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指导国际航行蟑螂防制,保护人们健康。方法:对国际航行的蟑螂栖息特点以及防制方法进行总结和研究。结果:国际航行携带蟑螂的种类主要以德国小蠊为主,栖息的场所以厨房、餐厅、伙食库以及船员房间为主。防制方法有环境防制、物理防制、以及化学防制等。结论:国际航行蟑螂防制要根据蟑螂的密度、不同场所、靠泊时间等情况依法采取有效综合防制措施。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蟑螂 防制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南沙口岸供船食品的现状。方法全面调查供船食品及供船食品备案企业,对2009年1月1日以来所有申报的供船食品批批进行现场查验和监管。结果供船食品合格率为90.77%,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蔬菜农药残留和冻品包装不合要求;卫生设施简陋,逃避检验检疫现象严重;从业人员卫生知识贫乏,食品原辅料索证困难,检测工作相对滞后,检验检疫监管措施难以到位。结论结合工作实际,更加严格、科学、规范地对国际航行食品进行检疫监管,可以大大降低供船食品的卫生安全风险。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供船食品 口岸 卫生监督
  • 简介:过去世界上三次鼠疫大流行都是国际航行携带疫鼠疫蚤而传播的.WHO非常重视船舶防鼠与除鼠工作.有严格规定,我国的及其也作了具体规定,为了给船舶卫生监督提供科学依据,我们将大连港口出入境国际航行从1985~1989年进行调查,现将材料总结出来,以供参考:

  • 标签: 船舶 鼠情监测 卫生控制
  • 简介:目的分析常熟港国际航行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找出存在的问题和可能的原因,为促进船员健康,制订船舶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靠泊常熟港的国际航行,定期监测与评价船舶环境质量。监测项目包括温度、湿度、风速、照度、噪声、CO、CO2、甲醛、粉尘、空气细菌总数。监测地点包括餐厅、宿舱、卫生间和机舱。结果共监测常熟港国际航行60艘船次,不同测定地点的风速、二氧化碳、甲醛、照度测定值、温度、噪声测定值差别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船龄的相对湿度测定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着重关注船龄较老的船舶,加强机舱的卫生监测,改善轮机工的工作环境,确保船舱环境质量,提高船员健康水平。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卫生监督 环境质量
  • 简介:4月17日,中国籍国际航行、中远海运所属“新美洲”轮船长刘世斌通过船载卫星宽带通信(VSAT)系统,使用电邮软件即刻接收到中国船级社上海分社为该轮签发的船级和法定检验电子证书,这是中国海事局授权中国船级社签发的首份中国籍国际航行电子证书。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电子证书 国籍 中国船级社 卫星宽带通信 中国海事局
  • 简介:[目的]了解国际航行携带蠓类的情况,为控制蠓类输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秦皇岛港检疫锚地在入境的国际航行的生活区内采集蠓类,计数和分类鉴定后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7艘入境船舶中携带蠓类阳性船舶66艘,阳性率高达75.86%(66/87),共3属;其中携带吸血蠓类的船舶24艘次,阳性率为27.59%(24/87);已鉴定的吸血蠓类为3属12种,其中狂怒库蠓、码克库蠓、细齿蠛蠓和丰硕细蠓属国外蠓种,为国内首次在国际航行上发现.[结论]调查证明了蠓类特别是吸血蠓类可由国际航行携带从国外输入,且阳性率之高、种类之多实属罕见,该项研究在医学媒介生物通过交通工具输入方面是一项重大发现,监测工作仍在进一步深入调查研究中.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蠓类 监测 调查 种群
  • 简介:针对中国极地航行船员培训尚处于空白这一现状,明确《极地规则》对于极地船员培训的要求,并结合培训实践,研究并编制了涵盖基本培训和高级培训的课程开发设计,并对培训场地设施和师资要求提出建议。

  • 标签: 极地船员 履约培训 海事公约 极地规则 北极东北航道
  • 简介:目的探讨国际航行传入蜚蠊风险情况及其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从《口岸信息管理系统》内提取相关研究因素.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因素进行筛选。采用SPSS13.0进行统计描述与分析。结果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消除各变量间干扰因素后可见,对国际航行外来蜚蠊传人存在影响的因素包括总吨位、船龄、船舶类型及卫生状况(P〈0.05)。结论对国际航行传入蜚蠊风险性影响因素进行筛选分析.可有效提高口岸拦截水平,提高一线船舶卫生检疫和监督水平。

  • 标签: 国境航行船舶 蜚蠊 LOGISTIC回归
  • 简介:[目的]了解掌握入境国际航行携带输入性蝇类的情况。[方法]在锚地采集入境国际航行携带的输入性蝇类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740艘入境的国际航行中携带输入性蝇类阳性船舶426艘,5~7月船舶阳性率平均为72.73%;月最高阳性率达95.00%(2001年6月);已鉴定确认的蝇种达46种,大头金蝇为优势蝇种。[结论]调查证明了国际航行携带输入性蝇类的情况相当严重,应制定科学有效措施控制其传入。

  • 标签: 船舶 蝇科 监测
  • 简介:目的了解国际航行肠道传染病传播途径及传播风险因素,探讨船舶突发肠道传染病应急处置方法及控制措施。方法对患病船员便样进行采样化验,采用荧光PCR方法进行核酸测定。结论患病船员便样检测沙门氏菌核酸阳性。口岸卫生检疫部门应加强卫生监督宣传力度,加强风险排查与处置,防止国际航行发生群体性肠道传染病。

  • 标签: 国际航行船舶 肠道传染病 应急处置
  • 简介:摘要:如今我国的经济、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国际间的联系日益密切。中国“一带一路”战略对北极冰区各类矿产资源的开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目前,国内的冰资源开发主要依靠海运。为了在现有条件下,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航运资源,应针对冰区的基本环境特征,加大冰区船舶的数量,并对其进行改进。保证船舶在冰面上的航行。本文重点对在北极地区航行船舶引擎的设计需求进行了研究,从基础技术的发展入手,结合北极地区船舶的设计规范,提出了在北极地区船舶引擎的设计要求。

  • 标签: 冰区 航行 船舶轮机 设计要求
  • 简介:国际海事公约是船舶检验工作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介绍船舶法定检验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加强与港澳接轨,保障国内航行检验质量的措施;提出进一步提高国内航行法定检验质量的解决方法,以使国内航行检验工作更好地向国际公约靠拢。

  • 标签: 国际海事公约 船舶检验 质量
  • 简介:摘要在冰区航行的轮机设计上,工作人员应该对主要推进系统,以及船舶航行的安全系统做出全方位的保障,使相关设备可以在冰雪冷冻的环境下维持正常化的工作状态,为了强化相关人员对这方面的认识,本文通过对冰区航行轮机设计的要求进行探究,希望能够起到一些积极的参考作用。

  • 标签: 冰区航行 船舶轮机 设计要求 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船舶的广泛应用与不断发展,现阶段船舶航行安全愈发受到重视。在众多影响船舶航行安全的因素中,火灾属于较为严重的影响因素,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加以防范。因此航行机舱的火灾成因及管理对策分析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理论研究及实践探索大量涌现。基于此,简单分析常见的航行机舱火灾成因,深入探讨相关的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 标签: 船舶航行 安全管理 火灾治理
  • 简介:【目的】国际航行可携带多种植物疫情,造成有害生物入侵。分析进境近海小型国际航行携带有害生物疫情,能够为对该类船舶开展针对性检疫查验提供依据。【方法】对台州口岸进境小型国际航行的概况、食品舱卫生状况和携带有害生物种类、来源进行调查和数据分析。【结果】2015—2016年调查了3193艘次船舶,共截获有害生物686种次,其中87.5%是昆虫类,截获比例最高时期为6—8月,55.9%的有害生物在干货类食品中截获,食品舱卫生差的船舶中有害生物检出比率为36.1%。【结论】进境近海小型国际航行携带有害生物情况严重,有害生物的发生具明显的季节性,食品舱卫生状况与有害生物携带风险密切相关,应采取有效的检疫措施。

  • 标签: 近海小型国际航行船舶 船舶检疫 有害生物 调查 食品卫生
  • 简介:摘要: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航运业的迅猛发展,航运业已成为国际贸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海运行业高耗能、高排放的特点已成为重要的环境、经济和社会问题。为了促进船舶能效管理工作的开展,信息化已成为重要的手段之一。本文着重分析中国籍国际航行能效管理工作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促进船舶能效的提高和航运业环保的发展。

  • 标签: 能耗管理 国际船舶 信息化 环保
  • 简介:本文对国际航行中12名HBsAg无症状携带者自用碗筷、牙刷、茶杯、办公桌的污染情况进行调查,检出HBsAg阳性率18.75%(9/48)。所在船舶的公用碗筷、茶杯、餐厅餐桌均未检出HBsAg阳性。伴HBsAg和伴抗HBe阳性者,其生活用具HBsAg阳性率分别为40.00%(8/20)、3.57%(1/28),有非常显著差异(x~2=10.16p<0.01)。同时提出了HBsAg无症状携带者在船舶中的管理办法。

  • 标签: 船舶HBsAg无症状携带者 生活用具 污染
  • 简介:[目的]系统了解秦皇岛港入境国际航行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昆虫的情况,为制定有效的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检疫锚地对来自国外的入境国际航行携带的输入性蚊类、蠓类和蝇类等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对采集的标本进行计数和分类鉴定,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0-2003年共调查1200余艘次入境国际航行,来源地涉及亚洲、美洲、大洋洲、非洲、欧洲29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的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为主。入境国际航行中携带传入性蚊类阳性率平均为56.81%(417/734),月最高达93.00%以上,已鉴定确认的蚊种达13种。携带输入性蠓类船舶阳性率高达75.86%(66/87),共8属,已鉴定的吸血蠓类为3属12种,其中狂怒库蠓、码克库蠓、细齿蠛蠓和丰硕细蠓属国外蠓种,并采获1种蠛蠓新种,命名为海神蠛蠓(Lasioheleacymodoceasp.nov.),上述蠓种均为国内首次发现。5-10月携带输入性蝇类的船舶阳性率平均为72.73%(426/740),月最高阳性率达95.00%,已鉴定确认的蝇种达51种。[结论]调查证明了入境国际航行携带输入性医学媒介昆虫的情况相当严重,具有阳性率高,种类多,风险大等特点,对此应给予高度关注。

  • 标签: 船舶 输入性 医学媒介昆虫
  • 简介: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整个社会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强化,我国的船舶事业也在经济洪流之中不断发展,虽挑战丛生,也给广大船舶制造企业带来了许多宝贵机遇。冰区航行的轮机设计,其主要是保证主推进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功能的有效发挥,确保船舶各系统正常运行。各系统协调运行,保证船舶在较寒冷环境下能正常航行。本文从轮机设计专业角度出发,通过典型区域的冰区规范进行一系列阐述,对冰区航行轮机的设计要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希望能够对船舶轮机设计专业的发展提供具备可行性的借鉴。

  • 标签: 冰区航行 船舶轮机设计 要求分析
  • 简介:摘要船舶事业在不断的发展,在冰区的船舶的轮机设计主要是能够保证主推进系统以及消防系统等促进船舶能够安全的运行。能够促使船舶在寒冷的环境下进行正常的工作。本文通过在典型区域的冰区规范进行阐述,对冰区长兴轮机的设计要求进行阐述。

  • 标签: 冰区航行 船舶轮机设计 要求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