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筛选与高+Gz暴露和低+Gz预适应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加深对加速度应激致脑损伤分子机制的认识。方法将大鼠分为对照组、+10Gz应激组和低+Gz预适应组,在+10Gz暴露后24h分别提取大鼠海马组织总RNA,利用基因芯片技术进行差异基因筛选,基于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encyclopediaofgenesandgenomes,KEGG)数据库进行Pathway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10Gz应激组筛选出差异基因846个,涉及56个KEGG信号通路;低+Gz预适应组筛选出差异基因992个,涉及49个KEGG信号通路。结论对高+Gz应激和低+Gz预适应组的差异基因表达的分析发现,差异基因表达涉及多条信号通路,可为深入研究高+Gz应激致脑损伤的分子机制和探讨有关防护措施的效果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加速度应激 基因芯片 海马 大鼠
  • 简介:稻米是中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多途径提高水稻单产和稻米总量,对解决我国粮食安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如何解决日益增长的水稻总产需求和干旱缺水环境之间的矛盾是中国21世纪将面临的最严重的粮食问题之一。本文从水稻抗旱种质资源及耐旱基因的功能角度出发,对抗旱育种的种质资源,耐(抗)旱基因调控机理及其分子育种应用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综合分析认为,水稻抗旱特性调控基因主要包括功能基因和调节基因两大类:功能基因的调控作用主要表现在蛋白酶的调节、糖类物质积累、渗透调节、有毒物质降解和水稻细胞机构调节等五个方面;而调节基因则主要参与编码信号转导相关的信号因子和响应胁迫的转录因子家族。这些基因的克隆为水稻抗旱性研究和抗旱育种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外,中国抗旱分子育种还处于起始阶段,受种植区域、生产成本、稻米品质及病虫害抗性等方面影响,旱稻推广面积偏小。在中国转基因水稻尚未全面放开背景下,目前转基因旱稻品种选育和技术研究还处于技术储备层面。在现阶段抗旱育种实践重点是提高旱稻育种效率和选育技术创新,同时兼顾高产、抗病虫害农艺特性,结合分子技术聚合或导入外源抗旱基因,选育高产、耐旱、优质旱稻品种,充分挖掘旱稻增产潜力。这将为我国缓和粮食生产与淡水资源缺乏之间的矛盾提供新思路,为确保我国粮食安全、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节水农业持续发展开辟一条新途径。

  • 标签: 水稻 抗旱基因 调控机理 分子育种
  • 简介:高校新生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环节,当前高校在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中存在教育观念落后、管理机制不健全、培养模式单一等问题,可以从顶层设计、创新管理、知行合一等方面协同推进,创新新生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机制

  • 标签: 新生 入党积极分子 培养机制
  • 简介:党外知识分子是民办高校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统战工作的重要对象。在民办高校他们呈现出"两极化"特点。了解他们在民办高校发挥作用的现状,进一步构建有效机制,才能有效激发他们的活力,从而推进民办高校的发展。

  • 标签: 党外知识分子 特点 现状 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江苏地区无偿献血者中血清学Rh(D)阴性表型汉族人群的分子背景。方法37份常规血清学试验检测出的Rh(D)阴性江苏汉族人,采用PCR-SSP检测RHCE基因和RH(D)基因;并对存在RH(D)基因的个体进行10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的测序。结果37例血清学Rh(D)阴性献血者中,分子生物学方法确认26例无RH(D)基因。存在RH(D)基因的11例中,3例为RH(D)和RHCE基因发生互换,6例为RHD(K409k)(第9外显子1227G〉A),1例为弱D15型(第6外显子845G〉A),1例为RH(D)*711delC(第5外显子711位碱基缺失)。结论一定比例的血清学阴性Rh(D)人群并非真正的Rh(D)阴性,即表达弱D抗原。提示对血清学Rh(D)阴性个体进行分子生物学分析,有利于安全输血。

  • 标签: RH血型 RH(D)阴性 RH(D)基因
  • 简介:主动脉夹层是致死性很高的大血管疾病,其典型的组织学特征是主动脉中层退行性变。由于对主动脉壁退行性变的分子机制尚未阐明,目前尚缺乏有效预防主动脉夹层形成、进展和破裂的措施。近年来由于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敲除动物的广泛应用,使主动脉夹层的分子机制取得较大进展。本文就近年来主动脉夹层分子机制的进展作简要综述。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退行性变 分子机制
  • 简介:科学家很早就发现尼古丁能够影响细胞内的转运机制并进而使人对其产生依赖最终导致抽烟上瘾。因此,彻底了解这一过程有利于帮助人们戒除烟瘾。另外这一机制可能还有助于对阿尔兹海默症和帕金森症的研究。

  • 标签: 尼古丁 分子机制 烟瘾 细胞 科学家
  • 简介:目的:11C-乙酸(11C-AC)PET/CT诊断肾细胞癌的灵敏度高于18F-脱氧葡萄糖(18F-FDG),但其显像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探讨其被肾细胞癌摄取是否与细胞膜脂肪酸合成相关。方法①细胞抑制实验:培养3株肾癌细胞(786-0、ACNH和Caki-1),分别以脂肪酸合酶(FAS)抑制剂C75、二甲基亚砜(DMSO)预处理后加入11C-AC,30min后测细胞摄取放射性计数,并收集细胞提取液测定蛋白浓度,以蛋白免疫印迹检测FAS表达。②小动物PET/CT显像:对786-0荷瘤裸鼠行11C-AC显像,测得肿瘤与软组织的靶本比(T/B),处死裸鼠,取肿瘤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结果786-0细胞株实验组比对照组摄取11C-AC量明显降低,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值分别为2.430±0.107和3.544±0.443(P=0.013),降低率为31.42%。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显示,实验组FAS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ACNH和Caki-1细胞株实验组与对照组每微克蛋白的放射性摄取和FAS表达均无显著差异。小动物PET/CT显示,裸鼠皮下肿瘤11C-AC摄取明显增高,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检测FAS表达强阳性。结论肾透明细胞癌原发灶的11C-AC摄取与FAS表达有关,但不同病理类型摄取乙酸的程度不同。

  • 标签: 11C-乙酸 肾细胞癌 脂肪酸合酶
  • 简介:心脏是甲状腺激素重要的靶器官之一,甲状腺激素通过基因和非基因途径影响心肌收缩力、舒张功能、心率、血管外周阻力和心排出量。随着研究的不断深人,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逐渐得到关注。心衰患者常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即使这种异常状态的存在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的保护反应,但低甲状腺功能状态仍具有潜在的负性作用,其可引起心功能逐步恶化、心肌重塑、是一个强有力的死亡预测因子。结合最新及早期研究证据,我们的研究总结了甲状腺功能减退对心力衰竭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在临床实践中,关注心衰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变化,并给与适当干预至关重要。

  • 标签: 甲状腺功能减退 心力衰竭 分子机制
  • 简介:摘要耐甲氧西林金葡菌已成为医院及社区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经重组获得的mec复合体是其产生耐药性的结构基础,并通过产生PBP2a表达抗药性,而金葡菌耐药性表达及表达程度还受其内在的固有基因影响,本文重点讨论MRSA耐B内酰胺类抗生素的分子机制,包括其耐药决定性基因mecA基因,以及fem基因等其他辅助基因进行重点介绍。

  • 标签: 耐甲氧西林金葡菌 耐药 机制 进展
  • 简介:Dapper是作为Dishevelled的抑制因子而被新发现的,与信号转导通路,尤其是Wnt信号通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但是Dapper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尚不明确。研究发现Dapper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关系,通过研究Dapper在Wnt信号通路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对于肿瘤的基因治疗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 标签: 肿瘤 基因疗法 基因 肿瘤抑制 信号传导 Dapper
  • 简介:摘要近年来,慢性肾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人类生存的重要威胁之一。大黄作为一味攻下导滞,泻火解毒,祛瘀止血的常用中药,其对于慢性肾病的治疗作用,在广泛的实验和临床研究上已得到很好的验证。研究发现,对肾脏有保护作用的主要为蒽醌类中的大黄素、大黄酸。本文结合近年文献研究,浅析大黄对慢性肾脏疾病治疗的作用机制

  • 标签: 慢性肾病 作用机制 大黄
  • 简介:摘要香菇为我国传统的著名食用菌,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尤其富含香菇多糖(1entinan,简称LNT)。近些年来研究发现香菇多糖有抗肿瘤、调节免疫功能、抗氧化、抗病毒和降低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

  • 标签: 香菇多糖 抗肿瘤 生物活性 作用机制
  • 简介:维甲酸受体属于核受体超家族中的一个子受体,包括两类子受体家族即RARs和RXRs。维甲酸受体与维甲酸结合后被激活,通过维甲酸信号通路作用于特异性靶基因而发挥不同效应,其治疗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本文综述了维甲酸、维甲酸受体及其分类、维甲酸信号通路、维甲酸受体在皮肤中的表达和功能,以及维甲酸受体的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维甲酸 维甲酸受体 信号通路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阿司匹林虽为传统的解热镇痛药物,临床应用也有百年以上,但医学界对其的研究从未有过中断。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经验,探讨了阿司匹林在抵制炎症因子影响、促进一氧化氮形成及预防糖尿病血管病变等方面的作用机制进展,并就药学监护进行总结,以供同行参考与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作用机制 药学监护
  • 简介:摘要随着细胞组织工程的研究不断深入,对干细胞在体内机制的不断了解研究,21世纪在全球多个国家药品管理局批准了干细胞制剂进入临床运用,为传统医药无法治疗和控制的疾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本文主要介绍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的间充质干细胞制剂的作用机制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作用机制
  • 简介:摘要党校教师日常工作的有序和有效开展,离不开一套高效的激励机制,作者结合自身经验,同时博采众长,特作以下探析,权作引玉之砖,以期共同推动党校教师工作的有效开展。

  • 标签: 党校教师 激励机制 探讨 举措 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