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麻醉技术的提高,临床医师手术水平的提高,剖宫产已是一个安全、快捷、简单的手术,很容易被患者接受,甚至没有指征的人要求手术。但是剖宫产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都远高于自然分娩。如何提高剖宫产质量,降低剖宫产的各种并发症和后遗症,降低母婴的患疾率和死亡率,已成为产科医师的重要职责。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558剖宫产并发症和后遗症进行总结分析。

  • 标签: 预防 处理 剖宫产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上升原因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总结我院产科2005年1月~2009年9月近五年时间的住院分娩病历,分析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的变化。结果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明显,由2005年的21.24%上升到2009年的40.54%(χ2=28.64P<0.005=,在指征变化中,相对头盆不称以42.1%占第一位并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剖宫产率升高主要是以相对头盆不称指征行剖宫产增多所致,其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剖宫产再孕剖宫产术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6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再孕的产妇90为研究对象,其中60进行阴道试产,成功19,再次剖宫产71,分析两组的母婴结局。结果:阴道分娩组的产后再出血率、出血量、产褥感染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新生儿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不是再次剖宫产的绝对指征,可适当采取阴道分娩。

  • 标签: 剖宫产再孕 分娩 母婴结局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指征,降低剖宫产率,现对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剖宫产817进行系统回顾分析,共分娩产妇总数3788,其中剖宫产817剖宫产率21.3%,剖宫产有上升趋势,关键是社会因素,胎儿因素,加强产前知识宣,降低社会性剖宫产率,有一定重大意义。

  • 标签: 剖宫产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干预措施。方法对1828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中,瘢痕子宫—社会因素—胎儿窘迫—胎位不正—头盆不称—产程异常—羊水过少成为剖宫产手术前7位指征,瘢痕子宫为第一因素。结论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孕期各种宣教,提高孕妇阴道分娩与剖宫产的利弊认识,提高产科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寻找有效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率和剖宫产指证的变化,分析其合理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奉城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4138剖宫产的临床资料。结果剖宫产率平均50.84%,在剖宫产指证中,社会因素位居第一,占23.56%,疤痕子宫位居第二,占22.63%。其次为头盆因素、胎儿因素、胎儿窘迫、母亲因素等。结论剖宫产率居高不仅是医学问题,还是社会问题。只有医患双方、社会共同努力才能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证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住院分娩剖宫产变化趋势,探讨合理掌握剖宫产指征以及降低剖宫产率的方法。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郑州市中心医院住院分娩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7、2008年、2009、2010、2011年剖宫产率分别为34.8%、39.9%、44.4%、48.8%、56.7%。2007与2011年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呈上升趋势,其中社会因素呈明显上升趋势。结论做好围生期保健知识宣传和孕期营养指导,提高产科质量,促进和支持自然分娩、科学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减少人为因素的剖宫产

  • 标签: 剖宫产率 剖宫产指征 社会因素
  • 简介:目的分析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的原因,为如何降低剖宫产率提供资料。方法对我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1910剖宫产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近4年剖宫产率达到46.31%,明显高于WHO提出的剖官产率小于15%的目标。社会因素、胎儿宫内窘迫、胎膜早破、脐带绕颈、是前四位主要原因。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 标签: 剖宫产 社会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市剖宫产率高的原因。方法对1283剖宫产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分娩人数2830人,剖宫产1283剖宫产率为45.34%,剖宫产的指征中头盆因素、疤痕子宫、胎儿宫内窘迫、羊水因素、社会因素、胎位异常、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等是导致剖宫产率高的主要原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孕前宣教、提高孕妇对分娩的认识,严格控制初产妇剖宫产,不断提高产科医生的技术水平,合理掌握剖宫产的手术指征,保护妇女的身心健康。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分析剖宫产所发生的原因及其手术的适应症。方法对2006~2010年在本所分娩的3524产妇中的936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10年剖宫产率为32.15%,为2006年15.28%的2.1倍,5年中的平均发生率为26.56%,手术指征分别为产程异常376(40.17%),其次为胎位异常301(32.16%),社会因素240(25.64%),头盆不称为19(2.03%)。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分析剖宫产的原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对3926剖宫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指征中,社会因素、胎儿窘迫、瘢痕子宫、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羊水过少成为剖宫产手术前5位指征,社会因素仍为第一因素。结论:应加强孕产期保健、孕期各种宣教,提高孕妇对阴道分娩、剖宫产的利弊认识,提高产科医师的医疗技术水平,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更加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原因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的手术指征。方法收集243实施剖宫产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结果胎儿窘迫、疤痕子宫、头盆不称、羊水过少、胎位不正、巨大儿、妊高症、其它因素是本研究中剖宫产手术的重要临床指征。结论合理选择分娩方式,降低剖宫产率。

  • 标签: 剖宫产 手术指征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300剖宫产术后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对300剖宫产术后患者的一般资料、护理措施及其结果的分析。结果300患者无一出现感染、静脉血栓、压疮等并发症发生,术后5~7天出院。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心理、饮食、疼痛、活动及母乳喂养的指导能够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尽早康复。

  • 标签: 产科 剖宫产术后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剖宫产是经腹部切开子宫而娩出胎儿的手术。通过23临床护理资料分析。在整个护理过程中采取心理护理、体位、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并发症的预防、饮食、母乳喂养指导及健康教育指导等措施,及时有效地配合医生做好治疗,取得了满意效果。

  • 标签: 剖宫产 护理 健康教育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择期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及严重产后出血发生率。方法对我院近5年来1623择期剖宫产分为直接剖宫产、诱发宫缩后剖宫产两组,并将二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直接剖宫产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严重产后出血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直接剖宫产对母婴更不利,故临床对于择期剖宫产者,因先诱发宫缩,促宫颈成熟后(宫口大于或等于2cm)再行剖宫产,尽量减少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率。

  • 标签: 择期剖宫产 促宫颈成熟 新生儿窒息 严重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和改良后剖宫产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56剖宫产终止妊娠的产妇,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56名产妇随机分成两组,即A组和B组,平均每组28名产妇。A组选取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选取改良后剖宫产术。通过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中出血量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手术时间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平均住院日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术后切口愈合率增大。结论改良剖宫产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日以及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方面均优于传统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改良后剖宫产 临床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相对指征的剖宫产,通过有效措施,降低相对指征剖宫产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522剖宫产的临床资料,对剖宫产的指征进行归类统计分析,发现变化趋势。结果相对性剖宫产率逐年下降。结论加强孕期保健,提高高危妊娠的识别和管理,提高助产技术,提倡相对指征的产妇阴道试产,可以降低相对指征的剖宫产率。

  • 标签: 宣教 监测 阴道试产 剖宫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