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胎盘植入的MRI特点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胎盘植入患者的MRI征象,观察胎盘位置、信号强度、植入部位及子宫壁、相邻器官受累情况等,分析不同病理分级的影像学表现。结果:本组16例中,8例术前MRI诊断为粘连型,1例为前置胎盘,影像表现为子宫壁内侧低信号连续性欠佳,局部子宫肌层变薄,肌层内未见明显胎盘信号,6例与病理相符,1例正常,另1例病理为植入型;6例术前MRI诊断为胎盘植入型,4例前置胎盘,2例位于子宫后下壁表现为胎盘下血管影增多,与子宫壁内侧低信号带消失,胎盘呈“锯齿状”突入肌层内,均与病理相符合;2例穿透型均为前置胎盘,表现为信号混杂,可见斑点状出血灶,与子宫肌层附着处浆膜层膨隆,与邻近子宫周围组织如膀胱壁分界不清。结论:MRI产前胎盘植入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胎盘 侵入性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8月湖北省妇幼保健院12例子宫阴道积液胎儿的临床及MRI资料。5例产前诊断为泄殖腔畸形胎儿均在引产后得到证实,其中3例为双子宫双阴道,5例均表现为子宫阴道扩张积液,T2WI上积液信号与膀胱信号相似,T1WI上直肠高信号未见,结肠扩张,腹腔积液,肾积水。7例产前诊断为单纯梗阻性子宫阴道积液的胎儿表现为子宫阴道扩张积液,T1WI上直肠高信号存在,2例引产及1例生后随访证实为阴道斜隔,2例生后手术证实为单纯处女膜闭锁,2例引产证实为阴道闭锁。产前MRI可以排除泄殖腔畸形引起的胎儿子宫阴道积液,但对单纯梗阻性胎儿子宫阴道积液鉴别诊断困难。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子宫阴道积液 泄殖腔畸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胎儿空回肠闭锁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2010年1月至2018年12月经产后手术及病理证实为空肠或回肠闭锁且不合并其他胃肠疾病的胎儿共13例。所有病例均为产前常规超声检查发现胎儿肠管扩张或腹腔积液后继而接受MRI检查。孕妇年龄22~38岁,MRI检查时孕周26~37周,均为单胎妊娠。由两名影像诊断医师对MRI图像进行分析并将MRI诊断与手术及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MRI上显示小肠扩张(单个或多个肠襻)8例,其中1例合并腹部囊性包块;无肠管扩张5例,MRI上可见大量腹腔积液和肠管聚拢。手术及病理证实为回肠闭锁9例,其中5例合并肠穿孔;空肠闭锁4例,其中1例合并肠穿孔并假囊肿形成。未合并肠穿孔的7例胎儿,产前MRI诊断闭锁位置正确5例;合并肠穿孔的6例胎儿,产前MRI诊断为肠闭锁合并胎粪性腹膜炎,但无法判断闭锁位置。结论胎儿空回肠闭锁的产前MRI有其特征性表现,根据肠管内胎粪及羊水的分布可推断闭锁部位。对于产科常规超声检查提示肠道异常的胎儿,产前MRI在进一步评估病情方面具有补充作用。

  • 标签: 肠闭锁 胎儿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产前影像学诊断包括产前胎儿超声和胎儿MRI,是出生缺陷二级防控的重要手段。胎儿MRI的优势为安全性高,迄今尚未发现3.0 T及以下MRI检查会对孕妇和胎儿造成任何不良后果;而且MRI以其软组织对比好、大视野、多方位及多参数成像,具有无辐射、非侵入性,不受孕妇肥胖体型、羊水量过少、胎头钙化等因素影响的特点,成为产前超声诊断中、晚孕期胎儿疑似结构异常的重要补充手段。胎儿MRI检查的目的是确认胎儿超声检查结果,或者胎儿超声怀疑胎儿结构异常,但是不能明确诊断时。由于胎儿MRI检查,可能获得比胎儿超声更多的信息,因此可弥补胎儿超声检查的不足。胎儿MRI的适应证包括:对产前超声检查怀疑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脑室扩张、脑中线结构异常、后颅窝增宽或小脑蚓部异常等,唇裂是否合并腭裂或牙槽骨异常,胎儿耳廓畸形是否合并外耳道闭锁或中耳、内耳发育不良,怀疑胎儿心外大血管畸形的进一步确诊,对胎儿腹、盆部肿块定位及定性,对胎儿肠道畸形、泌尿道生殖道畸形及单绒毛双胎并发症,对胎儿疾病治疗前、后疗效进行评价及对预后与严重疾病终止妊娠前进行评估等。胎儿MRI检查结果可为产前诊断、优生优育及遗传咨询提供相关信息,为胎儿疾病治疗方案制定、分娩方式选择及医患沟通提供依据。尽管胎儿MRI可以对胎儿解剖进行标准及完整的评估,但是仍然不作为产前影像学诊断的首选。

  • 标签: 先天畸形 胎儿MRI 产前诊断 回波平面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平衡式稳态自由进动序列 胚胎和胎儿发育 胎儿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产前MRI对超声发现胎儿侧脑室扩张的进一步诊断价值,以明确是否合并有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通过超声发现胎儿孤立性侧脑室扩张或可疑合并有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但不能明确诊断而行产前MR检查的孕妇289例。MRI均在超声检查后3天内进行。在MRI图像上测量双侧侧脑室三角区宽度并诊断是否合并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根据侧脑室扩张程度分为4组:10~12mm组、13~15mm组、16~20mm组及>20mm组。对于超声与MRI间胎儿侧脑室扩张程度测量分组间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胎儿侧脑室扩张程度及单双侧与胎儿合并其它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率间进行χ2检验。结果超声与MRI间胎儿侧脑室扩张程度测量分组间一致性良好(Kappa值=0.667)。MR检查确诊胎儿侧脑室扩张274例,占超声诊断的94.8%(274/289),其中合并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58例(21.2%,58/274),以胼胝体缺如或发育不良、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及Dandy-Walker’s变异最常见,胎儿侧脑室16~20mm组与>20mm组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较10~12mm组与13~15mm组高(P<0.05),13~15mm组比10~12mm组高(P<0.05),16~20mm组与>20mm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胎儿双侧侧脑室扩张合并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者高于单侧者(P<0.05)。结论产前超声发现的胎儿侧脑室扩张,尤其是双侧中重度扩张者,有必要进一步行MRI检查,以弥补超声诊断的不足,以便发现更多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 标签: 产前MRI 侧脑室扩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超声和MRI在胎盘植入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将收治疑似胎盘植入的产妇42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过超声检查和MRI检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对比两种诊断方式的诊断准确率。结果两种诊断方式对比,超声与MRI诊断准确率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胎盘植入诊断,超声和MRI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以根据患者的家庭的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适合的诊断方式。

  • 标签: 超声 MRI 胎盘植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检查在胎盘植入性疾病(PA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于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经临床及超声检查疑诊为PAS后,并进一步接受产前MRI检查的68例疑似PA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采集其产前MRI影像学资料。以这68例受试者子宫切除术后切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PAS的"金标准",计算产前MRI辅助诊断PAS及对PAS进行分类(胎盘黏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的敏感度、特异度。采用Kappa值,分析产前MRI辅助诊断与子宫切除术后切除组织的病理学检查结果诊断PAS及其分类结果的一致性。对经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PAS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2013年新修订的《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要求。结果①本组68例受试者中,56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PAS患者。采取产前MRI辅助诊断PAS的结果显示,54例呈阳性(PAS)患者中,1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不是PAS;14例呈阴性(非PAS)患者中,3例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证实为PAS(均为胎盘黏连)患者。以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诊断PAS的"金标准",产前MRI检查对于PAS及其3种分类(胎盘黏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辅助诊断的敏感度分别为94.6%、44.4%、97.6%与40.0%,特异度分别为91.7%、98.3%、76.9%与100.0%。产前MRI检查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于PAS的诊断一致性较高,Kappa值为0.810;对于胎盘黏连、胎盘植入、穿透性胎盘植入辅助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0.527、0.774、0.553。②经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确诊为PAS的56例患者的MRI影像学资料中,出现胎盘组织侵入子宫肌层,胎盘组织侵入膀胱、输尿管等盆腔内组织,T2WI低信号带,胎盘信号不均匀,子宫下段膨隆,以及膀胱"帐篷征"表现者,分别为14例(25.0%)、8例(14.3%)、38例(67.9%)、33例(58.9%)、16例(28.6%)与7例(12.5%)。结论产前MRI检查,可对PAS进行影像学辅助诊断及分类,从而为临床针对PAS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改善其预后,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胎盘,侵入性 胎盘疾病 诊断,计算机辅助 产前诊断 胎盘植入性疾病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医学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产前胎儿超声和胎儿MRI。超声应用于产前检查多年,医生和孕妇都非常熟悉。为分析产前MRI对胎儿内耳发育不良的评估。方法: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随机选取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胎儿内耳发育不良22例为研究对象。先对产妇进行超声检测,记录胎儿内耳发育不良的例数,然后再用MRI对胎儿内耳发育不良的例数进行记录。结果使用MRI进行诊断,胎儿内耳发育不良例数明显的高于超声诊断,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MRI对于胎儿内耳发育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MRI 胎儿 内耳 发育不良 评估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产前医学影像学技术主要包括产前胎儿超声和胎儿MRI。超声应用于产前检查多年,医生和孕妇都非常熟悉。为分析产前MRI对胎儿内耳发育不良的评估。方法: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随机选取入我院接受治疗的胎儿内耳发育不良22例为研究对象。先对产妇进行超声检测,记录胎儿内耳发育不良的例数,然后再用MRI对胎儿内耳发育不良的例数进行记录。结果使用MRI进行诊断,胎儿内耳发育不良例数明显的高于超声诊断,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产前MRI对于胎儿内耳发育不良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产前MRI 胎儿 内耳 发育不良 评估价值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MRI用于胎儿颅脑病变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1月间,共计疑似胎儿颅脑病变孕产妇61例。对其进行超声检查后再行MRI检查,对比超声检查与联合检查的诊断效果。结果:对比于两组诊断方式的胎儿颅脑病变类型检出率并无差异(P>0.05)。以病理结果为准,联合检查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均高于单一检查,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为胎儿颅脑病变孕产妇进行MRI产前诊断能够有效检出病变类型,且精准度更高。

  • 标签: MRI 胎儿颅脑病变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评估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可行性。方法对2017年11月至2019年5月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超声疑诊胎儿外耳发育畸形的15例孕妇行胎儿外耳MRI检查,孕妇年龄22.0~ 40.0 (31.3±5.2)岁,均为单胎,孕龄23~ 35 (27.5±3.5)周。以出生后随访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MRI和超声诊断胎儿耳廓发育畸形及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采用Fisher精确检验法比较MRI和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效能。结果15例胎儿MRI显示胎儿外耳30侧,无耳廓缺如者,出生后随访证实外耳畸形19侧,其中耳廓畸形19侧,外耳道闭锁15侧。MRI及超声诊断耳廓畸形的准确率均为100%(19/19)。MRI及超声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分别为93.3%(14/15)、75.0%(3/4)、89.5%(17/19)和33.3%(5/15)、25.0%(1/4)、31.6%(6/19)。MRI诊断外耳道闭锁的灵敏度、准确率明显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0.001)。结论MRI对胎儿外耳发育畸形具有重要诊断价值,可作为超声的有效补充,尤其是诊断外耳道闭锁有明显优势。

  • 标签: 胎儿 耳廓 外耳道 发育畸形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产前3.0 T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TrueFISP)MRI胎儿股骨生长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1年12月青岛大学附属泰安市中心医院进行产前MR检查的66例孕妇的临床资料。孕妇年龄20~46(30.7±6.4)岁,孕25+1~38+6(32.7±3.5)周。使用3.0 T MR 对胎儿股骨行产前TrueFISP扫描,在矢状面图像上测量胎儿股骨干长度,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前后径和高度;在冠状面图像上测量股骨近端和远端软骨骨骺的最大横径。观察指标:(1)观察胎儿股骨MRI解剖特征;(2)观察胎儿股骨干长度及近端、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高度与孕周的相关性。计算各项影像学指标在10种回归模型(线性、对数曲线、反函数曲线、二次曲线、三次曲线、复合曲线、幂函数曲线、S形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回归)中的决定系数(R2)值。根据最大R2值确定各项观察指标的最适回归模型,并获取相应的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结果(1)MR TrueFISP图像显示66例胎儿股骨解剖特征:孕28周之前,胎儿股骨干呈低信号,骨皮质与骨髓腔分界不清;孕28周之后,胎儿股骨干骨皮质呈低信号,骨髓腔呈条状较高信号,骨髓腔与骨皮质分界清楚。孕25~39周,胎儿股骨干上方为软骨性股骨头及颈、大转子,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上端分界清楚;股骨干下方为股骨远端软骨性骨骺,呈高信号,与股骨干下端分界清楚。(2)在10种回归模型中,胎儿股骨各项影像学指标均随着孕周的增加呈曲线增长。胎儿股骨干长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882,曲线拟合优度高,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股骨干长度=-21.879+2.972×X孕周-4.251×10-3×X3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以三次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642,曲线拟合优度一般,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高度=-16.720+1.357×X孕周-3.227×10-3×X3孕周。胎儿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以幂函数曲线模型为最适回归模型,R2值0.489,曲线拟合优度低,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为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前后径=0.887×X0.861孕周。胎儿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前后径以及远端软骨骨骺横径和高度均同时遵从复合曲线、生长曲线和指数曲线模型,R2值分别为0.568、0.452、0.549和0.387,曲线拟合优度低,其指数曲线模型的最佳生长动力学回归方程分别为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横径=6.961×exp (0.028×X孕周)、Y^股骨近端软骨骨骺前后径=7.301×exp (0.025×X孕周)、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横径=6.114×exp (0.035×X孕周)和Y^股骨远端软骨骨骺高度=8.727×exp (0.021×X孕周)。结论基于产前3.0 T 的TrueFISP MRI,胎儿股骨各影像学指标的生长动力学特征符合曲线回归模型,可为产前评估胎儿骨骼发育状况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胎儿发育 股骨 软骨骨骺 生长动力学 磁共振成像 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序列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侧脑室增宽并出血的MRI特征及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胎儿侧脑室增宽并出血的影像及临床资料,观察侧脑室增宽程度以及出血病灶部位、范围、信号特征、脑室及周围结构、是否合并其他异常,并分级评价出血的严重程度。将MRI与超声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MRI检出率为100%(36/36),产前超声的检出率仅为33.33%(12/36)。MRI对孕28~31周、32~35周侧脑室增宽并出血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对侧脑室增宽并出血的不同严重程度的检出率高于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MRI可清晰显示侧脑室的增宽程度和出血的部位、范围以及合并其他颅内结构的异常,其检出率高于超声,联合检查能更准确及更早的发现并诊断侧脑室的增宽并出血,对临床评估预后及指导早期干预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MRI 超声 胎儿 侧脑室增宽 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彩超与MRI在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3年12月的74例疑似产前胎盘植入的孕妇,所有孕妇均采取彩超和MRI检查,以病例结果作为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应用价值。结果:74例疑似产前胎盘植入的孕妇经病理结果显示52例胎盘植入,22例非胎盘植入。通过彩超确诊的有52例,其中41例与病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78.85%;非胎盘植入22例,手术病例诊断为非胎盘11例,符合率为50.00%。通过MRI确诊的有56例,其中54例与病例结果相符,符合率为96.43%;非胎盘植入21例,手术病例诊断为非胎盘20例,符合率为95.24%。MRI的诊断价值高于彩超诊断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结论:通过两种检查方式的对比,MRI对胎盘植入产妇产前的诊断灵敏度相对更高,更加符合病理性诊断结果。

  • 标签: 彩超 MRI 胎盘植入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患儿男,18个月,产前MRI及超声提示胎儿小脑及脑干发育不良。产后患儿行头颅MRI检查,可见脑桥腹侧扁平,局部略凹陷,被盖部明显突入第四脑室,形似“帽状”或“喙状”,中脑-脑桥结合部(菱脑峡)前后径变窄,小脑上脚及下脚变薄,双侧小脑中脚体积明显缩小,菱脑峡层面呈“臼齿”样改变。诊断为脑桥被盖“帽状”发育不良。幼儿期该病的影像表现有特征性,产前检查发现后颅窝小脑及脑干发育不良时也应将其作为鉴别诊断。

  • 标签: 胎儿 脑桥 发育不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MRI量化评价法洛四联症(TOF)胎儿心血管结构及脑发育的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8月至2021年4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的30例TOF胎儿,孕周为18~33(25±3)周,孕周≤25周17例、>25周13例。收集同期孕周匹配、心脑发育正常的60例胎儿为对照组。于快速平衡稳态梯度回波序列图像上测量胎儿主动脉弓峡部(AoI)、主肺动脉(MPA)直径及TOF胎儿室间隔缺损(VSD)长径,计算MPA/AoI。于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图像上测量胎儿脑双顶径(BBD)、脑额枕径(BFOL)、骨双顶径(SBD)、骨额枕径(SOD)和头围(HC)。上述测量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在孕周≤25周和>25周胎儿中,以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TOF组与对照组胎儿各测量值的差异。结果孕周≤25周TOF胎儿的VSD长径为(3.5±1.1)mm,>25周为(4.4±0.6)mm。TOF胎儿与正常胎儿的AoI直径、MPA直径、BBD、BFOL、SBD、SOD、HC均与孕周呈正相关,TOF胎儿r=0.80、0.50、0.92、0.93、0.91、0.84、0.91(MPA直径P=0.005,余P均<0.001);对照组r=0.90、0.87、0.96、0.95、0.93、0.95、0.96(P均<0.001)。孕周≤25周胎儿中,TOF组17例、对照组34例,TOF组胎儿AoI直径大于对照组(t=10.00,P<0.001),MPA直径、MPA/AoI、BFOL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BBD、SBD、SOD、H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孕周>25周胎儿中,TOF组13例,对照组26例,TOF组胎儿AoI直径大于对照组(t=3.36,P=0.002),MPA直径、MPA/AoI、BBD、BFOL、SOD、HC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2组SB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结论产前MRI能够量化评价TOF胎儿心血管结构和脑发育,TOF胎儿均存在不同程度VSD,MPA狭窄、AoI增宽,中孕期TOF胎儿大脑发育已经开始出现一定程度异常改变。

  • 标签: 胎儿 法洛四联症 磁共振成像 脑发育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彩超与MRI在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中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疑似产前胎盘植入的62例孕妇为研究对象,纳入孕妇均行彩超及MRI检查,以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彩超、MRI两种检查手段对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的应用价值。  结果:62例患者中,经手术病理发现43例胎盘植入,19例非胎盘植入。彩超诊断胎盘植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一般,Kappa值为 0.545,MRI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一致性极好,Kappa值为0.884。MRI各征象中,胎盘内部带状T2WI低信号影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与准确率分别为93.02%、87.10%,高于其他征象;胎盘-肌层交界面消失诊断胎盘植入的特异度为94.74%,高于其他征象。采用彩超检查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率分别为86.05%、68.42%、80.65%,MRI为97.67%、89.47%、95.16%。MRI 诊断胎盘植入的灵敏度与准确率高于彩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检查方法的特异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与彩超检查相比,MRI对胎盘植入产妇产前诊断的灵敏度及准确率较高,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的一致性较好,可作为产前胎盘植入的有效诊断方法。

  • 标签: 彩超 磁共振成像 胎盘植入 产前诊断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超声与MRI对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分型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将我院确诊的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胎儿76例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其在产前,分别实施MRI诊断(有38例,作为对照组)和产前超声诊断(有38例,作为观察组)。就2组的诊断准确率、漏诊率、误诊率进行计算,且观察囊肿体积大小以及病灶位置检出的状况。结果:观察组胎儿的产前诊断准确率为94.74%高于对照组的84.21%,无明显差异(P>0.05)。在两组胎儿的囊肿体积平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前超声与MRI对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进行检查时,可辅助诊断和分型,有助于预后工作的开展,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 MRI 胎儿先天性肺囊腺瘤样畸形 分型 鉴别诊断
  • 简介:<正>1原文题目及摘要MRIandultrasoundfusionimagingforprenataldiagnosisObjectiveAcombinationofmagneticresonanceimaging(MRI)imageswithrealtimehighresolutionultrasoundknownasfusionimagingmayimproveprenatalexamination.Thisstudywasundertakentoevaluatethefeasibilityofusingfusion

  • 标签: 产前诊断 实时超声 磁共振 图像融合 成像技术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