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磁疗护理对于剖宫产产妇泌乳的影响,对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磁疗护理措施进行详细的剖析。方法 于2020年9月-2021年9月随机选取入我院接受剖宫产的产妇96例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均等分组法,分成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4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施加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磁疗护理措施,观察和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后血清泌乳素比较及产后泌乳量评分对比;结果 经过不同护理干预,观察组产妇24、48、72h血清泌乳素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产妇产后24、48、72h泌乳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磁疗护理对剖宫产产妇泌乳具有积极影响,因此应在临床护理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中药穴位敷贴联合磁疗护理 常规护理 剖宫产产妇 泌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治疗中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到2021年12月期间因支气管肺炎在我院治疗的100例患儿,随机编号均分2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增加中药穴位敷贴治疗,分析治疗有效率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较高,P<0.05;研究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均较短,P<0.05。结论: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儿施以中药穴位敷贴可缩短治疗时间,提升总体疗效,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小儿支气管肺炎 中药治疗 穴位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观察其作用效果。方法:观察时间开始于2020年8月,结束于2022年7月,将56例患儿分组对比,普通治疗组采用临床常规治疗护理,穴位敷贴组在普通治疗组基础上开展中药穴位敷贴,观察两组症状消失时间和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情况。结果:普通治疗组和穴位敷贴组症状消失时间和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对照中,普通治疗组症状消失时间为5.69±0.87(天)、穴位敷贴组为3.28±0.69(天),普通治疗组达到全胃肠道喂养时间为12.65±1.88(天)、穴位敷贴组为7.59±1.04(天),(t=11.737,p=0.017),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早产儿喂养不耐受治疗中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中药穴位敷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2年6月作为研究时间段,抽取期间本院收治的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作为观察样本,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n=40)和实验组(n=40),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汤剂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康复有效率、多伦多临床神经病变评分(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后,康复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TC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少量患者治疗期间出现胃部不适、头晕、便秘、恶心等不良反应,经过处理后得到显著缓解,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汤剂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确切,安全性高,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药 穴位贴敷 汤剂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研究伊始时间为2020年9月,结束时间为2021年10月,通过电脑程序作用下在该时间段内选择我院接受治疗的过敏性鼻炎患者98例作为入组成员,区分为了两个群组,分别为对照组统共49例使用基础治疗,以及观察组统共49例使用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患者最终的治疗成效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最终获得更高临床成效的一个组别为观察组(P<0.05)。结论:对于出现过敏性鼻炎症状的患者而言,使用三伏天中药穴位贴敷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获得更加接近理想状态的临床成效,是一种值得临床实际推广与使用的方式。

  • 标签: 三伏天 中药穴位贴敷 过敏性鼻炎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应用自制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合并护理,观察其临床效果。方法:研究2020年1月-2021年1月进行,共纳入观察对象110例,均为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以随机抽签法对观察对象进行分组,共两组,每组55例患者,一组予以常规护理管理,定义对照组,另一组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合并自制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对不同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差异展开对比、分析。结果:临床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患者96.36%(53/55)高于对照组患者85.45%(47/55),(p<0.05)。结论:针对早中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常规护理管理基础上合并自制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升患者肾功能,降低血糖、蛋白尿,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药 穴位敷贴 糖尿病肾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术后快速康复中的效果。方法:甄选2020-4~2021-11收治的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78例,常规组39例:实施常规干预方案;实验组39例:实施耳穴位敷贴联合中药外敷干预方案;比对不同方案的护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常规组。术前,两组患者胃泌素水平互比,无差异性(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术后胃泌素水平高于常规组,实验组患者VAS评分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耳穴位敷贴中药外敷在腹腔镜胆囊术后患者的快速恢复中不仅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还减少患者的痛苦,缩短住院时间,临床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继续推广使用。

  • 标签: 耳穴位敷贴 中药外敷 腹腔镜胆囊术 快速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中药穴位敷贴、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脾胃虚寒型胃痛,探究其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2年3月,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分别用单独的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联合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对照组(P<0.05)。结论:脾胃虚寒型胃痛患者,采用中药穴位敷贴+厚朴温中汤加减治疗,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穴位敷贴 脾胃虚寒型胃痛 厚朴温中汤加减
  • 简介:摘要:目的: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探讨应用穴位敷贴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开展的时间跨度为2019年2月-2022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穴位敷贴治疗化疗后便秘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在于我院接受穴位敷贴治疗的化疗后便秘患者中抽取100例纳入观察对象,并分为参照组和试验组各50例,对前者应用常规护理和后者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就便秘发生率而言,试验组患者为8%,明显低于参照组的40%,χ2=14.254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穴位敷贴对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妇的具体作用,分析此类护理模式的应用是否具有积极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90例剖宫产术后腹胀产妇,将其随机等分为A、B两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穴位敷贴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B组护理有效率高于A组,P

  • 标签: 穴位敷贴 剖宫产 腹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采取中医穴位敷贴的效果。方法:选60例脑卒中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穴位敷贴。结果:两组相比,观察组运动功能、神经功能、满意率等均优(P<0.05)。结论:中医穴位贴敷干预,可恢复运动、神经功能,增强肌力,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脑卒中 中医 穴位敷贴 护理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穴位敷贴联合艾灸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实验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期间选择78例因慢性胃炎就诊于我科室的病人进行调研,按照干预方式将病人归纳为2个小组,每组所纳入的病例数为39例。按照干预方式不同,将2组分别命名为常规组与联合组。常规组所采用的方式按为常规穴位贴敷干预,研究组则联合艾灸。总结与探究2种方案实施效果。结果:常规组胃脘疼痛积分、恶心呕吐积分、饥不欲食积分、上腹不适积分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明显(P

  • 标签: 艾灸 慢性胃炎 穴位敷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进行治疗的72例小儿腹泻患儿开展研究,选择期间是2020年5月~2021年5月,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划分为参照组(单独穴位按摩,36例)与实验组(中药穴位配合中药治疗,36例),对比获得的疗效。结果:实验组获得的疗效优于参照组(P

  • 标签: 穴位 中药 小儿腹泻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急性胃肠炎采用益生菌+穴位敷贴治疗的实施效果。方法:2021年3月至2021年10月,小儿急性胃肠炎就诊患儿中抽取80例,奇偶数分组,对比组口服益生菌,观察组增加穴位敷贴,效果分析。结果:观察组症状消失时间较短(P<0.05),预后复发率两组相比观察组偏低(P<0.05)。结论:治疗小儿急性胃肠炎,益生菌、穴位敷贴联合使用,可对该病做到有效治疗,疾病治疗时效性良好,预后疾病复发情况能够得到有效控制,疗效显著。

  • 标签: 益生菌 穴位敷贴 小儿急性胃肠炎 疗效
  • 简介:【摘要】脑卒中患者常见失眠等症状,并且随着失眠情况的加重,还可导致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出现,严重影响了脑卒中病情康复,且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生活积极性、依从性、日常生活能力下降,对患者预后造成了不良影响。近年有学者发现,中医疗法在改善脑卒中后失眠方面发挥了一定优势,基于此,本文综述了针灸联合穴位敷贴等中医治疗方案在脑卒中后失眠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标签: 针灸 穴位敷贴 脑卒中 失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表里经穴位敷贴治疗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肋骨骨折咳嗽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雾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予以表里经穴位贴敷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效果、疼痛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疼痛评分均较高(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且治疗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患者更高,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为肋骨骨折后咳嗽患者开展表里经穴位贴敷,能够更好地降低患者疼痛情况,并改善患者咳嗽症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将其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表里经 穴位敷贴 肋骨骨折 咳嗽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眩晕患者护理中,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护理,观察其效果情况。方法:本组观察开始时间为2021年10月,结束时间为2022年9月,将68例患者分为普通组和联合组,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联合组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对比两组眩晕症状评分情况。结果:普通组和联合组眩晕症状评分对照中,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护理后普通组为13.06±2.08(分)、联合组为5.71±0.44(分),(t=16.331,p=0.012),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对眩晕患者采用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敷贴护理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眩晕 耳穴贴压 穴位敷贴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利用中药穴位的配合来治疗小儿腹泻的实际效果,并探究其价值。方法:首先在我院选择患有小儿腹泻的病人,其数量为210人,选择时间在2010 年6 月~2011 年6 月之间。同时,将该批患者分为两组,一部分为对照组,其人数为105人,另一部分为观察组,与实验组人数相同。前组的治疗方式为穴位按摩,而后一组则在治疗按摩的基础上加上中药治疗。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

  • 标签: 小儿腹泻 穴位 中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剖宫产术后腹胀治疗中以中药敷贴施护的价值。方法:试验对象选择于2021.01-2022.01期间,在我院行剖宫术后腹胀产妇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2组,在术后分别辅以常规护理与中药敷贴,统计组间施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施护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与排便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术后应用中药贴敷,可有效缓解产妇腹胀症状的同时,还能促进胃肠道功能尽快恢复,适宜推广与研究。

  • 标签: 剖宫产 中药敷贴 术后腹胀 施护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