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提高试验用药管理的安全性、可靠性与有效性,探讨如何完善试验用药的管理细节,以提高试验用药的管理效率。方法:选取了我院近四年来GCP药房试验用药的管理数据,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流通环节的管理细节,从而提高管理效率。结果:本研究临床结果显示通过完善试验用药流通环节的管理细节,可对试验用药管理起到较好的规范效果,使得试验用药管理效率有所提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证实,完善试验用药的管理细节,可以提高试验用药的管理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配置。

  • 标签: 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规范 试验用药品 提高效率
  • 简介:药品是医院在开展诊疗活动中最重要的治疗保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生命安危。如何确保患者使用的药品是质量安全有效的药品,加强对药品进行全面的质量管理,预防、发现、处理与药品相关的质量与安全问题,持续改进药品质量管理,是患者用药安全的有力保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种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将我院2021年02~2022年04这时间段,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44例用于本项研究,分析患者的用药种,并以《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对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估,根据用药情况对患者分成2组,调查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患者中单一用药有47例、两药联用有54例、三药联用有43例,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使用频率较高,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此外,144例患者中不合理组有33例,合理组有111例,其中不合理组患者有14例为药品种类选择不当、11例有为联合用药不当、8例为药物剂量不当,其合理组的用药有效率要比不合理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为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因患者药品种类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及药物剂量不当,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药物疗效,建议临床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达到正确、合理的用药标准,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用药品种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用药种及不合理用药情况。结果:将我院2021年02~2022年04这时间段,所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共计144例用于本项研究,分析患者的用药种,并以《高血压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对患者的处方进行评估,根据用药情况对患者分成2组,调查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患者中单一用药有47例、两药联用有54例、三药联用有43例,其中钙离子拮抗剂使用频率较高,依次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及利尿剂;此外,144例患者中不合理组有33例,合理组有111例,其中不合理组患者有14例为药品种类选择不当、11例有为联合用药不当、8例为药物剂量不当,其合理组的用药有效率要比不合理组显著更高,(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多为单一用药或联合用药,因患者药品种类选择不当、联合用药不当及药物剂量不当,导致不合理用药情况的发生,降低药物疗效,建议临床加强对患者的用药管理,达到正确、合理的用药标准,来提高对患者治疗的效果。

  • 标签: 老年 高血压 用药品种 不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高速发展,药品种类数量也随之上升,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逐年增长,为确保居民的用药安全,应对相关药品做不良反应监测,提高合理用药水平,以此降低药品不良反应重复发生率,并为药品日常监管、遴选以及调整提供数据支持。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市场监测 合理用药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药品管理对小儿用药不良反应、用药差错率产生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06月-2022年06月本院88例接受药品治疗患儿开展研究,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44例,行常规药品管理,观察组44例,行针对性药品管理,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用药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用药差错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给予接受药品治疗患儿针对性药品管理能够提升用药满意度,预防用药差错和不良反应,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药品管理 小儿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临床上对于疾病的治疗离不开药品药品是运用较多的治疗手段,通过药品不仅仅是为了帮助患者控制疾病,更在用药期间需把控好尽量减少患者出现不适症状。相关数据研究调查显示,世界上因为不合理用药因素导致患者发生死亡的病例达到七分之一。对我国临床医疗数据进行了调查,住院患者使用药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达到百分之二十,其中抗生素占比为四分之一。每年因为不合理运用抗生素造成患者出现耐药菌感染现象,造成百亿元的经济损失。医院而言,药学工作的开展应将“患者为中心”作为服务理念,科学规范用药行为,保证医学临床上用药安全性。此次就从小儿用药方面着手,通过开展药学管理工作对临床影响性方面进行了探究。方法:为了杜绝医院用药不合理情况的发生,减少小儿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降低用药错误率,此次从科室筛选部分小儿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筛选60例,以是否开展药品管理方案将此次研究对象进行分组,其中未开展药品管理方案的患儿为对照组,实行药品管理的患儿为观察组,对患儿用药不良反应现象、用药差错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小儿本身年龄较小,身体器官、组织等处于发育阶段,对于一些药品会产生不适反应,此次就针对两组患儿用药不良反应进行调查,观察组患儿用药期间开展了药品管理干预,患儿用药后发生不良反应的病例明显比较少;在给患儿使用药物治疗时,因为医师开具处方不正确,或药师发放药物不合理等各方面因素会导致用药出现差错,本次对患儿用药差错情况进行调查,对照组出现用药差错情况较为严重,数据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述研究表明给小儿患者用药治疗期间,开展药品管理方案能够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对症用药,减少用药出现不良反应情况发生,更能避免用药差错情况的发生。

  • 标签: 药品管理 小儿用药 不良反应 用药差错率 影响
  • 简介:摘要:高危药品虽然具有见效快的特点,但其对人体的危害较大,所以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能使用。作为医护人员,有责任与义务对高危药品进行科学管理,并为其用药安全提供保障。考虑到西药房负责着高危药品管理及用药安全,所以本文就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及用药安全进行深入研究,旨在提高高危药品的管理效率、质量,降低用药不当带来的医疗事故发生率。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恶性肿瘤作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正极大地危害着人类健康。化学药物治疗是目前恶性肿瘤的三大常用治疗方法之一,目前已有超过60多种的细胞毒性药物用于临床肿瘤患者。我国卫生部于2002年印发《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要求医疗机构逐步配备危害药品防护的设备和物资,实现化疗药物的集中调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危害药品管理涉及危害药品的医嘱审核、排药、调配、成品输液核对及运送等环节,本文就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危害药品的集中管理方法进行探讨,为实现危害药品的规范化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危害药品 管理方法
  • 简介: 摘要:对药店售卖的高危药品进行标准化管理,以进一步促进对高风险药品的管理工作,并确保对西药的使用安全性。方法详细检查了西药房西药店以及住院区,并总结剖析西药店在高危药品售卖、监管和使用流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以形成规范科学的高危药品管理体系。西药店在高危药品经营和使用流程中,面临着许多安全性难题。因此加强西药房对高危药品的标准化管理工作,对提高病人在就诊流程中高危药品的使用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用药安全 措施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医药在我国的发展十分迅速,随着国民经济的日益发展,医药行业也迅速崛起,医药产业链的衍生,一直让群众对药业模糊,为深入阐述药业的情况,本文通过研究常见国内药的分类、产业发展等,系统介绍了相关信息,能为同行或相关了解人员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与用药安安全。方法:选取于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涉及到西药房高危药品的100例病患,分为50例对照组与50例观察组,且对照组与观察组各有5名管理人员负责。对照组采用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模式,对比两组病患的用药不合理率、不良反应发生率、管理人员的护理技巧评分、用药须知评分、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注意事项评分、病患对治疗的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病患的用药不合理率比观察组高,且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0.05,具有明显差异;对照组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观察组高,且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0.05,具有明显差异;对照组管理人员的护理技巧评分、用药须知评分、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注意事项评分均比观察组低,且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0.05,具有明显差异;对照组病患的治疗满意度比观察组低,且服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0.05,具有明显差异。结论:做好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工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用药不合理率,降低病患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能够提升管理人员的护理技巧评分、用药须知评分、知识掌握评分以及注意事项评分,还能够提升病患的治疗满意度,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药品安全是影响病情恢复以及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因素,而医院药房在高警示药品的管理以及应用上还有不少问题,给用药安全带来了较大的威胁。对此本文围绕高警示药品以及管理中的问题,并探索有效的安全用药对策,进而为高警示药品的安全用药提供重要保证。

  • 标签: 医院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安全用药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西药房高警示药品的管理措施,对其用药安全予以分析。方法:本次研究中,择取2019年1月-2021年1月期间,筛选本院高警示药品治疗使用情况160例,将采用一般管理的80例作为常规组,采用实施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干预管理的80 例作为干预组,分析160例高警示药品使用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未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管理之前,不良事件总发生概率15.00%(12/80),而对高警示药品实施干预管理之后,整体干预效果显著,不良事件发生概率有所降低,总发生率降至3.75%(3/80),管理前后数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西药房高警示药品实施有效的干预管理取得了不错的效果,降低了不良事件发生率,增强用药安全性,建议继续推广应用。

  • 标签: 西药房 高警示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
  • 作者: 陈文清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品
  • 创建时间:2022-08-16
  • 出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用药;安全性
  • 机构:广西来宾市武宣县人民医院,广西来宾545900
  • 简介:目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的管理方法及用药安全性。方法:2021年1月-2021年1月12月在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期间随机选择使用高危药品治疗患者50例,分析总结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状况、患者用药安全性状况。结果:120次检查中发现药品摆放零乱不集中1例(2%),标识不清1例(2%),未出现存储不当、药品近效期状况。患者用药中未出现用药错误、用药不合理状况,出现用药不良反应2例(4%)。结论:西药房高危药品实施安全管理干预效果良好,不良管理事件发生率低,可提升用药安全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情况与用药安全性。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作为对照组,分析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时间段作为观察组,在分析对照组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落实,两组管理效果比较。结果:观察组摆放不合理、不合理用药、认识不足发生次数都要低于对照组,两组在摆放不合理、认识不足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强西药房高危药品管理可保证用药安全性,值得推广。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 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的发展改革,西药房在医疗服务机构中是一个比较广泛的窗口,并且大部分人在感冒的过程中多数都依赖于西药的治疗,但是,目前

  • 标签: 西药房 高危药品管理 用药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搜集大量文献资料介绍蒙药种类、组成成分和服用情况,为我国药学研发工作提供数据参考。方法:搜集已经上市使用的蒙药制剂,检查包括用药成分、生产企业等多种类型的数据并且进行深入分析。结果:在搜集的100个蒙药制剂中,有5个被纳入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当中,获得批准使用的有75个,剩下的20个则被允许运用在临床治疗当中。在搜集的蒙药当中,一共设计到六种类型制剂,分别是丸剂、散剂、胶囊剂、膏剂、片剂和颗粒剂,大多数蒙药都具有针对多个系统疾病的作用。而用药成分多涉及果实、根部、花和矿物药等。结论:蒙药制剂种类多样,主要以固体形态服用,成分则以植物为主,但是名声较浅,深受中医的影响。

  • 标签: 蒙药制剂 品种 用药特点 主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用药安全管理中高危药品分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在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2月开展的用药管理改革活动中随机选取收治的100例高危药品用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安全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用药错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高危药品管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结论:在用药安全管理中实行高危药品分级管理效果较好,可以保证用药安全,减少高危药品使用错误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 标签: 高危药品 分级管理 用药安全
  • 简介:摘要:当前医院药品采购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无法保证临床方面的药品供给,且药师流动性大,不能有效开展药品采购管理工作。在用药安全上,由于药品招标制度异化现象严重,影响药品价格,造成“看病难和看病贵”。对此,要充分发挥药师职能,保证药品质量,降低医疗成本。

  • 标签: 药师 药品 采购管理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