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影响肿瘤放疗精确摆位的常见因素。方法随机将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我院40例肿瘤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测定摆位误差。患者治疗前后均接受加速器正侧位等中心验证片拍摄,比较治疗计划系统DRR片,对摆位误差进行计算。结果x、z方向包括盆腔和腹部摆位偏差,y、z方向包括胸部摆位偏差。结论与体位随机误差相比,系统误差更小,且摆位形成偏差主要是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放疗 精确摆位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误差相关原因。方法本文开展研究的资料来自于2015年4月至2017年9月本医院收入并予以精确放疗的30例肿瘤患者,对患者拍摄得到的395幅射野图像和其计划系统产生的数字重建放射片DRR开展比对,分析30例肿瘤患者左右(x)、前后(y)、头脚(z)的摆位误差情况及摆位误差频数分布状况。结果30例患者胸部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y及z方向,患者的腹部肿瘤及盆腔肿瘤的摆位偏移多位于x及z方向,患者x、y及z方向的摆位误差均大概是近似于正态分布情况。结论胸部肿瘤患者行精确放疗的摆位偏移的随机误差比系统误差更大,而摆位偏差主要是源自于随机误差。

  • 标签: 体部肿瘤 精确放疗 摆位误差 原因
  • 简介:目的本文对我院应用深圳国产OUR-QGD立体定向伽玛射线全身治疗系统(全身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1100例,进行了统计和分析,其中肺癌及转移性肺癌606例(55%),肝癌及肝转移癌116例(10.6%),食道癌98例(9%),胰腺癌72例(6.5%)等。方法应用美国PICKER2000型螺旋CT行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在TPS治疗规划系统上进行三维图像重建和显示。根据肿瘤性质质、类型、部位、血管、神经、气管、食管、胃、肠、膀胱的毗邻关系制定适合的治疗计划,再行治疗方案的模拟显示、评估、修正,确定治疗次数5~9次,边缘剂量400~900cGy/次,等剂量曲线50%-90%。结果1100例患者中,有临床症状者1004例(91.3%),有不同程度的改善,46例(4.2%)无临床症状治疗后无变化,30例(2.7%)症状加重,20例(118%)近期死亡;1100例患者中,840例患者治疗后2~4个月行CT/MRI影像复查,220例病灶完全消失(26.2%),550例病灶缩小(65.5%),42例病灶无变化(5%),18例出现转移(2.1%),10例病灶增大(I.2%)。临床总有效率为91.3%,影像有效率为91.7%。结论全身伽玛刀治疗恶性肿瘤安全、可靠,近期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全身伽玛刀 放射剂量 等剂量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体外肿瘤放疗的体位固定技术研究实际情况,了解体外肿瘤放疗技术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和实际情况调查研究,总结出当前有效的肿瘤放疗的体位固定技术,为今后医学领域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肿瘤放疗技术的全面发展,通过合适的体位固定技术,可以促进放疗效果的提升,为今后的医疗技术全面发展和进步奠定基础。

  • 标签: 放射治疗 体部肿瘤 体位固定 热塑体膜 负压真空垫
  • 简介:摘要目的对CBCT和EPID在肿瘤放疗摆位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8月~2017年5月接收的70例肿瘤病患,随机平分为CBCT组与EPID组,两组病患均通过真空垫来进行固定,CBCT组使用CBCT摆位,EPID组使用EPID摆位,对两种技术在x、y、z三个线性值上的校正精度进行对比。结果CBCT组x、y、z方向的MPTV由校正前的(3.29±0.78、2.61±0.63、2.83±0.81)变为校正后的(1.69±0.91、1.32±0.84、1.73±0.76),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EPID组x、y、z方向的MPTV由校正前的(3.18±0.65、3.94±0.40、3.36±0.57)变为校正后的(2.01±0.71、2.36±0.11、4.03±0.93),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CBCT使MPTV的缩小范围明显高于EPID组(P<0.05)。结论在肿瘤放疗摆位中,两种不同的技术方法均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但CBCT的校正误差水平明显高于EPID,使用CBCT可明显提高放疗精确度。

  • 标签: CBCT EPID 体部肿瘤 放疗摆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39例恶性肿瘤患者均采用X-SR治疗,记录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给予统计学分析并得出结论。结果39例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总有效率84.62%、无效率15.38%,(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0%。结论恶性肿瘤患者经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后疗效较为满意,但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应在今后实际应用中给予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 标签: X线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体部恶性肿瘤 临床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中央节段性切除术(middlesegmentpancreatectomy,MSP)治疗胰腺颈、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临床疗效。方法对2000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6例中央节段性切除的胰颈、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6例颈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患者,均作中央节段性切除胰腺肿瘤,其中浆液性或黏液性囊腺瘤14例,肿瘤平均直径3.8(2.3—5.6)cm;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肿瘤平均直径3.6(3.3-5.2)cm;胰岛细胞肿瘤(有功能性)1例,2.0cm;神经内分泌肿瘤(无功能性)2例,肿瘤直径分别为2.1cm、2.4cm。本组无围手术死亡病例。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3.8%(9/26),胰瘘9例(34.2%)、胃排空延迟2例7.6%)、腹腔感染、淋巴漏各1例(3.8%);所有病例术后都获得随访(6-60个月),术后随访患者生命质量良好,未新发糖尿病及消化不良或肿瘤复发。结论中央节段性胰腺切除是治疗胰腺颈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术式,能有效保留胰腺内外功能。

  • 标签: 胰腺肿瘤 节段性切除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身)γ刀放射治疗系统治疗头颈部恶习性肿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总结(全身)γ刀的适应症。方法2007-5/2010-5随机抽取(全身)γ刀治疗病例208例,均有影像复查记录的病例,包括病灶323个。治疗程序应用螺旋CT薄层扫描,获得定位图像,通过专用数据传输Dicom图像到Holγplan.OTPS(3D-treatmentplanningSΓstem),依次完成体表、靶点和重要组织的自动勾画并实现三维重现;根据病变的性质、部位确定治疗参数和治疗剂量、治疗方法预显示、评估和修改,最后将获得的最佳治疗方案通过另一套专用数据传输系统,传送至(全身)γ刀主控电脑上,自动执行治疗计划。结果随访3-12个月,病变病灶平均缩小72%。症状明显改善者152例,占73.1%;症状改善者41例,占19.7%;症状无改善者10例,占4.8%;症状加重者5例,占2.4%。结论(全身)γ刀在治疗(全身)γ刀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方面,有很好的效果和突出的优势。它是一种多功能、精确、安全、高效的立体定向治疗设备。

  • 标签: &gamma 射线 放射治疗 肿瘤治疗 治疗结果 随访研究 人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颈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月~2015年3月之间收治的44例胰腺颈良性肿瘤患者,根据入院顺序的不同,将44例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2例患者,对照组采取远端胰腺切除术,实验组采取中段胰腺切除术.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术中情况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比对照组要更短,且术中出血量更少,三项指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共2例,发生率为9??1%.对照组并发症共7例,发生率为31??82%.两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段胰腺切除术治疗胰腺颈良性肿瘤的优点较多,包括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和住院时间短.此外,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较低.关键词中段胰腺切除术;胰腺颈良性肿瘤;术后并发症中图分类号R735.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2-0605-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对恶性肿瘤的治疗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间36例恶性肿瘤,原发癌与转移癌分别为23例、13例,先给予DT40-50Gy/20-25F/4-5W常规外照射,休息3-7d,然后采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随访观察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3-6个月,CT及MRI复查,23例原发癌中,其中CR为26.1%,PR为65.2%,NC为8.7%,有效率为91.3%;13例转移瘤中,CR为30.8%,PR为53.8%,NC为15.3%,有效率为84.6%。本组病例均未出现明显放疗并发症,总有效率为88.9%。结论恶性肿瘤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疗效肯定,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是有益的。

  • 标签: 体部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 后程 三维适形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随着磁共振影像技术及大数据的快速发展,肿瘤的影像诊断不仅仅是局限于影像表现,如何将肿瘤病灶的特性进行定量成像评价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目前,T1加权成像(T1 weighted imaging,T1WI)、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动态增强(dynamic contrast enhancement,DCE)技术已经成为磁共振检查的常规序列,各加权序列图上信号强度的大小仅能间接反映组织的特性。T2 mapping成像技术是定量成像技术中的一种,具有客观性、较好的可重复性及稳定性,在骨关节炎和心肌水肿中的运用和研究较多。随着技术的发展及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升高,近年来也逐渐开始被应用到肿瘤方面的研究,作者就T2 mapping在恶性肿瘤中的定量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横向弛豫时间(T2值)定量成像 乳腺癌 前列腺癌
  • 简介:摘要目前食管、胃部肿瘤患者的人数逐渐减少,但食管远端以及胃食管连接肿瘤问题却愈发严重,且预后效果较差,确诊之后基本没有手术机会。为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情况,提升其生活质量水平,文章深入分析了胃食管连接肿瘤化疗现状,明确了具体的化疗方法。

  • 标签: 胃食管连接部 肿瘤化疗 现状
  • 简介:原发性肝癌(以下简称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就诊时大多数病人己处疾病的中晚期,手术切除率不到20%。因此,非手术疗法目前是肝癌治疗的主要手段。伽玛刀作为一种最新的高科技治疗技术,用于治疗肝癌的有效率可达90%。我院自2003年4月至今用伽玛刀治疗肝癌病人64例,疗效较满意,有关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 标签: 治疗 原发性肝癌 体部伽玛刀 病人 护理工作 常见
  • 简介:<正>因出演海岩剧《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而一举成名的名模于娜,随着话剧《想吃麻花现给你拧》的热映和青春偶像剧《一米阳光》的首播,这位高挑美丽,极具个性的名模越来越被观众朋友们所熟知和喜爱。瘦身法宝:节食+运动于娜来自重庆,是个典型的川妹子特爱吃辣椒。名模出身的她在饮食方面却没有什么禁忌。于娜刚出道时嘴很馋,自

  • 标签: 于娜 青春偶像剧 海岩 部曲 给你 中性皮肤
  • 简介: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为正确把握上腭种植的植入方位,确立一种容易的方法和规程。材料和方法本研究包括了8名男性和15名女性患者,全部因为正畸的需要而于上腭植入了4.5mm×8.0mm阶梯状的螺纹钛种植。首先准备好附带金属钻套筒的外科模板。根据转移到石膏模型靠近腭中缝旁正中截面上的上颌骨的X线描记,决定金属钻头套筒的角度。采用非侵袭性技术(不需要切开、翻瓣、缝合)直接穿粘膜植入种植,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步骤,并便利操作。靠近腭中缝旁正中区域是一个适宜的种植植入位置,可以避开腭中缝处的结缔组织。结果经过3个月的愈合期后,所有种植均获得了骨整合,并且在整个正畸治疗过程中未出现种植的丧失。结论作为支抗,腭种植在支抗的维持和间隙的拓展方面,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而应用三维空问外科模板可以减少种植的植入位置的误差,可以减少手术时间,最大程度上减少对组织的创伤,同时加强了骨整合。

  • 标签: 腭部种植体 安置方法 植入方位 正畸治疗 种植体植入 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喉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的老年喉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病早期常无明显自觉症状,或早期临床症状对症治疗后易缓解,因此往往被误诊为支气管炎或肺气肿,给患者及其家属造成负担;结论应仔细检查喉咽,争取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提高患者存活率及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喉咽部恶性肿瘤 误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对回盲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术前超声诊断的回盲肿瘤与术后的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术前经超声诊断为回盲肿瘤的23例患者中,经病理确诊为回盲肿瘤19例,4例为阑尾周围炎性包裹。结论超声为回盲肿瘤的诊断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 标签: 超声检查 回盲部肿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鼻咽恶性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制定针对性护理干预对策,分析对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放射治疗的64例符合要求的鼻咽恶性肿瘤患者,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参照组与试验组。参照组32例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试验组32例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分析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施护理干预的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6%(3/32),相较于参照组的28.12%(9/32)而言,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干预对策 鼻咽部 恶性肿瘤 放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