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从生成语法的角度出发,验证了把"V+P+NP"这一结构看作述补短语或动宾短语目前都是合理的,是因为它们反应了该结构的不同计算阶段。随着介词的虚化和后置用法的减少,"V+P+NP"会逐渐倾向为动宾短语。

  • 标签: V+P+NP 重新分析 动宾短语 述补短语
  • 简介:不同于其他文体,新闻讲究时效性,因而从事新闻翻译者更应注重的是如何快而有效地将新闻传递给受众.纵观英汉两种语言里的新闻,不论是以纸质传媒形式出现还是以电子传媒形式出现,均存在较大差异,在句法上尤其如此.试以各大传媒新闻文本为材料,从语法范畴与句子结构两个层次探讨汉语新闻英译策略.

  • 标签: 句法差异 语法范畴 句子结构
  • 简介:动名词句能形成“格成分+非格成分+动名词+助动词”的句法结构。格成分包括现代日语的主要格形式;非格成分包括时间状语与副词。动名词句中时间状语的同现与动名词句的叙述类型密切相关:在属性叙述的场合,时间状语的同现许可度较低,而在事象叙述的场合时间状语的同现许可度较高。动名词的名词性(+N)降低了副词在动名词句中的同现度,同时日本汉字音读词(漢語)的副词的出现率高于日本固有训读词(和語)的副词。动名词句兼有无题句与有题句两种可能性,动名词的动作性越高,题述的倒装性就越低,两者成反比关系。

  • 标签: 动名词 双重性 句法
  • 简介:《列子》中心理动词与其他类动词相比有独特的句法功能和特征。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对心理动词句法功能描写并进行相应的数量统计,探讨心理动词句法语义地位。对心理动词的一般语法功能进行优选序列描写,并从认知角度解释心理动词作主语、宾语的原因。心理动词作谓语时,分析其状语用词的频次、用词类型和句法位置,发现其状语类型比较丰富,没有出现介宾词组构成的状语,也就没有状语后置情况。

  • 标签: 《列子》 心理动词 句法功能
  • 简介:英语虚拟句实质上表达一种非现实情态,可在词汇和句法不同层面体现。VMOD是表情态意义的词汇范畴;一部分VMOD已经语法化为轻动词vMOD。VMOD也可进一步虚化为助动词TMOD或Mood,由句法运算生成表达情态意义的非现实句MoodP[-realis]。Mood[-realis]与C[-realis]合并,经特征一致或移位操作,生成各种虚拟句。表面上繁杂的非现实意义都可通过不同结构层级的情态投射实现。英语中的虚拟意义不限于“语气”,所谓“过去时表虚拟”实质上是Mood为空语类时过去时词缀依附于动词的形态体现。

  • 标签: 情态 虚拟句 非现实 句法
  • 简介:重动句属于致使句式,表达致使情境,其中致使范畴选择活动为致事。充当致事的活动可以是主动词所描述的活动,也可以跟主动词相关的动词所描述的活动,前者导致动词的重复,产生重动句。重动句中的"VO"是致事,具有名词性,充当句子的主语,也可被提升为话题。选择致事的致使范畴常常可以实现为"把",重动句跟把字句可以构成句法聚合。当役事跟活动的受事等同时,役事会被删略,役事删略后的重动句在接受性上有变异。

  • 标签: 重动句 把字句 致使情境 活动致事 役事
  • 简介:海外学者曾根据法语、英语语料提出跨语言的(交互)主观性表达的位置不对称假说。本文首先确立判别交互主观性的原则,再依据现代汉语语料全面考察了针对该假说的正反两方面例证,包括对应词的句法语义表现和对位置敏感的其他典型词例。事实表明,汉语(交互)主观性的表达并不依赖特定的位置。据此,文末提出一个替代性假说。

  • 标签: (交互)主观性 (交互)主观化 句法位置 不对称 标记性
  • 简介:针对前人提出的“wh-成分移位”(1977)和“中心语移动”(1994)两种分析,本文认为二者都无法完整解释名词短语关系化的生成过程.结合最简方案中的词库、语段和句法操作等核心概念,本文认为关系化操作的句法动因应追溯到词库部分,经过语言官能的运算之后,尤其是核查和删去DP中心语所携带的[Rel]特征,最终合并生成了英语中的RC小句.

  • 标签: 关系化 关系小句 词库 特征
  • 简介:在分析国内外语言磨蚀研究情况的基础上,比较隐性与显性两种不同的教学法对句法习得产生的历时影响,采用的语法项目为主谓一致。实验表明:隐性教学组和显性教学组在句法学习结束5个月后总体成绩磨蚀上有显著差异,然而具体到主谓一致的三项内容上,语法一致原则和意义一致原则的隐性教学抗磨蚀效果明显好于显性教学,就近原则的两种教学方法效果无明显差异。这次实证研究为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思考和教学启示。

  • 标签: 显性教学法 隐性教学法 英语句法 磨蚀
  • 简介:汉日领属关系双主语句中的NP_2同为一价名词,在小谓语VP的语义选择特征和大主语NP_1的语义扩散激活功能的共同作用下,有时可以省略。汉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有条件地变换成语义基本等值的名词谓语句。而日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只有当NP_2是抽象名词时,才可以变换为语义基本等值的句末名词句。汉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可以用来表示感叹,句式变换后,只有惯用组合作谓语的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可以表达感叹语气;日语的领属关系双主语句本身不能表达感叹语气,但NP_2是抽象名词的双主语句可以变为带有感叹语气的句末名词句。

  • 标签: 领属关系双主语句 一价名词 句法特征 非典型性名词谓语句 句末名词句
  • 简介:本文从句法层面入手考察了中国四大朝鲜文报采访报道文的文体。主要从句子长度与文章解读的难易、病句使用等角度进行了研究,发现四大报纸使用长句比率相差不是很大,对文章解读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病句使用存在一些直译错误、句义不明、意思重复等现象。

  • 标签: 朝鲜文报 长句 病句 采访报道文
  • 简介:生成语法历来把语音/音系系统和句法/逻辑系统分开处理的做法值得商榷,两者在一定程度上可能是同一的。文章从具体的结构分析出发,探讨同样的或类似的规则、原则及其之间的互动既存在于音系层面也存在于句法层面的可能性。其例证来自于法语中直接宾语代词和间接宾语代词在非命令式以及命令式的否定形式的线性排序现象,这一句法结构可以用音系学中的“(反)裁切”关系进行简单合理的解释。

  • 标签: 语音/音系系统 句法/逻辑系统 裁切 反裁切 法语 线性排序现象
  • 简介:现代汉语中的连锁结构"V_1一M+V_2一M"内部存在条件关系和倚变关系,其表达的结构语义是"对连锁性反应事件之间存在的必然性、规律性、全量性进行主观判定",具有强调和评价的话语功能。结构有习语化倾向,主观化程度影响结构的固化程度。

  • 标签: 连锁结构 V1一M+V2一M 内部构件 结构的语义 话语功能 习语化
  • 简介:“以骈文为诗”是李商隐诗的一大特色,但以往的研究都关注其骈文与诗在对偶、用典方面的相似性。如果从诗的“句法”看,李商隐七律中间两联的“上四下三”句法正对应其骈文的特点。在叙事、抒情上,“上四下三”句法对应着骈文的“潜气内转”;在用典上,樊南骈文用典的特色为七律“上四下三”浓缩典故提供了基础。这也是李商隐骈文与诗文体互参的表现。

  • 标签: 李商隐 以骈文为诗 句法 上四下三 潜气内转
  • 简介:利川方言重叠式词语的构成形式多样,包括AA式和AABB式两种完全重叠式,AAB式、ABB式、ABA式、AABC式、ABBC式、ABAB式、ABAC式、ABCB式、ABCC式九种不完全重叠式。从句法功能角度看,重叠式名词可充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或定语;重叠的动词主要作句子的谓语;重叠式形容词可作状语、补语、定语、谓语中心语;重叠量词在句中常作状语、定语。重叠式词语音韵和谐、节奏明快、形象生动,在言语交际中使用频率很高,它涉及到概念认知的反复,在相同认知域所表现的描述效果显得更加强烈。

  • 标签: 利川方言 重叠式 构成形式 句法功能 韵律特征
  • 简介:附在话题后的“可/倒好”,不做句法成分,已经发展为一个语用标记。在标记性质上,它们是对比标记、转折标记、反预期标记和话题标记;功能上,有承前启后,评注情态和停顿凸显的功能;其形成过程,与“反语”修辞手法的使用、“可”“倒”语义功能的保留、句法位置的黏着等因素有关。语用标记“可好”和“倒好”用法趋同,可以互相替换,但在一些具体语境中,二者有所差异。

  • 标签: 可好 倒好 语用标记 功能 形成
  • 简介:摘要结构在长期的做作环境和运用环境的作用下,其性能管保逐步削弱,我们结构工程的使命不单要作好建造物后期的设想任务,还要以技术的评价结构损害的主观法则和水平,并采取有效的办法保证结构的保险的运用,那样,结构的加固将变化一项主要的任务。

  • 标签: 混凝土结构 砌体结构 钢结构 加固的方法
  • 简介:摘要从近些年民用建筑工程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钢网架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其直接决定民用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坚固性及安全性高低。为了高质量的建成民用建筑工程,在具体的工程建设之中注意提升钢结构网架结构的整体性是非常必要的。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本文将结合大型火车站站房工程案例,具体分析钢结构网架结构整体提升的关键,希望对于提高民用建筑工程的安全性、稳定性及坚固性有所帮助。

  • 标签: 钢结构 网架结构 提升
  • 作者: 臧俊楠
  • 学科: 文化科学 >
  • 创建时间:2017-01-11
  • 出处:《防护工程》 2017年第1期
  • 机构:摘要:本文主要对某汽车公司中的大跨度钢结构厂房结构的具体安装情况进行研究,并对大跨度钢结构的安装手段做出了详细的探讨,与此同时也对其中所包含的各个环节都做出了认真的分析,旨在进一步将大跨度钢结构安装的具体情况仅提供给相关人士,供以借鉴。
  • 简介:分析了教材结构与教学结构的内涵,并从四个维度——整合学科知识、深谙“背景知识”挖掘价值功能、提炼科学方法阐述了教材结构向教学结构“转化”的视角与策略。

  • 标签: 教材结构 教学结构 学科教学知识 教学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