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哈洛得·特对戏剧的挑战和变革终于得到了最广泛的认可和赞同。本文着重从荒诞、戏剧、诗学对特性和他的“威胁喜剧”进行了审美阅读。指出了荒诞戏剧是荒诞人生的表现,“诗人要表达的真理只能用诡辩的语言”,因此哈洛得·特作品中的重叠、赘述、矛盾等都具有了现代美感。同时,本文对新品特性如诗意与音乐的交融,冲突的转变,停顿与静默和语言的互文性,不确定性等也作了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品特 戏剧 审美 新品特性
  • 简介:摘要哈罗德·戏剧语言颠覆了传统戏剧的语言形式,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式风格。作品中主人公的对白大量的运用了“回避”、“顿默”、“散裂”等形式,彰显了剧中人物的矛盾性与神秘感,塑造了压抑和紧张的舞台效果,模糊了作品中虚构与真实的界限,开创了全新的戏剧风格。

  • 标签: 品特风格戏剧语言后现代
  • 简介:哈罗德.是继萧伯纳之后英国最优秀的戏剧家,而《看房人》则是戏剧成功的起点,《看房人》成功展现了"震撼人类灵魂深处"的人类个体本

  • 标签: 中的沉默 品特戏剧 戏剧看房
  • 简介:前、中、后三个时期的戏剧作品中,对于女性问题的态度是发展变化的。前期的女性是妇道的体现者与压迫的受害者,表现出作者对于女性的人道主义同情;中期的女性是道德的反叛者与自我的张扬者,她们以“身体”为武器,颠覆父权制度,表现出激进的女性主义色彩;在后期作品中,特将女性问题置于更宏观更普遍的与权力相联系的政治问题之中进行考察,将女性划分为政治权力的受害者与附庸者两类,揭示在政治权力的支配与压迫下,女性所遭受的特有肉体与心灵的苦难,进而说明女性所受到的压迫实质上是现存世界上统治者对于被统治者的压迫的组成部分,从而将批判的矛头更加明确地对准一切霸权。

  • 标签: 品特戏剧 女性 女性主义 政治
  • 简介:存在主义是20世纪中期西方哲学发展中影响较大的流派,作为时代代言人的贝克深受其影响。本文将重估贝克戏剧与存在主义思潮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期更准确地在时代思潮中把握贝克戏剧创作及其戏剧美学思想,为贝克研究提供一个更为清晰的视角。

  • 标签: 贝克特戏剧 存在主义思潮 戏剧与哲学
  • 简介:哈洛德·特在英国乃至世界剧坛上是一个众说纷纭的人物。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剧评家们把他归划在“荒诞派”剧作家之列,认为他的作品深受卡夫卡、贝克特等人的影响,其理由是的剧作常常表现出人本体的双重性:即理智的社会人与冲动的自然人的冲突。特作品中的诸多环境也是似是而非的,事件的揭示也呈现得影影绰绰。善于展示谜面,但又不愿意向观众揭晓谜底。然而据说本人对此归划却不以为然,他把自己的剧作称为“威胁戏剧”,并在英国乃至世界的戏剧史上奠定了这一称谓。也因此自行和贝克、尤奈斯库等正宗的“荒诞派”剧作家拉开了距离。我们在的作品中还能追寻到契诃夫的幽灵。另喜欢在舞台上营造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的小客亍,这种氛围和契诃夫在舞台上营造的俄国没落贵族

  • 标签: 品特 《情人》 威胁戏剧 尤奈斯库 荒诞派 贝克特
  • 简介:2005年诺贝尔文学奖宣布后,西方对文学奖得主英国剧作家哈罗德·的评论褒贬不一。虽然,曾被称作是荒诞派戏剧的领军人物。但是,剧作家本人一贯反对为他的剧作贴上任何流派的标签。剧作的最大特点是剧中含有许多模棱两可的因素。本文通过分析的早期剧作《看房人》,指出剧作家的意图就是引导他的读者和观众在模棱两可的话语中和复杂多变的人物之间探索真相,而这也恰恰是五十多年戏剧生涯的真实写照。

  • 标签: 诺贝尔文学奖 《看房人》 哈罗德·品特 戏剧文学 题材
  • 简介:迪伦马是一位世界级的一流的戏剧大师。以前我不太喜欢他的东西,总觉他的人物有点单,不如奥尼尔那么真切,那么丰富,那么有生活质感。这几年反复看,越看越喜欢。(一)迪伦马一生创作了许多剧本,如《贵妇还乡》《物理学家》《天使来到巴比伦》《罗慕路斯大帝》等。这几部剧作都堪称当代戏剧史上的经典名剧,奠定了他的地位。

  • 标签: 迪伦马特 罗慕路斯大帝 奥尼尔 有生活 浮士德 谭霈生
  • 简介:看到2003年纪邮票和图稿.不禁使人眼前一亮,丰富多彩的题材、设计精美的画面、多种多样的版式……那么2003年纪邮票的亮点何在呢?

  • 标签: 纪特邮票 版式 图稿 画面 题材 人眼
  • 简介:戏剧布景是弗罗斯诗歌中的一个典型特征,其诗歌中的许多戏剧布景是由人造意象搭建的。弗罗斯诗歌中的人造意象主要有楼梯、房舍、灯、(炉)火、墙等。这些人造意象不仅构成了诗歌的戏剧布景,使诗作具有戏剧效果,也构成了诗歌的有机结构,规定着诗的情景和发展方向,使其诗歌具有极强的戏剧特征。

  • 标签: 弗罗斯特 诗歌 人造意象 戏剧布景
  • 简介:淮剧《太阳花》是以抗战为背景叙写家庭命运和情感的故事,主要是方大姑的三件事——教子、哭子、杀子,属戏剧舞台上的主流作品。

  • 标签: 《太阳花》 戏剧舞台 淮剧 灯光 简约 故事
  • 简介:欧洲音乐史上,戏剧音乐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许多著名音乐家都创作歌剧,或为舞剧、话剧、诗剧配乐。其中,挪威民族乐派代表人物、作曲家爱德华.格里格(EdvardGrieg,1843~1907)为本国戏剧家易卜生的诗剧《培尔·金》所做的戏剧配乐因其突出的艺术价值而成为世界音乐中的瑰宝。

  • 标签: 爱德华.格里格 戏剧音乐 配乐 组曲 代表人物 民族乐派
  • 简介:哈罗德·(1930~2008)说,“我一部原创电影剧本也没写过。”‘驰又补充道,“但我很享受改编别人作品的过程。尽管出自我手的电影剧本有24部。两部压根儿没拍。三部由其他人重写。两部尚未投拍。17部(其中四部改编自我自己的剧作)写出来就拍了。我觉得这很不寻常。我当然懂得,把小说改编成电影是一项严肃认真却又令人着迷的手艺。”

  • 标签: 电影剧本 品特 罗德 处女 小说改编 原创
  • 简介:出乎世人的意料.由于英国荒诞派戏剧家哈罗德.戏剧“发现了在日常的闲谈中掩盖下的惊心动魄之处.并强行打开了压抑者的关闭的房间”他获取了2005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 标签: 哈罗德.品特 房子 剧作 诺贝尔文学奖 戏剧家 荒诞派
  • 简介:哈罗德·的《回家》自1965年上演以来一直备受评论界关注。剧中人物的行为动机充满不确定性,令人费解。本文探讨剧中人物的复杂性,指出麦克斯一家人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只是住在一起的熟悉的陌生人而已。此外,针对有的评论认为剧中的回家是指露丝回家的观点,本文论证《回家》的真正主题是反映现代人无家可归的精神状态。

  • 标签: 品特 《回家》 不确定性 复杂性 无家可归
  • 简介:摘 要:戏剧选段是高中语文课内阅读教学的一大组成部分,呈现在课本上的台词选段多具有扣人心弦特点,但受限于教材篇幅与学生在课前对戏剧选段内容了解程度偏低现状,为使学生充分了解戏剧剧本内涵,感悟戏剧内人物形象与智慧,需分别对戏剧群文阅读的审美与创造作进一步研究探讨。

  • 标签: 戏剧选段 群文阅读 高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
  • 简介:小戏小品贴近现实、贴近群众,它生动鲜活,能迅速便捷地反映现实生活、表达群众的感情和愿望,是活跃在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娱乐的重要形式和内容。但小戏小品不是无原则的“哗众取宠”,在追求戏剧品格上专业戏剧与群众文化戏剧所追求的品格是一致的。

  • 标签: 群文 小戏 小品 品格
  • 简介:哈罗德·(1930—2008)总共参与创作了27个电影剧本,四部是改编白他本人的戏剧,包括《背叛》、《生日晚会》(1968)、《看门人》和《回家》(1969);三部改编自别人的戏剧,一是西蒙·格雷的《巴特雷》(1974),二是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剧本完成,但未拍摄,2000):再就是最后的收笔作,

  • 标签: 电影剧本 品特 罗德 写作 《生日晚会》 《看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