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影像学诊断和鉴别诊断,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可靠的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间46例经临床检查证实为主动脉壁内血肿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分析其胸部X线平片、CT及MRI特点,对比X线、CT以及MRI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准确率。结果46例主动脉壁内血肿,表现为主动脉壁环形增厚17例,新月形增厚15例,环形和新月形增厚同时存在或不规则增厚14例,腔内无内膜片及真假两腔形成,增厚的血管壁内无对比剂进入。胸部X线平片、增强CT、MRI均可见阳性征象,CT、MRI直接观察到病变程度及累及的范围。X线、MRI以及CT诊断主动脉壁内血肿的准确率分别为60.0%、71.7%、100.0%。结论CT扫描及MRI成像能够诊断较为典型的主动脉壁内血肿,并与主动脉其它常见疾病相鉴别,是主动脉壁内血肿诊断的有效手段,综合分析临床表现利于早期确诊,加强血压控制利于病变稳定。

  • 标签: 主动脉疾病 壁内血肿 影像学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的CT征象,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用SiemensEmotionl6螺旋CT机检查3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病例均行平扫、增强扫描及三雄重建。结果32例均显示真假两腔及撕裂的内膜(100%);26例可见内膜破口(81.3%),32例均可见到鸟嘴征(100%);87.5%(28/32)的假腔直径大于真腔;12例主动脉外壁钙,21例可见血栓形成;6例合并胸腔积液;9例有分支受累及;2倒合并心包积液。对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和腔内血栓的显示方面,MPR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83.9%及100%;VR的显示分别为100%、100%、32.2%及0%;MIP的显示率分别为67.7%、12.9%、6.4%及54.8%;CPR的显示率分别为100%、100%、74.2%及100%。综合各种后处理技术后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内膜片,破口和腔内血栓的显示率为100%、100%、87.1及100%。结论MSCTA扫描速度快,能显示主动脉的整体形态,准确判断真假腔,测量病变累及范围,了解主动脉分支受累情况,发现主动脉周围的病变,可作为主动脉夹层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 标签: 主动脉 夹层 多排螺旋CT 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主动脉瓣狭窄超声心动诊断。方法对患者进行超声心动检查并依据图像进行诊断。结论正常瓣口面积约4cm2,当瓣口面积正常时,瓣叶两侧的平均压差小于5mmHg。当平均跨瓣压差为20mmHg,峰值压差为30mmHg,瓣口面积为1.0~1.5cm2,为轻度狭窄;当平均跨瓣压差为25~50mmHg,峰值压差40~80mmHg,瓣口面积为0.7~1.0cm2,为中度狭窄;当平均跨瓣压差大于50mmHg,峰值压差大于80mmHg,瓣口面积小于0.7cm2,为重度狭窄,此时临床上出现心绞痛、呼吸困难和晕厥等症状,又称为临界性狭窄。临床上多认为流速峰值大于3m/s时,才具有较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意义,并确认有狭窄存在。研究表明,平均跨瓣压差定量意义较峰值压差大。

  • 标签: 主动脉瓣狭窄 超声心动 诊断
  • 简介:滚动轴承是旋转机械的核心,其故障对设备运行构成严重威胁.目前,故障检测存在样本量不足、模式复杂、难以辨识等问题.由此,提出一种基于主动学习的滚动轴承故障识别方法.首先采集轴承运行数据,然后计算表征运行状况的5个时域参数和3个小波包变换获得的频域参数,最后设计基于聚类的主动学习算法进行分类预测.实验表明该方法比已有算法更好,准确率达到90%以上.

  • 标签: 滚动轴承 故障检测 小波变化 主动学习
  • 简介:初步建立了一套紫外探针光系统,其光源是波长为266nm、脉宽为8ns、四倍频激光输出能量约为200mJ的激光器,激光经分光延迟系统后,得到3个序列脉冲,分别对应于3个不同的时刻;序列脉冲激光经光栏、扩束镜、瞄准系统后,照射套筒靶等离子体;在照相系统中,光路设计为3路独立的分支,分别用于测量光束偏振面法拉第旋转、干涉图及阴影像,其中每个分支均可得到3幅对应于3个不同时刻的图像。

  • 标签: Z-Pinch实验 紫外探针光系统 等离子体 主动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多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中的特征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22年全年覆盖范围内院内就诊且确诊为主动脉夹层的患者纳入研究对象(n=80)。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照射诊断,依据患者真假腔显示差异将患者依次纳入研究1组与研究2组,分析两组患者的影像学特征。结果:80名患者主动脉多层螺旋CT诊断结果的图像质量临床评估分数为(2.91±0.21)分;真腔平均密度更高,与假腔相较组间统计差异突出(P<0.05)。研究1组内膜破口数更少,破口径线更小,与研究2组相较组间统计差异突出(P<0.05)。右侧肾动脉真腔供血构成比最多,为51.25%(41/80)。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主动脉夹层诊断中优势突出。

  • 标签: CT诊断 多层螺旋CT 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4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者进行诊断和检查,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的诊断价值。结果40例患者经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共有33例患者确诊,诊断率为82.5%。Debakey分型显示,33例患者中有13例患者为I型,16例患者为II型,4例患者为III型。结论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主动脉夹层进行诊断,能够充分显示剥离的内膜、范围以及血流的变化,并对主动脉夹层进行分型,为医师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主动脉夹层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D)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急诊诊断与误诊情况。方法对2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主动脉夹层临床表现各异,多以剧烈的疼痛为首发症状,疼痛部位与AD发生部位密切相关。根据各种临床表现,CT、MRI、UCG等辅助检查,使误诊率明显降低。结论AD临床表现复杂多变,易漏诊或误诊,早期的识别,及时的影像学检查是降低误诊率,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急诊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胎儿主动脉疾病予以产前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四腔心切面、左室流出道切面、三血管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四个切面胎儿主动脉疾病的超声声像图特征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经过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疾病18例,其中8例主动脉缩窄、4例主动脉弓离断、3例右位主动脉弓、2例主动脉弓发育不良、1例主动脉弓扭曲。结论针对胎儿主动脉疾病可通过产前超声诊断出来,了解各切面超声特点对疾病诊断有重要价值。

  • 标签: 产前超声诊断 胎儿主动脉疾病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腹主动脉瘤的CT诊断及影像表现。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腹主动脉瘤破裂患者32例的CT影像表现及诊断。结果CT显示有腹膜后血肿26例,6例行增强CT扫描后显示活动性造影剂外渗。结论CT诊断主动脉瘤破裂出血则较为准确,尤其超高速CT(又名电子束CT)的应用,极大地缩短了扫描时间,同时也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疑有腹主动脉瘤破裂,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尽可能行CT检查。提高了诊断的准确性,因此对疑有腹主动脉瘤破裂,且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应尽可能行CT检查。

  • 标签: 腹主动脉瘤 破裂 CT诊断
  • 简介:摘要动脉瘤是动脉局部薄弱、突出的疾病。主动脉动脉瘤可发生于主动脉的任何部位,但是3/4位于腹主动脉,而从胸降主动脉至上腹部占1/4。主动脉瘤是由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梅毒、先天性、外伤、感染和遗传性结缔组织发育异常所引起的主动脉壁中层弹力纤维断裂与坏死,管内血流高压冲击而引起的局限性管腔显著扩张或膨胀。

  • 标签: 主动脉夹层瘤 心脏外科手术 体外循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提高对主动脉夹层的认识,增加治愈率。方法:对2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临床表现以疼痛为主,占100%,性质剧烈而镇痛效果差。病因以高血压为主,占82%。发病率与血压增高程度成正比。结论:对高血压伴剧烈胸腹痛患者应警惕主动脉夹层,积极控制血压心率可降低发病率,增加治愈率。

  • 标签: 主动脉瘤 高血压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CT影像诊断主动脉夹层的效果。方法 将50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分别采取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检查,将彩超检查设为对照组,将多层螺旋CT检查设为观察组,对比两组的确诊率、破口检出率。结果 对比两组的确诊率,观察组1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P < 0.05);对比两组的破口率,观察组检出率48%、对照组为44%,两组没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 彩超检查和多层螺旋CT都可以用于主动脉夹层,但多层螺旋CT检查效果更好,要作为主要检查方法。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 彩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主动脉夹层多层螺旋CT诊断DSA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自20169月至201710月收治的64例疑似主动脉夹层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多层螺旋CT诊断DSA诊断,并以手术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对比两种诊断结果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结果:手术病理诊断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患者有60例;多层螺旋CT诊断发现主动脉夹层患者有58例;DSA诊断发现主动脉夹层患者有59例;诊断准确性、敏感性、特异性两种诊断结果比较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主动脉夹层主要参数比较两种诊断结果不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诊断DSA诊断主动脉夹层中,均有一定的诊断标准,且两者均有较高的一致性,均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 标签: 主动脉夹层 多层螺旋CT D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