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当前儿童少年第二掌皮质发育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综述,以进一步探讨皮质发育规律,为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第二掌骨 骨皮质指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收治的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患者41例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观察其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本组随访时间(20.3±2.6)个月;术后均性愈合,愈合时间(8.1±1.3)个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2.68%。结论内固定术后不连、延迟愈合应用皮质剥离加Phemister植治疗的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关节功能。

  • 标签: 骨皮质剥离 Phemister植骨 骨延迟愈合
  • 简介:目的报道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瓣移植治疗不连的效果。方法采用吻合血管的胎儿骨膜皮质瓣治疗不连19例,其中胫骨不连8例,尺骨近段不连5例,肱骨远段不连3例,桡骨远段不连2例,股骨不连I例。结果19例病人经过一年以上随访,其中术后12~18周愈合17例,术后23周愈合2例。结论胎儿骨膜皮质瓣由骨膜和皮质组成,能够促进不连愈合,胎儿骨膜皮质瓣抗原性差。本方法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移植后塑形方便,一个切口内完成手术,适用于不连和小范围的缺损。

  • 标签: 骨不连 胎儿骨膜皮质骨瓣移植 吻合血管 手术方法
  • 简介:摘要:本研究对12名多导睡眠图(PSG)诊断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的儿童与36名年龄和性别匹配的对照儿童的下颌皮质宽度(MCW)进行了回顾性横断面研究。结果:PSG诊断为OSA儿童与健康儿童(3.2±0.5mm;P=0.003)相比MCW较薄(2.7±0.4mm),MCW与OSA儿童的年龄呈正相关(β=0.74,P<0.01),MCW与OSA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结论:诊断为OSA的儿童下颌皮质宽度减小,这可能反映了SDB与稳态的改变相关。

  • 标签:
  • 简介:摘要皮质轨迹(CBT)螺钉技术具有生物力学稳定、切口小、对后方软组织剥离少、术后康复快等优势,自提出以来受到了广泛认可。CBT螺钉技术使用CBT螺钉进行固定,其头端螺纹螺距较尾端更近,增大了螺钉与皮质的接触面积。近些年来被广泛应用于骨质疏松、腰椎翻修、邻近椎体疾病等脊柱外科疾病。本文将从CBT螺钉技术的手术技术、拓展应用、生物力学特点、优缺点等方面进行综述。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椎弓根螺钉 脊柱 生物力学
  • 简介:摘要一直以来,椎弓根螺钉内固定腰椎融合术都被认为是腰椎退行性疾病治疗的金标准,但在合并骨质疏松的患者中,该术式常不能使患者获得长期满意的结果。近年来,皮质轨迹螺钉的出现成为了处理这些问题的另一种选择。随着临床与基础研究的深入,学者发现皮质螺钉内固定有助于提高固定强度、降低手术创伤、加速术后康复。本文基于目前的循证研究与临床应用体会,分析皮质螺钉的研究热点问题,介绍临床实践中的体会,为同道提供参考。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腰椎 应用 展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诊断。方法选择我院从2010年10月到2011年10月收治的40例纤维性皮质缺损患者。对所有的40例纤维素性皮质缺损X线照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0例患者总共发现51个病灶,其中股骨远侧干骺端22个,胫骨近侧干骺端8个,股骨近侧干骺端4个,腓骨远侧干骺端4个,胫骨骨干2个;单发28例,多发6例。结论对于比较典型的纤维性皮质缺损采用X线即可诊断,而对于不够典型病例需要结合其他因素综合考虑。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X线诊断 放射摄影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对恢复美学区三维缺损患者的安全性及长期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2007年1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医院第四门诊部,并使用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完成上前牙区三维重建患者24例,男性13例,女性11例,年龄(37.8±13.4)岁(20~54岁)。将取自患者下颌外斜线的自体块片切成2块皮质片,分别固定于唇、腭侧恢复缺损壁,两片间充填自体碎,整个植区域覆盖异体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测量增量前缺损大小及增量后的重建尺寸,种植体植入时植区域的体积变化,统计块成活率、种植体存留率及相应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4例患者(35个位点),随访(7.1±1.9)年。自体的成活率100%(24/24),种植体存留率100%(35/35)。水平向和垂直向的增量分别为(6.47±2.46)和(5.01±1.12) mm,吸收率分别为9.0%和10.9%。其中1例在随访9年时发生植体周黏膜炎,其余种植修复体唇侧龈缘稳定。共12牙位修复后5年后锥形束CT显示,种植体唇侧板厚度>1.5 mm。结论应用双层皮质片夹层植技术重建三维缺损安全有效,联合使用异体骨胶原或骨粉和胶原膜可进一步减少吸收。

  • 标签: 骨移植 自体骨 骨缺损 引导性骨再生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螺旋CT扫描探讨青少年不同垂直面型上下颌皮质厚度和密度的变化规律。方法针对上下颌前后临床常用微型种植体植入位置,测量距离牙槽嵴顶4~6 mm范围内皮质厚度和CT值。分析不同面型间皮质厚度和密度间差异。结果除下颌后部皮质厚度在不同垂直面型间无显著区别外,均表现为高角患者皮质厚度和密度显著低于均角及低角患者。结论青少年高角患者上下颌前部皮质厚度较低,上颌后部皮质骨密度较低,低角患者下颌后部皮质骨密度较大,应引起临床医生的注意。

  • 标签: 皮质骨厚度 皮质骨密度 不同垂直骨面型 CBC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四肢长骨骨折出现不连症状患者采用皮质剥脱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3~2014.6期间我院50例四肢长骨骨折出现不连症状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常规组,按入院时间进行分配,每组25例。常规组采用非金属单侧外固定,观察组对患者施行皮质剥脱术治疗,观察记录两组疗效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相比,观察组高达92.0%,常规组为80.0%,观察组较常规组疗效好,P<0.05。结论非金属单侧外固定可有效治疗四肢长骨骨折出现不连症状的患者,但患者恢复较为耗时、术后并发症较多,采用皮质剥脱术不仅疗效显著,同时可避免上述问题,可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骨不连 骨折 骨皮质剥脱术 疗效 非金属固定 单侧
  • 简介:目的研究补肾中药复方延缓老年大鼠股骨皮质、松质量增龄性丢失的作用,方法36只24月龄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24月龄本底对照组、30月龄增龄对照组、补肾中药复方低剂量组、补肾中药复方高剂量组,每组各9只。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自24月龄给药至30月龄。各组相应处理以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左侧股骨以松质为主的近段、远段以及以皮质为主的中段的骨密度。结果补肾中药复方低剂量组大鼠股骨各段骨密度增龄性减少率出现延缓的趋势;高剂量的补肾中药复方则能明显延缓殴各段骨密度增龄性减少率,结论补肾中药复方具有量效依赖性地延缓大鼠皮质、松质增龄性丢失的作用。

  • 标签: 补肾中药 复方 延缓 增龄性 股骨 松质骨
  • 简介:摘要皮质轨迹(CBT)螺钉技术在临床应用之初以应用于老年腰椎退变性疾病为主,下腰椎单节段或双节段占大部分。随着技术熟练和器械改进,疾病种类不断拓展,并且能与传统椎弓根螺钉技术搭配使用,在邻椎病翻修微创治疗和重度骨质疏松患者椎体强化固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CBT技术并未得到广泛应用,仍有相关问题需要明确及进一步研究。本文就腰椎CBT螺钉技术的应用拓展及其相关问题进行论述。

  • 标签: 骨螺丝 皮质骨轨迹螺钉 腰椎 应用拓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纤维性皮质缺损(FCD)的X线征象。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或临床追踪证实的19例FCD的X线征象。结果19例共24个病灶,15例单发,4例多发,其中股骨远端15个、胫骨近端5个、股骨近端2个、腓骨和尺骨各1个。病灶平均1.36±0.84cm,多为卵圆形和类圆形的低密度影,边缘清晰锐利有薄层硬化边,均无骨膜反应。8个病灶临床追踪复查无扩大。结论X线片对具有典型征象的FCD可明确诊断,首诊不能明确诊断者必须密切结合患儿年龄、临床表现和临床追踪复查的X线变化等综合考虑。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X线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总结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表现,并探讨与非骨化性纤维瘤的鉴别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8例纤维性皮质缺损的临床和X线资料,并与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进行对照分析。结果18例纤维性皮质缺损中,位于股骨下干骺端13例、胫骨上干骺端4例、腓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后缘;多呈圆形、椭圆形,大小约0.3~3.2cm,边缘硬化;切线位呈皮质“陷入”髓腔或缺损之表现。6例非骨化性纤维瘤中,位于胫骨上干骺端4例、胫骨下干骺端1例、股骨下干骺端1例,且病灶多位于病前缘或前侧缘;呈多囊状或分叶状,大小约2.0~6.5cm,病灶向髓腔深入较著,皮质膨胀变薄但无缺损表现。结论纤维性皮质缺损切线位摄片显示皮质凹陷缺损是其特点;非骨化性纤维瘤之病灶呈多囊状或分叶状,皮质膨胀变薄但无明显缺损是与纤维性皮质缺损鉴别的关键。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非骨化性纤维瘤 放射摄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CT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分析9例纤维性皮质缺损的X线及CT表现,总结本病的影像特点。结果多数病灶位于长骨干骺端,以股骨下干骺端及胫骨近端为主,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状或碟状缺损,边界可有硬化线,表面无壳。结论纤维性皮质缺损可以通过影像检查确诊,X线平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CT能对平片所显示不清的病灶及不典型的病例提供准备的诊断依据。

  • 标签: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 放射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