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饮酒对男性糖尿病心血的影响。 方法: 于本院 2017 年 2 月 --2017 年 12 月收治的男性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抽取 120 名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饮酒量的差异将其分为饮酒量> 25g/d 组、饮酒量< 25g/d 组和饮酒量 1-25g/d 组,计算三组患者不同饮酒量对心血的累计发生率,采用多因素分析方法探究饮酒对男性糖尿病心血的影响。 结果: 饮酒量> 25g/d 组心血的累计发生率为 30.00 %,饮酒量 1-25g/d 组心血的累计发生率为 10.00 %,饮酒量< 25g/d 组心血的累计发生率为 320.00 %,随着饮酒量的增长, BMI 、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水平呈现上升趋势。 结论: 男性糖尿病患者可适量饮酒,实现对心血发生的有效预防,提升疾病治疗的效率。

  • 标签: 饮酒 糖尿病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有创动脉测压对麻醉患者心血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数字法将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手术患者分为甲乙两组,各组50例。甲组麻醉期间不采取有创动脉血压监测,而乙组则在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测压,观察对比两组手术麻醉患者的心血发生情况。结果(1)甲组麻醉患者手术成功率为90.0%,低于乙组的1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2)甲组患者麻醉期间血压异常升高、血压降低以及其他事件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乙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甲组50例麻醉患者手术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28.0%,显著高于乙组患者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患者麻醉期间配合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不仅可以降低各类心血的发生率,而且还能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手术治疗的成功率,该血压监测装置值得在麻醉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麻醉患者 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麻醉前患者体能评估在围麻醉期心血预测中的应用。方法从最大氧耗、代谢当量、其他评估指标上分析体能评估在围麻醉期心血预测中的应用方式,得出具体的结论。结果在心血疾病患者的围麻醉期,运动承受能力是一个独立性预测因素,目前,临床中常常根据患者自述运动频度和强度来评估患者的体能,该种方式简单易行,可以与其他相关因素一起评估患者手术安危情况,这可以采用代谢当量水平评估法与Duke活动状态指数评估法。结论对心血疾病患者开展体能评估已经在临床麻醉中受到了广泛的重视,已经在周围心血疾病、指导瓣膜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与预后评估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临床麻醉中寻求简便、优质的评估方式是近年来术前体内评估的发展趋势,体能评估简单、便捷,值得在临床麻醉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麻醉 体能评估 围麻醉期 心血管事件 预测 应用
  • 简介:目的:探讨血清B型脑钠肽(BNP)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88例急性胸痛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患者心肌梗死溶栓疗法(TIMI)评分、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注册(GRACE)评分,检测血清BNP并进行30d随访.采用Logistic回归进行多因素的分析;用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价评分的方法对不良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急诊入院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急诊观察的患者(P〈0.05),30d死亡的患者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水平均高于生存下来的患者(P〈0.05),有其他重要不良症状的患者这三项指标与无不良症状患者比较均有升高(P〈0.05).TIMI评分、GRACE评分和BNP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不良事件的预测结果准确.结论:血清B型脑钠肽联合急性胸痛评分及对急诊胸痛患者心血不良事件可起到很好的预测作用,对合理地区分急性胸痛患者中的高危患者提供良好的依据.

  • 标签: 急性胸痛 TIMI评分 GRACE评分 血清BNP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不同给药方案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600mg,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事件与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再梗死、心力衰竭、病死及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予以患者氯吡格雷600mg,可有效降低缺血事件及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心血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导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故临床上需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并发心血予以积极预防,而明确维持性血液透析诱发心血的病因是制定科学有效预防方案的前提条件和关键。本文主要是针对维持性血液透析诱发心血的相关病因进行阐述,并提出几点预防性护理建议。

  • 标签: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血管事件 病因 预防性护理
  • 简介:目的分析脊柱减压固定融合术后症状性心血(SMI)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为手术方案制定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脊柱外科接受脊柱减压、固定、融合手术治疗的462例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SMI分为观察组(61例)和对照组(401例)。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前心脏功能评估指标、手术因素、术后因素。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术后SM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462例患者中61例(13.2%)术后发生SMI。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年龄更大(60.7岁:52.3岁)、心肌缺血病史和心脏手术史占比更高(分别为24/61:50/401和23/61:23/401)、颈椎手术占比也更高(38/61:168/401),而术中舒张压(77.0mmHg:80.5mmHg,1mmHg=0.133kPa)、术后次日血清Ca2+浓度则较低(2.2mol/L:2.3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后次日血清Ca2+浓度低于2.2mmol/L、心脏手术史、年龄>55岁与SMI发生具有显著相关性(P值均<0.05)。结论脊柱减压固定融合术后SMI的发生率为13.2%,危险因素包括患者年龄>55岁、术后低血钙和心脏手术史。对于老年患者和既往行心脏手术的患者,术前需详细告知风险,术后监测电解质是必要的。

  • 标签: 脊柱融合术 术后症状性心血管事件 脊柱退变疾病 血钙 心脏手术史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华法林和阿司匹林预防老年冠心病伴房颤(AF)患者心血远期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就诊年龄>70岁的冠心病合并AF患者98例,随机分为华法林组50例和阿司匹林组48例,分别给予华法林片和阿司匹林片口服,随访24个月,评价两组患者心脑血管发生率、心血死亡率和出血事件。结果两组各有46例和44例患者完成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心肌梗死、外周动脉栓塞、肾栓塞、心血死亡率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华法林组总体心血发生率低于阿司匹林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致死性出血事件,出血事件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华法林降低AF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心血发生率的效果优于阿司匹林,推荐临床使用低剂量华法林进行预防治疗。

  • 标签: 华法林 阿司匹林 心血管事件 出血事件 老年人
  • 简介:摘要通过对不同高血压病证型的原发性高血压高危病人靶器官损害差异性、心血危险因素的初步探究,并且运用有关检验对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以及心血病危险因素和中医证型构成比几者之间的关系开展分析统计,得到以下结论,在所有参与调查的病例中,阴虚阳亢证的比例最高,其余证型的饮酒量,吸烟量明显低于肝火亢盛证的病人,痰湿雍盛证病人合并脑血管病比例最好,阴阳两虚证病人合并冠心病的比例最高,肝火亢盛证病人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受损比例最好。以上实例证实,高血压心、肾、脑、大血管等靶器官损害事件,尤其是高血压心脏损害,可以通过中医证型来进行预测。

  • 标签: 中医证型 高血压病 靶器官损害
  • 简介:摘要心血疾病涵盖了心脏血管与脑血管疾病类型,指的是因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血液黏稠、高血压等慢性疾病引起的心脏、大脑、全身组织缺血性、出血性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对于此类疾患,临床强调早期的发现与治疗,以此减少疾病引起的死亡、致残等事件。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彩超在整个医疗系统中取得了较好效果。关于心血超声诊断心血疾病的应用逐渐获得普及,但就其优势而言仍需进一步报道。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PCI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术后心血的关系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72例冠心病PCI的患者,对其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冠心病PCI患者服药依从性以及术后心血发生率之间的关系,从而开展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年龄超过60岁、高学历、收入超过3000元以及已婚状态患者的药物依从性优于年龄低于60岁、低学历、收入低于3000元以及未婚或者丧偶状态(P<0.05)。通过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可发现,年龄超过60岁、学历较低、对药物认知度不高以及用药种类超过2种诱发冠心病PCI术后患者用药依从性独立危险因素,其中得到家庭支持、接受健康教育属于保护因素。冠心病PCI患者药物依从性越高出现心血的发生率越低。结论冠心病PCI患者术后服药依从性较差,从而升高心血的发生率,对其开展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减少心血发生率,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 标签: 服药依从性 冠心病PCI 术后心血管事件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症及心血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6月—2018年6月间收治的40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20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进行,观察组在其基础实施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患者出院后3个月以内的心血时间再次发生率5.00%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15.00%,(t=4.5384,5.5324;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10.00%显著对照组的3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应用综合预见性护理干预,总体的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及心血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质量,总体的效果良好。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心血管事件 预防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近期心血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3个月内是否并发心血的结局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近期未发生心血,研究组近期发生过心血,分析可能影响患者近期发生心血的危险因素。结果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焦虑、血糖、血压及血清CRP和LDL-C水平,均与患者近期发生心血密切相关(P<0.05)。结论针对心胸外科术后并发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均是患者近期心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降低其近期心血发生率,应加强高龄患者的护理,控制患者血糖、血压及血清CRP和LDL-C水平,预防感染的加重。

  • 标签: 心胸外科术 上呼吸道感染 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单因素分析
  • 简介:目的评估肥厚梗阻性心肌病外科治疗后心血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危险因素。方法200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623例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患者在阜外医院成人外科中心接受外科治疗。根据回顾性资料和随访结果,建立术后心血不良事件的术前变量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8例(1.3%)患者院内死亡。593例(95.2%)患者完成随访,平均随访32±30个月(3~150个月),1年、5年、8年生存率为98.3%、90%、87.4%;75例患者出现终点事件(肥厚型心肌病相关性死亡,因缺血性脑卒中、快速性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再住院,心脏移植)。1年、5年、8年终点事件免除率为94.6%、77.6%、68%;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左室射血分数〈55%(HR=6.65,P〈0.001),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HR=2.91,P=0.014),术前房颤(HR=2.53,P=0.001),严重冠心病(HR=1.98,P=0.025)和年龄≥50岁(HR=1.88,P=0.018)影响预后。结论除了先前报道的年龄≥50岁和术前房颤外,本研究显示射血分数〈55%、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严重冠心病也是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患者行外科治疗后心血不良事件的独立预测因子。

  • 标签: 肥厚型心肌病 外科 不良事件 风险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塞通软胶囊对老年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及心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132例老年脑血管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按照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7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随访1年,比较组间患者软斑块相关指标及心血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软斑块大小、厚度及内中膜厚度减少,组间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随访1年,观察组患者心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5.6%vs16.7%),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存在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的老年脑血管病患者,血塞通软胶囊能够促进斑块的稳定及消退,并降低心血发生率,临床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血塞通软胶囊 老年脑血管病 颈动脉粥样硬化软斑块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的危险因素并对药物治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冠心病的患者进行分析,按照是否出现心血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没有出现心血,实验组患者出现了心血,对心血产生的因素进行探究,并采取合理的药物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糖尿病、高血糖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并发症是导致心血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治疗中应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有效预防心血的产生。

  • 标签: 老年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 危险因素 药物治疗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以及心血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接收的78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应用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9例常规管理模式)与实验组(39例全科医学管理模式)。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4周后血压控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干预过程中心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O5。结论对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给予全科医学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患者血压控制能力,减少心血发生率。

  • 标签: 全科医学管理模式 老年高血压 血压 心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血不良事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医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2例。所有患者均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手术,对照组患者在术后使用低分子肝素,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和术后使用氯吡格雷。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发生心血不良事件的机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心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14%,对照组患者心血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6.19%,两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前后,均使用氯吡格雷辅助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治疗后发生心血不良事件的机率,有效保证患者安全,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氯吡格雷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血管不良事件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心血超声对心血疾病诊断的临床作用。方法随机抽取84例心血疾病患者,采用随机综合平衡法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42例。参照组采用常规检查,试验组采用心血超声诊断。观察记录2组患者各疾病确诊率及三尖瓣反流速度(Vp)、肺动脉收缩压(SPAP)等指标结果。结果试验组疾病确诊率与参照组相比要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血超声对心血疾病诊断有重要意义,具有较高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心血管超声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氯吡格雷不同给药方案预防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血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8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4例。观察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600mg,对照组患者术前给予氯吡格雷300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出凝血功能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APTT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PT、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缺血事件与血栓形成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再梗死、心力衰竭、病死及出血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冠状动脉介入术前予以患者氯吡格雷600mg,可有效降低缺血事件及血栓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氯吡格雷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术后心血管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