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Ang1形成的稳定血管可以促进肿瘤血管生成,Ang1和Ang2与肿瘤的血管生成,Ang1是促进还是抑制肿瘤的血管生成

  • 标签: 血管生成素
  • 简介:血管生成(Angiopoitins)促进血管发生、重塑、成熟和维持,与肿瘤、炎症的血管发生。与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密切关系,其家族成员包括Angiopoitinl、2、3、4。Ang1通过活化Tie2受体促进血管发生,具有抗凋亡、抗缺血、抗炎等效应。Ang2和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协调促进血管发生,高压氧和缺氧能调节Ang2表达。Ang2促进胶质瘤细胞增殖。这种作用是通过活化MMP-2所引起。抑制Angs/Tie2信号转导级联反应是治疗肿瘤有前景的方法。

  • 标签: 血管发生 促血管生成素 肿瘤 TIE2 治疗 增殖
  • 简介:摘要:人们健康的生活与炎症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炎症是引发一些疾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证明,许多的细胞因子都是与炎症有着联系的,其中血管生成样蛋白 7在人体中参与了多种生理过程,例如,癌症、青光眼等一些病症的发生。本文主要是依据血管生成样蛋白 7在人体中的炎功能进行研究。

  • 标签: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 7 促炎功能 研究
  • 简介:正常组织的生长、重塑、再生以及某些组织的异常增殖均离不开充足的血液供应.而充足的血液供应又有赖于足够数量的血管形成.所以血管形成与细胞的发育、繁殖、分化、迁移、成活有密切关系。早在1971年,Folkman^[1]就提出实体性肿瘤的生长与转移需要新生血管的支持,它在肿瘤细胞的新陈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从而证实了多种肿瘤的形成与转移也与血管形成密切相关。

  • 标签: 抗肿瘤血管生成 促血管生成素 血管形成 正常组织 血液供应 肿瘤细胞
  • 简介:<正>血小板减少性出血一直是临床上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在肿瘤化疗和骨髓移植后,血小板恢复缓慢,极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而目前所采用的输注血小板的方法,不仅需要大量的浓缩血小板,而且常发生同种免疫而致血小板输注无效、感染及其他难以控制的并发症。因而寻找一种能促进体内血小板生成的生长因子即显得极为重要。血小板生成(Thrombopoietin,TPO)能特异地

  • 标签: 促血小板生成素 巨核细胞 血小板数量 氨基酸残基 抗血小板血清 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 简介:血管生成(angiopoietin,Ang)是特异性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因子,主要由Ang-1和Ang-2组成;Tie2(tyrosinekinasethatcontainsimmunoglubin-likeloopsandepidernalgrowthfactor-similardomains2)是其共同受体.Ang-1促使血管成熟,维持血管稳定.Ang-2则拮抗Ang-1的作用,始动病理性新生血管形成.在眼部新生血管形成过程中Ang/Tie2受体途径起重要作用,抑制Ang/Tie2受体途径可以抑制眼部新生血管形成.

  • 标签: 眼部 新生血管形成 血管生成素 受体 TIE2 病理性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血清LH(黄体生成)、E2(雌二醇)、FSH(卵泡生成)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2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选择同期体检健康的120例为对照组,以化学发光法测定分析两组LH、E2、FSH水平差异性。结果观察组LH(1.5±3.5)mIU/L、E2(69.5±12.5)pg/L明显高于对照组,FSH(3.5±1.1)mIU/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LH、E2水平异常升高及FSH异常下降与多囊卵巢综合征发病有密切关系,可作为临床疾病诊治的参考指标。

  • 标签: 促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促卵泡生成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血管生成2(ANG2)在子痫前期患者血清表达水平的差异及意义。方法 分别收集该院20例早发子痫前期、20例晚发子痫前期以及50例正常对照组血清,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血清中ANG2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子痫前期组ANG2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发型子痫前期和晚发型子痫前期结果没有明显差异(P>0.05)。

  • 标签: 血管生成素2 子痫前期
  • 简介:红细胞生成(EPO)主要由肾脏皮质髓质交界处的肾小管旁细胞分泌,是一种刺激骨髓造血的糖蛋白类激素,主要作用为红系祖细胞分化及分裂为成熟红细胞,已广泛用于治疗慢性肾衰、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伴发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疾病所致的贫血。近年来的研究已经证明,不仅肾小管周围间质细胞可以分泌EPO,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心肌保护作用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自身免疫性疾病 糖蛋白类激素 细胞分泌
  • 简介:血管生成(ANG)是一种单链多肽,具有较弱的核糖核酸溶解效应及强力的致血管生成效应。不同来源的肿瘤组织及细胞系中均有ANGmRNA的表达,在肿瘤发生的不同阶段,刺激新生血管的形成。由于ANG是肿瘤致血管生成中的常用介导剂,因此其拮抗剂的研究在临床上有较强的应用价值。文章讨论了血管生成在肿瘤诱导血管生成过程中的作用及其拮抗剂应用于肿瘤治疗的研究情况。

  • 标签: 血管生成素 拮抗剂 ANG 抗肿瘤血管生成 新生血管 生物学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红细胞生成治疗贫血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贫血患者10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红细胞生成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变化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压积等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治疗后均得到显著提高,观察组患者的提高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6.1%和64.7%,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红细胞生成能有效该散贫血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血液学指标,治疗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PPP)的疗效,以及对红细胞生成(EPO)水平的影响。方法115例患者行UPPP术;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OSAHS患者及对照组的血清EPO水平。结果经手术治疗有效89例(77.4%),无效26例(22.6%)。EPO术前术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UPPP术是有效的OSAHS治疗手段,治疗有效者血清EPO水平降低,减低了血栓性疾病发生的可能。

  • 标签: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促红细胞生成素
  • 简介:摘要尿毒症患者对红细胞生成产生药物低反应或药物抵抗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现象,而重组人红细胞生成(rHuEPO)剂量增加会显著增加药物不良反应的风险。罗沙司他是一种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有刺激红细胞生成和调节铁代谢的功效。我们报告1例应用罗沙司他联合rHuEPO治疗红细胞生成低反应的血液透析患者病例。

  • 标签: 肾透析 贫血 红细胞生成素 肾性贫血 药物抵抗 罗沙司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生成1(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方法取雌雄不限的新西兰大白兔,体重均>2.0 kg,在每只兔子双侧耳腹侧中部相同位置制造瘢痕模型,观察瘢痕的大体形态,并分别在创面上皮化后1、2、4、8、12周切取兔耳瘢痕组织标本。在上皮化12周瘢痕组织标本收集后,于兔耳腹侧正常皮肤处收集正常皮肤组织,分别液氮保存行HE染色及Western印迹观察兔瘢痕的组织学变化及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的表达。结果瘢痕成熟过程中,瘢痕Ang-1表达趋势是先升高,自上皮化后1周0.22±0.04至上皮化后2周最高0.29±0.11;之后逐渐降低,上皮化后4周0.12±0.06,上皮化后8周0.05±0.01,至上皮化后12周最小0.00±0.00,接近正常皮肤Ang-1表达0.05±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观察到瘢痕的变化表现为瘢痕的表皮层及真皮层逐渐增厚,至上皮化后4周左右最厚,细胞排列密集,以后瘢痕逐渐变薄,细胞密度进一步降低。结论Ang-1在瘢痕中表达的变化趋势与瘢痕形态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Ang-1在瘢痕成熟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 标签: 瘢痕 血管生成素-1 病理学 模型动物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刘容麟 张卫婷
  • 学科:
  • 创建时间:2020-03-09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3期
  • 机构:华北制药金坦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050035
  • 简介:摘 要  红细胞生成(erythropoietin,EPO)作为一种刺激骨髓生成红细胞的重要激素,不仅在贫血治疗中具有显著效果,也在肾脏,心血管,肿瘤化疗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另外对器官和脑神经也具有保护和恢复作用。其作为一种多用途的细胞因子,对机体器官起到修复和保护的作用,随着该领域研究人员不断深入的研究,使得EPO的临床应用范围变得更加广阔。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血清黄体生成、雌二醇、卵泡生成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90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于我院体检的90例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两组患者的LH、E2及FSH水平,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其与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血清E2、LH水平高于对照组,FSH水平则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Logistic回归性分析,LH、E2及FSH异常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血清LH、E2及FSH水平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是导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危险因素。

  • 标签: 多囊卵巢综合征 黄体生成素 雌二醇 卵泡生成素
  • 简介:摘要目的测定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清血管生成样蛋白6(ANGPTL6)及瘦水平,探讨ANGPTL6、瘦与DN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内分泌科住院治疗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将其分为DN组(47例,UAER≥30 mg/24 h)、单纯2型糖尿病组(T2DM组,50例,UAER<30 mg/24 h),另选取58名同时间段正常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血清ANGPTL6、瘦水平,全自动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放射免疫法测定空腹胰岛,采用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Pearson相关分析二者与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UAER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T2DM组相比,DN组ANGPTL6水平显著升高(F=13.53,P<0.05),ANGPTL6与年龄、收缩压、稳态模型评估-胰岛抵抗指数(HOMA-IR)、HbA1c、UAER、瘦呈正相关(r=0.23、0.30、0.17、0.21、0.23、0.29,P均<0.05);瘦在对照组、T2DM组、DN组呈逐渐升高趋势(F=6.09,P<0.05),瘦与年龄、体重指数、收缩压、HOMA-IR、HbA1c、UAER、ANGPTL6呈正相关(r=0.31、0.23、0.25、0.29、0.21、0.25、0.29,P均<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空腹血糖(β=76.24,P<0.001)、HbA1c(β=-28.36,P<0.001)、HOMA-IR(β=-145.13,P<0.001)、ANGTPL6 (β=66.15,P<0.001)、瘦(β=8.76, P=0.02)是DN的重要影响因素。结论DN患者ANGPTL6、瘦水平升高,二者与DN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6 瘦素
  • 简介:摘要血管生成和相应的酪氨酸激酶受体构成了Ang-Tie信号通路,对于眼部脉管系统的生理性发育以及病理条件下的相关眼部疾病均发挥重要作用。在眼球发育期,Ang-Tie信号通路参与视网膜血管发育、原始玻璃体血管消退以及房角房水引流通道发育等。在成熟个体中,Ang-Tie信号通路在维持血管稳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其失衡可破坏内皮细胞屏障功能,从而导致血管渗漏等病理改变,广泛参与视网膜、脉络膜以及角膜等部位的血管性疾病。此外,目前已有多种针对眼部疾病的Ang-Tie通路相关药物正在研发中。(国际眼科纵览,2021, 45: 335-340)

  • 标签: 血管生成素 Ang-Tie信号通路 眼球发育
  • 简介:血小板生成(thrombopoietin,TPO)是近几年发现的一种造血生长因子,其功能是促进巨核细胞的发育成熟,调节血液中血小板的水平。由于它在临床上纠正较难对付的血小板减少症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短短两年时间其开发研究已进入了Ⅰ/Ⅱ期临床试验,据称初步结果比较乐观;在理论研究方面,TPO基因的克隆大大丰富了人们对巨核细胞发育过程和调控机制的认识,出现了大量相关文献。本文根据最新文献,综述人们在有关TPO的表达调控、信号转导、生物活性、临床应用等方面的认识。

  • 标签: 血小板生成素 生物活性 信号转导 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