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肩周炎应用关节松动联合针灸理疗的效果分析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0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理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关节松动联合针灸理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针对患者进行入院的相关康复评定,主要使用的是ROM、VAS以及UCLA肩关节相关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价。根据表格可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相关性指标中ROM和VAS数值都有所下降,这说明两组的治疗方式都对于肩周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观察组的下降幅度较大,说明关节松动结合针灸理疗对于治疗肩周炎有着更为突出的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关节松动联合针灸理疗在治疗肩周炎问题上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感,并且改善其相关性功能,减轻患者的痛苦,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及使用。

  • 标签: 肩周炎 关节松动术 针灸理疗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本文收治80例,随机分为针灸加肱挠关节松动组(治疗组)和针灸组(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为77.5%,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1)。结果表明治疗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 标签: 针灸 肱挠关节松动术 网球肘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超前镇痛对关节松动治疗后膝关节功能障碍疗效的影响。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住院治疗的顺序进行分组。常规组与实验组患者均40例,前者未给予镇痛药物治疗,后者给予盐酸曲马多+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中与术后2h的VAS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与治疗4周后的膝关节主动屈曲角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2周与治疗4周后的膝关节主动伸展角度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膝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术前给予适量的盐酸曲马多+塞来昔布进行超前镇痛,可明显改善患者膝关节活动情况,减轻患者疼痛感,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膝关节功能障碍 关节松动术 超前镇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常规康复训练基础上加用关节松动、超短波及温热磁治疗卒中后肩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卒中后肩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关节松动、超短波及温热磁治疗。结果治疗4周后,与治疗前相比较两组VAS评分及Furl-Meyer上肢功能评分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VAS评分及上肢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O.05)。结论关节松动、超短波结合温热磁治疗有助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肩痛症状。

  • 标签: 关节松动术脑卒中肩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假体松动的原因,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9年5月—2014年1月诊治由于THA术后假体松动而行人工全髋关节翻修19例,探讨THA术后假体松动的诊断、原因和翻修注意事项。结果假体取出后19例中15例关节内出现灰黑色颗粒样物质。19例经全髋关节翻修术后18例疼痛消失,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1例翻修术后1周出现脱位,经制动6周后髋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THA术后假体松动与患者自身原因、假体的选择和手术技术操作有密切关系,早期翻修手术要有针对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几种常用牙周固定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0例外伤性牙松动脱位患者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按照不同的牙周固定分为四组,A组采用尼龙丝结扎加复合树脂固定(20例、39颗牙),B组采用牙弓夹板固定(20例,69颗牙),C组采用正畸托槽结扎固定(20例,58颗牙),D组采用全牙列咬合垫固定(20例,47颗牙)。结果三个月后复查,四中固定的有效率依次为70%、75%、90%、95%,C组、D组的总有效率(90%、95%)明显高于A组、B组(70%、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部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和不良反应。结论正畸托槽结扎固定、全牙列咬合垫固定在治疗外伤性牙松动脱位上疗效显著,值得我们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牙周固定术 外伤性 牙松动脱位 疗效 比较
  • 简介:摘要随着骨外科技术的不断提高,全髋关节置换已经成为治疗中老年人重症膝关节疾病的最成功、最有效的手术之一。人工全髋置换是治疗髋部疾病,重建髋关节功能最常见的手段之一,它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提高肢体的功能状态,改善患者总体生存质量。全髋关节置换是用模拟人体关节结构的生物材料置换病损的关节,以达到消除关节病痛,恢复关节功能的目的。功。

  • 标签: 关节置换 手术配合 体会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2095-7165(2015)06-0181-01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32-01摘要本文简要综述了近几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护理举措,希望能为护理工作水平的提升给予参考和支持。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护理 适应症 综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外周血人单个核细胞中MIF、HMGB1、NF-?B的表达,初步探讨关节松动的机制,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思路。方法按Ficoll密度梯度分离方法分离静脉血中PBMC,分别用生理盐水(空白对照组)、内固定患者血清(内固定对照组)及关节松动患者血清刺激培养后PBMC,用ELISA和RT-PCR方法检测PBMC中MIF、HMGB1mRNA、NF-?B的表达。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IF的量存在组间明显差异(F=135.633,P=0.000,P<0.05);NF-?B的量同样也存在组间明显差异(F=436.75,P=0.000,P<0.05);HMGB1mRNA在不同组别的表达有明显差异(F=11.935,P=0.006,P<0.05)。MIF与NF-?B表达(r=0.613,P<0.05)具有正相关,NF-?B与HMGB1mRNA表达正相关(r=0.437,P<0.05)。结果MIF、HMGB1、NF-?B在三组表达均存在显著差异,且MIF与NF-?B的表达、HMGB1与NF-?B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HMGB1通过信号转导通路激活NF-?B的活性,NF-?B可促进单核巨噬细胞合成和分泌MIF,MIF、HMGB1、NF-?B形成细胞炎性因子网络,可能参与关节松动的发生和发展。

  • 标签: 人单核细胞 免疫炎性反应 MIF HMGB1 NF-?B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微骨折修复软骨损伤的治疗方法,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膝关节软骨损伤308膝。术后随访3-5年,评价及比较两种方法的疗效。结果1、术后6个月镜下复查关节镜A、B组再生软骨表面光滑,组织学报告为透明软骨与纤维软骨。2、术后1年内A1组、B1组优良率均>90%,近期疗效无明显差别。3、术后3年,A1组优良率>B1组。结论1、自体骨软骨移植与微骨折修复软骨缺损均为理想方法。2、1-4cm2软骨缺损,自体骨软骨移植远期疗效优于微骨折自体骨软骨移植为该类患者理想治疗的方法。3、两种方法治疗面积>4cm2软骨缺损均有效,远期疗效一般。意义在于(1)、缓解损伤所带来的疼痛症状、延缓关节退行性变和恢复一定关节功能不影响关节置换。(2)、延迟关节置换时间,减少2次关节置换率。

  • 标签: 膝关节软骨损伤 关节镜 自体骨软骨移植 微骨折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行关节镜治疗时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40例,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所有患者均采用关节镜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治疗,护理组患者则实施围手术期的系列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病情恢复优良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中其优良率为87.5%,对照组患者的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中其优良率为60.0%,护理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采用关节镜治疗的同时实施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预后,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食用碘盐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围手术期 护理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2-0064-01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3年6月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6例,均采用关节镜下关节清理进行治疗,对所有患者随访2年后,采用KSS评分评定术前及术后2年膝关节功能,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评价患者的疼痛情况。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年患者的膝关节评分、功能活动评分、KSS评分总分以及VAS评分均得到显著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关节清理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以显著的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患者疼痛显著减轻,值得进行大力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清理术 膝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实施关节镜治疗的围期有效护理措施,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方法择取我院在近期内接诊的57例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对其实施围期护理,详细记录患者护理情况,并就护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全部患者手术顺利完成,无一例患者发生术后感染、关节内血肿、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1±2.2)天。术后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优良率本组高达87.72%,术后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行关节镜治疗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实施围期护理可以有效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促进了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关节镜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清理与钻孔减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154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回顾性分析行关节镜下清理与钻孔减压治疗的疗效。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1年,所有患者术后无伤口感染、开裂,未出现严重并发症。84例优、36例良、23例可、11例差,优良率为77.9%,改善率为92.9%。结论关节镜下清理与钻孔减压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解除了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保证了治疗效果,因此,在临床中应积极推广。

  • 标签: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关节镜 钻孔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保温护理护理对行髋关节置换患者中低体温的影响。方法从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10月间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患者中选取92例,采取自愿原则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46例。研究组在中实施保温护理,对照组仅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并且将两组的保温效果、术后恢复情况作比较,评价保温护理的价值。结果两组术前体温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对照组的体温变化幅度较大,且要低于研究组,其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清醒时间以及拔管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关节置换中强化保温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体温基本维持在恒定水平,有效降低了手术风险,利于患者术后尽快恢复。

  • 标签: 保温护理 髋关节置换术 术中低体温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精心护理管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期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择70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的精心护理并给予康复训练指导,观察临床疗效,并总结护理体会。结果70例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系统规范的围期护理管理后术后恢复快,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疗效满意。结论对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的患者在围手术期给予规范的护理管理和正确的康复训练指导可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有效地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能加快康复进程,并减少患者痛苦,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普及。

  • 标签: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围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