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中国区域经济的差距已经越来越成为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隐患,沿海区域与内地区域差异,省份之间的差异,城市的市中心与郊区的差异越来越成为百姓心中的痛。如何实现区域之间经济的协调发展已经提上日程,日渐成为中国发展的核心议题。依据经济地理学给出的大体框架可以得出全球化、简政放权、投资水平和市场化是导致区域经济差异的最重要的四个机制因素;全球化和投资是促进区域经济差异加剧的重要直接驱动力,简政放权则间接促进了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大,而市场化能够潜在地促进区域平衡发展,缓和区域经济差异。此次研究在数据选取上更为细化和全面,尝试追踪和监测区域经济差异的动态变化格局,构建经济增长差异定量测度方法体系和技术平台,加强区域间的关联以及经济溢出、空间溢出效应测度研究,关注差异机制和机理解析。

  • 标签: 区域经济增长差异 差异方向 地理因素 中国经济地理学
  • 简介:采用中国大陆分地区分行业从业人员数量、平均工资和工资总额等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和空间自相关方法对2006至2015年中国大陆各省区公务员工资区域差异进行系统的研究,发现当前各省区公务员工资存在较大的差异,最高省份工资与最低省份工资的倍差在2.47-3.37之间,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均会使倍差显著缩小;公务员工资水平处在全行业中间水平,增长幅度基本与全行业平均增速保持一致;从空间分布上看,各省区公务员工资高水平集中在直辖市、沿海地区和西藏、青海两省区,而低水平地区则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从分布模式上看,各省区公务员工资空间分布模式接近随机分布模式。

  • 标签: 公务员 工资 区域差异 空间自相关
  • 简介:在西方国家文化创意产业已经逐渐成为它们的经济支柱。尤其是英国,首先提出了文化创意产业一词,“源于个人创造力的才华与技能,通过知识产权的运用和开发,来创造出经济价值并增加就业潜力”。西方发达国家已经逐渐的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并结合自己国家的文化不断创造出具有独特性、创意性的产品。

  • 标签: 区域文化 文创设计 独创性
  • 简介:摘要我国已实行分类、分级的土壤环境监管工作,但尚未融合分区治理修复策略。自然地球化学异常或人为污染物空间排放差异可使土壤环境污染具有区域性特征。实行区域土壤污染的分区治理符合土壤污染的客观性和人为性。有鉴于此,本文中联系实际,分析做好土壤污染治理的措施。

  • 标签: 土壤污染 区域差异 分区治理
  • 简介:幼儿园区域活动指的是“教育者以幼儿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的空间划分为不同区域,让他们自主选择活动区域,在其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与发展”.区域活动中,幼儿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性,按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区域,并通过自己的感知经验在区域环境中操作材料从而满足自身的发展需要.区域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撒手不管,任其玩耍,教师仍然应该扮演着引导者、支持者、合作者的重要角色,在适当的时候介入指导幼儿的区域活动.

  • 标签: 区域活动 幼儿园 性格差异 活动材料 区域环境 活动类型
  • 简介:企业异质性通过人才分类效应、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所产生的经济空间关联影响地区生产效率差异。使用2006—2007年全国28省份数据进行面板估计,结果表明:企业异质性越高,地区的生产效率越高;人才分类效应和企业自我选择效应是企业异质性影响地区生产效率的中介变量;人才分类效应以及企业自我选择效应越强,地区生产效率越高;地区的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并非像以往的研究中所指出的对地区生产效率影响显著为正。在制定区域发展政策时,需要对地区的企业异质程度进行适时调整,同时需要对人口密度、基础设施建设、外商直接投资以及人力资本等变量进行适当控制。

  • 标签: 企业异质性 区域发展差异 经济空间关联 空间溢出 区域协调发展 区域生产效率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健康人群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方法本研究共纳入健康志愿者51人,男27人,女24人;年龄20~88岁,平均48.69岁.所有健康志愿者行肩部CT扫描,按照年龄分为3组:A组(20~39岁)17人;B组(40~59岁)18人;C组(≥60岁)16人.应用骨皮质测量软件Stradwin5.2读取CT原始影像数据,生成骨皮质的彩色分布图.垂直于肱骨头关节面,将肱骨头高度四等分后建立相互平行的3个横截面;在横断面1、2、3,测量分析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和后壁的骨皮质厚度、骨皮质密度和皮质下骨小梁密度.结果在A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在B、C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肱骨头区前壁、外侧壁、后壁相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后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在A、B、C组的横截面1、2中均较低.在C组的横截面3,外侧壁的骨皮质厚度和密度值最低.A、B、C组在横断面1、2、3中各个测量点的皮质下骨小梁密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在各个年龄段,肱骨头区的骨皮质区域性分布差异程度不同,40岁以后差异程度有所减弱.肱骨头区的外侧壁或者后壁,是骨皮质的薄弱区域.

  • 标签: 肱骨 肱骨头 骨皮质 骨小梁 骨密度 厚度
  • 简介:本文就浙江省11个市的教育水平差异情况进行分析,暂取13个变量,经过筛选后取其中6个变量进行因子分析,得到各市的因子得分及综合排名。再以所得的因子得分采用聚类分析对各市进行分类并检验聚类效果,找到各类特征后为各市的教育建设提出建议,供有关部门参考。

  • 标签: 教育水平 多元统计分析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通过1998-2017年我国四大区域财政农业支出数据,发现:从支出总量来看呈现西部地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的趋势;从支出力度来看呈现出西部>东北>中部>东部的趋势;从人均农业支出来看呈现西部>东北>东部>中部的趋势;从区域差距的分解来看,泰尔指数不断下降,区域农业支出均等化程度不断提高,区域差距主要由区域内差距造成;区域农业支出并未表现出δ收敛与β收敛。因此,优化财政支出结构,不断提高农业支出水平;优化农业支出事权划分,加大中央政府农业支出的财政责任;优化农业支出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种粮大省的投入;通过PPP模式,鼓励社会资本加大对财政农业的投入。

  • 标签: 农业支出 转移支付 区域差异
  • 简介:目前我国各地区均已制定了促进和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的战略策略,技术创新效率直接决定着各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速度和深度,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也会带来各个地区整体经济发展的差异。以我国不同区域创新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差异为研究主线,利用DEA分析法,从企业的投入产出角度出发对我国内地31个省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效率以及不同阶段的效率进行计算和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整体上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比较低,而且不同区域之间差异明显,与中西部地区相比东部地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效率以及技术创新的成果转化效率明显要高,而且研究也发现,在技术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技术成果转化效率要比技术开发效率的地位更加重要。

  • 标签: 战略性新兴产业 技术创新效率 区域差异
  • 简介:我国是一个人口很多的国家,随着时间的变化产值规模和产品规模都在不停的增加,这让我国的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有了很大的一个提升。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地区的经济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并且自身的经济实力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了良好的提升,但是在中国,有的区域经济较发达,而有的区域经济却不乐观。本文针对中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进行分析。

  • 标签: 区域经济差异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迅速发展,旅游规模持续扩大,旅游结构日趋完善,旅游业地位不断提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省域旅游的市场已逐渐趋于饱和与成熟,而县域旅游业不断发展起来,成为带动地区经济的一个新的增长点。本文基于此,在梳理相关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北京的16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对北京市各地区的旅游业发展水平进行排名和评价,分析各地区的发展差异和影响因素,并为旅游发展提出一些建议。

  • 标签: 旅游业 区域发展 区域经济
  • 简介:摘要当前我国的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的背景下,各个城市的各方面投资建设需求也相应的增多,其中关于市政公用设施的建设投资的项目也不断的增加。但是在我国区域广阔,地区差异大的情况下,人口也在急剧的增长,不同地区的公共设施仍有较大的建设差距,因此在我国城市市政公用设施投资与建设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的问题。本文以我国城市市政公共设施的投资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对其建设的效率进行深入性的研究。

  • 标签: 城市市政 公用设施 区域差异 效率
  • 简介:以长江经济带沿线11个省的省际面板数据为研究单元,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方法,对该区域1996—2015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海拔高度的关系进行测度,从时空角度分析研究区域经济差异及其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海拔高度对长江上游的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制约作用,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呈现与海拔高度负相关的线性变动趋势;而在海拔较低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同样会受到海拔梯度带来的消极影响,但不是影响区域经济分异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海拔梯度 区域经济差异 长江经济带 自然地理要素
  • 简介:利用2007-2016年省级面板数据,测算我国31个省市及东中西三大区域的经济效率,结果显示:经济效率区域间发展不平衡,呈东高西低的递减态势,区域间存在显著差异。这种差异表明:政府影响力在东部地区表现得尤为明显;东部和西部相对于中部更依赖于对外贸易依存度;城镇化水平对西部地区经济效率的影响高于中东部;金融环境、单位能耗和产业结构对三大区域间经济效率的影响效果均为负,抑制了经济效率的发挥。

  • 标签: 经济效率 经济增长 数据包络分析 面板Tobit模型
  • 简介:目的:采用口腔全景X线片,对上颌牙槽骨高度的区域差异及其特点进行测量分析,为牙弓牙槽弓新分区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提供支持。方法:随机选取200例正常成年上颌骨X线全景片,根据笔者团队提出的牙弓牙槽弓分区,分别对弓顶区、弓肩区和弓体区各牙位牙槽骨高度进行测量,弓顶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性鼻底的高度,弓肩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性鼻底与骨性上颌窦底高度,弓体区测量牙槽嵴顶至骨性上颌窦底的高度(h),统计各牙位牙槽骨平均高度与各区域牙槽骨平均高度最低牙位,同时以h≤6mm,6mm〈h≤8mm,8mm〈h≤10mm,10mm〈h≤12m,12mm〈h≤14mm,h〉14mm为参考区间,分别统计不同牙位牙槽骨高度在各高度区间的百分比。结果:正常成年人弓顶区中切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24.8mm,弓肩区第二前磨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16.8mm,其牙槽骨高度在不同区间百分比分别为1.75%,4.25%,9.25%,12.75%,14%与58%,弓体区第一磨牙牙槽骨高度最低,平均为12.7mm,其牙槽骨高度在不同区间的百分比分别为9.5%,20.25%,14%,12%,11.75%与32.5%。结论:上颌牙槽骨高度区域差异明显,新牙弓牙槽弓分区既能较好地体现这种差异,也能很方便地将这种差异转化为临床实际应用。

  • 标签: 牙槽骨高度 分区 牙种植 X线测量
  • 简介:摘要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经营方式,还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农业劳动成果。在生产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推动下,农业的生产模式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生产力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实际发展情况,并针对区域间的差异展开深入的分析。

  • 标签: 农业机械化 区域差异 发展现状
  • 简介:在传统生命周期理论和持久收入假说的基础上,通过放松理性人和完全信息假设,引入非完美预期与其导致的不确定性,可以从行为经济学的心理预期与财富幻觉的角度分析其对消费的作用机理,并结合效用理论,建立涵盖上述因素的非完全预期生命周期模型。将该模型运用于中国房地产市场,针对2000—2016年31个省区面板数据,实证研究房价波动的非完美预期以及其导致的不确定性对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东部和中部地区居民的非完美预期对其消费具有显著抑制作用,西部地区居民的非完美预期对其消费具有促进作用;不确定性对居民消费具有抑制作用,中部地区最强,东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弱。由此提出因地制宜调控房价、合理引导预期、降低不确定性的政策建议。

  • 标签: 消费 非完美预期 房地产财富效应 区域异质性
  • 简介:文章基于多层次C-D函数模型对供给侧改革背景下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各因素影响率值差异进行研究,通过对C-D函数模型的适当变形,构建多层次模型对影响率值进行分析。建立零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31个省市自治区间发展水平进行研究,表明31个省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之间存在明显差异。建立随机截距发展模型对31个省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随时间的变化进行研究,表明31个省市自治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随时间的变化显著。建立混合发展模型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时间与影响因素的交互作用进行分析,表明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和技术因素影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且四个因素与时间存在交互作用。对政策因素、劳动力因素、资本因素和技术因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率值进行计算,表明技术因素的贡献率值最高,其次为资本因素,技术因素和资本因素的影响率值为正,而劳动力因素和政策因素的影响率值为负,并根据相应影响因素的差异提出改革路径及对策。

  • 标签: 供给侧改革 高新技术产业 影响率值 多层次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