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5 个结果
  • 简介:2000年9月,敦煌市博物馆为配合阳关旅游景点开发基本建设工程,对所建阳关军事博物馆涉及的南湖乡墩墩山北侧戈壁进行了调查勘探,并抢救发掘了一座东汉葬。这次清理的墓葬处于西南高、东北低的戈壁滩上,东距野麻湾北部水渠1700米,南距墩墩山汉代烽燧800米,北到乡办林场南部边缘300米(见图1)。现将墓葬简报如下:

  • 标签: 墓葬 东汉墓 发掘 简报 敦煌 南部
  • 简介:<正>1988年6月22日,微山县府办公楼基建工地发现7座砖室墓和石室墓,可惜在施工中均遭破坏,据工人介绍,有单室砖墓3-4座,双室砖墓1座,双室墓中间有隔墙,东西向.铺底砖砌成人字形.有1座石室墓,正北向,宽82、深60厘米,长度不明.有1座花纹砖砖室墓,被全部挖掉.我们捡回几种墓砖.花纹砖二种,一种长35、宽13.7、厚6.5厘米,一面饰粗绳纹,另一面为素面,侧面有纹饰:中间双圈,中心呈凸形,圈外八出纹,左右饰菱形纹(图一).另一种长29、宽14、厚6.5厘米,两端饰花纹,和第一种砖侧面的双圈八出纹同样(图二).楔形砖,上宽23.5、下宽18、厚6厘米.扇形砖,上下均呈弧形,上宽29、下宽24、厚6.5、高20.5厘米.我们收回了出土文物,双室墓出土陶器有罐(1件,灰陶,盘口,束颈,鼓腹.高24.5、腹径

  • 标签: 东汉墓 微山县 花纹砖 双室墓 红陶 腹径
  • 简介:1973年10月南昌市园林处青云谱园艺场在基建工程中,发现古墓一座。我们配合进行了清理。该墓为卷拱砖室,平面呈长方形。封门砖作人字形结砌。墓全长4、宽1.74、高1.5米,分前后两室。墓壁平铺纵砌,底砖均铺作人字形。墓砖分长方形和楔形

  • 标签: 东汉墓 青云谱 人字形 基建工程 拱砖 随葬器物
  • 简介:1993年9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兰(州)新(疆)铁路复线建设工程,对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复线建设涉及的许三湾墓群南缘进行了勘探,并抢救发掘了一座东汉葬。许三湾墓群分布在戈壁滩上,总面积约6平方公里。我们这次所清理的墓葬在墓群的东南部,

  • 标签: 东汉墓 发掘 墓葬 墓群 文物考古 简报
  • 简介:<正>1989年9月12日,神农架林区劳动服务公司建筑队工人在神农架林区所在地——松柏镇沿河路整修公路边沟时,挖出一些古砖断块,神农架林区文化馆文物干部闻讯赶到现场,发现该处为一古代砖室墓葬。该墓葬位于松宜(松柏至宜昌)公路干线上,即神农架林区松柏镇沿河路中段,南距青杨河100米。墓葬正处于公路北侧的边沟处,往北延伸至土产公司宿舍,南至公路中心(图一)。

  • 标签: 清理简报 东汉墓 墓葬 文化馆 砖室墓 楔形砖
  • 简介:2004年10月25日至2005年10月18日,为配合满城县城西山花园小区建设工程,保定市文物管理所、满城县文物勘探队对工程涉及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东汉M9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随葬品,为研究当地古代文化增添了实物资料。

  • 标签: 河北 满城 汉代墓葬
  • 简介:<正>玉皇阁东汉位于荆门市南郊,现属掇刀石办事处双泉村。东临荆(门)潜(江)公路,南距沈集镇20公里,西距襄(樊)沙(市)公路2公里,北距荆门市约7公里。新扩宽的荆潜公路正通过该墓墓顶。(图一)

  • 标签: 荆门市 东汉墓 大泉五十 腹径 出土器物 红陶
  • 简介:1983年4月,成都市南郊武侯七队农民在挖一个土丘的泥土去作蜂窝煤的和泥时,发现了一座花砖古墓。当时的金牛区文管所的干部去看见后,立即报告了市文化局文物管理处、市文物处派人去调查、研究并报经上级同意后,指派了考古人员前去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市文物处考古人员从5月2日前去开始发掘清理,5月17日发掘清理结束。

  • 标签: 发掘 考古 东汉墓 古墓 文物 古人
  • 简介:1999年,衡水市文物管理处对安平县城水泥管厂院内发现的2座东汉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发掘,获得了一批实物资料,对研究安平汉墓分布、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安平县 东汉墓 汉墓分布 墓葬形制 考古研究
  • 简介:为配合三峡工程,考古工作者于2007年对丰都县天平丘墓群进行发掘。其中5座东汉分别为土坑基、石室墓和砖石墓,出土了陶、铜、铁等随葬品104件(组),为研究这一地区的古代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 标签: 丰都县 天平丘 墓葬 东汉
  • 简介:1983年7月。成都市北郊凤凰山园艺场砖厂工人取土作砖时。发现了一座古墓。该墓由成都市文物管理处的同志进行发掘清理。清理出西汉木槨墓一座。同时,前面又发现了一座东汉砖室墓已垮塌,考古人员一并将其清理。

  • 标签: 东汉墓 古墓 发掘 砖室墓 出土文物 考古
  • 简介:2002年5月,唐山市文物管理处、迁安市文物管理所为配合迁安市二、三环公路建设,对二环路苏各庄北发现的6座墓葬及三环路苏各庄东发现的4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规模较大,墓室结构严谨,用砖考究。虽大多早年被盗,但仍然出土了陶器、铁器、漆器等,为研究当时的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状况、丧葬习俗、墓葬形制以及建立唐山地区砖室墓类型等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 标签: 河北 迁安 战国 东汉 墓葬 发掘报告
  • 简介:陕北地区东汉葬画像内容在墓门部位的集中出现,反映出当时人对墓门的普遍重视;墓门画像的图像内容,与巴蜀地区东汉石棺画像、鎏金铜牌饰画像中流行的"天门"主题完全一致,从中可见两地造墓者都企图借视觉表现手段将"墓门"装扮成"天门"的集体意识;这一主题的中心意旨,是象征墓主人已通过了天门,来到了西王母所在的那个不死的世界。

  • 标签: 陕北 东汉 墓门画像 天门
  • 简介:1992年7月初,郴州文物工作者在临武花塘乡白家塘村的茶场工地上发现1座砖室墓(编号:M1),于5日进行抢救性发掘,为期1天.发掘M1时得到群众举报,在武水镇双塘村有古墓存在,经调查发现为村民建房时露出古墓1座(编号:M2),于13日进行抢救性发掘,为期1天.两座墓都不同程度受到人为破坏,已无封土存在.

  • 标签: 清理简报 东汉墓 临武县 湖南省 文物工作者 群众举报
  • 简介:一九八二年七月,万载县文物普查队在城西60华里的大桥公社泉塘大队清理了一座东汉。该墓位于泉塘大队西北部150米处的曾家湾黄土岗上,当地群众取土盖房时挖出了该墓的甬道,普查队闻讯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清理。曾家湾古墓座西朝东,系券拱砖室墓,

  • 标签: 东汉墓 曾家湾 砖室墓 文物普查 墓葬群 于泉
  • 简介:2014年2—11月,为配合省道S323线郑州登封段建设工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郑州登封大金店镇西北部一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01座,2014ZDDM7位于该墓群的东部即金东村。M7形制保存相对完整,为斜坡墓道单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组成。墓道呈斜坡状;封门外弧,由青砖横向错缝平砌而成;甬道平面呈梯形,拱形顶,青砖铺底;墓室平面呈长方形,拱形顶,由三种纹饰的小青砖围券而成,青砖铺底。墓室内出土文物比较丰富,随葬品共计23件,分为陶器、铜器、银器,其中陶器有仓、罐、瓮、壶、井、灶、狗、鸡等,铜器有洗、镜,银戒指1枚,另有五铢钱120枚。根据M7墓葬形制及出土文物特征判断,其应该为东汉前期墓葬。

  • 标签: 登封 单室砖券墓 东汉早期
  • 简介:为配合三峡库区的建设工作。山东省博物馆和重庆市博物馆联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地点位于重庆万州区天城办事处大周镇钟嘴。是一处东汉地。2000年10月,考古人员发掘了其中的3座砖室墓,这3座墓的结构较为清楚,均系合葬墓,随葬器物丰富,是重庆地区保存较好的东汉葬。

  • 标签: 重庆 万州区 东汉时期 砖室墓 随葬器物 墓葬形制