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背景下,电网也在大力发展智能发电,因此分布发电技术是电力的新兴重点发展方向。作为新兴发电技术它具有投资小、节约能源、保护环境、供电能力可靠和发电方式灵活等优点,但分布电源接入电网后,就会与公共电网发生相互作用,难免会对配电的电压质量产生影响。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分布电源配电电压的影响分析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 标签: 分布式电源 配电网电压 影响分析
  • 简介:摘 要:我国的建设发展与电力能源是紧密相连的,而电网线路作为整个配电体系的运行载体,承担着电力的传输和分配的作用。电网线路运转的每分每秒都可能涉及大规模的交易,而如果此时发生电力故障的话,将会对于企业造成难以预估的打击。本文对高压电网线路的损耗原因进行探究,并且针对这种现象提出了相关的降耗措施,力求从根源处解决改善这一情况。

  • 标签: 配电网 变压器 损耗问题 降低损耗
  • 简介:  摘要 : 随着当下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国民用电需求也在不断增大,电力系统覆盖的领域越来越广。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居民用电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智能电网被引入电力系统的设计与运行中。当前我国数字自动化技术与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迅速,在这些技术的支持下,智能电网的应用极大的保证了高强用电条件下电网运行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合理运用智能电网无论对国民的正常生活还是社会经济的增长都具有重大意义。本文笔者就智能电网继电技术进行简要分析。如有不当之处,万望指正。    关键词; 智能电网 ;继电保护技术 ;发展趋势    一、智能电网的特点    (一)网络化    电力运送的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消耗,尤其是在大距离电力运输中。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电力输送管线是单向运转的,电力在输送过程中不可逆,且浪费建造资源。而智能化建筑要求建立起高速、可逆的、集成化的、实时性的通信网络。该网络是智能电网自愈能力、可控力的重要保证。    (二)信息化    智能电网的运用离不开先进技术的支持,尤其是以数据收集与分析为主的信息处理技术,这是智能电网自主调控与反馈的根本依据。具体表现在,智能电网在构建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电磁表计及配套的读取系统,目前以双向通信的自动化固态表计进行替换。    (三)智能化    具体体现在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检测与恢复能力、为操作人员提供一定选择等方面。智能化极大提高了电网的运行效率,保证了社会的正常生产,人们的正常生活。    (四)电力生产、运输、使用的管理方式灵活化    系统的运行状况与开发效率都是通过用户反馈来实现的,因此鼓励大众参与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体系,结合实际用电体验,对当下电力系统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这对开发智能电网以及提高继电保护技术是十分重要的 [1]。    智能电网应用于电力系统,能够减少传统电网单向运输的建设成本与运营费用,通过科学的智能管理与用电分配能够降低“用电高峰”供应不足的现象,使电力运营的效率大大提升。    智能电网的“智能”主要体现在其内部管理的智能化,在发电方式上,同传统电力系统并无差异,都是核电站、风电站、太阳能站等利用可再生资源发电。较之不同的是,智能电网能够更加充分的利用这些资源,例如,自动接入相匹配的电源、多个电源同时供电等。    二、我国智能电网的发展现状    随着当下我国智能化技术的发展以及数字信息技术实力的明显增强,各个产业开始将数字自动化技术引入生产加工过程,通过智能化系统进行新技术的开发与管理支持。智能电网设计涉及领域众多,对技术要求也更为严苛,建设投资费用巨大。我国的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自正式提出至现在已经过去数年,在此期间社会各方人士通过不断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当下“绿色生活”理念为广大居民所推崇,电动汽车、储能装置成为主流,这就代表电力系统的改革需要进一步的强化与深入。有关文件指出,至 2020年底国家电网建设总投资计划达到 3.4万亿,其中针对智能化专项电力系统的修建预耗资约 3840亿元,约占总投资的十分之一左右,在此基础上,十年之内建成相对强化的智能电网网络。 2019年正处于电网建设的全面深入阶段,预计在此方面会有更大投入 [2]。    三、智能电网继电保护的相关技术分析    继电保护是保证电力网络及其附件正常运行的根本技术,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将向智能化、网络化、以及数据信息、监控反馈一体化的方向发展。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引入大量新兴技术,并非所有新理论和新技术的引入都会造福于智能电网。部分新技术的引入反而破坏了电网原有的运行效率,下文是对主要技术的分析。    (一)广域保护技术    广域保护技术是一种专门针对电力领域中的机电保护系统进行优化改进的措施。广域继电保护系统的引入将继电保护系统的信息流动范围进一步扩大。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该系统不仅能够实现对变电站数据的收集与分析,同时又能够对变电站附近的电力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分析与反馈,通过这样的机制使得电网数据区域化覆盖,解决了区域内部不通电力设备数据传送障碍的问题。广域保护技术分为安全自动控制和继电保护两方面的内容,前者主要针对自身运行过程中出现的障碍,后者主要对区域内的电力运行矛盾给出解决策略。两者相互配合,最终实现对区域内的电网保护 [3]。    (二)保护系统重构技术    智能技术支持下的机电保护技术具有极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极快地适应任何运行程序的改动。在继电保护上的优点体现在重构功能、自我诊断与修复功能三个方面。例如,当部分构成机电保护的原件失灵时,智能电网能够主动搜索可替换的原件并迅速利用。    (三)各类新型构件在继电保护系统中的应用    智能电网能够发挥功能得益于控制中心的智能设备,该设备的作用主要是指挥整个电网构成原件的运行,同时,该智能设备的覆盖面极广,从变电站发电、运输至居民用电的各个环节。这一功能离不开新型电力构件的应用,例如传感器。传感器在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发挥着数据收集的作用,保证智能电网数据来源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四、核心技术     ( 1)智能传感技术。它的有效发展给整体保护技术之中的信息收集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性,并且还有效保证了采集方式的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整个保护技术可以得到充分有效的发挥。对于该技术下的控制设备来说,不仅要在变压器原先的电流与压力回路之中设置相应的参数,还要在变压器与一次和二次设备的位置处设置有关参数 [4]。其中主要涵蓋了电压量、电流与温度传感器等,在将其设定好之后可以有效落实传感器的监控功能,从而促使整体保护技术效果可以得到有效增加。     ( 2)保护重构技术。这主要就是在线对整个保护系统进行补充与配置,从而使具体的继电保护技术与所对应的电网结构相符,提升保护效果。伴随着科研技术的快速发展与进步,我们国家的智能电网水平也都有所提升,所以就对保护技术和电网之间的适应能力提出了一定的挑战与要求。除了要求其要具有一定的故障诊断与修复能力之外,还需要具有一定系统重构功能。当继电保护原件出现故障无法工作的时候,可以自动搜寻能够替代的原件,从而保证继电保护装置的有效正常运行。这和原先的相关技术相比较,主要包含有几点重要优势:第一,可以提升保护设备的灵活性,并实现整定值的自适应,当出现突发情况的时候可以有效应对 ;第二,提升了设备的适配能力,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当其结构出现变化的时候就可以及时进行调整,并适应这种变化 ;第三,可以定时对其装置原件实施有效诊断和监测,并随时对设备之中存在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测,以此及时消除,从而保证整个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 3)广域保护技术。在该技术之下,都是把子域作为一个重要的分析单位,然后将其中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并对这些实施有效的域内外综合评判。这一技术相较于其它技术来说,具体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并且在保证电网安全性方面也发挥着重大作用。不仅如此在保护动作实施方面也都发挥着关键优势,可以有效提升电网保护效率,并同时具有强大的适应判断能力与保护能力,在电网问题诊断与问题恢复方面也都具有一定效率。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该技术显然能够解决日益显著的用电问题,缓解用电压力。在信息科技高速发展的当下,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应被予以充分重视。    参考文献:     [1]彭文强 .基于智能电网特性的继电保护技术的应用分析 [J].科技风, 2018, 363( 31): 194.     [2]肖德仁 .智能电网背景下继电保护新技术分析 [J].当代化工研究, 2018, No.32( 08): 131-132.     [3]王琢 .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框架下的应用 [J].通信电源技术, 2018, 35( 12): 94-95.     [4]李伟,任志强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及其应用探究 [J].电气时代, 2018, 447( 12): 49-50. 

  • 标签:
  • 简介:摘要:国内的电网规模日益增大,工业用电和居民用电,在当今都成双位数字增长。因此给电网的运行提出巨大挑战,变电设备是电网中的关键设备,对电网的电量调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利用红外技术来检测变电设备的内部故障情况,进而可以大大提升检测效率。基于此,本文就红外测温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期望能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电网 变电运行 红外测温技术 运用
  • 简介: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脚步加快,用电需求逐步加大,人们生活电器和工作涉及的器械的增加也给电力建设带来了压力。电力企业应当控制好线损管理,避免一些不必要的浪费,提升电力高质高效运作,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基于此,以下对供电企业电网线损管理与降损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供电企业 电网线损管理 降损措施
  • 简介:摘要:电网建设工程的相关问题是一个重点问题。对于这个问题的解决程度,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我国电力资源的运输情况,从而决定很多企业的效益和很多公民的生活水平。本文基于浅谈电网建设工程造价管理与控制措施展开论述

  • 标签: 浅谈电网建设工程 造价管理 控制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目前的电 力 工程 体量大,市场占比高。我国市场化的进程在不断加快,电网工程 在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中的所占比重越来越高。虽然我国的电 网 工程 发展迅速,电网 管理模式也在不断进步,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我国电力系统原有的传统管理方式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应当加大电网工程 管理模式的创新力度,并结合发展的实际情况,积极汲取发达国家电力改革模式的优点及经验,并将创新改进后的管理模式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真正提高电力资源的质量,保证电力资源供应的稳定性。

  • 标签: 电 力 工程 电 网建设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结合当前电力市场的形势变化及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要求,从节能方面对电力运行及用电管理进行深入探讨,可使电力运行更加高效,有利于丰富用电管理中的技术内涵,保持电力企业良好的效益状况。因此,在对电力运行及用电管理方面进行研究时,给予这些方面的节能更多考虑,实施好相应的管理计划,实现电力运行及用电管理中的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

  • 标签: 工厂 供配电系统 节能技术 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电力技术得到了非常大的发展,随着工业化对于电力需求的增加,各地的电网工程 规模也提高了很多。为了应对日益复杂的电力市场环境,电力企业需要加强对电网工程 管理,通过先进的管理技术,确保工程的施工。以下内容通过论述工程管理在电网工程 管理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指出工程管理如何在电网工程 管理中应用,希望对电网工程 管理提供借鉴。

  • 标签: 电网工程 建设项目管理 难点 控制方法
  • 简介:  摘 要:配电自动化是电力系统应用技术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电力系统进行现代化建设和改造重要的管理手段。包括变电站自动化、馈线自动化、配电管理系统与需求侧管理四个方面。本文阐述了配电自动化的作用以及我国配电自动化发展的现状,并就配电自动化管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电力系统 ;配电自动化 ;配电管理     一、前言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是美国、英国等几个经济发达国家在上个世纪 80年代末提出的。通常自动化需要比较高的技术作为支撑,但是目前来,看我国的电力系统技术还比较老旧,配电大多数都是树状结构,而且是架空线 路居多 ,耗损率很高,稳固性差,由此看来,我国能够实现配电自动化的电网不多。但是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求,陈旧的供电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需求。对于电力系统来说,当务之急是进行配电的技术改造,提高配电的自动化程度,并且加强配电管理,规范电网供电行为与保障其运行的安全性。     一、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1.发展失衡     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较晚,速度也相对缓慢,电力企业使用的设备及技术都比较落后,同时我国是人口大国,但是人口分布却并不均匀,电力线路也是跟随人口分布进行布设的,所以就出现了主干线路长和分布点少这种分布失衡的现象。这严重降低了线路之间的联络程度, 势必 直接影响电力系统的发展。     2.配电自动化的应用较差     目前,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虽然配电自动化技术有效地解决了技术落后的问题且普及 范围 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水平仍然较差。由于相关工作人员的各方面因素影响,配电自动化技术并没有发挥出其最大效用。     3.其他配电管理问题     我国配电自动化程度低,配电生产管理水平也较差,对于配电自动化技术了解不够全面,自动化设备没有投入使用到生产工作当中。建设配网时,还会出现配网规格不达标的问题。相关人员在配电自动运行时没有起到很好的监管作用,严重缺少专业技术人员,没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与执行标准。     二、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原则     1.安全原则     配电 自动化要遵循安全原则,它是保障电能供应安全、稳定的前提。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产品与生产都离不开电能的需求。一旦电能供应不够稳定,极有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甚至会威胁到生命安全。因此用电安全是一定要放在首位的。     2.可靠原则     配电自动化要遵循可靠原则。随着社会用电量需求的不断增加,供电的可靠稳定是一定要保证的。如果不能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性,会直接影响人民的生产生活,甚至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另外,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遵循可靠原则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失误与故障的发生。     3.实用原则     配电自动化要遵循实用原则,在选择自动化设备时不仅要选择质量好运行稳定的,同时还要考虑到是否符合实际需求。很多的配电系统当中,选择的是最先进的设备,引进的是国外成熟且相对领先的技术,完全照搬,可是并不符合实际工作, 不符合中国配电建设实际情况, 使用起来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用,造成资源浪费。最常见的问题是电压 不 匹配的问题,盲目地引用只会浪费资源、流失资金成本,达不到资源的优化配置的目标,不能广泛覆盖。     4.创新原则     配电自动化要遵循创新原则。配电自动化是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它需要有不间断的技术支持,严格的管理制度约束。配电自动化在发展的同时还需要不断在工作中总结研究,完善现有配电自动化应用,以求其更能适合我国国情以及市场发展的需要。配电自动化的应用与管理工作也要跟随时代进步的步伐逐步调整、创新科技,这样就可以提升我国的配电自动化水平,与时俱进,甚至赶超发达国家。     三、配电自动化的管理     在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合理设置输电线路,以防漏电 ;另外管理工作中要通过自动化程序对数据要及时修改更新,同时实施监控。以下对这两方面进行详细阐释:     1.数据信息     配电自动化中一个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数据的管理,它将配电过程中的数据全部收集起来并进行分析后储存起来,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库。那么工作人员和系统就要对其脱离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及时对信息变化进行修改、检测、整理。     2.安全保障     配电自动化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使用情况合理的分配设置线路,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因电压过大引起的短路问题。建立配电自动化系统时,由多条馈线组建从而确保线路安全。如果某条线路出现了故障,就可以把线路压力及时的分配其他的馈线,从而有效地保证用户的使用安全与稳定不会受到线路故障的影响。     四、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的应用     1.加强技术指导,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给相关工作人员做好技术指导工作,使其明白配电自动化的优势,建立标准化工作流程,并要求严格执行。对技术操作规范标准的执行定期考核,及时纠正操作中安全隐患,最大程度地保证避免事故的发生。     2.定期组织培训。配电自动化需要专业技术强,综合素养高的管理人员,这是保证配电工作安全、稳定的前提。因此应该重视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再教育工作,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学习专业知识与实际操作水平,培训结束时对所学内容进行考核。另外要注意对于新技术的学习,提前对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新技术的学习培训,以便为国家电力事业的未来发展做好知识储备,从而适应未来经济发展的需要。     3.出台相关的法律法规。在自动化配电管理工作中,应该及时规范相应的法律法规,使其工作有法可依,加强政府的监督作用。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以相关法律解决。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从而确保相关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     五、配电自动化在配电生产管理中应用的未来趋势     目前配电自动化新技术就是说用户电力技术,即有效结合电力电子技术、微处理机技术、控制技术,将之运用于中低压配用电系统中,这是一种可以有效保证电能质量、使供电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新型综合技术。这种新型技术的广泛应用,使电能的供应能够更加个性化的服务于不同的用户,从而满足用户的更高层次需求。     5.1.优化通信方式     目前的配电通信方式有无线、光纤、载波和电缆等多种方式。每种方式的稳定性、安全性和覆盖状况都是不同的。优化现有的通信方式将是未来一定要做的,使现有的通信手段能够得到更加科学、合理地充分利用起来,这将给配电自动化带来重大的发展。     5.2.优化配电运行方式    优化配电运行方式可以有效地增加供电工作的稳定性、安全性,同时还能够优化网络结构,极大程度地减少线路损耗。这样就给供电企业降低了成本投入,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对于配电运行方式优化的研究重要且必要。    结语     综上所述,配电自动化具有管理功能强、自动化水平高、精确性好等优势,可以提升配电供电的有效性、可靠性以及电能质量,还能提升客户对供电企业服务的满意度,为此,能够获得比较好的经济效益以及社会综合效益。随着世界范围内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进程加快,配电单位要适应激烈竞争,需要进一步提高配电自动化的程度以及服务质量。当前,努力使配电自动化系统适应市场得需求,通过实现配电系统综合自动化的办法来节省配电成本,提高配电管理水平与生产管理效率等。 

  • 标签:
  • 简介:【摘 要】由于当前装配建筑施工技术发展历史较短,我国相关建筑结构施工技术发展仍然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从而对于当前预制装配建筑模式的发展造成了影响。   【关键词】装配建筑 ; 施工技术 ; 技术现状 ; 问题探究     相比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而言,装配建筑不需要现场制模、现场浇筑等环节,应用起来也更为方便与实用,对于现场状况的要求也没有传统混凝土浇筑那么严格。也正是由于这种便捷性与科学性,装配建筑在当前建筑、交通、水利等领域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而将其应用到的施工中,也逐渐成为了必然的不可避免的趋势。   

  • 标签:
  • 简介:摘要:现阶段,随着我国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而 装配建筑节能环保,特殊性较强,因此必须给予其项目管理充分的重视,对其进行很好的优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国内装配建筑出现的时间较短,因此管理模式难免存在需要完善的地方,需要对其项目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鉴于此,文章首先研究了目前装配建筑管理存在的不足,然后探讨了优化装配建筑工程管理模式的措施,以供参考。

  • 标签: 装配式建筑 工程项目 管理模式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快速进步与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日益推进,高层建筑工程建设规模日益扩大,基于此,文章主要通过对高层建筑中的梁转换层结构设计有何功能与设计原则进行讨论,从而对梁转换层有哪些技术要点以及如何进行施工设计展开深入的分析,希望为有关专业人士带来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高层建筑 梁式转换层 结构设计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都得到了快速的提升。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在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与推进下,城市人口数量不断的增长,这使得城市建筑规模逐渐开始扩大,建筑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建筑施工的技术要求,越来越多的新施工技术开始涌现,而装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便是其中一种。相对于其他施工技术,装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要求比较多,环节连接性也比较强,因而做好其施工技术要点的管控十分重要。针对此,本文在详细阐述装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优势的基础上,合理化分析了装配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的技术要点。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士以借鉴和启发。

  • 标签: 装配式建筑 建筑结构 混凝土 施工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程控脉冲注射与连续输注复合自控镇痛用于硬膜外分娩镇痛的效果,以期为分娩镇痛给药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方法运用电子病历系统和镇痛管理系统收集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2018年1月至12月实施分娩镇痛产妇的病案资料。按照实施的镇痛方案分成程控硬膜外脉冲注射复合自控镇痛给药组(P组,n=2 874)和连续硬膜外输注复合自控给药组(C组,n=2 261)。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期间[镇痛前(T0),镇痛后30 min(T1)、120 min(T2)、240 min(T3)]数字模拟评分(NRS)、患者自控镇痛(PCEA)需求情况(包括需求率、需求次数及有效按压次数)、镇痛满意度、改良Bromage评分、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以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T0、T1及T2期N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8±2.0)分比(7.8±2.1)分、(2.5±1.0)分比(2.4±1.0)分、(2.6±1.1)分比(2.7±1.2)分,均P>0.05],而P组在T3时NRS评分较C组低[(2.6±1.4)分比(3.3±1.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组的PCEA需求率(13.0%比19.1%)、需求次数[(3.1±1.1)比(4.3±1.5)]以及有效按压次数[(2.7±1.1)比(3.8±1.2)]均较C组低(P<0.05);与C组比较,P组产妇满意度(87.02%比78.95%,P<0.01)及运动阻滞率(MBS评级≥1级的比例,7.0%比5.5%,P<0.05)均较高;而两组产程、分娩方式、缩宫素使用及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程控脉冲注射与连续输注给药方案均能达到较满意的镇痛效果,但程控脉冲注射对提高镇痛满意度和减少PCEA需求、降低爆发痛有重要意义且对分娩方式无明显影响;程控脉冲注射应用0.1%罗哌卡因时下肢运动阻滞率较高,提示应用程控脉冲注应使用更低浓度的局麻药。

  • 标签: 分娩镇痛 脉冲式注射 连续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