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临床上对糖尿合并冠心病采用的各种护理方法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0年7月到2011年12月的37例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作为治疗组;对照组选择同期在本院治疗的37例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治疗组我们采用多种人性化护理方法相结合,如饮食护理、低血糖护理、运动护理、心理护理等;对照组我们仅采用一般的基础护理。结果与结论治疗组的病人的发症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我们应该采用多种有效的人性化方法来对糖尿合并冠心病患者进行护理,这样能减少患者的痛苦,感受到人文关怀,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二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人性化护理方法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1糖尿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T细胞介导,胰岛β细胞破坏,胰岛素绝对缺乏为特征。自胰岛素发现以来,皮下注射胰岛素一直是治疗1糖尿的主流疗法。但是随着对糖尿发病机制的不断探索和医学技术的不断革新,新的治疗方法不断出现,例如基因治疗,干细胞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为治愈糖尿开辟了一条又一条新的道路。本文对上述三种治疗方法进行简要综述,以期对此疾病的研究者有所帮助。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尿酸与2糖尿糖尿肾病关系研究。方法选择56例2糖尿患者作为病例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其血清尿酸及其他代谢指标,比较其差别分析血清尿酸水平与2糖尿关系;同时将病例组根据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为三组正常尿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及临床白蛋白组,以正常尿蛋白组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各组的血清尿酸水平及其他代谢指标,分析在糖尿肾病发展中不同阶段的变化水平。结果病例组血清尿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高,但差异不明显(P>0.05),高尿酸血症发生率糖尿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代谢综合征发生率糖尿组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临床白蛋白组微量白蛋白组中水平均高于正常尿蛋白组(P<0.05,P<0.001),临床蛋白尿组血清尿酸水平与微量白蛋白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血清尿酸与2糖尿存在一定相关性,但与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呈明显正相关。这样,控制血清尿酸水平将可能成为预防糖尿肾病和代谢综合征的重要手段。

  • 标签: 血清尿酸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糖尿(DM)是在遗传和环境双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胰岛功能发生了病理性改变,表现为胰岛素相对或绝对缺乏以及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导致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三大物质代谢紊乱,其基本的生化特征为持续高血糖。

  • 标签: 2型糖尿病 治疗 新理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降糖药对2糖尿与2糖尿合并甲亢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到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单纯2糖尿及2糖尿合并甲亢的患者共37例,按照患者是否合并甲亢对其进行分组,其中单纯2糖尿患者23例,作为A组;2糖尿合并甲亢患者14例,作为B组。两组患者均给予甘精胰岛素进行治疗。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9.6%,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35.7%,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其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水平和餐后2h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B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2糖尿合并甲亢的过程中,需要同时对两种疾病进行综合考虑,进行两兼治,才能够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降糖药 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合并甲亢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针对2糖尿患者糖尿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研究探讨。方法选自2014年1月—2015年1月这一期间,该院收治的126例糖尿肾病患者作为该的研究对象,根据尿微量蛋白/尿肌酐比值将其分为两组,分别为早期糖尿肾病组和临床期糖尿肾病组,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糖尿病程、前清蛋白(PA)、WHR、FPG、2hPG、BMI、Hbg、HbAlc、ALB、TG、TC、LDL-C、UA、BUN、Cr等指标进行比较,采用logistic法对2糖尿肾病与各因素的相关性进行回归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糖尿病程以及Hbg、BUN、ALB、TC以及Cr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回归分析后得出糖尿肾病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糖尿病程、Cr和TC。结论糖尿病程、Cr、和TC与早期或临床期糖尿肾病的发生和严重程度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临床中要对糖尿肾病的相关因素进行严密的监测和评价,从而有利于对糖尿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 标签: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肾病 危险因素
  • 简介:2糖尿(T2DM)患者血脂异常很常见,是导致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T2DM患者血脂异常中混合多见,以生活方式干预为治疗的基础,他汀类药物可以有效地降低LDL-C水平,能明显减少糖尿患者心肌梗死后冠脉事件的发病率。

  • 标签: 糖尿病 冠心病 血脂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在社区进行2糖尿综合干预的效果。方法选择我市某社区142名2糖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随机教育,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糖尿自我管理水平。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低于对照组,遵医用药、足部护理、血糖监测、饮食控制、加强运动等自我管理水平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综合干预能提高2糖尿患者自我管理水平,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 标签: 社区 2型糖尿病 综合干预 血糖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2糖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诊治的100例2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甲双胍治疗,观察组给予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血糖有效控制率为94.00%,高于对照组的80.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BG、2hPG、HbA1及TC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双胍联合诺和龙提高了2糖尿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诺和龙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的中医证。方法择取2011年4月到2016年4月期间由笔者所在单位收治过的2糖尿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共53例,回顾分析患者基本资料,对其中医证作深入分析,并基于患者的病程长短的不同为患者证候演变规律作进一步分析。结果此的中医证主要包括单纯虚证、单纯实证、虚实夹杂证三种。病程在2年以下的患者多为痰热互结证与肝肾阴虚证,病程在2年以上者则以气阴两虚证为主,而气阴两虚证、脾肾阳虚证与阴阳两虚证则多见于病程在10年以上的患者。结论2糖尿合并原发性高血压随着病程的增加而从痰热证向血瘀证转化,临床可根据病程长短来判定患者的证所属,进而给予对“证”治疗。

  • 标签: 中医证型 原发性高血压 2型糖尿病 病程 演变规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糖尿眼底出现并发症患者的危险因素。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糖尿患者148例作为对象,分为病变组80例和无病变组68例,分析2糖尿并发眼底病变可能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TG、TC、LDL-C、Cr、Urea等五个指标是2糖尿患者并发眼底病变的危险因素,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G、TC、LDL-C、Cr和Urea等生化指标可能是2糖尿并发眼底病变的主要危险因素,应对患者进行持续的动态监测。

  • 标签: 2型糖尿病 眼底病变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口服甲双胍治疗2糖尿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治疗2糖尿的70例患者,均口服甲双胍片治疗,观察和对比2糖尿患者治疗前、后的效果——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BG)、空腹胰岛素(FINS)、餐后2h胰岛素(2hINS)、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体重指数(BMI)、HDL-C、TC、TG、LDL-C等临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甲双胍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及TC、TG、LDL-C和体重指数,提高了HDL-C,P<0.05。结论甲双胍能后有效的治疗2糖尿,调节患者的血脂水平,还有利于2糖尿患者的血脂恢复正常,提高了2糖尿患者的生活质量,在临床试验中可以广泛实行。

  • 标签: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效果探析
  • 简介:摘要中国成人约1.139亿人患糖尿,患病人群居全球首位,糖尿前期患病率高达50.1%。而甲双胍目前作为T2DM患者的一线用药已被广泛共识。但T2DM是一种进行性疾病,起始采用甲双胍单药治疗的患者,随时间的推移和病程的进展,常需联合其他口服降糖药物治疗,才能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如磺脲类、格列奈类、TZDS、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肽基肽酶-4抑制剂、胰升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或胰岛素制剂来控制血糖。下面就甲双胍与其他降糖药物联用的临床疗效研究进展作一综合评述。

  • 标签: 联合治疗 降糖药物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黄连素与甲双胍治疗2糖尿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0例2糖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的原则平均分成A组、B组和C组,A组采用黄连素进行治疗,B组采用甲双胍进行治疗,C组采用黄连素+甲双胍进行治疗,观察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采用联合治疗方案的C组患者取得了更好的治疗效果,对A组和B组患者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A组和B组相比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2糖尿患者采用黄连素联合甲双胍方案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黄连素 二甲双胍 2型糖尿病 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