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必须强化国有林业的基础地位曹振声(一)山西国有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吕梁山,位于晋北、晋西北风沙危害的前沿,分布于黄河、海河水系水土流失区的腹部,像两条绿色的长龙,护卫着大同、忻定、太原、晋中、运城、上党六大盆地。这里的国有森林资源,由省直九大森...

  • 标签: 国有林业局 国有森林资源 国有林场 国有林区 经济发展 森林公园
  • 简介:<正>近几年来,出现了收棉难的现象。说起原因,一般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农民方面,种棉积极性下降,有棉而不愿意卖给国家;二是政府方面,地方政府部门存在着官僚主义作风及工作不深入、不细致、不到家的问题,致使统计失真,甚至弄虚作假、报喜不报忧。收棉难的根源在哪里呢?上述两方面原因是否就是问题的根本呢。以下且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农民 价值规律 统计失真 报喜不报忧 官僚主义
  • 简介: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敬爱的小学教师们,你们的工作做得怎样,这直接影响着中年级(初中)和高年级(高中)教师的时间预算表”。终身教育是七十年代初提出的全球性教育共识,那是顺应飞跃发展的科技革命而诞生的新概念,在终身教育形势的逼迫下,有人学得多一些,有人几乎

  • 标签: 小学 教学方法 终身教育 学习能力 学习方法 学习兴趣
  • 简介:<正>农业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条件。目前,我国轻工业原料有68%来自农业;在进出口贸易中,农副产品及其加工产品占总出口额的41.9%。我国有12亿人口,解决这12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就是农业面临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我国这12亿人口中,又有9亿在农村,农业的状况如何,这不仅关系着9亿农民的切身利益,也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可见,加强农业,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因此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要处理好农业和其他产

  • 标签: 农业资金审计 农业科技工作 农业基础地位 资金投入 我国农业 审计机关
  • 简介:辽宁省继续坚持把农业放在经济工作首位,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1、依靠科教兴农,促进农业再上新台阶。1997年全省开展"农业科技进步年"活动。动员科研院所、科技人员面向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大适用技术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重点抓好科技推广工程、效益农业工程、农业科技攻关工程和农业技术引进工程。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综合生产能力。省重点搞好大江大河的治理,抓好关系全省的重点工程建设。3、稳定粮食生产,夺取农业丰收。1997年粮食播种面积要稳定在300万公顷,重点在提高单产上下功夫。4、搞好精深加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继续抓好七大产业化建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面向农业 重点工程建设 农村经济 农业科技进步 农业工程
  • 简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在我国农业进入新时期以后,农业的基础地位受到了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农业科技、制度和政策、农业市场主体、国际竞争等七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严重削弱了农业的基础地位,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

  • 标签: 农业 基础地位 制约因素
  • 简介:党的十六大是我们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党在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世纪新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全面部署,对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发出了总动员.大会确立的这一主题,鲜明地回答了在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实现什么奋斗目标的重大问题.这无疑具有划时代意义.

  • 标签: 创新基础 加强理论 坚持加强
  • 简介:农业问题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所涉及的基本问题,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已被世界各国所公认。建国以来,我国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在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农业发展同工业相比...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发展 城市化水平 改善生态环境 工业规模 现代经济
  • 简介:强化农业资金审计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刘旭光李淑王旬《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95”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强调“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党和国家对农业十分重视,将发展农业提高到特殊地位,作为农业审计...

  • 标签: 农业资金审计 农业基础地位 农业投入 资金渠道 宏观调控 微观审计
  • 简介:加强农业资金审计为农业基础地位服务刘春防农业作为重要的基础产业,一直是国家投资和保护的重点。国家审计作为专司经济监督职能的政府部门,必须围绕国家的宏观经济决策,抓好农业审计,保证农业的健康发展。现结合我省几年来农业资金审计情况,谈谈如何加强农业资金审...

  • 标签: 农业审计 农业资金审计 农业基础地位 审计监督 审计机关 微观审计
  • 简介:  金鸡报晓,天府春来早.正值完成"十五"计划最后一年的2005年年初,四川迎来了一年一度"两会"的召开.去年,中央1号文件使得"三农"问题成为众所瞩目的焦点.时隔一年,随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的召开,人们对于"三农"关注的热度有增无减.省长张中伟在中规划今年要办的10件实事中,有5件与"三农"直接挂钩,足见"三农"问题依然是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这也是与会代表和委员们的视线焦点…………

  • 标签: 三农巩固 农业基础 基础地位
  • 简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回良玉在辽宁考察农业和农村工作时强调,要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认真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威工业与农业相互促进、城市与农村共同繁荣的新局面。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现代农业 中央政治局委员 国务院副总理 社会主义 科学发展观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经济发展迅速,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支撑作用。但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迅猛增强,使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呈逐年下降态势。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后,我国农业经济在总体上已由原来的“农业支持工业”转型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的新时期。在此新的形势下,本文以统计数据为依据,客观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农业基础地位的动态变迁,深入探讨了目前影响农业发展的障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新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全省农业基础地位的对策方略。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河北 改革开放 农业经济发展 “十一五” 扩大开放
  • 简介:地理教育的功能及在基础教育中的地位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杨珂地理是一门跨学科的综合课程。它从独特的角度出发,在培养爱国情感、增强全球意识、进行环境教育、促进知识、技能和世界观的和谐统一及提高学生对未来生活的适应能力方面,具有别的学科所无法代替的...

  • 标签: 地理教育 世界观 价值观 环境教育 青年学生 爱国情感
  • 简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出现。面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水利事业要生存,就必须解放思想,树立市场意识、竞争意识、效益意识。通过学理论我们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水利工作从单纯“计划型”、“社会福利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型”...

  • 标签: 水利基础产业 市场经济理论 小型水利工程 解放思想 社会主义市场 股份合作制
  • 简介:2001年12月6日省财政厅召开了全省农业财政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学习、传达和贯彻全国农业财政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九五”时期我省农业财政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措施,按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公共财政的要求,适应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和加入WTO的需要,研究、部署“十五”时期我省农业财政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有效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省财政厅副厅长肖晓鹏到会并作了讲话,省政府办公厅扶贫办公室阿扎副主任、省农垦总公司方宇铮总经理及水利厅的负责同志在会上做了发言。全省16个地州市财政局分管局长、农业科长及农业厅、林业厅、乡镇企业局、农科院的相关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云南 农业 财政支农 农业发展 农村稳定 农民增收
  • 简介:为进一步促进欠发达地区基础教育事业发展,2004年2月,衢州市教育局应常山县委、县政府邀请,组织了以局长为组长的专题调研组,围绕教育发展、师资建设、教育管理等重点问题,深入常山县21个乡镇42所中小学,对该县基础教育进行了全面调研,通过听(听取汇报、听课)、访(个别访谈)、问(问卷调查)、查(查阅教学计划、教案、学生作业本等资料)、看(看校容校貌、校园周边环境)等形式,掌握了大量原始材料,

  • 标签: 欠发达地区 基础教育 调研报告 刻不容缓 教育地位 2004年2月
  • 简介:谈谈水利在国营柏各庄农场中的基础产业地位唐海县水利局王德庆,周祥普水利做为社会的一项基础产业,其重要性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尤其在国家投资兴办的国营农场中已成为一项支柱性产业,其重要程度正像中央明确提出的那样:“水利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到农...

  • 标签: 水利基础产业 水工建筑物 水利基础设施 米每秒 潘家口水库 设计引水流量
  • 简介:<正>在第二届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中,浙江有23个,其人均农林牧副渔增加值、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地方财政收入、人均向国家缴纳税金等主要指标均高于全国“百强”平均水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倍以上。全省23个全国综合经济实力百强县(市)(简称百强县(市),下同)占全省县(市)数的35.9%,总人口为全省的35.3%,创造的经济财富占全省的45.6%。可见我省百强县(市)为我省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作出了突出贡献。纵观23个百强县(市)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轨迹,它们在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发展经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同时,农业的基础地位没有忽视。(一)尽管23个县(市)几年来农村二、三产业迅速崛起,农业比重缩小,但农业基础地位和战略作用在不断增强,是农业这个基础支撑了经济全面发展。1.提供了粮食。23个县(市)在人口增加耕地减少情况下,加强了粮食生产力度,保持粮食生产连年丰收。23个县(市)中有17个是我省商品粮主产区,每年完成国家定购任务占全省79%。优质米种值面

  • 标签: 农业基础地位 百强县 乡镇企业 综合经济实力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粮食生产
  • 简介: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建设数字城市的基础,城市空间信息基础设施是数字城市建设的基础,基础测绘为数字城市提供基础数据集

  • 标签: 中的地位 地位作用 城市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