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2-24
/ 2

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分析

魏安其 李明今

延边大学 133002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人文关怀能力的研究文献,了解人文关怀能力的产生及演变,对人文关怀能力进行概念分析。方法 在Pubmed、Wed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上检索相关研究文献,以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方法为理论依据框架对人文关怀能力进行概念分析。结果 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是不断发展的,受诸多因素影响,本质内涵是关怀体验能力和关怀行为能力。 结论 运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明确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本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人文关怀能力;概念分析

人文关怀能力的体现是提高护理服务环境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护理这门学科的核心。罗杰斯演化概念分析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系统地检索已有的研究文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的上总结和整合更完善的内容[1]。本研究在现有文献系统检索的基础上,总结了概念的演变、定义性特征、先决条件与影响因素、结果与意义、近义词和评测指标。明确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本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1资料与方法

采用Rodger[1]演化概念分析法。运用主题词与自由词相结合的方式在Pubmed、Wed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纳入标准:①文献类型标准;②以人文关怀能力为研究主题,涉及人文关怀能力的定义特征、先决条件、测评与结局等内容。排除标准:①会议论文及报刊;②重复发表;③无法获取全文者。

2概念分析

2.1概念的演变

人文关怀原本是一个哲学范畴,哲学家们探讨的终极关怀[2]。14世纪-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否定神权,提倡人权。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文关怀的内涵也发生了变化,其本质主要体现在以“人自身的生命价值”为本,对人、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命运和前途的关心[3]

1975年美国护理学家Leininger[4]首次把人文关怀与护理结合,提出“关怀即护理,护理即是关怀”。之后Watson[5]提出了护理人文关怀,认为人文关怀要素为护理的核心,通过照顾、帮助他人实现生理及心理上、社会文化层面的全面健康。。黄弋冰[6]认为护理人文关怀是护士自觉地创造将自身融体力、智力、知识、观念、态度、意识等为一体的内在人文素养,外化给予患者或相关人群情感和帮助的行为。

2.2定义性特征

人文关怀是护理的核心内涵,是护士对患者生命、健康、权利、人格、尊严照护的集中体现,最终使患者达到生理-心理-社会良好适应能力的健康状态[7]

2.3先决条件与影响因素

2.3.1先决条件

根据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以及结构要素,将人文关怀能力的先决条件界定为:灌输信念和希望的能力,提供感情交流的能力,寻求精神力量的能力,提供良好教育的能力,科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健康教育的能力。

2.3.2影响因素

(1)性别 卢秀兰等[8]调查结果显示女性人文关怀能力明显高于男性。(2)护龄、职称 柳娥等[9] 调查结果显示职称越高、护龄越长的护理人员的能更好的利用专业知识、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经验逐步增加人文关怀能力随之增强。(3)情绪智力 王士东等[10]调查结果显示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水平越高,越能更好的感知理解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4)工作疲惫感 陶琳等[11]调查结果显示,工作疲惫感越高,人文关怀能力越低,护理人员长期处于压力大的工作环境之中,工作的积极性会显著降低。(5)社会支持 吴琳凤等[12]调查结果显示,感受较多来自父母、学校关心关怀的护生能够更加关怀患者、关爱他人,人文关怀能力越强。

2.4结果与意义

人文关怀作为护理的核心能力之一,是人文素养的量化体现,是开展优质护理的核心,提高人文关怀能力会促进优质护理服务的落实,促进护患关系[13]

2.5近义词

2.5.1人文素质

人文素质指的是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以及由这些知识内化而成,并通过人之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气质、修养、能力、品质、才干、情感态度、价值观念、思想品貌、道德观念等[14]

2.6评测指标

2.6.1关怀能力量表

一般采用纽约城市大学Nkongho[15]教授于1990年编制的人文关怀能力评价量表(CaringAbilityInventory,CAI),测评护理人员的关怀能力,该量表含认知、勇气、耐心3个维度,共37个条目。采用Likert7级评分法,总分为37~259分,人文关怀能力与得分成正比,得分越高,人文关怀能力越强。

2.6.2关怀感知量表(CPC

1990年,国外学者McDaniel[16]研发了CPC“他评”量表,此量表共计10个条目,采用Likert6级评分制,从“从未有过”到“非常(几乎每次)”分别赋值1~6分。得分范围为10~60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对关怀实践的想法更积极,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越高。

4概念图

6217142dc9de1_html_f2e07d4830d5b8bd.png

图1 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图

5小结

近年,我国对人文关怀能力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但我国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仍处于低水平,主要研究对象是护生及临床护士对于研究社区护士及居家照护者人的文关怀能力较少。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性别、职称、护龄、情绪智力、工作疲惫感等。我们应该重视护理人员的人文教育、加强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建立系统的培训体系,结合护理人员个人性格特征,给予护士更多的社会支持从而提高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将人文关怀由内而外落实到工作生活中。理解人文关怀能力的概念本质,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应用于更广泛的护理领域。

参考文献:

[1]Tofthagen R, Fagerstrom LM.Rodgers'evolutionary concept analysis-avalid method for developing knowledge in nursing science[J].Scand JCaring Sci, 2010, 24 (Suppl 1) :21-31.

[2]盛小金.蒂里希的终极关怀观[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4:l-4.

[3]付洪.对高校理科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理论与实践[J].高等理科教育,2007(03):52-54.

[4]LEININGERMM.Transculturalnursing:concepts,theories,andpractices[M].NewYork:WileyPublishing,1978:1.

[5]Watson.J.Nursing:thephilosophyandscienceofcaring[M].Boston:

LittleBrownandCompany,1979:254.

[6]黄弋冰,陈幼华.论护理人文关怀的概念、内涵及其建构[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5,35(01):103-105.

[7] Rodrigo C,Fernando T,Rajapakse s,et a1.caregiver strain and symptoms of depression among principal care givers of patients with schizophrenia and bip01ar affective disorder in Sri Lanka[J].Int J Ment Health syst,2013,7 (1):2.

[8]卢秀兰,卢秀英.某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21,28(04):106-110.

[9]柳嫦,巴珍妮,彭山玲,陈玲.某市血透室护士人文关怀能力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10):19-22.

[10]王士东,杨萌萌,王呼萍.实习护生情绪智力与人文关怀能力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20,42(S1):80-84.

[11]陶琳,叶磊,周晶,张洁.急诊科护士工作疲溃感与关怀能力的影响研究[J].上海护理,2018,18(09):67-70.

[12]吴琳凤,刘永兵,史宏灿,吴夏鑫,谢文欣.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本科护生职业精神态度与人文关怀能力及社会支持的关系[J].上海护理,2021,21(04):62-65.

[13]裴嘉宇,吴红霞,苏雅静,安晓楠,张卉,李艳青.护理硕士研究生人文关怀能力与影响因素研究[J].循证护理,2021,7(12):1611-1615.

[14]王金星.素质、素质教育暨人文素质、人文素质教育谈[J].天府新论,2006(S1):263-266.

[15]NkonghoNO.Thecaringabilityinventory[A].In:StricklandOL,DilorioC.Measurementofnursingoutcomes,Volume3:SelfCareandCoping[M].NewYork:SpringerPublishingcompany,2003:181-19.

[16]McdanielAM.Thecaringprocessinnursing:twoinstrumentsformeasuringcaringbehaviors[J].1990

魏安其(1994-),女,延边大学护理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社区护理。*李明今(1969-),延边大学护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护理教育和社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