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张伟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3
  • 出处:《中华眼科杂志》 2020年第03期
  • 机构:天津市眼科医院 天津市眼科学与视觉科学重点实验室 南开大学附属眼科医院 天津医科大学眼科临床学院 天津市眼科研究所 300020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观察增强的下前转位联合上后退对大度数上的矫正疗效。方法:将我院住院患者中上〉25△度斜视患者24例行增强的下前转位联合上后退术,观察术后疗效。结果:该24例患者术后随访6mo~1a,其中治愈21例(87.5%),好转3例(12.5%),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结论:增强下前转位联合上后退术是矫正大度数上的有效方法。

  • 标签: 下斜肌前转位 上直肌后退 上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倾斜后徙术(S-LR)与后徙术(LR)对集合不足型斜视[CIX(T)]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8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由同一术者施行的斜视矫正术的CIX(T)患者101例,根据术式分为双眼倾斜后徙术(S-BLR)组44例和双眼后徙术(BLR)组57例,随访3个月,观察比较行不同术式的患者术后视近斜视角、视远斜视角及远近斜视角度差(NDD)。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卡方检验、t检验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NDD较术前的改善量在S-BLR组和BLR组分别为(8.0±3.3)棱镜度(PD)和(6.1±4.0)PD,S-BLR组较BLR组对NDD的改善更明显(Z=-1.995,P=0.046)。术后3个月,视近斜视角S-BLR组为(-5.1±5.5)PD,较BLR组的(-8.3±5.8)PD明显减小(Z=-2.882,P=0.004)。视远斜视角在S-BLR组与BLR组手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正位率在S-BLR组为82%,高于BLR组的53%(χ2=9.34,P=0.002)。S-LR前后,S-BLR组患者上视及下视斜视角度差及黄斑中心凹-视盘中心夹角度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LR对CIX(T)的视近斜视角及NDD疗效优于LR,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

  • 标签: 集合不足型外斜视 远近斜视角度差 外直肌倾斜后徙术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对有知觉性斜视的成人患者使用单眼手术法进行治疗的 效果。 方法 : 选取于 2016 年 8 月到 201 7 年 8 月期间 收治的成人知觉性斜视患者 82 例 作为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 , 按照 随机 数字表法将其 分为两组, 对照组和实验组各 41 例 , 其中 对照组 的患者采用单眼常量后徙配合内缩短手术进行 治疗, 实验组的患者 采用 单眼超常量后徙配合内缩短手术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治疗以后的效果。 结果: 实验组患者和对照组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为 80.48 % ,对照组的术眼正位率是 58.53 % ,由此可见,实验组的术眼正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 在 治疗成人直觉性斜视时使用超常量单眼手术具 有显著的效果 , 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 标签: 单眼直肌手术 治疗 知觉性外斜视
  • 简介:目的:评价内肌细胞数与共同性斜视手术效果的关系。方法:收集18例共同性斜视内和14例正常内,行HE染色观察,用斜视积分法评价手术效果。结果:间歇性斜视组手术前后的斜视积分差显著高于恒定性斜视(P〈0.01);光镜下斜视组内横断面肌纤维排列疏松,间质成分多;斜视组内肌细胞数极显著低于正常内(P〈0.01),与病程和手术前后的斜视积分差显著相关(P〈0.05)。结论:内肌细胞减少是导致共同性斜视的直接原因,是斜视手术效果下降的重要因素。

  • 标签: 共同性外斜视 内直肌 病理 手术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采用联结手术治疗麻痹的手术效果(15例15眼)。方法回顾分析从2006年1月——2010年7月行联结术联合同侧内后徙,分步矫正麻痹的手术效果,效果较为满意。结论二次手术后正位12例,有两例欠矫<10°一例欠矫>15°,外观上效果较理想术后,第一眼位正位,外转有一定改善。

  • 标签: 联结术 外直肌 麻痹 分次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眼倾斜后徙术(S-BLRc)治疗儿童集合不足型间歇性斜视(CI-IX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19年8月至2020年7月于天津市眼科医院收治的集合不足型斜视儿童患者58例,年龄4~10岁。根据S-BLRc上、下缘止点后徙量的差异分为3组:A组(1 mm,22例)、B组(1.5 mm,18例)和C组(2 mm,18例)。比较各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时的看近、看远斜视度,近远斜视度差(NDD),眼底客观旋转角,上转和下转25°时斜视度差,调节性集合与调节比值(AC/A),立体视及手术成功率,屈光状态。手术成功的标准:看近、看远的斜视度,斜视<-8△,内斜视<+5△;NDD<5△。术前和术后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比较。组间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比较。立体视觉和手术成功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分析。结果:术后6个月,看近、远的斜视度分别由-37.1△±4.2△、-25.8△±3.7△下降至-1.4△±4.6△、-0.1△±4.1△,手术前后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5.72,P<0.001;t=32.54,P<0.001)。各组术后NDD(A组1.8△±1.9△,B组0.8△±2.1△,C组0.9△±2.5△)均较术前(A组10.0△±0△,B组11.2△±1.5△,C组13.3△±2.2△)显著降低,手术前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01;t=17.2,P<0.001;t=13.6,P<0.001);NDD平均改善量分别为8.2△±1.9△、10.3△±2.5△、12.4△±3.9△,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80,P<0.001)。纳入的患者术前AC/A均值为(1.55±0.73)△/D,术后AC/A均值为(1.53±0.74)△/D,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所有患者术后立体视觉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后无旋转性复视、A-V型斜视。手术前后各组间的球镜度、散光轴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右眼和左眼散光度在术后6个月随访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6,P<0.001;t=5.32,P<0.001)。术后6~9个月随访时的手术成功率为89.7%,3组的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S-BLRc是治疗儿童CI-IXT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矫正方法,有效矫正看近、看远斜视,降低NDD,有利于双眼视觉改善。NDD的改善量与上、下缘的倾斜量有关。

  • 标签: 间歇性外斜视 集合不足 外直肌斜形后退手术 远近斜视度差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下切断治疗下亢进的V型斜视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下亢进的V型斜视12只眼。将下与下直间钩出,用两把纹丝钳分别夹住,中间距离5mm,纹丝钳间剪断下,电凝两断端。术后随访2周至6个月。结果术前V型向上方注视比下方注视均大于40棱镜度,双下亢进+++和++各6只眼。术后仍有2只眼下功能亢进,但为+。没有病人注视原在位时有复视或垂直斜视。结论下切断治疗下亢进的V型斜视有效。

  • 标签: 下斜肌切断 治疗下斜肌亢进 V型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共同性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4条Pulley位置、肌肉体积及水平直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的特点。方法横断面研究。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天津市眼科医院确诊为共同性斜视患者,其中第一眼位不合并垂直斜视的患者为A组,第一眼位合并小角度垂直斜视(<5三棱镜度)的患者为B组;健康志愿者为C组。采用MRI冠状位扫描观察各组眼4条Pulley位置及体积的差异,同时计算比较水平直上、下两部分肌肉比值的差异。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收集A组患者19例(38只眼),男性10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30岁;B组患者10例(20只眼),男性4例,女性6例,平均年龄27岁;C组健康志愿者20名(40只眼),3个组间年龄和性别分布匹配(均P>0.05)。3个组间眼4条Pulley位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内肌肉体积为(358.6±44.9)mm3,B组内肌肉体积为(334.7±35.6)mm3,C组内肌肉体积为(437.5±49.3)mm3,A组、B组内肌肉体积均小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405,6.025;均P<0.01);除内,其他肌肉体积在3个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个组内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A组和C组比,B组患者体积比值更分散。结论共同性斜视合并小度数垂直斜视患者眼4条Pulley位置变化不明显,内肌体积明显减小,水平直上、下两部分肌肉体积比值分布较分散可能与小度数垂直斜视有关。(中华眼科杂志,2021,57:223-227)

  • 标签: 外斜视 动眼肌 斜视 磁共振成像 垂直斜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双眼后徙术治疗儿童间歇性斜视的效果。方法前瞻性分析菏泽市立医院2017年4月至2018年11月儿童间歇性斜视76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8例,以单眼后徙联合内缩短术治疗;研究组38例,以双眼后徙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的效果。结果术后两组间无立体视、周边立体视、黄斑立体视和中心立体视者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0.692、0.666和0.655);术后1周的眼位正位率、过矫率和欠矫率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的正位率为78.95%(30/38)高于常规组的65.79%(25/38),P=0.037。研究组术后1年的斜视度(-2.542±4.315)PD和斜视退回量(4.375±2.279)PD分别少于常规组的(-6.536±6.682)PD和(9.068±3.824)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0.001)。结论对儿童间歇性斜视双眼后徙术治疗效果更加显著。

  • 标签: 外斜视,间歇性,儿童 后徙术,外直肌,双眼 效果,治疗
  • 简介:我们知道.运用勾股定理解题的前提条件是有直角三角.而事实上.在许多问题中遇到的图形却不是直角三角.此时不妨仔细观察图形的特征,通过作垂线等方法,恰当地构造出直角三角.达到遇的目的.

  • 标签: 勾股定理 直角三角形 巧用 图形 垂线
  • 简介:转化思想在数学中应用十分广泛,我们在解数学题时,碰到陌生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熟悉的问题,碰到复杂的问题常设法把它转化成简单的问题,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在解直角三角中,许多问题就可以通过转化,构造直角三角,变“”为“”.

  • 标签: 解直角三角形 转化思想 数学 初中 构造法 解题方法
  • 简介:当前,有众多的运动员与爱好者在学习直拍横打的方法。然而,初学者普遍觉得要掌握直拍背面击球技术难度较大。这种情况的出现,说明传统的握球拍确实有限制背面击球技术发挥的不足之处。

  • 标签: 击球技术 横打 左推右攻 击球动作 弧线球 反手击球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腹损伤患者的临床经验。方法将78例腹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观察疗效。结果经过治疗,临床治愈70人,占89%;有效6人,占8%;无效2人,占3%;总有效率97%。结论临床采用手法配合针刀治疗腹损伤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外斜肌的损伤 手法治疗 针刀治疗 经验交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转移瓣技术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4例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男5例,女9例;年龄为(67±10)岁,年龄范围为45~80岁。14例患者采用腹转移瓣技术行腹壁缺损修补和功能重建手术。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疝相关生命质量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方式进行随访,术后1个月、12个月各随访1次,之后每年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切口疝复发或腹壁膨出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19年6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结果(1)手术情况:14例患者均采用单侧腹转移瓣技术顺利完成腹壁缺损修补和功能重建手术,采用补片行加强修补。补片均为标准型聚丙烯补片,放置于后、腹膜前间隙。14例患者手术时间为(153±34)min,术中出血量为(119±59)mL,补片大小为(450±156)cm2。(2)术后情况:14例患者住院时间为(14±3)d。14例患者中,1例发生Ⅲ型血清肿,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4例患者术后均未发生腹瓣缺血坏死、切口裂开、手术部位感染、肠梗阻或肠瘘等并发症。(3)疝相关生命质量情况:14例患者术前疝相关生命质量调查评分为(38±8)分,术后12个月为(77±1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729,P<0.05)。(4)随访情况:14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4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均无切口疝复发或腹壁膨出。结论腹转移瓣技术可应用于巨大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手术并发症较少,可改善患者疝相关生命质量。

  • 标签: 切口疝 腹壁重建 腹外斜肌 转移肌瓣 并发症 腹壁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