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基质)的治疗方案对病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自2014年1月1日至2018年7月1日我院住院患者,对诊断“角膜炎”的患者进行筛查,发现明确诊断“疱疹病毒性角膜基质炎”患者17人,分析发病诱因、临床症状、治疗方式。除1例患者失访、1例患者放弃治疗外。患者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7例患者行羊膜移植或者结膜瓣遮盖术,其中1例一眼行羊膜遮盖术后14天再次行同一眼结膜遮瓣盖术,并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后病情稳定。结果单纯病毒性角膜基质炎基质较溃疡预后好。在药物控制病情的基础上,联合羊膜移植或者结膜瓣遮盖修复角膜病变区域,对疾病的愈合有良好作用。结论疱疹病毒基质坏死角膜炎表现复杂,诊断主要依靠临床医师的临床经验,目前尚无诊断金标准。治疗方式为药物和手术治疗两种。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两者配合治疗效果理想。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角膜基质 临床特征 抗病毒 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电图早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将我院于2015年2月-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86例单纯疱疹病毒脑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意识清醒程度将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43例,为意识障碍患者;对照组患者43例,为意识清醒患者.所有患者均分别接受脑电图和磁共振成像(MRI)的检查,比较检查结果,分析脑电图早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的临床价值。结果脑电图检测准确率显著高于MRI检测(82.56%vs48.84%,P<0.05);两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高于对照组患者(100.00%vs65.12%,P<0.05);治疗一段时间后,两组患者脑电图异常率相较于本组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对照组患者异常率低于观察组患者(11.63%vs34.88%,P<0.05)。结论脑电图早期诊断单纯疱疹病毒脑炎具有十分显著的临床价值,不仅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同时还可有效辨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评估患者预后情况,推荐使用。

  • 标签: 脑电图 早期诊断 单纯疱疹病毒脑炎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本文选择我院在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受的3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患者,将其分为了实验组和参照组两组,每组各有15例患者,对参照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手术治疗,对实验组患者应用了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方式,随后分析了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视力上升情况、治疗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视力上升情况更加明显,治疗满意度更高,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治疗满意度,部分患者的视力还会得到提高。

  • 标签: 病灶切除联合结膜瓣遮盖术 单纯疱疹病毒性深层角膜溃疡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分析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36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实验组(18例,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和对照组(18例,采用更昔洛韦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治愈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4%显著高于对照组77.8%(χ2=4.403,P<0.05)。实验组复发率11.1%显著低于对照组38.9%(χ2=6.342,P<0.05)。实验组患者平均治愈时间(14.68±8.61)d明显短于对照组(19.73±8.82)d,t=2.832,P<0.05。结论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采用更昔洛韦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复发率低,治愈快,可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更昔洛韦 中药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祛风明目汤联合雾化熏眼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疗效。方法抽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80例,按照盲选法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昔洛韦眼液+玻璃酸钠滴眼液+阿昔洛韦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给予祛风明目汤+雾化熏眼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状况进行比较,以统计其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半年随访,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明目汤联合雾化熏眼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的临床效果较好,且在用药后,患者的视力改善明显,复发率较低,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祛风明目汤 雾化熏眼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应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单纯应用更昔洛韦眼用凝胶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的中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中应用干扰素联合抗病毒药物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干扰素 抗病毒药物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巨细胞病毒、弓形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抗体检验在自然流产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该院接受自然流产的孕妇48例纳入观察组,选取同期来该院体检的40例无自然流产史孕妇作为对照组,采用ELISA检验法检测所有孕妇巨细胞病毒、弓形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抗体,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中的巨细胞病毒(CMV)、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单纯疱疹病毒(HSV-Ⅱ)的阳性率分别为43.75%、8.33%、16.67%、58.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22%、0.00%、2.22%、4.4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HSV-Ⅱ和CMV所致不良妊娠发生率显著高于RV、TOX,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前检测巨细胞病毒、弓形体、风疹病毒单纯疱疹抗体可有效防止自然流产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自然流产 巨细胞病毒 弓形体 风疹病毒 单纯疱疹
  • 简介:目的:评价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对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2月期间收治的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患儿92例资料(118只眼),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的临床症状复常时间及复发率的差异,以及治疗前后视力水平测得值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后角膜愈合、眼痛复常时间均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视力水平测得值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视力水平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其复发率为0.00%(0/0)低于对照组为13.04%(P〈0.05)。结论:更昔洛韦眼用凝胶与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联用于治疗小儿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较为确切,有效促进了其角膜愈合和视力的恢复。

  • 标签: 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 小儿 更昔洛韦眼用凝胶 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西医治疗和西医联合中医辨证治疗2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科收治的初治2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治疗时间1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血糖、血脂和治疗有效率等情况。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和对照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的血糖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在治疗后均比治疗前有明显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后的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63.33%,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2糖尿病初治患者,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辨证治疗,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情况,也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西医 中医辨证 疗效
  • 简介:摘要顿挫带状疱疹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带状疱疹1,其临床表现中有一定的特殊性,临床上有不少关于本病的文献,现将我们收集的3例顿挫带状疱疹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如下。

  • 标签: 顿挫型带状疱疹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更昔洛韦眼凝胶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分组方法将2014年10月至2017年10月我院收治的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28例平均分为两组,每组14例,给予对照组阿昔洛韦滴眼液治疗,给予观察组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对比研究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半年复发率与平均治愈天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较高,半年复发率与平均治愈天数显著较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给予更昔洛韦眼凝胶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半年内复发率低,而且见效迅速疗程短,临床上推广应用很有价值。

  • 标签: 更昔洛韦眼凝胶 单纯疱疹性角膜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盘多肽联合抗病毒用于带状疱疹睑皮炎的效果。方法对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2016年6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收治的46例带状疱疹睑皮炎患者的诊疗进行分析。结果抗病毒药物可有效治疗带状疱疹睑皮炎,帮助疱疹消退吸收、结膜充血消退、减轻肿痛症状,胎盘多肽可促进其炎症吸收。结论胎盘多肽或可助于控制眼带状疱疹病情,有待远期纳入更多病例进行综合分析。

  • 标签: 胎盘多肽 带状疱疹睑皮炎
  • 简介:670核潜艇是苏联第二代反舰飞航导弹核潜艇。首艇K-43号于1967年服役,水面排水量3574吨,水下排水量4560吨,长95.5米,全艇分为7个舱室,最大水面航速12节,水下为26节,最大下潜深度300米,最大作战下潜深度240米。

  • 标签: 导弹核潜艇 下潜深度 排水量 大水面 第二代 水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单纯性肥胖症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4月—2018年2月90例脾虚湿阻单纯性肥胖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治疗,观察组则给予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联合针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水平;体重指数达到标准范围时间、体重达到标准范围时间;治疗前后患者体重指数、体重、生活质量;治疗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疗效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体重指数、体重、生活质量并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体重指数、体重、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饮食控制和运动控制联合针灸治疗脾虚湿阻单纯性肥胖症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生活质量,控制体重和体质指数正常,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针灸 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症 临床研究
  • 简介:肠道病毒71(EV71)是引起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因其能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甚至肺出血、肺水肿,导致婴幼儿死亡而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然而,至今仍没有上市的疫苗和有效的抗病毒疗法。传统中药在抗病毒治疗上以其天然、安全、毒副作用少而被众多专家青睐。临床研究已验证中药在EV71感染中的治疗作用,比如清开灵、喜炎平以及蓝岑口服液等。在临床治疗的基础上,众多学者致力于研究中药抗EV71病毒的有效性及其有效成分,如荆芥、鱼腥草等中草药被发现在体外有明显的抗病毒活性。本文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的中药临床治疗及中药抗EV71病毒活性的基础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 标签: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抗病毒 中药
  • 简介:目的:探讨“杂交”联合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与单纯TEVAR治疗复杂StanfordB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复杂StanfordB主动脉夹层患者96例,根据手术类型分为杂交组(51例)和介入组(45例),杂交组采用杂交技术联合TEVAR治疗,介入组采用单纯TEVAR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情况及围手术期、随访末期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术前及随访末期真、假腔最大径及比值变化。结果:两组ICU时间、住院时间、支架覆盖长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杂交组手术时间长于介入组(P〈0.01);杂交组随访时真、假腔比值大于介入组,假腔最大直径小于介入组(P〈0.05);两组围手术期及随访末期并发症、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杂交手术联合TEVAR治疗复杂StanfordB主动脉夹层的近、中期效果确切。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杂交技术 TEVAR技术
  • 简介:摘要糖尿病是以持续高血糖为其基本生化特征的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糖尿病严重威胁健康。大量研究证实,适度运动有助于2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适度运动的内容包括运动频率、量、时间安排和强度以及运动前、中、后的准备及注意事项。医疗部门应加强硬件及软件建设,有关部门应制定相应对策,医务人员应进行定期督导,提高患者知晓率,改变态度和行为。

  • 标签: 2型糖尿病 运动疗法 适度运动 血糖控制 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