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处方用药情况及其用药趋势,为医院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更经济,更有效的运用药物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本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处方进行分析和研究,计算部分药物的限定日剂量(DDD)、用药频度(DDDs)和药物利用指数(DUI)等方法来综合评价用药是否合理得当。结果:本次处方分析数据发现我院儿童用药剂型主要以颗粒剂和混悬剂为主,其所用剂型药物的DUI值也比较大,但均小于1,说明其用药频度较大。结论:我院儿童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处方用药使用情况基本符合患者需求,但仍需要进一步强化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

  • 标签: [] 用药分析 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有一定的传染性,绝大多数与鼻病毒、呼吸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等感染有关,亦可由肺炎支原体、溶血性链球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葡萄球菌等直接引起或继发感染所致。临床常根据受累及的部位而诊断为急性鼻(咽)炎、咽峡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婴幼儿患感冒后,往往全身症状重而局部症状轻,炎症易向邻近器官扩散而引起喉炎、气管一支气管炎、肺炎等并发症,故需要及时诊治。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西药结合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67例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抗病毒、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清开灵冻干粉针剂与痰热清注射液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且未见任何毒副作用。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是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安全和有效的药物。

  • 标签: 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中西医结合疗法 清开灵冻干粉针剂 痰热清注射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呼吸防御能力,避免发病诱因。方法一般治疗对症治疗抗病毒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结果在流感好发季节,给易并发流感的高危人群和医务人员接种疫苗。结论急性呼吸感染,是常见的呼吸传染病,全年均可发生,尤以冬、春季节为多发,一般短期可恢复,多数预后好。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临床表现 治疗与预防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观察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15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措施。结果3150例患儿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和高质量的护理,全部治愈。结论积极有效治疗加高质量的护理,可以减少患儿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

  • 标签: 呼吸道感染 儿童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2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给予对照组基础护理措施,同时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措施,观察并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后,研究组的总有效率和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96.67%和(5.87±1.65)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和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85.00%和(9.62±2.14)天,研究组各项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护理采用舒适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地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儿童 舒适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反复发作影响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择保山市人民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收的160例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目标,设定为观察组。同期选择16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定为对照组,分析两组全血多元素水平和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全血多元素中钙、锌、铜、铁水平明显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年龄、身高、体重不作为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除外均为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影响因素。结论:为有效控制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病情,则需要根据影响因素实施针对性措施,降低影响因素危害。

  • 标签: 影响因素 分析 全血多元素水平 儿童反复上呼吸道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的联合检测对儿童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诊断的临床意义和实用价值。方法对本院门诊728例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同时进行C-反应蛋白CRP、血常规检测,观察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阳性率。结果C-反应蛋白CRP阳性率为36.8%,白细胞WBC阳性率为34.69%,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阳性率为38.4%。同时统计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其中两项(或者两项以上)阳性率,分别为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阳性率为19.8%,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阳性率为16.5%,C-反应蛋白CRP、中细粒细胞百分比N%阳性率为24.7%,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阳性率为24.2%。结论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患儿的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的阳性率呈一定的相关性,以两项以上的阳性指标对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的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对疾病早期鉴别诊断,指导临床治疗有一定的意义。

  • 标签: 末梢血C-反应蛋白(CRP) 白细胞(WBC) 中性粒细胞百分率(N%) 儿童 感染性疾病 应用
  • 简介:流行病学的研究结果指出大运动量训练和比赛后上呼吸道感染发病率增加,同时,对其发病机理及如何减少易感性疾病的发生作了概括的介绍。

  • 标签: 运动 感染和免疫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tractinfection)是由病毒或细菌引起的局限于鼻腔和(或)咽喉部的急性炎症。它是一种最常见的呼吸感染性疾病,其中某些病原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如流行性感冒和SARS等。根据解剖部位,上呼吸道感染仅限于鼻、咽、喉和中耳及隆突以上部位气发生的感染性疾病。流行病学的特征表明,上呼吸道感染不分年龄、性别、职业和地区,每年均有发病;其普通型感冒的特征为起病急、病程短、病势轻、预后好和散在发病;流行性感冒的特征则为发病率高、传播范圈广、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流行,对老年人和有基础心肺疾病患者威胁较大,常可导致死亡,需引起极大的重视。

  • 标签: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病毒感染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