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是新一代标记免疫技术,以其简便、标志物制备容易,且稳定性高、自动化操作和对环境影响小的优势,在临床医学检验工作中广受好评,本研究主要对该技术的原理,以及其在激素分析、传染性疾病病原诊断和肿瘤标志物分析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与总结,提高临床应用的效果。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 临床检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化学发光法酶免疫分析(CLIA)与胶体金法检测丙肝抗体(HCV-Ab),因其快速﹑灵敏﹑操作简便﹑得到广泛推广,在全国大部分实验室得到推广应于,丙肝病毒抗体(HCV-Ab)输血前筛查检测。用两种方法对我院2012年-2014年入院患者输血前筛查,收集116例弱阳性HCV-Ab标本,S/CO值在1.5~11.0间的阳性血清标本,即临界值附近的阳性血清标本然后用CLIA法和胶体金法同时检测,对比两种方法的灵敏度结果CLIA法检HCV-Ab阳性标本116例,灵敏度为100%,而胶体金只检出19例阳性标本,S/CO值在6.1~11.0时胶体金的灵敏度为16.4%,S/CO值≤6.0时胶体金法则无法检出

  • 标签: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CLIA,胶体金法
  • 简介:目的探讨电化学发光法(ECLIA)与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的区别及其在类风湿关节炎(RA)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例RA患者和50例非RA者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ECLIA与ELISA测定所有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水平。结果ECLIA法试剂盒的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80.0%、96.0%,ELISA分别为76.0%、78.0%;ECLIA检测抗CCP抗体的阳性率为42.0%,ELISA阳性率为49.0%,两种方法阳性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测方法总体符合率为82.2%,且两者存在显著相关性(P〈0.01)。结论抗CCP抗体检测中,ECLIA灵敏度、特异性较高,优于ELISA法,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电化学发光法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关节炎 类风湿
  • 简介:摘要探讨了PowerBuilder9.0环境下实现医学检验仪器与计算机双向通信的方法,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PowerBuilder9.0来开发罗氏E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双向通迅软件。

  • 标签: PowerBuilder 9.0 双向通迅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 简介:摘要罗氏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它具有操作简便,自动化程度高,精密度高,重复性好样品用量少,节省试剂,检测速度快等优点。是国际公认的“金标准”,而在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小故障,需要自行尽快排除,以至于不影响日常工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为A组,60例甲状腺功能低下者为B组,60例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为C组。利用化学发光法对三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进行检测。比较三组被试的促甲状腺素(TSH)、总三碘甲腺原氨酸(T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T4)、游离甲状腺素(FT4)的水平以及诊断符合率,说明化学发光法检测的临床价值。结果①A组TT3、FT3、TT4、FT4水平均明显大于C组;B组TT3、FT3、TT4、FT4水平明显小于C组;A组TSH水平明显小于C组;B组TSH水平明显大于C组;以上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FT3、FT4在A、B两组中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TT3、TT4;并且FT3在A组中的诊断符合率大于FT4,在B组中的诊断率小于FT4。TSH在A组以及B组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95.00%、95.00%。结论使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甲状腺激素的敏感性较高,诊断符合率较高,可为早期诊断治疗甲状腺疾病提供准确参考,因此该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甲状腺激素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临床急救效果。方法选取本院自2012年2月~2015年3月间7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用资料回顾性分析法进行治疗方法以及临床效果研究。结果根据患者脑出血患者疾病轻重情况进行不同方法治疗(1)22例轻度高血压脑出血采用保守方法进行治疗,其中13例患者逐渐恢复,9例患者死亡;(2)28例患者为中度高血压脑出血,其中23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18例逐渐恢复,5例死亡,另外5例采用开颅手术治疗,2例恢复,3例死亡;(3)20例患者为重度高血压脑出血,其中12例采用微创锥颅手术,10例逐渐恢复,2例死亡,其余8例患者转院治疗。结论对于轻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保守治疗效果较佳,中度或者重度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手术效果明显优于开颅手术,但是对于病情复杂且难以确定者,应及时转院治疗。

  • 标签: 高血压性 脑出血 急诊救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梅毒患者的早期诊断准确率,研究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3年9月~2014年9月期间,门诊部所收治的疑似梅毒的患者共计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利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分析法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下血清样本检出阳性率为15.00%(30/200),与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实验法下检出数据对比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梅毒螺旋体明胶凝实验法为金标准,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的检测灵敏度为90.32%(28/31),特异度为98.82%(167/169)。结论在对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进行检测的过程当中,应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具有理想的检测效果,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 梅毒螺旋体 特异性抗体 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CLIA)完全替代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assay,ELISA)进行患者输血前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的可行性,并制定化学发光法检测弱反应性标本的复查策略。方法首先采用CLIA试剂筛选出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S:CO(absorbancesignalofsample∶cutoffvalue,即样本吸光度值∶临界值)〉0.30的血清样本,再采用2种ELISA试剂复查,最后以梅毒螺旋体血凝实验(treponemapallidumhaemagglutinationassay,TPHA),对3种试剂均在临界值以上(S/CO≥0.80)或至少1种试剂临界值以上的标本进行确认。评估检测效果,制定复查策略。结果应用CLIA试剂从5000份标本中筛查出梅毒特异性抗体S/CO〉0.30的血清样本141份,经2种ELISA试剂复查后,CLIA检测结果S/CO≥0.5、ELISA检测结果≥0.8的阳性率为92.5%;3种试剂或至少1种试剂检测结果S/CO≥0.8的72份标本,经TPHA确认阳性58份,其中2份标本CLIA检测结果0.8〉S/CO〉0.60。结论CLIA与ELISA方法检测梅毒特异性抗体存在一定不符合性;建议对CLIA检测结果S/CO〉0.50标本采用ELISA联合检测,对S/CO〉0.60的标本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pallidumparticleassay,TPPA)或TPHA法确证。

  • 标签: 化学发光法 输血前检测 梅毒螺旋体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讨论体检中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个人1031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对受检者的甲胎蛋白进行检测,并比较不同方法检测甲胎蛋白阳性率,准确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经检测,金标法检出甲胎蛋白阳性9例,阴性1022例,阳性率为8.7%;免疫发光法检出甲胎蛋白阳性4例,阴性1027例,阳性率为3.9%。免疫发光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率均为100%,以之为金标准,金标法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100.0%、99.5%和99.5%。经Kappa一致性检验,K=0.693,P<0.05,具有高度一致性。结论体检过程中,采用金标法和免疫发光法检测甲胎蛋白的结果高度一致。相对而言,免疫发光法的特异性略高。而金标法的检测快捷、简单、经济,适用于大规模的体检定性筛查,免疫发光法可以作为辅助检测手段对金标法检测阳性的患者进行定量检查。

  • 标签: 金标法 免疫发光法 甲胎蛋白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肺结核治疗通过化学物加免疫增强剂的治疗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2月到2015年2月肺结核患者资料6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化学药物加免疫增强剂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痰菌转阴情况进行记录和比较,将比较结果实施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全程治疗痰菌转阴情况和对照组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化学物加免疫增强剂治疗肺结核,尤其是耐药肺结核的治疗效果显著,能够在临床中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肺结核 化学物 免疫增强剂
  • 简介:动物防疫人员技术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动物免疫质量的好坏,提高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做好动物免疫工作,筑牢动物免疫保护屏障,对保障畜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近年来,虽然各级畜牧兽医部门加大了对动物防疫人员技术培训力度,动物防疫人员的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但在动物防疫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疫苗的贮藏和使用不当、注射部位不准确、免疫档案和免疫户口册建立不健全和消毒不严格等问题。为此,笔者总结出动物防疫工作要点,供读者参考。

  • 标签: 动物免疫工作 接种技术 动物防疫工作 畜牧兽医部门 免疫质量 保护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