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对患者的康复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从作者所在医院中选择40例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护理方法与护理结果进行总结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经临床护理,病情均迅速康复,愈合时间平均为7周,患肢功能恢复状况良好,无1例患者发生感染或是其他并发症,且心理状况良好,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达98%。结论通过积极有效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康复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能够保障治疗效果,消除并发症,维护患者心理健康,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加强临床研究与实践。

  • 标签: 四肢骨折 临床护理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老年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的意义。方法把68例老年骨折的病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为对照组,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在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术后肢体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经比较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折的病人应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后,能减轻患者的心理心理负担,提高肢体功能恢复,降低术后并发症和复发率产生以及使病人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措施,提高手术成功的机会。

  • 标签: 四肢骨折 围术期 护理干预 肢体功能恢复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患者中后期治疗的主要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2012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外科临床收治的5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常规手术治疗加中后期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在采取针对性的手术治疗后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但相比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更为显著,疾病恢复更好更快。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患者在应用临床常规手术治疗基础上对患者实施中后期治疗能够取得更为显著的效果,对于提高患者生存和生活质量有极大推动作用,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骨折 中后期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术后出现的不良现象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期间骨外科收治的手术患者7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患者具体情况实施心理护理、病情观察及专科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显效48例,有效21例,无效7例,治疗总有效率90.79%。结论对患者开展有效的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和具有针对性的专科护理措施,可明显减轻术后的不良现,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 标签: 四肢骨折 不良现象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脑损伤合并的治疗经验及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颅脑损伤合并8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非手术治疗23例中,由于颅脑损伤死亡8例(34.8%),畸形愈合及骨不连6例(26.0%),其中3例后期仍行手术矫正、植骨内固定,余9例骨折愈合良好。手术治疗59例中,由于颅脑损伤死亡3例(5.0%),2例开放性胫腓骨骨折患者出现休伤口愈合不良,术后出现部分皮肤坏死,经换药、植皮愈合,余54例基本达到解剖学复位,骨折愈合良好。结论颅脑损伤合并宜进行早期手术内固定,有利于颅脑损伤的救治。

  • 标签: 颅脑损伤 肢体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进行临床分析以观察早期急救对其生命抢救和病情评估的作用。方法从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合并创伤性休克的患者中抽取6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对所选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临床急救方法及效果进行分析与统计。结果60例患者经早期抗休克治疗与骨折固定复位治疗后,成功存活并转入普通病房接受康复治疗者58例,经抢救干预后无效死亡者2例,救治成功率为96.67%,死亡率为3.33%。结论对合并创伤性休克患者开展早期救治措施能提高患者的救治成功率,降低其死亡率。

  • 标签: 四肢骨折 创伤性休克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手术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2013年8月到2014年10月选择在我院进行诊治的合并血管损伤患者32例,都实施手术固定与血管修复治疗。结果所有患者都保肢成功,均未出现死亡,1例患者出现伤口感染,经过抗生素的调整后伤口愈合。同时术后患者的患肢功能Johner-Wruhs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合并血管损伤需要通过及时诊断及手术治疗,从而促进保肢成功,改善患肢功能。

  • 标签: 四肢骨折 血管损伤 手术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治疗术后肿胀的效果。方法132例单侧肢体骨折术后肿胀患者随机分两组,治疗组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予常规药物消肿治疗,比较两组7天后肿胀治疗效果、7天内不同时间点肿胀减轻人数、肿胀完全消退时间。结果中药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中药组肿胀消退率大于对照组。术后不同时间点中药组肿胀减轻人数比例均多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中药组消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结论中药治疗效果肯定,能显著增加肿胀消退率,加快消肿速度,缩短消退时间,提高疗效。

  • 标签: 四肢骨折 肿胀 中药治疗
  • 简介:摘要探讨高压氧在延迟愈合治疗中的治疗效果。方法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治疗延迟愈合患者中,选择其中80例,随机分进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患者行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延迟愈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高压氧治疗,治疗期间做好相关记录,在分别对比两组患者1个月、2个月和3个月的骨痂质量以及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治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时,骨痂质量差异不明显,治疗2个月和3个月时,治疗组患者的骨痂质量比常规组患者的骨痂质量明显高;同时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比常规组患者的治愈情况明显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压氧用于治疗延迟愈合疗效显著。

  • 标签: 高压氧 四肢骨折 延迟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患者的治疗情况和康复情况。方法收集患者共144例,对他们的治疗和康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将144例患者根据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72例,对照组患者使用传统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使用微创桥接钢板术进行治疗,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痊愈所用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但以P>0.05表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痊愈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使用微创桥接钢板术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缩短患者痊愈的时间,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四肢骨质 治疗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4年11月收治的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于对照组38例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包括生命体征的监测、感染预防、压疮与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便秘的预防等,对于观察组患者,采用针对性、全面性护理措施,统计两组患者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肢体肿胀时间、舒适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患者,护理人员必须要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的措施疏导患者的负性心理,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护理、肿胀护理等等,这样可以有效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 标签: 综合性护理干预 四肢骨折患者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探讨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对患者进行临床诊治的情况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0年04月~2013年04月以来,在我院骨科进行治疗的90例患者。将他们根据入院就诊时间划分成平均的两组,其中,对对照组(45例)采用常规钢板固定手术进行治疗,对观察组(45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手术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和统计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治情况和效果。结果通过临床统计对比显示,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100.0%)和并发症发生率(2.22%)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84.44%,11.11%),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加压钢板手术是一种理想、有效、安全的临床治疗方法。

  • 标签: 四肢骨折 锁定加压钢板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我院收治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内固定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以及治疗优良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达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者采用微创接骨板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显著,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有效提高,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四肢骨折 微创接骨板内固定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服务方法在顾客术后减轻患者疼痛方面的主要用。方法选择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给予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采用对照分析方法对分析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相比于给予单纯临床常规护理的对照组而言,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的观察组在术后疼痛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疗效均更为显著,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患者满意度更高。结论在骨科术后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快疼痛的缓解时间,减少并发症发生和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科四肢骨折 术后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临床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方法自2013年8月起,至2014年2月,我院共收治的患者计100例,其中应用抛硬币的抽取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固定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的方法进行治疗,每组患者各50例,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长少于对照组患者平均愈合时长,且愈合率明显要高,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结论治疗时应用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方法有利于提高患者临床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长,具有安全可靠性。

  • 标签: 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四肢骨折 临床治疗疗效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2012年7月所接收治疗的50例患者,按照不同的治疗方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2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切开复位固定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68.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0%,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手术后出现1例感染,1例骨不连,1例内固定松动。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出现5例感染,3例骨不连,2例内固定松动。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上所述,对于患者采用经皮微创钢板内固定治疗,骨性快速愈合,固定可靠,并发症少,疗效显著,具有临床价值意义,可以大力推广。

  • 标签: 经皮微创 钢板内固定 四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合并血管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观察及相关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科收治的合并血管损伤患者的108例进行分析讨论,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病人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病人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比较两组病人的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在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肢体功能恢复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由于对照组,经比较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于合并血管损伤的病人做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明显的提高病人的手术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 标签: 四肢骨折 血管损伤护理干预 患者满意度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骨科手术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选择在2013年1月至2014年7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56例患者按治疗方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两组在护理满意度、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方面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为82.05%,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x2=4.1368,P<0.05)。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t分别为9.4274、5.8065、5.2816,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心理护理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缩短愈合时间,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四肢骨手术 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