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气囊式加压包扎器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在腮腺术后减少并发症中的作用比较.方法选取同类患者进行不同包扎方法在可操作性、舒适度、减少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结果气囊式加压包扎器在腮腺术后的应用中各方面均优于传统加压包扎方法。结论气囊式加压包扎器是一种在预防和减少腮腺术后并发症中一种新型、有效、优于传统方法的装置。

  • 标签: 腮腺 术后 气囊式 包扎 比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2年9月~2013年3月本院收治的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临床资料,给予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最后分析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40例创伤性甲下瘀血患者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后,患趾甲渗液逐渐减少的平均时间为(3.45±0.36)d,渗液停止时间为(6.89±1.89)d,趾甲与甲床贴合紧密时间为(9.22±1.92)d,随访6个月中,患者趾甲均无脱落,无出现趾甲叠生及拔甲情况,外形及功能恢复良好。结论采取经甲钻孔加压包扎治疗创伤性甲下瘀血,外形和功能康复效果显著,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甲钻孔加压包扎 创伤性 甲下瘀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临床工作中气管切开、全喉切除或半喉切除术后,颈部加压包扎敷料堵塞气管套管口的现象时常发生,与颈部敷料包扎过多、颈部的解剖位置及术后颈部肿胀消退致敷料过松有关。以往术后患者采用平卧位预防,若采用半卧位或端坐位时,由于重力作用常致敷料下压,导致套管堵塞,使患者呼吸不畅,套管内分泌物也易污染伤口敷料。我科2006年6月-2007年12月对气管切开全喉切除或半喉切除患者54例,

  • 标签: 伤口敷料 颈部肿胀 气管套管 加压包扎 预防 气管切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负压封闭引流(VSD)与常规敷料加压包扎法在皮肤撕脱伤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0无血管、神经、肌腱及骨骼外露的皮肤撕脱伤患者,行创面清创,原位中厚皮片回植覆盖创面。研究组术后皮片表面用医用护创敷料(VSD)覆盖封闭,-50~60kPa负压持续吸引。对照组术后皮片表面行凡士林纱布覆盖,敷料加压包扎。结果研究组平均使用VSD8.5d。术后平均体温、创面愈合时间及换药次数显著低于对照组。肢体近端周径变化高于对照组,结论持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充分引流渗出液,减轻肢体水肿,促进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显著提高了撕脱伤皮片的成活质量。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皮肤撕脱伤 传统加压包扎
  • 作者: 兴,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2-10-19
  • 出处:《临床普外科电子杂志》2021年3期第17卷
  • 机构:松原吉林油田医院  吉林  松原  138000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治疗烧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9年1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11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对患者进行分组,得A组和B组各59例,A组患者实施负压吸引植皮术,B组患者实施加压包扎植皮术,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患者植皮效果及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B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A组高于B组;A组患者周围组织柔软度及瘢痕增生程度均优于B组患者(P<0.05)。结论:临床上对于烧伤类患者实施负压吸引植皮术治疗的患者(A组)相较于加压包扎植皮术的患者(B组),其临床效果更加显著,瘢痕更少,周围组织更柔软,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烧伤整形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负压吸引植皮术、加压包扎植皮术在烧伤整形治疗中的效果差异。方法 我院收治于2021年1月~2023年12月烧伤患者6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将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两组,对照组(予以加压包扎植皮术治疗)、观察组(予以负压吸引植皮术治疗),观察两组植皮成活情况、手术及创面愈合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对比植皮成活率情况,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对比手术时间、术前及术后疼痛分数,无差异(P>0.05)。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 负压吸引植皮术、加压包扎植皮术均可应用于烧伤整形治疗中,前者植皮成活率更高、创面愈合时间更短,建议推广。

  • 标签: 负压吸引植皮术 烧伤整形 加压包扎植皮术 创面愈合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进行治疗的效果差异 。方法 选取本院的烧伤整形患者 66 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收治时间为2021年 3月-2022 年3 月,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常规组33例,采用加压包扎植皮术对患者进行治疗,实验组 33例,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对患者进行治疗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瘢痕增生程度以及组织柔软程度 。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瘢痕增生程度评分以及组织柔软程度评分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 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对患者进行治疗,与加压包扎植皮术相比,前者治疗效果更加明显, 值得推广。

  • 标签: 烧伤整形治疗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治疗效果
  • 简介:皮下积液是乳腺癌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虽然不威胁生命,但影响局部皮瓣的血液供应,从而导致化学治疗和其他后续治疗的延迟进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特别是长期顽固性皮下积液,对患者的心理影响很大^[1]。皮下积液的临床处理方法主要是局部压迫和通畅引流,笔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标签: 乳腺肿瘤 术后皮下积液 疗效 改良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颅骨缺损修补术中使用负压引流+弹力绷带的临床经验。方法全组86例均采用全麻,围手术期按照抗生素使用标准合理使用,三维钛网严密覆盖固定后,皮下留置引流管接负压引流球,严密缝合头皮后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结果全组切口均一级愈合,无出现皮下积液、血肿或感染,患者术前癫痫发作及脑神经功能症状均有改善。结论严格手术适应症,围手术期合理用药,术中避免脑脊液漏,彻底止血,通畅引流,闭塞空腔残留是减少皮下积液、异物感染关键。负压引流+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能有效闭塞空腔残留,减少皮下积液、头皮坏死、异物感染可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烧伤整形治疗中应用负压吸引植皮术以及加压包扎植皮术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研究样本病例筛选自我院在2020.10-2021.10期间收治的烧伤患者70例。随机将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与研究组各有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加压包扎植皮术,研究组患者应用负压吸引植皮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干预后的治疗总有效率、创面组织修复情况等。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相比对照组较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创面组织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采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对烧伤整形患者的治疗相比于加压包扎植皮术效果更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烧伤整形治疗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对比负压吸引植皮术与加压包扎植皮术分别在烧伤整形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23年1月时段在我院就诊的78例烧伤患者作为对象研究,根据治疗方法不同而分组,分为对照组39例,实验组39例。对照组使用加压包扎植皮术治疗,实验组使用负压吸引植皮术,对比两组患者的瘢痕增生程度、组织柔软程度和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的瘢痕增生程度、组织柔软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负压吸引植皮术 加压包扎植皮术 烧伤 整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临床治疗对策。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5年3月来我院接受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平分为两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压包扎治疗法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未采用加压包扎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硬膜下积液量的变化,并使用SPSS19.0软件包对两组患者的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量的变化有显著性差别,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压包扎治疗法对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治疗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可作为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理想治疗方法,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加压包扎 硬膜下积液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局麻眼袋切除手术后开展加压包扎以及冰敷护理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200例局麻眼袋切除手术病患为研究主体,2019年11月研究开始,并于2020年11月完成。依据随机投掷骰子单双数字法将其分成常规组(100例)以及实验组(100例),予以常规组病患基础护理,予以实验组病患基础护理、加压包扎以及冰敷护理。对比每组病患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手术后72小时水肿得分。结果 实验组手术后24小时、48小时VAS得分均低于常规组(P

  • 标签: 眼袋切除术 局麻 冰敷护理 加压包扎 疼痛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针对行冠脉造影术的患者术后采用绷带加压包扎及压迫器止血的效果差异。方法:抽取2021.03-2022.03于本院行冠脉造影的患者共计88例,计算机1:1随机数列分布分设组别,范例组(绷带加压包扎,n=44);探讨组(压迫器止血,n=44)。比较两组止血时间、手部肿胀程度及止血效果。结果:探讨组止血时间短于范例组、手部肿胀率低于范例组、止血效果优于范例组,数据比较有意义(P<0.05)。结论:冠脉造影术后应用压迫器止血相较于绷带包扎止血效果更佳,且可降低术后手部肿胀率,可推广。

  • 标签: 冠脉造影 压迫器 绷带加压 包扎止血 手部肿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患者切口使用新型护理加压包扎带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行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加压包扎,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护理加压包扎带进行加压包扎。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平均(10.32±4.64)天,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平均(6.79±3.14)天,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皮下积血积液、皮瓣坏死以及出血等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新型护理加压包扎带在乳腺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可以有效止血,缩短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的感染、皮下积血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经济,舒适度高,预防感染,止血效果好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癌术后 加压包扎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对小儿股动静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舒适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80例小儿经皮穿刺股动静脉进行介入检查或治疗的病人随机分为纱布绷带加盐沙袋加压组(对照组)和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组(观察组)。结果: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可以提高婴幼儿股动静脉穿刺术后止血效果以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增加患儿的舒适度(P≤0.05)。结论:品字形纱布加压包扎可以在有效止血的同时降低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提高患儿术后舒适度。

  • 标签: 品字形纱布 加压包扎 股动静脉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