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以色列政府在纳粹德国大屠杀教育中发挥国家主导作用,通过相关的法规和政策,构建了卓有成效的大屠杀教育网络,不仅将战争创伤逐渐镌刻在民族的集体记忆中,增强了民族认同和民族凝聚力,而且通过相关的一系列活动把大屠杀教育传播到世界各地,让大屠杀历史记忆成为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警醒世人铭记历史,尊重民族差异,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以色列的大屠杀教育给了我们许多思考和启示。

  • 标签: 以色列 纳粹大屠杀教育 启示
  • 简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针对欧洲犹太人的"大屠杀"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为惨痛的经历,约有600万犹太人死于这次暴行。以色列建国后,为了缅怀历史、团结人心,政府开展了针对全体公民的大屠杀教育,并形成了一个由行为体、教育方式、教育目标构成的教育体系。从时间尺度上看,以色列大屠杀教育体系的发展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和转型期三个阶段。在其发展过程中,教育目标的工具性减弱、教育方式多元化程度增加、行为体的种类增多,并且个人行为体的作用变得更加重要。

  • 标签: 以色列 教育体系 大屠杀教育 纳粹屠犹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12月13日,是南京人心中永远的痛。70年前,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大肆屠城,血流成河,30多万同胞惨遭杀戮。1937年12月13日,日本侵略军占领南京。在华中派遣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和第六师团长谷寿夫的指挥下,对中国军人和南京百姓进行长达6周的血腥大屠杀。南京这座已经"无抵抗的都市"沉没于血海之中。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日本侵略军 谷寿夫 侵华日军 华中派遣军 松井石根
  • 简介:<正>1937年12月13日,日军攻占南京,烧杀淫掠无所不为,三十多万同胞惨死在日军的屠刀之下。日军一个月间就制造了两万多起强奸、轮奸事件,无论少女或老妇,都未能幸免。许多妇女在被强奸之后又惨遭枪杀、毁尸,惨不忍睹……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百花洲 历史图片 文艺出版社 邮购价 姚辉
  • 简介:我为什么写这本书我第一次听说南京大屠。杀时还是一个小女’孩,是父母跟我说的。我父母是二战期间在中国大陆长大的,战争结束后随家人逃亡,先到了中国台湾,最后到了美国,在哈佛学习,毕业后一直作科学研究。他们在伊利诺伊州尚佩恩一厄巴纳的学区平静生活了30年,从事物理和微生物学的研究工作。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节选 中国大陆 伊利诺伊州 二战期间 科学研究
  • 简介:<正>经过了半个世纪,犹太人被屠杀的惨剧,在大多数世人眼中,早已成为历史了。但如今它仍然是中东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在欧洲、俄国、美国等地,无论在国际政治、宗教、哲学、社会,还是从影视、戏剧等方面,它的影响仍然若隐若现,无所不在。

  • 标签: 大屠杀 犹太人 战争与和平 抽象名词 奥地利人 历史记忆
  • 简介:作家姚辉云创作的长篇纪实文学《南京大屠杀·1937》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推出后,受到广泛关注,被50余家网站和报刊连载、选载和评介。在南京大屠杀75周年祭到来之际,本刊特节选该书部分章节,以飨读者。呼吁世人,铭记历史,珍爱和平。

  • 标签:
  • 简介:<正>一九九○年冬,我获得一次机会,赴南京大学收集有关民国史的资料。这次访问时间不长,仅二个月,而且访问也不是以南京大屠杀为直接对象,但既然来到南京,无论如何也想到大屠杀的现场去看看。就在此间,从东京方面传来了一条可悲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纪念碑 南京大学 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长江 太平天国
  • 简介:卢旺达的治理和运转如同遵循商业制度,而非官僚主义的大型企业,接受财新专访的卡加梅,与其说是总统,不如说更像一家大型企业的CEO.

  • 标签: 卢旺达 大型企业 官僚主义 商业
  • 简介:<正>20世纪60—70年代,美国犹太文学出现了一次历史性的转折,它带来了犹太文学在美国的又一次繁盛。探究这种文学现象的衍变过程与基本特征,有助于把握当代美国犹太文学的走向及其精神状态。犹太文学说到底还是一种移民的文学,但融入了大屠杀后意识(PostHolocaustCon-sciousness)的犹太小说,被称之为“新移民小说”,也就是“移民幸存者小说”(Immigrant-SurvivorsFiction),以区别于早期的犹太移民

  • 标签: 大屠杀 幸存者 移民小说 犹太人区 犹太小说 小说主人公
  • 简介:八年抗战中,1937年12月,日军在攻陷南京后,实行长达六周的大屠杀,是震惊人寰,令人发指的大事。将近50年后,1985年8月15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40周年之际,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在南京江东门开馆。遇难纪念馆一瞥纪念馆占地二万五千平方米,主体建筑二千一百平方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纪念馆 贝德士 抗日战争 遇难同胞 拉贝日记
  • 简介:大屠杀叙事是南京对外形象塑造工程中不可回避的论题,因为此类叙事很大一部分具有国际影响力,为许多外籍人士所知。历史不可更改,正视这段悲痛和屈辱的历史,并借力于相关叙事的知晓度,推广南京的对外形象,继而进一步更新丰富,不失为一种妥善的处理方法。

  • 标签: 大屠杀叙事 城市形象 南京
  • 简介:2005年,联合国宣布设立国际大屠杀纪念日,时间定在1月27日奥斯维辛解放的这一天。12年以来,联合国举办了多次活动,不仅纪念那些逝去的人,同时也纪念纳粹主义及所有和纳粹相关事物的终结。然而,第三帝国的破坏行径之一依旧被人们普遍遗忘——那些被纳粹查禁并销毁的无数书籍。

  • 标签: 纳粹大屠杀 德国文学 永久 纪念日 奥斯维辛 纳粹主义
  • 简介:明妮·魏特琳,生于1886年9月27日,卒于1941年6月14日。系美国基督会在华女传教士。出生于美国伊利诺伊州,1912年毕业于伊利诺伊大学,同年受美国基督会派遣到中国,担任安徽合肥基督会三青女中校长。1916年金陵女子大学在南京成立时,她担任教育系主任。1919年至1922年,她曾经担任代理校长。

  • 标签: 南京大屠杀 金陵女子大学 伊利诺伊州 日记 传教士 基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