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多发于儿意及青少年,老人及婴幼儿亦偶有发生,是由EB病毒所致的一种急性亚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传播途径主要由鼻咽腔通过飞沫感染,具有一定的传染

  • 标签: 儿童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误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孕产妇手术前血源传播疾病的感染情况,避免因输血引起不必要的医疗纠纷。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8636例手术前孕产妇血清乙肝“两对半”(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丙型肝炎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Ⅰ型/Ⅱ型(抗-HIV1/2)以及梅毒初筛试验(TRUST)和梅毒复查试验(TPPA)。结果患者血液传染指标异常的总阳性率为8.9%,其中HBsAg阳性486人(阳性率5.63%)、抗-HCV阳性4人(阳性率0.046%)、抗-HIV1/2阳性3人(阳性率0.036%)、梅毒复查阳性276人(阳性率3.19%)。结论对孕产妇输血前进行血液传染指标检测,有利于患者传染病原体被及时发现和治疗,防止医院交叉感染和母婴垂直传播疾病,减少或避免因输血引起的不必要医疗纠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孕产妇 血液传染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治疗传染软疣采用局部外用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传染软疣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仅采用局部外用治疗,另一组采用局部外用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局部外用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8.13%,局部外用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组总有效率100%。结论治疗传染软疣采用局部外用治疗联合抗病毒治疗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传染性软疣 局部外用治疗 抗病毒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受血者在输血前进行血液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丙型肝炎病毒抗体、人类免疫病毒抗体、梅毒螺旋体抗体四项检测的作用及意义。方法对临床科室申请输血前患者抽取血液标本进行以上四项检测。结果960例患者输血前HBsAg、抗-HCV、抗-HIV、抗-TP血清检测结果总阳性率155例(16.14%),其中HBsAg阳性94例(9.79%),抗-HCV阳性10例(1.04%),抗-HIV阳性1例(0.10%),抗-TP阳性50例(5.21%)。结论对受血者进行输血前四项传染指标检测可预防疾病传播,减少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 标签: 输血 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 梅毒螺旋体抗体 受血者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对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认识,减少临床误诊。方法对我院儿科199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7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临床资料,诊疗经过作回顾分析。结果23例误诊,14例入院3天确诊,误诊率达62.1%,误诊时间长达4-10天。其中11例误诊为化脓扁桃体炎,3例为川崎病,2例为颈部淋巴结炎,4例为支气管炎,3例转院后上级医院确诊。结论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临床表现多样,早期表现不典型,临床缺乏特异性,故容易误诊。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诊疗体会
  • 简介:传染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支气管炎病毒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传染病。其特征是气管啰音、咳嗽和打喷嚏;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雏母鸡感染IBV后可引起永久的输卵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蛋鸡感染后抵抗

  • 标签: 支气管炎诊断 诊断预防
  • 简介:某部组织军犬野外驻训演习期间,由于外界环境应激等因素刺激,致使犬群发生不明原因以阵发性干咳为主要特征的呼吸道疾病,部分成年军犬相继感染发病,经过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测诊断为犬传染支气管炎(犬窝咳)。立即启动传染病紧急防控预案,对患病犬进行严格隔离并精心治疗,仅用15天时间便有效控制了疫情,治愈率100℅。

  • 标签: 传染性支气管炎 军犬 呼吸道疾病 实验室检测 环境应激 临床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12年4月我科收治临床诊断的22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的临床特点、血象检查结果、治疗及其转归进行总结。结果22例中均有发热、咽炎、白细胞增高、分类淋巴细胞占50%以上或淋巴细胞总数高于5.0×109/L,异形淋巴细胞达10%以上或总数高于1.0×109/L,肝功能异常21例,颈部淋巴结肿大(1㎝㎝以上)18例,肝脏肿大20例,脾脏肿大11例,EB病毒抗体阳性19例。结论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以EB病毒感染最常见,临床以持续发热、咽炎、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外周血象明显增高,异形淋巴细胞大于10%为特点,治疗以抗病毒为主,更昔洛韦联合干扰素,预后较好。

  • 标签: 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性 异常淋巴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对50例IM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病多见于学龄前儿童,男性发病多于女性,春秋季好发。临床特点为发热、咽峡炎、淋巴结及肝脾肿大、鼻塞、眼睑浮肿、外周血异形淋巴细胞增高、VCA-IgM阳性,易合并肝损害、心肌损害。经治疗,所有病例均临床治愈。结论本病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易漏诊、误诊,故需全面分析,提高本病的确诊率,防止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EB病毒 儿童
  • 简介:广大养殖户往往比较重视产蛋期的饲养管理,容易忽视育雏期的饲养管理,成为近年来雏鸡发病多,病难治,许多鸡病发病日龄提前。由于鸡龄太小,抵抗力低下,发病严重,不易治愈,尤其一些急性传染强的疾病。例如,肾型传染支气管炎和鸡传染法氏囊病。在此,本人愿与读者分享鸡肾病变型传染

  • 标签: 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防治 肾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的护理。方法对收治的25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患儿进行密切观察及护理,及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经过休息、退热、抗炎、保肝等处理,所有病例临床症状均消失,出院时好转或痊愈。结论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病变涉及全身各系统,病情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易发生多脏器功能受损而危及生命,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

  • 标签:
  • 简介:2011年10月19日上午;河南省信阳市平桥区洋河乡某固始鸡养殖户携带10只病死鸡来笔者学校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求诊,经诊断为鸡传染法氏囊病,用禽用干扰素和复方中药制剂防制后.敲果显著,现将诊疗经过介绍如下。

  • 标签: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 复方中药制剂 病死鸡 防制 爆发 疫病诊断
  • 简介:目的总结儿童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临床特点,减少临床漏诊误诊。方法分析56例IM患儿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发病年龄小于7岁者44例(78.6%);夏秋季为发病高峰,共50例(89.3%);具有典型临床表现36例(64.3%);其中发热占92.9%,咽峡炎占96.4%。淋巴结肿大占100%,肝脏肿大占42.9%。脾脏肿大占50%;并发症46例(82.1%);以肝脏损害最常见.其次是呼吸系统的并发症;外周血变异淋巴细胞(AL)≥10%52例(92.9%);玻片凝集法测定嗜异性抗体阳性45例(80.4%);48例做了EB-VCA-IgM检测,阳性37例(77.1%)。结论临床上疑似IM诊断时,应尽量多次检查外周血常规AL,做好嗜异凝集试验和EB-VCA-IgM检测。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减少临床误诊与漏诊。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传染病 病毒感染 并发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传染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临床诊断为急性传染结膜炎100例患者,均采用清热解毒的普济消毒饮为主进行治疗,并根据个人体质和中医辩证结果分别加减运用疏风、泻火,凉血的药物进行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00例经治疗后,治愈95例(95%),显效4例(4%),有效1例(1%),无效0例(0%),总有效率100%。结论普济消毒饮治疗急性传染结膜炎有较好的作用。

  • 标签: 普济消毒饮 清热解毒 急性传染性结膜炎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雏鸡肾病变型传染支气管炎是由鸡传染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呼吸道疾病。该病毒多侵害呼吸道,引起支气管炎,但个别毒株以侵害肾脏为主。表现肾脏肿大、苍白,表面有槟榔状花纹,且发病快,死亡率高。1988年以来,大通县武安、马棚等乡几个养鸡大户先后发生雏鸡大批死亡,经诊断为肾病变型传染支气管炎。笔者试用盐酸吗啉胍(病毒灵)加板兰根冲剂治疗2群发病雏鸡共计856只,治愈785只,治愈率达91.7%。

  • 标签: 变型支气管炎 支气管炎诊治 肾病变型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流式细胞术及手工制片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测定传单患儿异型淋巴细胞有无差异,同时探讨传单患儿T细胞亚群的变化及异型淋巴细胞表面抗原表达的变化。方法通过用流式细胞术及手工制片显微镜观察两种方法测定2009-2010年间36例传染单核细胞增多症(IM)及40例对照组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的百分比,用流式细胞仪对两组患儿T细胞亚群免疫测定、异型淋巴细胞免疫表型测定,然后对测定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种方法在测定异型淋巴百分比上没有显著差异,传单患儿T淋巴细胞亚群与对照相比CD3.CD8增高,CD4降低,CD4/CD8比值降低;传单患儿异型淋巴细胞与对照组相比CD28表达增加。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传单患儿异型淋巴细胞百分比较形态学快速、准确、易标准化,同时还能分析异型淋巴细胞的表型。

  • 标签: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异型淋巴细胞 免疫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