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健康人群口嗜血杆菌的分部情况,避免人体免疫力低下时造成获得性感染,避免健康带菌者传染免疫力低下的人群。方法对医院135名实习学生随机进行拭子培养,用API细菌鉴定试剂盒鉴定嗜血杆菌。结果135名学生口部分泌物中分离到嗜血杆菌75株,分离率为55.6%。流感嗜血杆菌、溶血嗜血杆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溶血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22.7%、8%、53.3%、16%。结论健康人群口嗜血杆菌携带率较高,临床医生应予以重视,避免造成获得性感染

  • 标签: 健康人群口咽部 嗜血杆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微波热凝治疗乳头状瘤及护理。方法对我科2006年至2012年收治的乳头状瘤患者采取热凝治疗。结果对80例乳头状瘤患者一次性治愈无并发症。

  • 标签: 微波热凝 咽部乳头状瘤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5天广谱抗生素治疗后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健康人群的菌群分布情况方法沈阳医学院附属奉天医院呼吸科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为治疗组,沈阳医学院在校师生60例为对照组,采集试标本进行需氧菌和厌氧菌的分离、培养及鉴定。结果上呼吸道感染治疗后患者的需氧菌密度(p﹤0.05)与厌氧菌密度(p﹤0.001)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同时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并出现高耐药菌株。结论广谱抗生素的治疗导致呼吸道菌群种类和数量的变化,并且选择出高耐药性细菌。提醒临床严格掌握抗菌药物的应用指征,避免经验用药。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咽部菌群 抗生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胃镜检查前麻醉不同给药时间、方法及镜检开始时间对受检者镜检不适程度的影响,以探寻最佳给药时间、给药方法及镜检开始时间。方法胃镜检查者891例按镜检顺序依次分列为A1-4、B1-4、C1-4三大组十二小组,分别于10秒钟内(A组)、5分钟(B组)、10分钟(C组)左右含服完利多卡因胶浆,并分别于含服完胶浆后即可镜检(A1、B1、C1组)、5分钟(A2、B2、C2组)、10分钟(A3、B3、C3组)、15分钟(A4、B4、C4组)左右开始镜检,观察各小组胃镜插入难易程度及耐受性,给予等级评分,借以评价受检者的不适程度。结果各组胃镜插入难易程度与受检者耐受性分值高低分布基本一致。(1)A、B、C个各大组内小组之间比较,均以含服完利多卡因胶浆后5分钟开始镜检组(即A2、B2、C2组)分值最低,即不适程度最低,与组内其他小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各个大组内分值最低之小组(A2、B2、C2组)间比较又以B2组为最低,与其余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5分钟左右含服完利多卡因胶浆并于含服完毕后5分钟左右开始胃镜检查,受检者不适程度最轻。

  • 标签: 利多卡因胶浆 咽部麻醉 胃镜插入 耐受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白喉的诊疗体会。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白喉为乙类传染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危害人类健康预防接种是关键措施提高易感人群机体免疫力至关重要

  • 标签: 咽白喉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颅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提高其诊断准确率。方法通过MRI检查,回顾性分析4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管瘤的MRI影像学表现。结果肿瘤累及鞍上36例、鞍内4例、鞍上鞍内联合受累6例;囊性26例,囊实性18例,实性2例。囊变部分T1WI可表现为低、中、高信号,T2WI均表现为高信号;实性部分MRI多表现为等Tl长T2信号;Gd—DTPA增强扫描,囊变部分强化不明显,实性部分明显强化,MR可三维成像,能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及邻近情况。结论MRI为颅管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的信息,MRI具有很好的定位、定量及定性诊断价值,结合临床资料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颅咽管瘤 诊断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颅管瘤的CT表现与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CT检查并依据图像表现进行诊断。结论典型的颅管瘤CT诊断并不困难,具有钙化,囊腔及强化后增强者,加上鞍上池消失,脑室扩大等表现一般可确诊。但对鞍内型实质性颅管瘤与垂体腺瘤的鉴别或囊性颅管瘤与蛛网膜囊肿或表皮样囊肿鉴别有一定困难,仍需结合病史及实验室内分泌检查。通常需要鉴别的鞍内疾病主要为垂体腺瘤,后者年龄多在15岁之后,多无发育迟缓等垂体低功能改变,视野改变多为典型双颞偏窄,眼底改变以原发灶视神经萎缩多见。蝶鞍扩大多为球形,肿瘤钙化少见,需与颅管瘤鉴别(鞍上型肿瘤或病变主要包括鞍结节脑膜瘤、视神经胶质瘤、脊索瘤、第三脑室前部胶质瘤、生殖细胞瘤、鞍区上皮样瘤、虹吸动脉瘤等)。

  • 标签: 颅咽管瘤 CT表现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腭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有效护理。方法对32例腭成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通过病情观察、分析,制定有效的护理措施,所有患者都痊愈出院。结论护理人员要熟悉腭成形术后患者的心理状态、病情变化、及切口出血、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窒息的发生等各种原因,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术后疗效。

  • 标签: 腭咽成形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9例,口服散结利颗粒(组成玄参、浙贝母、牡蛎、昆布、丹参、桔梗、木蝴蝶、诃子、麻黄等)治疗。对照组67例,采用口服咽炎片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43.4%,总有效率84.9%;对照组痊愈率31.7%,总有效率63.4%。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散结利颗粒治疗慢性咽炎有效。

  • 标签: 慢性咽炎 散结利咽颗粒 咽炎片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