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建立基于微滤技术分离检验人血中脱落上皮细胞的新方法。方法选用微孔滤膜并构建细胞分离过滤平台,优化过滤参数;制备15组混合细胞悬液,每组包含2个等比例混合的样本,1个进行常规DNA检验,另1个经过滤平台过滤,取滤膜作DNA检验,对比两者的STR分型结果,评判过滤平台的细胞分离效果。结果当流量为250mL/h、滤膜孔径30μm时,白细胞滤除率可达90%以上,而脱落上皮细胞截留率不低于70%;对15组混合细胞悬液经分离检验,14组获得预期结果。结论该方法可用于人血中脱落上皮细胞的分离检验,能够改善此类检材中目的细胞的STR分型结果,为刑事案件中血迹浸染的烟蒂等混合生物检材的细胞分离检验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标签: 微孔滤膜 细胞分离 DNA检验 混合生物检材
  • 简介:同时在组织发育的形态结构形成过程中需要细胞粘附动态变化的参与,  上皮细胞细胞外基质间的相互作用在组织形态结构的形成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钙粘附分子是表皮细胞中小带粘附连接的主要粘附受体

  • 标签: 上皮细胞组织 粘附分子上皮细胞 组织形成
  • 简介:【摘要】: 目的: 主要针对口腔冷疗法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并发口腔粘膜炎的效果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分析。 方法: 选择我院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在门诊和住院部接纳的 100 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每组 50 例,其中,一般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护理方式,而观察组则是在采取口腔冷疗法,两组患者均参照移植期间口腔粘膜炎评分、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等进行有效的观察以及对比分析。 结果: 两组口腔粘膜炎发生情况对比,一般组粘膜评分 0 分: 38 例, 1 分: 35 例, 2 分: 29 例, 3 分: 11 例, 4 分: 1 例,而观察组粘膜评分 0 分: 35 例, 1 分: 30 例, 2 分: 15 例, 3 分: 4 例, 4 分: 1 例, P> 0.05;两组 重度口腔黏膜炎发生情况,一般组 3级黏膜炎 16.67 %( 3/50 )例,观察组 3级黏膜炎 5.53 %( 1/50 )例, 观察组优于一般组 ( P< 0.05),组间对比意义存在。 结论: 应用冷疗法可以有效预防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口腔粘膜发炎,对重度口腔粘膜炎的发生具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标签: 冷疗法 造血干细胞移植 口腔粘膜炎
  • 简介:摘要结核病(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Mtb)引起的,主要感染先天免疫细胞。Mtb和先天免疫细胞早期相互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就Mtb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先天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 结核病 (TB)是由结核分枝杆菌 (Mtb)引起的,主要感染先天免疫细胞。 Mtb和先天免疫细胞早期相互作用较为复杂,本文就 Mtb与免疫细胞的相互作用进行研究。

  • 标签: 结核分枝杆菌 先天免疫细胞 免疫应答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居民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造血干细胞移植这一血液病治疗手段在民众间的认知度也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但随着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治疗中的不断应用推广,口腔黏膜炎这一治疗并发症也逐渐受到了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关注,需在临床治疗中依据口腔黏膜炎各类诱发因素,开展预防性护理,降低口腔粘膜炎风险。因此,本文将就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中相关性口腔黏膜炎护理相关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为临床护理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相关性口腔黏膜炎 临床护理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口腔粘膜白班疾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其临床疗效。 方法 将 2018 年 7月 -2019 年 7月收治的 60例口腔粘膜白斑病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0例,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采取综合治疗联合 CO2激光手术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 通过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得出,研究组的总有效率 93.3%,对照组总有效率 80.0%,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结论 在口腔粘膜白斑的临床治疗中,应用综合治疗联合 CO2激光手术进行治疗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较少,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口腔粘膜白斑 临床治疗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米非司酮对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多种凋亡基因、侵袭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为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选取78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各39例。米非司酮组采用米非司酮+手术治疗,对照组仅行手术治疗,术后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两组侵袭基因、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量。结果:米非司酮组细胞凋亡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β-catenin、GSK3β、uPA、NF-κBp65、OPN等侵袭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TEN、Smac、Bax、Fas等促凋亡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c-IAP1、Bcl-2、Livin、Id-1等凋亡抑制基因的蛋白表达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能够影响异位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中多种侵袭、凋亡基因的表达,可下调侵袭基因的表达,抑制侵袭;上调促凋亡基因的表达以及下调凋亡抑制基因的表达,促进细胞凋亡。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内膜异位症 腺上皮细胞 凋亡基因 侵袭基因
  • 简介:目的本文就对重症药疹伴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自制漱口液的效果进行探讨与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的10月~2018年的6月在我院接受重症药疹伴口腔黏膜炎治疗的12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患者60例与研究组患者60例,常规组采用每日给予生理盐水与氯已定含漱液交替漱口,研究组在这样的基础上应用自制漱口液,将两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口腔黏膜炎治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结论重症药疹伴口腔黏膜炎患者口腔护理中应用自制漱口液,能够有效快速的减轻患者口腔黏膜的炎症反应,进而缩短口腔黏膜炎的治愈时间,减轻患者的疼痛,治疗效果显著,具有极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重症药疹伴口腔黏膜炎 口腔护理 自制漱口水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对鼻咽癌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鼻咽癌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行鼻咽癌放疗。随机平均分组后,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予以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和口腔黏膜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较大,统计学检验满足条件(P<0.05);观察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在Ⅰ级发生率上要高于对照组,但在Ⅱ级、Ⅲ级、Ⅳ级发生率上要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差异较大,统计学检验满足条件(P<0.05)。结论综合护理应用于鼻咽癌患者中,能有利于缓解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延缓口腔黏膜炎发生时间,改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 标签: 综合护理 鼻咽癌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部放疗后伴口腔黏膜反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4月收治头颈部放疗患者计30例,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优于干预前,P<0.05,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口腔黏膜病患者白色念珠菌感染情况。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选自于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口腔黏膜病患者中,共10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白色念珠菌感染检验,依据年龄将其分为5组,20-29岁患者20例为A组,30-39岁患者20例为B组,40-49岁患者20例为C组,50-59岁患者20例为D组,60岁以上患者20例为E组,对上述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女性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明显较男性高,P<0.05,五组患者中,E组患者的白色念珠菌感染率最高,其次即为D组,C组,B组,A组。结论口腔黏膜病患者中,女性更易于感染白色念珠菌,且患者年龄越大,则其白色念珠菌感染率越高。

  • 标签: 口腔黏膜病 白色念珠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头颈部放疗后伴口腔黏膜反应患者进行舒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4月收治头颈部放疗患者计 30例,采用舒适护理的方案进行护理,分析干预前后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以及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患者口腔黏膜反应分级优于干预前, P<0.05,焦虑与抑郁评分低于干预前, P<0.05。结论:对头颈部肿瘤放疗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方案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值得推广。

  • 标签: 头颈部肿瘤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舒适护理
  • 简介:将76例口腔黏膜炎患儿,口腔黏膜炎的护理主要针对已感染的患儿,对有口腔黏膜炎疼痛明显的患儿

  • 标签: 化疗口腔 口炎涂 口腔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炎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7年2月到2019年2月间收治的78例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反应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炎,由此对其造成更大的痛苦,对此,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缓解患者痛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炎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在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炎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 2017年 2月到 2019年 2月间收治的 78例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炎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放疗后的口腔黏膜反应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持续时间短,反应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患者容易出现口腔黏膜炎,由此对其造成更大的痛苦,对此,采取循证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口腔黏膜反应,缓解患者痛苦,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炎 循证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对鼻咽癌患者放疗致口腔黏膜反应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2016年7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80例鼻咽癌放疗口腔黏膜反应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患者均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接受全方位护理,观察两组口腔黏膜反应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口腔黏膜炎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实施全方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口腔黏膜反应,护理效果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方位护理 鼻咽癌 放疗 口腔黏膜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病理诊断与内镜诊断在胃黏膜上皮化生诊断中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52例胃黏膜上皮化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使用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表现特点,并比较内镜诊断与病理诊断的结果,以及观察内镜诊断的准确率与肠上皮化生程度、分型的关系。结果52例胃黏膜上皮化生患者中,有40例经病理活检证实,内镜诊断准确率为76.92%;重度胃黏膜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中、轻度,III型胃黏膜上皮化生的内镜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II型和I型(p值<0.05)。结论胃黏膜上皮化生形态特点是内镜诊断肠上皮化生的最主要特征,且胃黏膜上皮化生程度与分型与内镜诊断准确率呈正相关。

  • 标签: 病理诊断 内镜诊断 胃黏膜肠上皮化生 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