正中,侧貌得到改善.采用治疗前后配对t检验方法,发现牙性指标4项:U1-NA(27.5°至23.3°)、L1-NB(36.4°至32.5°)、L1-MP(97.2°至93.5°)角度减少,表示上下中切牙的倾斜度减小,U1-L1(11.83°至124.4°)角度增加,表示上下中切牙的凸度减少;软组织指标2项:上唇凸点-E线距(Ls-E)从3.5mm减小到1.2mm、下唇凸点-E线距(Li-E)从4.1mm减少到1.5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遵循个体化原则,用Bolton指数指导设计和有效支抗控制,非常规拔牙模式矫治,能够达到预期目的.

  • 标签: 上中切牙 牙外伤 正畸治疗 拔牙模式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