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自1995年报道cDNA编码的脂联素至今仅有10年时间。令医学界惊喜的发现接踵而来:人们研究发现它与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等疾病之间有着极有趣的联系。低脂联素血症是预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变的一个独立危险因子。脂联素在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多种代谢性疾病,特别是肥胖症、2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干预和治疗中可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脂联素与噻唑二酮有着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噻唑烷二酮 脂联素 胰岛素抵抗综合征 心脑血管病变 2型糖尿病 代谢性疾病
  • 简介:噻唑二酮类药物是20世纪80年代发现有降低血糖和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代谢作用的化合物,本文对其近年来的生物学特性结构、分布及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循证医学证据的情况进行综述。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循证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噻唑二酮类(thiazolidinedion)药物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新降糖药物,其作用于患者脂肪、肝组织以及肌肉组织中的过氧化酶体增殖活化受体,噻唑二酮类药物会刺激患者脂肪细胞的分化,并且能够有助于增强脂肪细胞以及肌肉的胰岛素的敏感性,抑制肿瘤细胞的增长,从而促进皮肤角质层皮肤的分化逐渐正常,减少肿瘤坏死因子、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目前有许多的文献报道称噻唑二酮类药物对临床上的皮肤病如银屑病、黑素瘤、多毛症以及血管肉瘤等具有一定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 皮肤病 临床效果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噻唑二酮类药物对于血糖的控制具有突出的作用,同时对于心血管、脂代谢、肾脏、周围神经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为了指导临床有效应用,本研究特此阐述了噻唑二酮类药物的多效性,以供参考。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多效性 研究进展
  • 简介:噻唑二酮类(TZD)药物作为胰岛素增敏剂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该类药物主要是通过增加肝脏和外周胰岛素敏感性来降低空腹血糖(FPG)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同时TZD还能保护胰岛B细胞功能。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TZD类药物是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二者自2000年上市以来,总的来说患者的耐受性良好,体重增加和水肿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临床应用 2型糖尿病 胰岛B细胞功能 胰岛素增敏剂 糖化血红蛋白
  • 简介:噻唑二酮类(Thiazolidnediones,TZDs)药物是新型的胰岛素增敏剂,它可以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改善脂质代谢紊乱和胰岛β细胞功能,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综合征的治疗.最近研究显示,它可以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展,稳定斑块,抑制斑块破裂.本文将从TZDs对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形成过程中的影响,简要介绍它的抗As作用.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为了寻找新的含噻唑杂环的先导化合物,利用2-硫代-1,3-噻唑与氯甲酸酯在三乙胺存在下进行缩合反应,合成了11个2-硫代-1,3-噻唑.3-甲酸酯类化合物,并利用。HNMR、IR、MS及元素分析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ray单晶衍射测定了2-硫代-1,3-噻唑-3-甲酸苯酯(3i)的晶体结构,证实反应产物为硫酮式而非硫酯式结构。初步生物活性试验结果表明,在试验浓度下部分目标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杀菌和杀虫活性,其中3c、3f、3h、3k在500mg/L下对棉红蜘蛛Tetranychusurticae的致死率均在70%以上。

  • 标签: 氯甲酸酯 生物活性 噻唑烷 硫代 合成 先导化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尿中2-硫代噻唑-4-羧酸(TTCA)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方法尿样以盐酸酸化,加过量氯化钠作盐析剂,用乙酸乙酯萃取尿中TTCA,经反相C18色谱柱梯度条件洗脱分离,二极管阵列检测器检测,外标法工作曲线定量。结果尿中TTCA在0.03~10.00 mg/L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为0.999 9,方法检出限为0.008 mg/L,最低定量下限为0.027 mg/L。尿中TTCA浓度为0.8、2.0和8.0 mg/L时,方法的批内精密度为0.9%~1.4%,批间精密度为1.3%~3.5%,加标回收率为85.0%~92.7%(n=6)。结论该梯度洗脱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适用于二硫化碳接触人群尿中TTCA低浓度含量的测定。

  • 标签: 二硫化碳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尿 色谱法,高效液相
  • 简介:为了寻求新的杀菌先导化合物,通过2噻唑酮与氯甲酸酯的缩合反应得到11个N烃氧羰基2噻唑酮衍生物(5a~5k),其中10个为新化合物,其结构均经1HNMR、MS、IR和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离体杀菌实验结果表明,大多数化合物较之母体2噻唑酮具有更高的杀菌活性。在浓度为2000mg/L下,化合物5c、5d、5e、5f、5g、5h、5i、5j对油菜菌核病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的抑制率为100%,5i对番茄灰霉病菌Botrytiscinerea、柑桔青霉病菌Penicilliumitalicum和油菜菌核病菌的抑制率均为100%。

  • 标签: N-烃氧羰基-2-噻唑烷酮衍生物 合成 杀菌活性
  • 简介:噻唑二酮类药物是一类新型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药物,通过提高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达到良好控制血糖的作用.噻唑二酮类药物还可以有效地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血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1的水平等,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改善血管内皮功能,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噻唑二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噻唑烷二酮类 2型糖尿病 有效性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测定尿中肌酐(Cre)和2-硫代噻唑-4-羧酸(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于2020年10月,取监测对象班末尿样,离心制备滤液,经超高效液相色谱仪C18色谱柱分离后,以乙腈和0.2%乙酸水溶液作流动相进行梯度淋洗;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离子源温度500 ℃,气帘气流量31.4 L/min,在多反应监测模式下进行Cre和TTCA的定性、定量分析。结果Cre的线性范围为1.0~1 000.0 μg/L,线性方程为y=947.3x-1 605.6,相关系数0.999 4,检出限为0.3 μg/L,定量限为1.0 μg/L;当添加浓度为50.0、150.0、45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2.8%~ 94.6%,批内精密度为3.6%~5.7%,批间精密度为3.4%~5.4%。TTCA的线性范围为0.1~200.0 μg/L,线性方程为y=1 164.7x-2 243.9,相关系数0.999 1,检出限为0.03 μg/L,定量限为0.1 μg/L;当添加浓度为10.0、40.0、160.0 μg/L时,测得加标回收率为90.8%~93.6%,批内精密度为4.6%~7.4%,批间精密度为4.4%~6.9%。结论尿中Cre和TTCA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法样品前处理过程简单,在相同色谱条件仅通过切换质谱参数即可实现尿中Cre、TTCA的连续测定,准确高效,方法各性能指标均符合测定要求。

  • 标签: 尿 肌酐 2-硫代噻唑烷-4-羧酸 二硫化碳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 简介:摘要:本文比较了GB/T 11139《馏分燃料十六指数计算法》和SH/T 0694《中间馏分燃料十六指数计算法》两种计算十六指数方法的差异,并分析了十六指数与实测十六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GB/T 11139相比,采用SH/T 0694计算出的十六指数普遍较高。实测十六值与十六指数有一定的相关性,两者在数值上能够保持一致,因此在生产工艺不变的条件下,可根据十六指数估算柴油的十六值。

  • 标签: 十六烷指数 十六烷值 相关性
  • 简介:摘要海洋天然活性成分中含有噻唑环的天然产物被发现具有很好的抗肿瘤,抗病毒活性,开展噻唑环类化合物的合成以及生物活性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课题通过研究噻唑啉和噻唑环的合成方法,优化实验条件,发展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噻唑环的合成方法学。

  • 标签: 海洋天然活性成分 Aeruginosins 噻唑环 噻唑啉 环境友好 合成
  • 简介:近期,浙江新农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杀菌剂产品20%噻唑锌悬浮剂与宁波沂辉化工有限公司合作在泰国农业部批准登记,用于水稻作物。这是国内创制产品在泰国首次通过完整的安全评估获得主要作物的正式登记,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泰国 产品 噻唑 浙江 自主知识产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七氟和地氟在肥胖患者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6例肥胖患者,其中43例患者使用七氟进行麻醉维持,作为对照组,43例患者采用地氟进行麻醉维持,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在诱导前、拔管前,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无显著差异(P>0.05),在拔管后,观察组患者MAP显著降低(p<0.05);观察组患者疼痛程度评分为2.10±1.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65%、11.63%,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七氟和地氟对于肥胖患者均安全可靠,其中地氟能够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感,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缩短。

  • 标签: 七氟烷 地氟烷 肥胖患者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