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研究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选自 本院 2018年 03 月 -2019年 04 月期间收治的骨科创伤 患者, 共计 86 例,按照数字表法 对其进行平均分组:分别是 参照组 43 例和研究组 43 例。其中护理中 给予常规换药 的为参照组,给予湿性愈合 治疗护理 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 。结果 研究组伤口平均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参照组,且 治愈率、 疼痛缓解率明显高于参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结论 在骨科伤口护理中应用伤口愈合理论,能够促使患者疼痛状况得到明显的缓解,促进伤口更快速的愈合,促进患者更快的康复出院 ,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 伤口护理 疼痛缓解 治愈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在本院骨科诊治的72例病例,双盲法纳入实验组与普通组(n=36)。普通组行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湿性愈合理论,对比两组病例的伤口换药率、伤口愈合时间及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伤口换药率是13.89%,普通组伤口换药率是52.78%,实验组伤口换药率相对较低(p<0.05)。实验组的VAS分数、伤口愈合时间均低于普通组,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伤口湿性愈合理论的应用,也减少骨科伤口病例的换药次数,缩短其伤口愈合时间,缓解患者的疼痛程度。

  • 标签: 伤口湿性愈合理论 骨科 伤口护理
  • 简介:【摘要】本文从外科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三个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外科伤口护理的研究进展。针对不同的伤口时期和类型对应的合适的敷料和护理方式进行分析探讨,使患者得到更好的护理服务,使外科伤口护理实践变得更加科学、有效。   【关键词】外科伤口  护理  伤口评估  敷料   外科伤口护理是一项看似容易但却非常重要的医疗实践过程,很多伤口经常被认为是小问题而难以引起患者和家属的重视 ,甚至有些伤口由于护理不当或不护理而逐渐发展至常年不愈,最终给患者和家属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心里压力。随着现代医疗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外科伤口护理方面的研究和应用也有了新的成果。伤口愈合理论由干性愈合逐渐转变为湿性愈合 ,各种新型敷料和伤口护理技术也随之产生。外科伤口护理不再是从前简单的伤口消毒和更换敷料,它在伤口评估技术、新型敷料发明、新型护理技术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    1  外科伤口评估    1.1 伤口分类:根据伤口愈合的阶段和感染情况我们把伤口分为缝合伤口、结痂和坏死组织较多的伤口、急性感染和渗液较多的伤口、肉芽组织新鲜和渗液较少的伤口、慢性感染的伤口 [1]。根据不同的伤口,采用不同的消毒方式、不同的敷料、不同换药技术和不同的伤口护理方式。如损伤后已发生感染化脓的伤口,通常采取外科干预,去除已经感染坏死的组织和细胞,引流出伤口分泌物后在采用适合的敷料加强换药处理 ,促进伤口愈合。    1.2 伤口标本采集技术:要对伤口进行准确的评估,必须采取伤口标本进行科学的分心。目前伤口标本采集技术主要有拭子、活组织检查和用吸管吸取等 3种方式。 3种伤口标本采集技术各有利弊,若伤口处有大量渗出液则最好采取吸管吸取或活组织检查方式会更好。获取标本后,可以对伤口进行准确的评估,为病人采取最适当的伤口护理方式。采取满足不同层次、不同消费观念患者的外科伤口护理需求 [2]。    2  外科伤口护理新型敷料选择 [3]   随着外科伤口愈合理论的发展和伤口治疗理念的转变,借助于现在材料学和工业的快速发展,伤口护理新型敷料应运而生。传统的敷料包括纱布、棉垫透性过强,容易造成伤口脱水和换药时伤口机械损伤,而且不能阻挡外界的微生物,伤口感染风险较大。而理想的敷料最好能在保持伤口湿润的同时吸取多余的渗出液,而且能保温透气并隔离微生物。    2.1 理化性质的敷料   目前已发明的新型敷料主要包括薄膜敷料、泡沫敷料、藻酸盐敷料 [4]、高渗盐水敷料、水胶体类敷料、水凝胶类敷料、银离子敷料、交互式敷料等。薄膜敷料透明保湿透气,便于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但敷料吸收饱和后容易导致膜下渗液积聚 ,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 ,所以不适于渗出性和感染性创面。而泡沫敷料由聚氨基甲酸乙酯和聚氯乙烯二醇多孔泡沫组成。材料较轻、弹性好、吸收渗液能力强。但缺点是不方便观察伤口愈合情况、不好固定、抗菌性差,而且换下时容易引起机械性损伤。藻酸盐敷料止血作用好、保湿、吸收渗液的能力强。但固定性差、有异味 ,外观与感染伤口易混淆,且不适合干痂伤口,适用于术后需要促进止血及高渗出性的慢性伤口 ,如压疮、溃疡等。高渗盐水敷料可通过高渗作用抑菌和降低组织间隙的水肿、清创不具有特异性,较适用于伤口护理的初期。水胶体类敷料能吸收渗出物形成凝胶 ,保护伤口不会再次受到机械性损伤。清创作用好、黏性强、密闭创面效果佳 ,而且使用起来非常简单便捷,可根据伤口的形状任意裁减。缺点是有时会导致过度湿润及周围皮肤的浸渍。适用于清洁伤口和用于消除伤口的炎症阶段。水凝胶类敷料可以连续吸收伤口的渗出物而且有温和冷却的作用。但是黏性较差、固定性不好、抑菌作用不强,一般比较适用于皮肤擦伤、激光和化学损伤等造成的伤口。银离子敷料抗微生物能力极强,但是有细胞毒性,一般较适用于严重污染或感染的伤口。交互式敷料具有特别的可主动调节创面病理生理环境的能力 ,一般用于外科伤口的清创期及肉芽期。    2.2 生物膜类   所有的新型材料中生物膜类材料的特性最接近医学认为的理想敷料 ,目前有天然生物敷料和人造生物敷料两大类。天然生物敷料又包括同种同体皮和同种异体皮。人造生物类敷料主有膜型胶原生物敷料、海绵型胶原敷料 ,复合型胶原敷料等 3种。一般来说生物膜敷料效果较其他敷料要好,但是储存和运输比较困难 ,来源也较少,价格相对较高 ,目前仍没有广泛应用。    3  外科伤口护理新型疗法    3.1 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   有些伤口尽管应用新型敷料进行护理仍然需要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愈合 ,甚至有些伤口还会长久不愈 ,或者愈合后又重新复发等。医学研究发现对于这种顽固性伤口采用伤口局部封闭负压引流疗法可以促进愈合。但原因可能是局部封闭负压引流能有效的促进患者局部血液灌注,在患者伤口组织表面形成机械应力从而促进患者伤口部分内皮细胞的增殖、毛细血管和小血管的形成等 ,从而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    3.2 氧气疗法   有些伤口因为组织局部缺血缺氧而需要借助氧疗提高吸入气中的氧浓度,目前氧气疗法已经广泛应用在很多医学实践中。氧气疗法可通过提高患者伤口局部组织中的氧含量而促进伤口附近侧支循环系统的重新构建 ,从而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 ,使伤口组织的快速修复。    3.3 患者心理护理   新型的外科伤口护理理念不仅包括对患者身体的伤口进行科学的护理还包括对患者心理进行护理。很多患者在清理伤口或换药的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惧、焦虑情绪,对于慢性愈合伤口还会产生悲观情绪。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的情况,分析原因并及时采取调节措施,减轻患者精神上的痛苦,并提高外科伤口护理过程中的心理护理水平,促使患者的伤口和精神尽快愈合。   参考文献    [1]王玉兰 .伤口处理与更换敷料体会 [J].中外健康文摘 ,2017 ,9(25).    [2]詹秀兰 ,黎中良 ,曾雪玲 .伤口护理新进展 [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 ,22(4):425.    [3]朱圆 ,曹伟新 .外科伤口敷料的选择 [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8 ,22 (4):56-57.    [4]姚江颖 ,袁玥旻 .藻酸钙伤口敷料在混合痔术后的临床应用 [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18 ,24(11):25-26.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舒适护理应用在骨科伤口护理中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骨科接诊的86例患者,使用硬币法将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43例/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舒适护理,将两组骨科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健康状况、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和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骨科伤口护理中应用舒适护理可以取得显著成效,值得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骨科 伤口 护理 舒适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护理效果如何。方法 挑取 2019年 3月至 2020年 2月本院 90例伤口造口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 4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延续性护理,对 2组并发症、生活质量对比。结果 观察组总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0.05;观察组中生理状态、生理功能、日常生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 P< 0.05。结论 相较于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伤口造口护理更科学,更能反应出其护理意义,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延续护理 伤口 造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换药护理的疗效。方法选 80例我院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患者,分实验组 40例与对照组各 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换药,实验组行湿性愈合换药方法,对比护理相关指标、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换药频次、疼痛评分较少、愈合时间短、术后总愈合率( 100.00%)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 P< 0.05)。结论通过湿性愈合换药方法能够促进脓肿切开引流伤口愈合,值得推广。

  • 标签: 脓肿切开引流伤口 创口换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用于慢性伤口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收治时间:2018年9月~2019年9月。研究对象:62例慢性伤口患者。组别:L组31例(VS)K组31例。方法:K组应用常规护理干预(VS)L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观察指标:①换药次数;②伤口愈合时间;③护理有效率。结果:L组(VS)K组:①换药次数少;②伤口愈合时间短;③护理有效率高。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伤口护理中应用负压技术结合湿性敷料较常规护理拥有较高的护理效果,相比之下能够减少换药次数及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患者物质、时间的花费,促进患者伤口尽早愈合。可临床推广。

  • 标签: 慢性伤口护理 负压技术 湿性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析慢性伤口延续性护理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院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收治的共计 40名慢性伤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 20名,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 20名,实施延续性护理方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上的整体生活质量效果。结果 :通过对比分析来看,观察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当前阶段针对慢性伤口护理来说,实施延续性护理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出院后生活质量。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慢性伤口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优质护理伤口治疗门诊 中所发挥的护理价值,以促进伤口的早期愈合。 方法: 将我院 伤口治疗门诊 于 2019年 6月 ~2019年 12月 接受的伤口治疗患者 200 例,作为本次护理研究的对象。采用分组对照的护理研究方式,将患者均分为 研究组 100 例,应用优质护理;对照组 100 例 ,开展常规护理,对比指标:患者伤口愈合率、愈合时间。 结果: 伤口愈合率:研究组为 98 % ,对照组为 89 % ;伤口愈合时间:研究组是( 6.03 ±1.14 ) d ,对照组是(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血管外科由单一手术向复杂手术转变,由自体血管移植向人工血管植入转变。 我科室于 2019 年 2 月 17 日收治一名人工血管排异 患者。患者有三处伤口前期采 用Ⅲ型碘伏进行消毒,再用 0.9%生理盐水清洗伤口,清洗至伤口创面无碘伏残留。( 图一)中期采用磺胺嘧啶银、亲水纤维银抗感染,草酸盐银促进肉芽组织生长。( 图二)后期经 MDT 和血管外科医生会诊后取出移植物。患者于 2019 年 4 月 15 日行“右下肢人工血管取出术、清创引流术”,同期行自制负压引流,术后 2 天换药一次,经两次换药后,患者伤口愈合。 ( 图三) 人工血管是许多严重狭窄或闭塞性血管的替代品,偶见人工血管排异。医务人员需在保证患者肢体血管的前提下,及时的取出人工血管,减少肢体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 ] 人工血管排异 切口感染 敷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提升护理期刊编辑识别临床护理新技术、新方法的能力方法。方法分析护理新技术创新点识别的难点,归纳总结护理期刊编辑对新技术的识别能力提升方法。结果论文创新点的呈现不恰当、不准确和不同层次医疗单位对新技术、新方法的界定和应用有差别是护理新技术识别的难点;护理编辑要提升对新技术创新性的识别能力,必须充分了解专科领域行业新信息和专科技术发展动态、不同层次医疗单位临床护理技术应用的现状。结论护理期刊编辑应努力克服论文中护理新技术的识别难点,提升论文创新性的鉴赏能力,协助作者提升论文的创新性价值。

  • 标签: 护理学 编辑 论文创新点 识别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伤口造口护理中延续性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98例伤口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延续护理干预。结果:在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数据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也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实施延伸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家属在出院后的日常护理质量,加速患者的恢复,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 标签: 伤口造口 延续性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伤口患者的护理效果 。 方法 以伤口患者 44 例为对象,研究时间为 2019 年 2 月 -2020 年 2 月,分为参照组 22 例与研究组 22 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研究组患者护理伤口评分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伤口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有效促进伤口愈合,预防压力性损伤,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伤口 规范化护理管理 压力性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规范化护理管理对伤口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伤口患者 8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8年 7月 -2019年 7月间,并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护理管理的参照组,另一组为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实验组,每组各 43例,分析两组患者伤口好转的情况以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伤口好转情况明显优于参照组,且护理满意度也同样优于参照组,( p<0.05),差异显著。结论 对伤口患者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规范化护理管理 伤口造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