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文献,了解人文关怀能力的产生及演变,对人文关怀能力进行概念分析。方法 在Pubmed、Wed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检索相关研究文献,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方法为理论依据框架对人文关怀能力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受诸多因素影响,本质内涵是关怀体验能力关怀行为能力。 结论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明确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本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人文关怀能力 概念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实行人文关怀教育对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抽取2018年2月~2021年3月我科室132名实习护生,依据抽样法等比分组,就对照组纳入的66名实行常规关怀教育与观察组纳入的66名实行人文关怀教育效果对比。结果:观察组理解能力、勇气、耐心和总人文关怀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人文关怀教育 人文关怀能力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人文关怀主要护理内容是护理人员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尊重患者的要求,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并给予患者实施权利机会。近年来我国医疗护理行业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逐渐由传统型向新型模式转换,在工作中更突显了人文关怀的作用。在护理人员中提高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保证护理人员有健康的身心素质和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态度,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同时有利于建立和谐健康的护患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人文关怀的概念,在护理中实施的必要性以及具体的能力培养措施。

  • 标签: 护理 人文关怀 能力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和关怀能力的现状,分析影响护生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三所高等医学院校的544名护生为研究对象,自行编制实习护生一般情况表,采用护生人文关怀能力量表与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量表,通过网络社交平台二维码扫描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得分为(74.3±10.8)分;男女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差异显著(P<0.05),护生与父母亲、学校老师、临床带教老师及同学之间亲密程度不同、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不同,其人文关怀能力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实习护生与学校老师的亲密关系及感知临床护理教师关怀行为能力是影响其人文关怀能力的主要因素(P<0.001)。结论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较低且亟待提高,特别是课堂教学与临床护理带教中教师的人文关怀感染力,是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固化于制、外化于形、内化于心、实化于行的关键。

  • 标签: 人文关怀能力 关怀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国内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探讨改进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以来国内关于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文献,从课程建设、实践策略、人文环境的营造、教师的重要性评价以及评价工具的选择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对策。结果国内部分医学院校还没有普及人文关怀课程;实践课形式较单一,融入人文关怀能力培养的培训较少;良好的人文环境营造仍面临一定的困难;护生人文关怀能力培养中教师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评价工具较多。结论普及人文关怀课程、进行多样化的实践培训、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重视教师的重要性、选择合适的评价工具可提高护生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护生 人文关怀能力 培养现状
  • 简介:摘要 对国内外常见的护理人文关怀能力测评工具的理论依据、指标内容、应用领域、研究对象等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比较不同量表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根据不同量表存在的缺陷,为国内护理领域的评价工具的研制提供参考。

  • 标签: 护理 人文关怀 测评工具 综述
  • 简介:摘要:随着不断发展,现阶段人们对护理逐渐加强重视力度,以促使整体的护理水平提升,满足当前的需求。基于此,本文从提升护理技能大赛选手人文关怀能力的重要性入手,全面开展分析,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提出合理的策略,引入量化评估、强化训练以及科学设计等理念,促使大赛选手的综合能力提升。

  • 标签: 提护理技能大赛 选手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影响护理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探讨对护理实习生进行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4月在大连市妇产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实习的护理学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在人文关怀能力培养前(344人)及培养后(331人)进行人文关怀能力调查。结果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初期调查总平均分为(181.31 ± 22.81)分,末期调查总平均分为(187.73 ± 1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4.03,P<0.05)。实习末期理解、勇气、耐心维度得分依次为(71.66 ± 8.83)、(59.49 ± 9.59)、(56.59 ± 5.33)分,均低于国外常模得分(80.22 ± 7.56)、(65.25 ± 11.57)、(63.11 ± 4.19)分,说明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较国外偏低;性别(X1)、与母亲关系(X3)、与同学关系(X4)是护理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t值分别为2.448、2.784、3.189,P<0.05)。结论提升护理实习生人文关怀能力可以从营造医院医学人文关怀氛围、提升带教老师人文关怀能力、强化护理职业认同和责任感三个方面实施。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人文关怀 职业认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关怀能力的现状以及相关性进行研究。方法:将本院的62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研究时间为2021年5月至2022年5月,应用中国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以及中文版关怀能力评估量表对两组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人员核心能力总分调查结果为(130.59±30.24)分,整体水平处于中等,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总分为(194.98±13.58),整体关怀能力较低,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得分与国外常模相比,有所不足,差异明显(P<0.05)。结论:可见我国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关怀能力还有所不足,并且两者关系比较密切,所以需要加强对护理人员的进一步培训。

  • 标签: 精神科护士 核心能力 关怀能力 相关性 现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科护士人文关怀能力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临床护士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68名护士精神科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职称、护龄、婚烟状况、生育情况是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因素。结论精神科护士的关怀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建议对护士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培训,从而提高护士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精神科 护士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目的]分析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培养不同背景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Nkongho关怀能力评价(caringabilityinventory)量表,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综合科及肿瘤科抽取35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与国外关怀能力评测标准相比较,本研究对象关怀能力偏低;主管护师、具有硕士学历护理人员及肿瘤科护理人员关怀能力最强;工作压力、工作强度、护理人员人文素质及不同病人对关怀需要个体差异性是影响护理人员关怀能力主要因素。[结论]建立护理人员人文关怀理念,并把关怀意识付之于行动,同时营造一种具有关爱气氛的工作环境,从而提高护理人员关怀能力,尤其是加强对年轻护理人员关怀能力的培养。

  • 标签: 关怀能力 护理人员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背景医疗活动中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目前关于人文关怀的研究在护理领域研究较多,而在临床医疗领域的研究很少。目的了解实习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云南省昆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00名实习医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认为来自家庭的关心最多,同学次之,学校老师的关心最少;实习医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与所受到的家庭关心呈正相关关系;是否是独生子女对实习医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影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因素暂不能认为有影响。结论和谐的家庭生活环境对学生人文关怀能力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作用,应积极营造充满关爱的生活、学习环境,实习医生自身也应努力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

  • 标签: 实习医生 人文关怀 能力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护士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具备“以人为中心”的护理关怀能力。护理关怀能力的提高,需要护士不断学习与人沟通的技巧、心理学知识并且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尤其是工作在军队疗养院的文职护士,其服务的都是军队高级干部,较高的护理关怀能力是必备的专业素养。因此,本文主要在阐述培养文职护士护理关怀能力重要性的基础之上,提出培养护士护理关怀能力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其能提高军队疗养院护士的护理水平。

  • 标签: 护士 护理关怀 能力
  • 简介:摘要:护理是一项服务于人的工作,在护理工作实施期间,如何更好的与患者相处,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是一名护理人员的本职责任。在高职护理教育实施过程中,将人文关怀能力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中,能够在未来即将走上护理岗位的学生心中种下人性化服务的种子,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

  • 标签: 高职 护理教育 人文关怀能力
  • 简介:【摘要】 目的 调查专科护士的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现状及其相关性。方法 采用情绪智力量表及人文关怀能力问卷对5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专科护士情绪智力总分为(105.06±15.44),人文关怀总分为(266.09±20.82),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能力呈正相关(P

  • 标签: 专科护士 情绪智力 人文关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