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04年2月,经过长期的激烈争论,意大利议会终于出台了《医学辅助生殖法》。这部深受天主教影响、以严厉保守著称的40/2004法案禁止配子捐赠、代孕、胚胎冷冻和基因诊断,禁止为单身者、同性恋者和死者实施辅助生殖服务,要求每个治疗周期最多培养三个胚胎并且立刻同时植入母亲子宫,由此引发了激烈的争论,被指胚胎保护制度侵害受术夫妻的权利,影响生殖服务的质量。2005年6月,社会发起公投运动力图推翻法案,但因梵蒂冈的坚决抵制而宣告失败。2009年,意大利宪法法院裁决法案部分违宪并废除相关限制性条款,理由是这些规定赋予胚胎与夫妻相同甚至更多的权利。2013年2月欧洲人权法院在判决其中的PGD条款违背《欧洲人权公约》后再次驳回意大利政府的上诉申请。尽管如此,40/2004法案仍将对意大利的辅助生殖实践、生命伦理原则乃至社会政治生活产生深远影响。

  • 标签: 《医学辅助生殖法》立法 意大利议会 罗马天主教会 意大利宪法法院
  • 简介:摘要在我国医学领域中,医学图像分割是医学图像处理中的一个关键难点,医学图像分割广泛的应用于我国医学的临床检查中,对于临床治疗和判断具有积极的推动意义。可以说,医学图像分割技术的创新带动了我国医学图像处理中其他设备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医学图像处理中,3DReconstruction(三维重建)、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都与分割术的发展紧密相关1。不仅如此,它的发展也带动了和医学领域互帮互助的生物行业,并在生物领域发展中占据一席之位。本文将对医学图像分割技术进行简单的研究,以期为医学发展提供合理的参考。

  • 标签: 医学图像分割 技术 研究
  • 简介: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medicineEBM)是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对21世纪医学实践和医学教育产生了巨大影响。循证医学以其科学性、人文性和实践性为大学素质教育提供了指导思想和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善于发现问题,勇于探索,敢于实践的创新型人才。面对21世纪世界科技创新的巨大挑战,当代大学教育只有遵循追求科学精神,注重人文关怀,推行实践教学的办学方针,才能最终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 标签: 循证医学 科学性 人文性 实践性
  • 简介:摘要目的认识全科医学在医疗社区的综合性服务中的整体服务设备内涵,体会综合性的医学社区服务的宗旨内涵。方法采用合理的全科医学服务建设,完善综合性的社区医疗服务管理,逐步完成有效化的综合性建设。结果通过合理的研究加深综合性医学社区服务过程的管理,实现社区服务过程控制。结论通过合理的控制医学社区的服务过程,加深合理的综合医学服务过程,实现有效化的综合发展。

  • 标签: 全科医学 社区服务 研究
  • 简介:摘要红景天苷是提取于红景天苷根茎部的生物活性成分,不仅能够调节中枢神经系统提升注意力,抗疲劳,提高细胞对外部有害因素的非特异性抵抗力,调节免疫力,保护心率失常及血压造成的心血管系统损伤,通过清除氧自由基抵抗氧化应激等。有证据表明,红景天苷还能抑制恶性肝脏肿瘤的侵蚀性和转移力。本文旨在通过收集和综合关于红景天苷的基础医学及临床应用相关研究,探讨红景天苷医学应用潜力。

  • 标签: 红景天苷 药理作用 医学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以循证、最佳实践为基础的龋齿风险评估管理,验证其为目前针对龋病管理的最佳方法。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EMBASE、PubMed等外文数据库,以及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中近30年发表的有关龋病循证医学和龋病风险评估管理的相关文献。结果治疗龋齿仅以单纯的充填为目标,不考虑致龋因素的控制和充填体修复后的管理,这无助于解决疾病的根本问题。结论龋齿的风险评估管理代表一种最佳实践和基于循证医学的新型模式,潜力优于传统模式的管理方法。

  • 标签: 龋齿,循证医学 龋齿管理 龋齿的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临床治疗方法,尤其循证医学与中医药的结合改变了很多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同时,循证医学使得现阶段的中医治疗更加严谨和有效,因而循证医学对现代中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循证医学与中医药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 标签: 循证医学 中医药 发展
  • 简介:所谓精准医疗,盖以基因组测序为基础,凭借生物信息学与大数据等工具,以实现针对疾病的个体化医疗为目标而发展起来的新型医学概念与医疗模式[1]。今年初,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中提出"精准医疗"计划,在肿瘤、糖尿病、囊性纤维化这3类疾病中先行开展精准医学研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全球范围的研讨与争议。就目前而言,所谓精准尚是我们的美好愿景,距临床实践的转化尚需艰难摸索和努力。

  • 标签: 胃癌 结直肠癌 精准医学
  • 简介:摘要随着医学影像仪器不断对外更新与发展,医学影像在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医学影像使许多早期患者较早的了解病情并及时治疗,同时在协助医生手术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医学影像仪器的开发与研制,日益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新型医学影像仪器研发所带来的巨大的经济利益,使不少公司都努力去研发更清新,更先进的医学影像仪器。与此同时,也促进了医学影像仪器的革新,如今的医学影像仪器与最初的医学影像相比,其变化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 标签: CT影像设备 原理 功能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途径的建议。方法文献法和问卷调查法,自制调查表对沈阳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大一至大五的学生各年级抽200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绝大多数医学生认为非常有必要加强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然而在实际学习中,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过有关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活动,学生接受的医患沟通能力培养方式主要是通过相关课程,大部分学生认为有效提高医患沟通能力的方式是临床带教及假期社会实践等。结论医学生医患沟通意识较强,但自主参加实践的行动弱,学校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有待加强,可以通过角色模拟练习、假期社会实践及临床带教等方式提高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

  • 标签: 医学生 医患沟通能力 医疗纠纷 临床技能 临床带教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医学科发生院内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常见病原菌以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5年9月之间在我院重症医学科接受治疗并发院内感染的患者74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详细询问所选患者的病史,记录所采取的侵入性操作类型、病原菌特点等,总结重症医学科发生感染与侵入性操作的关系,常见病原菌类型和有效预防措施.结果重症医学科诊疗过程当中的侵入性操作是引发院内感染的重要原因,74例患者均实施了侵入性操作,其中大部分发生感染的患者是由于气管插管引起了肺部感染,感染率占60.32%,其次为留置引流管引起的泌尿系感染,感染率为51.39%,留置引流管患者的感染率为38.57%,留置胃管的感染率为16.36%,中心静脉插管引起的感染发生率为8.84%.取所有患者的相关标本进行病原菌培养,共培养出134株病原菌,大部分为革兰阴性菌,共122株,占91.04%,以鲍曼不动杆菌最多,有63株,占47.01%,肺炎克雷伯菌次之,共32株,占23.89%,还有数株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少量其他革兰阴性菌;共培养出革兰阳性菌12株,占8.96%,革兰阳性菌中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共7株,占5.22%,表皮葡萄球菌和肺炎链球菌均所占比例极小.结论重症医学科的感染多是由于插管、留置各种导管等侵入性治疗而引发,因此,针对院内感染的常见原因,重症医学科应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次数、必须实施时一定要规范操作,并采用多方面手段以避免患者发生感染.关键词重症医学科;院内感染;常见原因;病原菌类型;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294-02

  • 标签:
  • 简介:摘要循证医学在中医当中一直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它和中医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循证医学在中医药临床当中应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其中的四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分析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文献分析的科学性和可靠性予以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在这一过程中建立一个更加全面的中医药疗效评价体系,这样就可以很好的保证研究的准确性和系统性。本文主要分析了循证医学与中医药临床,以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临床试验 评价研究 中医药学文献 数学计算
  • 简介:医学文献的翻译对出身于文科或社会科学的译者来说是一项极大的挑战。无论中医西医都各有其传统概念、系统、范畴、词汇。而新兴的医疗技术和新开发的药物亦日新月异,从事医疗工作的人士固然需要不断掌握新的发展,医学翻译工作者亦要尽力应付,精益求精。译医之难,难于上青天。

  • 标签: 医学翻译 翻译工作者 社会科学 医学文献 医疗技术 医疗工作
  • 简介:随着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就业形势逐步变得多样化和复杂化。同时,自主创业成为时下很多高校毕业生的一种热门选择,再加上政府正在努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氛围与政策氛围,这就带动很多大学生在校期间开始热衷于创业思维的培养和创业能力的锻炼。医学生作为一类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创业思维的培养在路径、方法上有着其独到的特点。

  • 标签: 医学生 创业思维 培养路径
  • 简介:摘要乳腺增生为女性人群身上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易发作,反复,且病程长。本文从病名源流、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三个方面对乳腺增生的中医学研究进行了阐述,中医治疗在乳腺增生的治疗中发挥着很明显的作用。

  • 标签: 乳腺增生 中医学 概况
  • 简介:乳腺癌诊治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的支撑。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尤其是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乳腺癌基因组研究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乳腺癌易感基因相继被发现,为新药开发提供有意义的靶点,促进了乳腺癌发病机制和预后研究,推动了乳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作者就乳腺癌的高通量测序、遗传学、表观遗传学、药物基因组学,以及精准医学在乳腺癌诊治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乳腺癌 高通量测序 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 基因组学 精准医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