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印发2017版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标准及实施细则等有关文件.作为时隔5年之后的修订版,新版评审标准及核心指标强化了对三级中医医院感染管理和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要求,并要求各地不得对此进行删减.新版标准首次对三甲中医医院感染管理部分划定分数线,要求该部分总分不得低于21分;对综合服务功能部分的总分要求大幅提升,三甲中医该部分得分从2012版的不低于300分,提高至新版的不低于340分.

  • 标签: 医院评审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综合服务功能 医院感染管理 中医院
  • 简介:摘要本文通过分析研究基层中医中医护理技术的开展现状,总结基层中医中医护理操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使中医护理技术更好地运用于临床,突出中医特色,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中医护理操作问题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中医对草药的管理过程中,通过哪些方法能够使草药得到最科学的储藏与保管。 方法: 对我院从 2015 年 1 月至 2017 年 1 月这一时间段内的 相关资料 进行分析,在我院中草药储藏与保管现存问题 的 基础上,采取高质高效的方式加强管理措施。 结果: 在对中草药的管理措施进行改进之后,一方面使我院中草药有效期储存时间得以延长,另一方面也减小了储存中草药 所 用的库房面积。 结论: 加强对中草药的科学储藏与保管,不仅能有效提高中草药的质量,增强医院的治疗效率,也能全面提升医院的 资源利用率 。

  • 标签: 中医院 中草药 科学储藏 保管
  • 简介:摘要作为县级中医医院口腔科,必须要坚持以患者为中心,通过提高医院管理层次和思想来做好营销工作,谋求县级中医医院口腔科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要求口腔科根据口腔患者的需求来采取相应的服务项目,制定合理的价格,加大宣传力度,不断完善医疗服务为患者提供满意的治疗,增加知名度,提升美誉度。医院还要制定好营销策略,不断调整现存的技术项目和服务模式,发现新的机会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提升口腔科核心的竞争实力,才可以不断取得新的成功和突破。

  • 标签: 规章制度 优化配置 高端设备
  • 简介:广东省中医(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是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中医,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广东省中医药科学院、广东省高级中医研修院、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治未病”研究基地、中医临床评价中心、中澳国际中医药研究中心、中医药标准化推广基地,拥有国家一级学科1个,二级学科4个,国家局重点专科(病)21个(包括专病中风病),是拥有全国重点学科(专科)最多的医院之一.

  • 标签: 广东省中医院 医学影像 广州中医药大学 现代化综合性中医院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药研究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士临床工作中的职业防护存在的问题,针对不同问题进行教育,提高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以降低职业风险,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根据所得资料比较分析临床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本院临床护士对职业防护知识还有待提高,对职业防护知识了解还存在误区。结论应加强护士的职业防护教育与培训,提高其自我防护能力,以减少护士职业危害。

  • 标签: 中医院 护士 职业防护 对策
  • 简介:摘要以人为本注重凸显人的重要性,注重人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时代发展的推动中人的作用的重要性也逐渐凸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基层中医思想政治工作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基层中医的思想政治工作需要将人本理念放在重要位置上,关注员工的需要,充分发挥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中医管理工作的顺利推进,高效管理,为中医创造更多的价值。本文就人本理念下的基层中医人事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情况进行探讨与研究。

  • 标签: 人本理念 基层中中医院 思想政治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构建多元教学法的模式进行中医护理“西学中”教育,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员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在实践中又借助于中医临床这个巨大平台,提高学习效果,适用于临床。方法在多元教学法中包含了依托于多媒体的教师讲授法;启发诱导式;举例引申法;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法(problem-basedlearning);演示实验法;案例教学法;结合临床法,并且使用过程性评价的方法来对学员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实施多元教学法对提高中医西医院校毕业的护士护理“西学中”的学习兴趣有很大帮助,可以有效培养学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拓宽学员的视野,提高学习的效果,适用于临床的需要。结论中医护理“西学中”教学中采用多元教学法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员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 标签: 多元教学法 护理 西学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改变排班模式,从而分别提高患者、医生、及护士满意度并减少交接不到位引起的护理不良事件。方法首先对改变排班模式的必要性进行评估,制定新的以“8小时连续工作制”为核心的弹性排班模式,再进行满意度、护理不良事件等评价。结果弹性排班实施前后弹性排班实施前后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护士对科室排班满意度(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出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虽然(P>0.05),虽统计学无显著意义,但满意度绝对值也是提升的。与中午特殊时段交接班不到位造成的护理不良事件明显减少。消灭了时段发生的投诉。结论以“8小时连续工作制”为核心的弹性排班能有效减少因交接不到位所导致的护理不良事件,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特殊时段护理投诉,提升肿瘤科优质护理服务品质。

  • 标签: 弹性排班 肿瘤科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了解三甲中医门诊中药用药咨询的方向,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药学服务。方法回顾性分析三甲中医2015年1月-2016年12月门诊用药698例咨询记录。结果用药咨询内容最多的是中药的煎煮及服用方法占40.7%;其次是中药知识理论咨询占22.3%。结论患者注重中药的使用方法,指导患者正确使用中药是药学服务的目标。

  • 标签: 中药 用药咨询 药学服务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开展现况。方法:通过德尔菲法编制问卷,选择4个学院大三学生各40名进行现场问卷调查。结果:学生对民族传统体育了解程度一般以上为80.8%,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喜欢程度一般以上为74.9%,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满意度一般以上为65.5%,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练习的目的以强身保健为主,参与项目以八段锦、太极拳、武术为主。结论:广州中医药大学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现况较好,学生了解度、喜欢度、参与度较高,但不同专业学生之间具有较大区别,体育、医学生较外语学生参与度、喜欢度较高。

  • 标签: 中医院校 民族传统体育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规范化管理的实施对于中医药剂科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我院药剂科2015年6月25日—2016年6月25日的工作状况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将2015年12月25日开始行规范化管理一事定为界限,此前的工作状况为对照组,此后的工作状况为观察组。对比两组间药物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差异,评定规范化管理实施效果。结果两组的药物管理能力相比,观察组的储存不合理、放置不规范、药品过期月化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管理能力高于对照组。两组的患者服务水平相比,观察组的平均发药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处方了解程度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患者服务水平高于对照组。结论在中医的药剂科实施规范化管理,可以有效提升药物管理能力与服务水平,改善科室的整体工作质量。

  • 标签: 中医院 药剂科 规范化管理 工作质量
  • 简介:摘要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基层中医的建设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基层中医也需要在社会的发展洪流中保持活力,由此有必要加强基层中医思想政治工作建设。通过本文的研究,主要分析了基层中医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基层中医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途径,旨在提出有效的措施,提高基层中医的思想政治水平,实现基层中医的良性发展。

  • 标签: 基层中医院 思想政治工作 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医感染管理的作用。方法:选择 2015年 9月 -2016年 9月医院收治的患者 146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 7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管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医感染管理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几率为 4.11%,低于对照组患者的 17.81%( P< 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为 95.8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 80.82%( P< 0.05)。结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体系中,医院感染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能够更好的保证患者住院安全。

  • 标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预防体系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公立中医医院综合改革也被纳入“新医改”统筹规划、同步推进。地市级三甲中医承担着中医医疗、教学、科研等任务,是推动地区中医药事业发展、服务百姓健康的核心力量,“新医改”对三甲中医医院管理者提出了新课题、新挑战。本文对“新医改”背景下三甲中医供给侧结构性调整的有利因素及瓶颈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深化医改、推进中医供给侧结构性调整作了一些思考。

  • 标签: 医改 三甲中医院 供给侧改革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护理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进行分析,同时制定对应的干预控制策略。方法本次研究中选取我院在2015年到2016年间收治的妇产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因素,并制定对应的解决措施。结果通过对2015年院内发生感染的妇产科患者进行统计发现,其发生感染的几率为4.06%,患者中的主要感染症状为呼吸道和泌尿道感染,此外还有手术切口感染等。根据患者发生感染的情况制定干预控制对策,在2016年,我院发生医院内感染的妇产科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其感染几率大大降低,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对于妇产科患者的院内感染,其属于可控可防的情况,通过制定无菌制度和加强对病区内进行消毒等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院内患者的感染几率。

  • 标签: 妇产科 院内感染 干预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