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免疫组化标志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胃癌患者92例,经免疫组化染色对胃癌及癌旁组织的石蜡切片进行P53、Ki67、EGFR检测,分析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的表达及意义。结果胃癌组织中P53、Ki67、EGFR阳性率较癌旁组织显著升高,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免疫组化标志P53、Ki67、EGFR阳性率随肿瘤的进展而明显升高(P<0.05)。结论免疫组化标志P53、Ki67、EGFR表达可作为评估胃癌进展情况及恶性程度的可靠指标。

  • 标签: 胃癌 免疫组化 标志物 表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免疫组化指标和肿瘤标志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胃癌病人44例作为,按照肿瘤分期不同分为观察及对照,对两的肿瘤标志及与病理特征关系进行对比。结果:观察肿瘤标志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72-4(CA72-4)等指标阳性率高于对照(P<0.05)。结论:相关指标对判断胃癌的临床分期、是否出现转移具有一定价值。

  • 标签: 免疫组化 肿瘤标志物 胃癌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胃癌诊断中行免疫组化指标HER-2+肿瘤标志检测效果。方法:数据取自本院2019年1月-2022年9月收治80例胃癌患者,均行免疫组化指标HER-2+肿瘤标志检测,以病理检查为诊断“金标准”,分析诊断结果。结果:经统计,随着肿瘤分化程度下降、免疫组化指标HER-2及CEA、CA125、CA72-4及CA19-9肿瘤标志检测的阳性率呈升高趋势;相较单一免疫组化指标HER-2及CEA、CA125、CA72-4及CA19-9检测,联合检测的诊断效能更高,

  • 标签: 免疫组化指标HER-2 肿瘤标志物 胃癌诊断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免疫组化在现阶段的病理判断工作当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所谓的免疫组化其实是一个多过程、多因素和多时间段试验方式,因此不同的国家、地区的相关机构在采用免疫组化方式的过程中,其处理方式和染色方式都是具有比较大的不同的,这会导致免疫组化方式难以发挥出良好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之下,就需要有关工作人员针对胚胎组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确保胚胎组织免疫组化方法的有效性,这对于临床医学当前和未来的发展也是尤为重要的。故此,在本文中就将针对胚胎组织免疫组化方法进行相关的研究和分析工作。

  • 标签: 胚胎组织 免疫组化 组化方法 有效措施 研究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孟东平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4-16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河南省夏邑县人民医院,河南商丘476400
  • 简介:免疫组化,即“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医院病理科中进行病理检查的一种技术手段。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是利用免疫学原理,通过抗原抗体产生特异性反应后,从而鉴定出某种特异性抗原或某种化学物质在细胞或组织中的形态、组织来院、分化程度以及组织亚型等情况。临床上开展免疫组化,能够有效帮助鉴别肿瘤的性质,并且能够判断肿瘤的原始细胞,因此临床上在进行普通病理检查后,若是不能判断所检测的标本的性质,就需要进一步进行免疫组化检测,通过采取免疫组化检测,能够进一步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 标签: 免疫组化;特点;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胸水离心析出进行石蜡包埋,探讨免疫组化联合抗体在肿瘤细胞学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6例胸水析出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CK5/6、CK8/18、CEA、Vim、MC、Cal和TTF1的表达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胸水析出进行石蜡包埋切片,联合应用CK5/6、CK8/18、CEA、Vim、MC、Cal和TTF-1七种抗体检测,肿瘤细胞的阳性率与常规细胞学涂片的阳性率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对组织学已经证实的86例恶性肿瘤所致的胸水析出连续切片,80例为阳性,而在常规涂片中阳性率仅为47例。结论胸水析出石蜡包埋切片联合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能够明显增加阳性细胞的检出率,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胸水 细胞学 石蜡包埋 免疫组织化学
  • 作者: 郑华伟陈新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09-01-11
  • 出处:《健康文摘》 2009年第1期
  • 机构:对于一些软组织肿瘤和一些交界性或肿瘤成分少的上皮性肿瘤在冰冻切片中依靠形态学诊断有时非常困难,免疫组化能有所帮助。但常规免疫组化染色需时较长,不适用于冰冻诊断,我们用的是Enhancedpolymerone-stepstaining(EPOS)法,它是目前国际上用得比较多的方法,文献报告上重复性和稳定性好,对确定和排除肿瘤有明确的辅助诊断作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免疫组化技术在病理诊断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根据现有诊断结果可知,为了提升诊断优势,在应用阶段需要按照要求进行落实,突出免疫组化的最大化作用,按照应用要求落实。当前很多肿瘤都是采用免疫组化技术进行诊断的,其优势明显,但是应用过程中存在部分问题。本次研究中以病理诊断中免疫组化技术的特点为基础,对如何应用进行分析。

  • 标签: 病理诊断 免疫组化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肝标志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200例乙肝患者的血清样本,并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并比较检测结果的符合率。结果: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检测符合率均明显高于荧光定量PCR法(P<0.05)。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和荧光定量PCR法进行检测的200份检测样本中,有184份样本的检测结果与患者实际病情符合,符合率为92.0%,有16份样本检测结果与患者病情不符,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验,有12份样本检验结果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75%;有4份样本检验结果与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结果相符,所占比重为25%,两种检查方法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在乙肝标志临床检验中的应用价值要高于荧光定量PCR法,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乙肝标志物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法 临床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